期刊文献+
共找到5,26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科生导师制实践与思考——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回顾 被引量:10
1
作者 金锦花 王竞娴 +1 位作者 任云生 黄明国 《中国地质教育》 2018年第4期41-45,共5页
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地学院从2004年起试行本科生导师制,有力推动了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导师制在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等方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本科生导师制... 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地学院从2004年起试行本科生导师制,有力推动了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导师制在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等方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项行之有效的制度,应当坚持探索,深入研究,总结经验,克服困难,使之进一步发展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生导师制 本科生 地球科学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新途径——以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曲珩 张淑红 董玉 《经贸实践》 2017年第10X期249-250,共2页
随着中国高效管理制度的逐渐完善,高校公寓建设也逐渐走向多元化发展的方向。高校公寓是大学生生活、学习、思想文化交流以及资源共享的重要场所,因此多元化发展方向必将是中国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 大学生 公寓文化建设 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模式探究——以吉林大学法学院“德润学堂”建设为例
3
作者 马旭 佟秋颐 《文教资料》 2022年第4期55-58,共4页
在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依然要继续发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作用,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决定了新时期的党建工作不能再循规蹈矩、因循守旧,而是要在深入分析新时期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的问题以及新时期给高校党建工作... 在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依然要继续发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作用,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决定了新时期的党建工作不能再循规蹈矩、因循守旧,而是要在深入分析新时期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的问题以及新时期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的机遇的基础上做到“扬弃”,探索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高校学生 党建 工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科学专业旅游资源调查实践教学路线设计——以吉林大学兴城教学基地为例
4
作者 韩晓葳 李红 +1 位作者 李晓燕 刘慧佳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44期54-55,共2页
实践教学对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意义重大。旅游资源调查作为人文地理学实践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其调查的基本方法且得到思维方式的训练。本文以吉林大学兴城教学基地周边旅游资源为例,为地理科学专业学生设计了三条旅... 实践教学对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意义重大。旅游资源调查作为人文地理学实践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其调查的基本方法且得到思维方式的训练。本文以吉林大学兴城教学基地周边旅游资源为例,为地理科学专业学生设计了三条旅游资源调查实习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科学专业 旅游资源调查 实践教学 路线设计 兴城教学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吉林大学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淑杰 余娜 +1 位作者 范晓锋 王极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358-364,共7页
基于我国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内涵剖析,构建了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并以吉林大学为例,以校区为评价单元,运用可拓物元模型定量研究教育用地集约利用程度.结果表明:新民校区和南岭校区的教育用地集约利用等级为"过度集约&... 基于我国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内涵剖析,构建了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并以吉林大学为例,以校区为评价单元,运用可拓物元模型定量研究教育用地集约利用程度.结果表明:新民校区和南岭校区的教育用地集约利用等级为"过度集约";南湖校区和前卫南区集约利用等级分别为"集约"、"比较集约";前卫北区、和平校区均由"粗放型"向"比较集约"转化;朝阳校区集约利用等级由"集约"向"过度集约"转化.研究还表明物元模型在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大学 高校教育用地 土地集约利用 物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和“大类招生”背景下吉林大学地质类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 被引量:4
6
作者 任云生 丁清峰 +2 位作者 金锦花 单玄龙 董永胜 《中国地质教育》 2018年第4期9-11,共3页
为促进"双一流"建设中的"一流本科教育"和"大类招生"制度的实施,吉林大学对地质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减少了总学分(学时)数,增设了专业导论课,加强了公共基础和地学基础教学;通过"... 为促进"双一流"建设中的"一流本科教育"和"大类招生"制度的实施,吉林大学对地质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减少了总学分(学时)数,增设了专业导论课,加强了公共基础和地学基础教学;通过"(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健全和完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面向本科生实施"中外青年海外舆情调研与人文交流计划""学生国际竞争力卓越计划",提升了地学本科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大类招生 地学基础课程体系 地质类专业 吉林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红旗岭晚三叠世镁铁超镁铁质侵入体矿物化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对镍铜成矿的启示
7
作者 王建 杨言辰 +1 位作者 李爱 袁海齐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9-269,共21页
吉林红旗岭镁铁超镁铁质侵入岩群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南缘,由3个北西向岩带(I、II、III)组成,包括30多个小岩株,其中I-岩带的部分岩体伴有铜镍矿化,并且其1和7号岩体分别形成了中型和大型岩浆铜镍硫化物型矿床。矿床主要容矿岩石为辉橄... 吉林红旗岭镁铁超镁铁质侵入岩群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南缘,由3个北西向岩带(I、II、III)组成,包括30多个小岩株,其中I-岩带的部分岩体伴有铜镍矿化,并且其1和7号岩体分别形成了中型和大型岩浆铜镍硫化物型矿床。矿床主要容矿岩石为辉橄岩、橄辉岩、斜方辉石岩、二辉石岩、苏长岩和辉长岩。主量元素方面,红旗岭岩群具有富镁(w(MgO)=20.7%~31.1%)、低钛(w(TiO_(2))=0.33%~0.79%)、低碱(w(K 2 O+Na 2 O)=0.60%~2.29%)和硅(w(SiO_(2))=40.0%~53.0%)变化范围大的特征;微量元素方面,红旗岭岩群呈现弱富集LREE和LILE(Th)以及亏损HREE和HFSE(Nb-Ta-Ti)。岩相学、地球化学和矿物(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尖晶石、斜长石和角闪石)主微量元素特征表明,红旗岭岩群明显不同于洋岛型玄武岩、阿拉斯加型环状杂岩和科马提岩,但与岛弧玄武岩以及中亚造山带西段的“黄山西”和“黄山东”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容矿超镁铁质岩相似,其母岩浆是一种富Mg、亏损Nb-Ta的岛弧拉斑玄武质熔体,形成于晚三叠世古亚洲洋闭合后伸展环境,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地壳混染和分离结晶作用,含矿母岩浆可能经历了硫化物的“二次熔离”,最终形成了铂族元素(PGE)亏损型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高镁拉斑玄武质母岩浆 硫化物熔离 铂族元素亏损 碰撞后伸展环境 红旗岭 中亚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大学兴城教学基地综合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任云生 张梅生 +4 位作者 高淑贞 杜晓娟 董永胜 王福刚 陈慧娥 《中国地质教育》 2018年第1期83-86,共4页
立足当前地质行业人才需求,结合地学类专业特点和地学教育规律,以先进的实践教学理念为指导,构建了新的多学科综合实践教学体系。针对辽宁兴城教学基地野外实践教学资源相对单一的问题,依托50余项教研和科研项目,开发了可满足不同专业... 立足当前地质行业人才需求,结合地学类专业特点和地学教育规律,以先进的实践教学理念为指导,构建了新的多学科综合实践教学体系。针对辽宁兴城教学基地野外实践教学资源相对单一的问题,依托50余项教研和科研项目,开发了可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人才培养需求的五类综合实践教育教学资源。近年来,兴城教学基地以良好的教学环境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国内外地学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理念 综合教学资源 吉林大学 兴城教学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质实践教学路线内容设计——以吉林大学地质认识实习为例
9
作者 李红 齐露鹭 尹婧博 《高教学刊》 2022年第4期108-111,共4页
实践教学是地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地质实习又是基础认识实习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通过城市地质实习,分析地质地貌条件对城市空间形态的限制及对城市功能组团布局的影响程度,理解城市地质与城乡规划相结合对促进城市... 实践教学是地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地质实习又是基础认识实习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通过城市地质实习,分析地质地貌条件对城市空间形态的限制及对城市功能组团布局的影响程度,理解城市地质与城乡规划相结合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对城市地质行业有更加全面的理解和认识。文章结合地学相关专业野外实践教学需要,以吉林市为例,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设计城市地质环境与地貌特征对城市发展影响的野外教学观察路线。具体内容包括:宏观上观察地质地貌条件对城市空间发展格局的影响;中观上实地考察松花江阶地及两侧丘陵地质条件对城市功能组团的影响;微观上深入理解城市工业点(区)选址的影响因素与限制条件。教学内容既可以作为地质学专业一年级基础地质认识实习教学路线,也可以作为地理科学专业三年级城市地理专业实习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质 城市景观 城市发展 实践教学 吉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OTified-BRF模型的地球化学金矿化异常预测研究——以陕西汉滨—旬阳地区为例
10
作者 徐正林 王晰 +4 位作者 薛林福 冉祥金 燕群 李永胜 于晓飞 《黄金》 2025年第1期11-19,共9页
矿产勘查既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又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了改善矿产勘查中金矿化预测面临的由于已知矿化样本数量少导致的样本类不平衡问题及矿化信息稀缺问题,提出SMOTified-BRF模型,该模型使用SMOTE方法对极少数已... 矿产勘查既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又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了改善矿产勘查中金矿化预测面临的由于已知矿化样本数量少导致的样本类不平衡问题及矿化信息稀缺问题,提出SMOTified-BRF模型,该模型使用SMOTE方法对极少数已知矿化样本进行数量增强并使用平衡随机森林方法进行预测。以汉滨—旬阳地区为研究区,对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分别使用SMOTified-BRF模型和BRF模型进行金矿化预测效果和模型性能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MOTified-BRF模型的AUC值(0.987 5)高于BRF模型的AUC值(0.972 6),且在约登指数指示的最优阈值下SMOTified-BRF模型预测的矿化面积占比(1.95%)相较于BRF模型(12.23%)更小,说明SMOTified-BRF模型相比于BRF模型具有更准确高效的金矿化异常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化 异常 预测 平衡随机森林法 SMOTE 地球化学 汉滨—旬阳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算法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11
作者 魏虹羽 李世超 王伟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24,共27页
当前,数值模拟技术已成为探究地球动力学过程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数值模拟在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主要算法和代码并探讨了发展前景。数值模拟通过对连续方程组进行离散化,并利用数值算法求解,从而高效模拟地质过程,预测地球... 当前,数值模拟技术已成为探究地球动力学过程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数值模拟在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主要算法和代码并探讨了发展前景。数值模拟通过对连续方程组进行离散化,并利用数值算法求解,从而高效模拟地质过程,预测地球系统的动态变化。本文系统阐述了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边界元法和有限体积法等主流数值方法的原理、特点和适用条件;并重点探讨了有限元法在构造应力场和断层动力学模拟中的应用、有限差分法在地震波传播模拟中的应用、边界元法和有限体积法在断层力学和孔隙流体流动模拟中的应用。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揭示了多种数值方法耦合是未来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高性能计算技术的进步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值模拟技术将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地球动力学 地质建模 数值方法 地球系统 有限元法 多物理场耦合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12
作者 范学威 郝国丽 +2 位作者 单玄龙 李艳博 高全胜 《高师理科学刊》 2013年第4期115-117,共3页
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吉林大学依据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的实际情况,制定注重找矿技术、方法与理论体系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校所联合培养和国内外联合培养模式;依托这些科研团队,成立导师组,实现... 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吉林大学依据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的实际情况,制定注重找矿技术、方法与理论体系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校所联合培养和国内外联合培养模式;依托这些科研团队,成立导师组,实现集体把关、协同指导;充分利用重点实验室,培养研究生动手能力等措施实现了本学科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普查与勘探 研究生培养 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蜂群优化的单类支持向量机在多元地球化学异常识别中的应用:以内蒙古阿木辉伊勒特地区为例
13
作者 朴泰圣 赵庆英 +2 位作者 范国宇 赵科宇 张晟硕 《世界地质》 2025年第1期131-141,共11页
勘查地球化学是快速圈定区域找矿远景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快速圈定地球化学找矿远景区,却忽略了地球化学背景的空间变化性,存在遗漏弱缓地球化学异常。为在复杂地质环境下识别多元地球化学异常,笔者选择单类支持向量... 勘查地球化学是快速圈定区域找矿远景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快速圈定地球化学找矿远景区,却忽略了地球化学背景的空间变化性,存在遗漏弱缓地球化学异常。为在复杂地质环境下识别多元地球化学异常,笔者选择单类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研究。该方法可以在无需对数据分布做出任何假设的情况下进行高维异常检测。以阿木辉伊勒特地区为例,在1∶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基础上,用Surfer软件对研究区水系沉积物数据中的11种地球化学元素数据进行网格化处理,以研究区已知矿点的空间位置为基础,生成网格化“地真”数据,统计检测每一种地球化学元素与已知矿点之间的空间关联性,把元素浓集作用与已知矿点存在显著关联性的元素作为找矿指示元素。在研究区共选出3种指示元素,将3种指示元素的网格化数据作为单类支持向量机的输入数据,进行多元地球化学异常识别研究。用试错法和人工蜂群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获得2种模型的输出结果,结合“地真”数据,绘制试错法和人工蜂群优化算法优化后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相应的曲线下面积(AUC)值。结果显示,试错法优化的模型AUC值为0.8796,而人工蜂群算法优化的模型AUC值为0.8978。同时,2种模型识别的异常网格数量占比分别为27.14%和23.65%。表明在异常检测任务中,人工蜂群算法优化的模型性能略优于试错法优化的模型。基于人工蜂群算法优化的单类支持向量机能够更加有效地识别异常数据点,提升整体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类支持向量机 人工蜂群优化 地球化学异常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曲线下面积 约登指数 阿木辉伊勒特地区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东北部下石盒子组黏土矿物与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探讨
14
作者 张雪 朱占平 丁建凯 《中国煤炭地质》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元素地球化学与黏土矿物特征是反映古环境变化的敏感指标,其在一定时间内含量的变化能够较好地对环境进行指示。以渤海湾盆地周缘大奎山地区为例,结合野外观察,应用黏土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下石盒子组的古环境。结果表明:剖面岩性组... 元素地球化学与黏土矿物特征是反映古环境变化的敏感指标,其在一定时间内含量的变化能够较好地对环境进行指示。以渤海湾盆地周缘大奎山地区为例,结合野外观察,应用黏土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下石盒子组的古环境。结果表明:剖面岩性组合、矿物微观特征显示为曲流河三角洲相沉积;剖面化学风化作用强,CIA平均值为84.67,Mg/Ca平均值为0.52;大量伊-蒙混层矿物出现,平均值为58.6%,高岭石矿物含量远高于伊利石、绿泥石矿物,早期可达51%,指示为温暖湿润气候下的沉积;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显示下石盒子组物源来自于大陆上地壳;Sr/Ba、V/Zr、m平均值分别为0.33、0.36、3.70,显示海陆过渡相沉积;Ni/Co、U/Th、V/Cr平均值分别为2.43、0.38、1.06,显示沉积于氧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石盒子组 元素地球化学 黏土矿物 古环境 大奎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大安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研究
15
作者 鲜于慧玲 李红 王幸文 《世界地质》 2025年第1期164-178,共15页
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是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而适宜性评价是其前提和基础。通过科学评估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适宜性,可为区域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以吉林省大安市为研究区,基于自然、社会、生态视角... 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是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而适宜性评价是其前提和基础。通过科学评估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适宜性,可为区域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以吉林省大安市为研究区,基于自然、社会、生态视角构建综合适宜性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景观格局指数和综合指数法进行系统分析,揭示了大安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等级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开发利用策略。结果表明:大安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可分为最适宜、中等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4个等级,分别占全市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26.64%、38.83%、25.08%、9.44%;开发适宜性等级由大安市中部向东北和西南方向逐渐降低,最适宜和中等适宜开发区域主要集中在新平安镇和海坨乡,不适宜开发区域集中在西南部的龙沼镇;土地利用类型以盐碱地和其他草地为主,占全市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99.67%,盐碱地最适宜开发区域分布在西北部和东南部;其他草地最适宜开发区域集中分布在中西部。大安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等级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以中等适宜开发为主;应因地制宜地采取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盐碱地开发需关注水资源管理和盐碱地改良措施,其他草地开发需合理控制其开发力度,以维持区域生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后备资源 开发适宜性 适宜性评价 大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尔古纳地块北段霍洛台地区辉绿岩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背景
16
作者 孙永刚 李碧乐 +3 位作者 谢实学 靳皇玉 凌世伟 李焕纪 《世界地质》 2025年第1期22-34,共13页
为探讨大兴安岭地区早白垩世大规模岩浆活动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机制,笔者选取大兴安岭额尔古纳地块北段霍洛台地区辉绿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霍洛台地区辉绿岩进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U-Pb定年的研究,查明其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 为探讨大兴安岭地区早白垩世大规模岩浆活动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机制,笔者选取大兴安岭额尔古纳地块北段霍洛台地区辉绿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霍洛台地区辉绿岩进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U-Pb定年的研究,查明其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LA-ICP-MS锆石U-Pb定年分析结果表明霍洛台地区辉绿岩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35.1±3.6)Ma,代表辉绿岩的结晶年龄为早白垩世。全岩地球化学数据显示,霍洛台辉绿岩具有低w(SiO_(2))(48.84%~52.11%),高w(MgO)(5.13%~6.85%)和w(Fe_(2)O_(3))(7.45%~8.60%)的特征;其Eu异常不明显或具有弱的负异常特征(δEu=0.83~1.06),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Ba、Sr和K),亏损高场强元素(如Zr、Ta、Nb和Th)。霍洛台地区辉绿岩受到分离结晶、地壳混染和堆晶作用的影响有限。Nb/Yb-Th/Yb图解显示霍洛台地区辉绿岩落在俯冲改造的岩石圈地幔起源的原始镁铁质熔体区域,Th/Nb-Ba/Th和Th/Yb-Ba/La图解显示霍洛台地区辉绿岩的岩浆源区被板片流体改造,La/Nb-La/Ba图解显示霍洛台地区辉绿岩的岩浆源区为岩石圈地幔源区。上述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霍洛台地区辉绿岩起源于俯冲板片流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源区。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大兴安岭额尔古纳地块北段霍洛台地区辉绿岩的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的回卷过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绿岩 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背景 锆石U-PB定年 早白垩世 霍洛台地区 额尔古纳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科学学院获得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
17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4-304,共1页
关键词 化学学院 地球科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计划项目 技术 “863”计划 吉林大学 博士生导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南部晚三叠世蚂蚁河岩体的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24
18
作者 裴福萍 许文良 +2 位作者 于洋 赵全国 杨德彬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1-362,共12页
蚂蚁河岩体主要由辉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构成。辉长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中的锆石呈自形晶,发育细微振荡生长环带,显示高的Th/U值(0.14~2.56),表明了锆石的岩浆成因。锆石LA-ICP-MSU-Pb定年结果表明,辉长闪长岩中锆石206Pb/2... 蚂蚁河岩体主要由辉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构成。辉长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中的锆石呈自形晶,发育细微振荡生长环带,显示高的Th/U值(0.14~2.56),表明了锆石的岩浆成因。锆石LA-ICP-MSU-Pb定年结果表明,辉长闪长岩中锆石206Pb/238U年龄集中于219~227Ma,其加权平均年龄为(224±4)Ma(n=8);二长花岗岩中锆石年龄为217~241Ma,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26±3)Ma(n=19)。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蚂蚁河岩体具有双峰式岩石组合特征,辉长闪长岩具有较低的SiO2,较高的TiO2、MgO和CaO,以及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和轻稀土元素(LREEs),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特征,其87Sr/86Sr初始值和εNd(t)值分别为0.7037和3.45~3.82。上述特征暗示岩浆起源于亏损岩石圈地幔;相反,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具有较高的SiO2,较低的TiO2、MgO和CaO,以及强烈富集Rb、Th、U,亏损Nb、Ta、P、Ti、Ba、Sr的地球化学属性,其87Sr/86Sr初始值和εNd(t)值分别为0.7053~0.7058和-0.73~-3.40,暗示了岩浆的壳源成因。蚂蚁河岩体双峰式岩石组合的存在反映了伸展的构造背景,结合区域构造研究成果,其成因应与扬子和华北克拉通之间俯冲碰撞后的伸展环境有关,华北克拉通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减薄或破坏始于晚三叠世,减薄或破坏空间范围应包括吉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南部 蚂蚁河岩体 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大黑山钼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向文 王可勇 +4 位作者 钱烨 王献忠 常亮 韦烈民 孙丰月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173-3182,共10页
大黑山钼矿床为一产于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复式侵入体内的超大型斑岩型矿床,按矿物组合不同,其成矿作用可划分为Ⅰ浸染状黄铁矿±辉钼矿-石英;Ⅱ辉钼矿-石英;Ⅲ黄铁矿±黄铜矿-石英及Ⅳ贫硫化物-石英4个阶段。流体... 大黑山钼矿床为一产于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复式侵入体内的超大型斑岩型矿床,按矿物组合不同,其成矿作用可划分为Ⅰ浸染状黄铁矿±辉钼矿-石英;Ⅱ辉钼矿-石英;Ⅲ黄铁矿±黄铜矿-石英及Ⅳ贫硫化物-石英4个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Ⅰ、Ⅱ矿化阶段石英中主要发育含NaCl子矿物三相、富气相及气液两相三种类型的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为中高温、高盐度NaCl-H2O体系热液,来源于含矿的花岗闪长斑岩体;Ⅲ、Ⅳ矿化阶段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NaCl-H2O体系热液,来源于花岗闪长斑岩岩浆流体与大气降水混合物。大黑山钼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与陆内环境下斑岩钼矿床NaCl-CO2-H2O体系型成矿热液有明显区别,暗示其形成于非陆内环境,而是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体制下活动大陆边缘或岛弧环境岩浆活动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黑山钼矿床 成矿流体 地球化学特征 斑岩型矿床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小西南岔金-铜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可勇 卿敏 +3 位作者 孙丰月 万多 王力 李向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727-3734,共8页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产于海西期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体之中,其矿化类型以石英大脉及石英细脉带型金-铜矿化为主,局部地段叠加发育有石英脉型辉钼矿化。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矿区金-铜矿脉及辉钼矿脉石英中均主要发育含NaCl子矿物三...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产于海西期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体之中,其矿化类型以石英大脉及石英细脉带型金-铜矿化为主,局部地段叠加发育有石英脉型辉钼矿化。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矿区金-铜矿脉及辉钼矿脉石英中均主要发育含NaCl子矿物三相、气相-富气相及气液两相三种类型的原生流体包裹体,同类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等参数相近,显示两类矿化成矿流体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性质,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反映它们均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研究表明区内辉钼矿化主要发生于109Ma±,而金-铜矿脉石英的40Ar-39Ar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金-铜矿化则主要发生于123.35±0.8Ma。结合矿区已有的岩浆岩年代学研究成果,提出小西南岔矿区金-铜矿化主要与燕山晚期细粒(花岗)闪长岩活动有关,而辉钼矿化则与其后侵位的隐伏花岗斑岩活动有关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 地球化学特征 矿床成因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 吉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