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高校廉政智库的理论阐释、现实问题及建设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密佳音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12期114-117,共4页
随着我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持续推进,国家和地方需要不断地适应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建立新型高校廉政智库,既服务于国家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又为破解地方腐败治理困境提供智力支持。虽然我国高校廉政智库的发... 随着我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持续推进,国家和地方需要不断地适应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建立新型高校廉政智库,既服务于国家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又为破解地方腐败治理困境提供智力支持。虽然我国高校廉政智库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面临多重困境。推进新时代新型高校廉政智库建设,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智库意识;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内在动力;拓宽成果渠道,创设智库品牌;增强全球意识,建立合作网络;调整学科目录,搭建交叉研究平台;建立廉政数据库,实现科学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廉政智库 理论阐释 现实问题 建设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廉洁文化建设的历史传统与现代转化
2
作者 刘畅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5年第1期26-27,共2页
廉洁文化建设是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中国传统廉洁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与生动表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应充分把握“第二个结合”的基本要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思想,并结合廉政建设实践实现创造性转... 廉洁文化建设是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中国传统廉洁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与生动表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应充分把握“第二个结合”的基本要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思想,并结合廉政建设实践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公正廉明夯实价值基础“廉”是中国古代对官员个体品质的基本要求,也是政治实践和治国理政的重要价值追求,蕴含着求公去私、克己为民的自律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洁文化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廉洁思想 廉政建设 治国理政 传统与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构与分殊:巡视巡察制度的关联逻辑及效能转化 被引量:2
3
作者 马雪松 蒋平阳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91,共11页
巡视巡察制度是加强党内监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在推进反腐败斗争和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巡视制度与巡察制度分设格局审视二者关联,可以发现蕴含着同构性与分殊性的辩证逻辑。巡视制度与巡察制度的同... 巡视巡察制度是加强党内监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在推进反腐败斗争和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巡视制度与巡察制度分设格局审视二者关联,可以发现蕴含着同构性与分殊性的辩证逻辑。巡视制度与巡察制度的同构性逻辑体现为政治监督的根本定位、结构趋同的基本要素与自我革命的价值旨向;分殊性逻辑表现为监督层级的纵向区别、监督要点的横向侧重与监督方式的实践差异。新时期推进巡视巡察制度的完善发展与效能转化,需要在把握同构性的基础上构建一体化监督机制;在把握分殊性的基础上推动精准化监督运作;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整体视域下健全集成化监督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视巡察 同构性 分殊性 党内监督 自我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检务建设视阈下检察信息公开实证研究
4
作者 王强 张振焱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0-25,共6页
检察案件信息公开是智慧检务建设的重要方面。通过对广州市检察案件信息公开的实证研究,发现检察案件信息公开存在检察机关公开的案件和法律文书范围不明确、重复公开现象比较严重等问题。通过分析,检察案件信息公开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 检察案件信息公开是智慧检务建设的重要方面。通过对广州市检察案件信息公开的实证研究,发现检察案件信息公开存在检察机关公开的案件和法律文书范围不明确、重复公开现象比较严重等问题。通过分析,检察案件信息公开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案件信息公开标准过于宽泛、案件公开分类标准不完善、检察法律文书的公开范围标准不明确等。对此,完善检察案件信息公开应当明确案件信息逆向公开标准,细化检察案件信息公开的分类标准,确立诉讼终结为检察文书公开标准,确立以业务为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导向,推动检察案件信息公开不断完善,真正做到“阳光检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检务 信息公开 检察文书 逆向公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的情报观到系统的安全观:兵家情报思想探赜
5
作者 刘畅 张力伟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4,共6页
[研究目的]中国传统情报思想已经受到广泛关注,但传统的情报思想究竟折射出何种情报观,并且其背后蕴含何种国家安全意蕴,还需要系统梳理。全景把握古代情报思想,能够为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建设提供启示。[研究方法]以中国古代兵家为研究... [研究目的]中国传统情报思想已经受到广泛关注,但传统的情报思想究竟折射出何种情报观,并且其背后蕴含何种国家安全意蕴,还需要系统梳理。全景把握古代情报思想,能够为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建设提供启示。[研究方法]以中国古代兵家为研究对象,选取《孙子兵法》《六韬》《吴子》三个代表性的兵家著作为具体分析文本,系统提炼兵家的情报观,并从“情报—反情报”“情报—决策—安全”两个维度剖析古代情报观及其背后蕴含的安全观。[研究结论]兵家的情报思想体现出一种从宏观到微观的情报工作体系,包含了“情报工作周期”的各个要素,并构建了情报与安全之间相关关系。总体来看,中国古代情报史仍具有良好的现代价值,在提升国家安全工作效能方面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史 兵家情报思想 情报观 安全观 国家安全 情报工作 《孙子兵法》 《六韬》 《吴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巡察:破解基层监督难题的制度创新
6
作者 田玉麒 刘秀珍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6-74,共9页
提升监督实效是巡察制度创新设计的逻辑起点,也是巡察制度长效发展的衡量标准。交叉巡察是巡察制度的地方性创新的实践探索,能够有效破解常规巡察的监督难题。针对常规巡察权力权威性与独立性不足而形成的“关系圈子”“利益圈子”和“... 提升监督实效是巡察制度创新设计的逻辑起点,也是巡察制度长效发展的衡量标准。交叉巡察是巡察制度的地方性创新的实践探索,能够有效破解常规巡察的监督难题。针对常规巡察权力权威性与独立性不足而形成的“关系圈子”“利益圈子”和“信息圈子”,交叉巡察能够利用空间脱域、流动介入、分类管理等方式突出巡察主体独立性、巡察方式灵活性、巡察过程规范性,从而通过强化巡察干部公义导向破除“关系圈子”,强化干部尽责导向破除“利益圈子”,强化干部问题导向破除“信息圈子”。但也应看到,交叉巡察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难题,为此要进一步塑造权威,整合优势,实现从破圈介入到协同介入的转变,从而使监督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察制度 交叉巡察 基层监督 圈子效应 破圈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历史与实践探究——评《铸魂育人:高校思政课的历史与实践》
7
作者 刘海涛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3期I0006-I0006,共1页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更加凸显出其在育人工作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功能。深入探究高校思政课的历史与实践,既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演变的追溯,也是对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深度挖掘。如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引导学生走向创新之路;如何在传...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更加凸显出其在育人工作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功能。深入探究高校思政课的历史与实践,既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演变的追溯,也是对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深度挖掘。如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引导学生走向创新之路;如何在传递思想理念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研究和认真思考。《铸魂育人:高校思政课的历史与实践》一书从历史和实践两个维度出发,对高校思政课的铸魂育人作用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以期为高校思政课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育人工作 实践探究 我国高等教育 铸魂育人 :高校 社会责任感 思想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次分配在新时代的新变化、新利好 被引量:18
8
作者 马雪松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8期14-17,共4页
第三次分配对于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第三次分配呈现出制度保障逐渐强化、分配形式愈益协调化、运作方式不断多样化、覆盖范围更加全面化等新的变化趋势。新时代构建初次分配、再... 第三次分配对于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第三次分配呈现出制度保障逐渐强化、分配形式愈益协调化、运作方式不断多样化、覆盖范围更加全面化等新的变化趋势。新时代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带来重要新利好,可最大程度地确保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弥合社会潜在的利益冲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程,充分保障不同群体的异质化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分配 新时代 分配制度 协调配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关注”与“应付”之间:注意力分配视角下的基层政府回应逻辑 被引量:17
9
作者 马雪松 肖传龙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4-108,159,共16页
回应性是民主政治的基本属性,解析政府回应的运作逻辑是提升政府回应能力、增进治理效能的关键环节。基层政府回应行为经常处于“关注”与“应付”之间,注意力分配视角对此提供了有力解释。基层政府遵循权威、利益、避责相结合的注意力... 回应性是民主政治的基本属性,解析政府回应的运作逻辑是提升政府回应能力、增进治理效能的关键环节。基层政府回应行为经常处于“关注”与“应付”之间,注意力分配视角对此提供了有力解释。基层政府遵循权威、利益、避责相结合的注意力分配逻辑,并与上级注意力、官员注意力、媒体注意力、群众注意力交织互动,由此形成注意力分配互塑机制。在此逻辑与机制的作用下,基层政府呈现了特征鲜明且治理效果各异的四种回应模式,即运动型回应、应对型回应、自主型回应、常规型回应。基层政府应以人民群众的真正需要作为回应基准,合理运用注意力分配的逻辑与机制,更加注重回应强度的权责一致、回应内容的匹配有效、回应速度的及时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政府 政府回应 注意力分配 回应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学“制度”概念的本土建构:内在张力、多维特征与基本面向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雪松 冯源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73,共13页
概念建构反映了在具体研究与理论研究间架设桥梁的学术努力,政治学具有整合“制度”概念多重内涵、实现“制度”概念综合功能的重要潜力。政治学“制度”概念的本土建构在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政治学与其他学科等多重张力的影响下进... 概念建构反映了在具体研究与理论研究间架设桥梁的学术努力,政治学具有整合“制度”概念多重内涵、实现“制度”概念综合功能的重要潜力。政治学“制度”概念的本土建构在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政治学与其他学科等多重张力的影响下进行,缓解一系列重要范畴间的紧张关系。“制度”概念建构得益也受制于其多维特征,主要涉及经验现象层面国家治理制度性要素的稳定性与复杂性,认知范式层面不同研究路径的议题分工与关系调适,以及前现代化、现代化、后现代化“三化叠加”的文化生产实质。根据知识社会学性质与功能实效的差异,“制度”概念建构呈现诸多基本面向,包括以相关社会制度概念、国体、政体等形成概念基石,以体制、机制、制度为主干构成规范概念体系,深入发掘规制性、规范性、文化认知性等制度要素不断充实概念内涵,并有望围绕“制度”概念进一步凝练总结政治学话语体系、构建以制度认同为基础的政治共同体,促进制度文明间对话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政治学 概念建构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醒坚定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雪松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45,共4页
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是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的重要保障。在新时代清醒坚定走好“赶考”之路,实质要义在于准确审题、竭力答卷、人民评分,彰显了党治国理政的先进性、前瞻性、创新性、全局性,有益于把握战略... 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是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的重要保障。在新时代清醒坚定走好“赶考”之路,实质要义在于准确审题、竭力答卷、人民评分,彰显了党治国理政的先进性、前瞻性、创新性、全局性,有益于把握战略机遇、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清醒坚定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需要正确看待战略机遇期,将人民群众的满意与期待作为“试金石”,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筑牢制度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考” 自我革命 长期执政 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执政能力建设视域下党的自我革命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雪松 程凯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0-58,共9页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为鲜明的政党品格和最大的政治优势,是中国共产党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制度安排。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和自我革命具有价值与目标高度契合、功能与结构相互促进、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中国共产...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为鲜明的政党品格和最大的政治优势,是中国共产党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制度安排。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和自我革命具有价值与目标高度契合、功能与结构相互促进、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自我革命,旨在巩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强化党的意识形态引领、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增进党同社会的和谐互动、实现长期执政的民心所向,据此推动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纵深发展。构建系统集成、运作高效、监督有力、结构科学的自我革命长效机制,是党在新时代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举措和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革命 长期执政能力建设 政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领导文艺工作的发展脉络与历史经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雪松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2-115,共4页
我们党历来重视加强和改进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和时代背景,从制度设计与指导思想两个方面持续完善文艺工作,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繁荣提供理论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文艺工作朝着制度化、规范... 我们党历来重视加强和改进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和时代背景,从制度设计与指导思想两个方面持续完善文艺工作,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繁荣提供理论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文艺工作朝着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方向不断发展,党性与人民性、政治原则与创作自由的辩证关系愈发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工作 制度建设 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个维度”让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14
作者 密佳音 《新长征》 2021年第12期42-43,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党员干部要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党员干部要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之理;增进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让崇尚坚定党性的大德、服务于民的公德、严以律己的私德为中国梦凝聚道德力量;以力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学习 党员干部 道德力量 学史 严以律己 以史为鉴 服务于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中国家腐败的历史根源:东亚国家的比较分析
15
作者 王岩(译) 《南洋资料译丛》 2023年第3期10-25,共16页
新制度主义方法出现在研究发展中国家腐败文献中,它打破了腐败是由个人利己主义所驱动的假设,将腐败概念化为一种非正式的规范和惯例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对发展中国家腐败的理解,但有一个关键问题却得到相对较少的关注,如何解释... 新制度主义方法出现在研究发展中国家腐败文献中,它打破了腐败是由个人利己主义所驱动的假设,将腐败概念化为一种非正式的规范和惯例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对发展中国家腐败的理解,但有一个关键问题却得到相对较少的关注,如何解释发展中国家之间在腐败制度化上的差异?通过对东亚7个国家或地区的系统比较,得出的论点是历史顺序的重要性:在实行普选制前“政治市场”经历了集中化过程的国家与在政治市场分裂背景下实行大规模投票权的国家相比,其腐败的危害性较小,并且这一研究结论可以推广到整个发展中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 制度 东亚 发展中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检监察学非全日制博士培养的时代价值、学科特性和模式探索
16
作者 密佳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5年第2期057-060,共4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把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摆到重要位置。在高等教育领域,深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把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摆到重要位置。在高等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重点是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聚焦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提升,加快建立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调整设置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博士研究生作为教育体系中的塔尖,其培养质量对整个教育系统具有重要的基础和与导向作用,非全日制博士教育是我国特色学位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纪检监察学领域高层次人才,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肩负推进纪检监察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时代使命。本文试图反思纪检监察学“前学科时代”非全日制博士培养存在的瓶颈问题,探索纪检监察学“学科时代”非全日制博士培养新模式,力争为全面提升纪检监察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检监察学 非全日制 博士培养 模式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