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过力学教学实现中学物理到大学物理的良好过渡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海英 郭欣 +2 位作者 倪牟翠 张金宝 李玉 《物理与工程》 2018年第1期86-88,共3页
如何完成由中学物理到大学物理的过渡性教学,是每位大学物理教师必须思考的普遍性问题。作者通过分析学生由中学物理向大学物理过渡学习出现的问题,及对大学物理教育目标的剖析,提出大学物理教学关键是要充分认识大学物理教学目标,并围... 如何完成由中学物理到大学物理的过渡性教学,是每位大学物理教师必须思考的普遍性问题。作者通过分析学生由中学物理向大学物理过渡学习出现的问题,及对大学物理教育目标的剖析,提出大学物理教学关键是要充分认识大学物理教学目标,并围绕该目标,实施大学物理教学过程,即教学要在系统性和方法论上下工夫。鉴于力学部分在大、中物理中的重要地位,结合力学教学实践,总结出通过力学教学实现中学物理到大学物理良好过渡几点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物理 中学物理 大学物理教育目标 系统性 方法论 大中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海英 刘震 朱坤博 《物理与工程》 2021年第S01期125-128,共4页
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总任务,笔者在工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将"课程思政"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有意识地对其进行了研究与实践。通过树立"课程思政"理念、确立课程思政目标、挖掘思政元素,设计... 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总任务,笔者在工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将"课程思政"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有意识地对其进行了研究与实践。通过树立"课程思政"理念、确立课程思政目标、挖掘思政元素,设计思政方案,直至融入教学过程等工作,实现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获得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引领,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修养,外化为行为习惯,激发其学习的原动力。同时也提升了教师课程思政的水平和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物理 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 价值塑造 知识传授 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年制医学生大学物理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唐笑年 张成宝 +2 位作者 付大伟 王建春 梁路光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1年第3期373-375,共3页
为使八年制医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大学物理学基础知识,培养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本文分析了八年制医学生大学物理学课程的学习现状,通过课下与学生积极交流及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信息,针对八年制医学生的特点,提出并实践若... 为使八年制医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大学物理学基础知识,培养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本文分析了八年制医学生大学物理学课程的学习现状,通过课下与学生积极交流及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信息,针对八年制医学生的特点,提出并实践若干教学改革措施,如以医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向学生介绍大学物理学的基本思想、规律和方法;优化面向医学生的大学物理学教材;改革考试方法等。教改的实施激发了八年制医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使学生们意识到物理学与医学是紧密相连的,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物理学 八年制医学生 学习现状 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关于狭义相对论时空观教学的探讨
4
作者 李海英 张金宝 +2 位作者 郭欣 刘震 朱坤博 《物理与工程》 2018年第S1期51-53,共3页
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是大学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而反映狭义相对论时空观的同时的相对性、动钟变慢和动杆收缩效应是教学的难点。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解读狭义相对论时空观与经典力学时空观的本质区别,然后通过典型例... 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是大学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而反映狭义相对论时空观的同时的相对性、动钟变慢和动杆收缩效应是教学的难点。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解读狭义相对论时空观与经典力学时空观的本质区别,然后通过典型例题教学,巩固狭义相对论的时空概念,解决学生盲目地将原时、静长等时空概念与狭义相对论中的静系与动系机械对应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相对论的时空概念,理解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义相对论时空观 同时的相对性 动钟变慢 动杆收缩 原时 静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近红外光谱的整粒小麦蛋白质PLS方法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郑咏梅 张军 +2 位作者 陈星旦 申铉国 张铁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47-1049,共3页
利用漫反射法获得的整粒小麦短波近红外光谱 (833~ 1111nm) ,采用化学计量学中的偏最小二乘法 (PLS)方法 ,选取不同的波长范围对光谱进行信息提取和分析 ,给出了不同因子数时PLS方法进行蛋白质分析的结果及其因子数与预测标准偏差平方... 利用漫反射法获得的整粒小麦短波近红外光谱 (833~ 1111nm) ,采用化学计量学中的偏最小二乘法 (PLS)方法 ,选取不同的波长范围对光谱进行信息提取和分析 ,给出了不同因子数时PLS方法进行蛋白质分析的结果及其因子数与预测标准偏差平方和 (PRESS)关系曲线 ,确定了最佳回归因子数。并通过选取最佳回归因子和不同波段 ,对整粒小麦的蛋白质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 ,比较了不同波长范围对分析的影响 ,并从中获得了较好的预测结果 ,实验表明 ,合理选择光谱范围可减少非主要信息的干扰 ,并以此来提高成分分析精度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近红外光谱 整粒小麦 蛋白质 偏最小二乘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近红外特征波长提取及蛋白质含量测定 被引量:18
6
作者 郑咏梅 张军 +3 位作者 李荣福 陈星旦 申铉国 张铁强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5-127,共3页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逐步分析算法,对小麦粉的近红外光谱波段(Ⅰ:1000nm~1400nm;Ⅱ:1400nm~1860nm;Ⅲ:1860nm~22500nm;)进行了回归特征提取,确定了最佳回归波长,给出了各段回归的数学模型,对小麦粉蛋白质的近红外谱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逐步分析算法,对小麦粉的近红外光谱波段(Ⅰ:1000nm~1400nm;Ⅱ:1400nm~1860nm;Ⅲ:1860nm~22500nm;)进行了回归特征提取,确定了最佳回归波长,给出了各段回归的数学模型,对小麦粉蛋白质的近红外谱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讨论了不同波段模型的蛋白质的近红外分析结果,在应用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近红外特征 波长提取 蛋白质 含量测定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