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4种放疗技术的剂量参数比较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华芳 杨国姿 +4 位作者 杨旭 包永星 张华 王文然 董丽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16期2549-2553,共5页
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切线野(TW)、野中野调强(FIF-IMRT)、切线逆向调强(TIMRT)和容积调强(VMAT)4种放射治疗技术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参数。方法:15例左侧早期(pT1-2N0M0)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接受放疗。CT模拟定位扫描后... 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切线野(TW)、野中野调强(FIF-IMRT)、切线逆向调强(TIMRT)和容积调强(VMAT)4种放射治疗技术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参数。方法:15例左侧早期(pT1-2N0M0)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接受放疗。CT模拟定位扫描后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在同一患者CT影像上分别做TW、FIF-IMRT、T-IMRT和VMAT 4种治疗计划设计。PTV剂量为50Gy,V47.5≥95%。4种计划的剂量限制相同。在剂量-体积直方图中读取4种计划靶区剂量的分布参数,心脏、双侧肺脏及对侧乳腺受照剂量和体积,对各参数的均数进行比较,并比较4组平均机器跳数差异。结果:4种计划都满足V47.5≥95%。VMAT与T-IMRT、FIF-IMRT和TW计划相比,明显提高了靶区适行指数(CI,P<0.05)。VMAT、T-IMRT和FIF-IMRT与TW相比,明显改善了靶区均匀性指数(HI,P<0.05)。VMAT增加了危及器官(心脏和同侧肺脏)V5、V10和V20的受照射体积,但是没有增加>V30的照射体积。VMAT明显增加了右侧乳腺和右侧肺脏照射剂量(P<0.05),T-IMRT和FIF-IMRT明显降低了右侧乳腺和右侧肺脏照射剂量(P<0.05)。VMAT与T-IMRT、FIF-IMRT和TW相比,明显增加了机器跳数(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4种计划比较,VMAT明显提高了靶区的适行性和均匀性,增加了正常组织的受照射剂量和机器跳数,延长了治疗时间。T-IMRT和FIF-IMRT也提高了靶区的适行性和均匀性,降低了正常组织的受照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术后 调强放疗 剂量学比较 剂量-体积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整与非均整模式下TrueBeam加速器治疗床对放疗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时颖华 葛超 +6 位作者 王利波 夏文明 陈坤志 杨旭 董丽华 王辉东 高岩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8期867-871,共5页
目的:探讨均整(FF)与非均整(FFF)模式下瓦里安TrueBeam加速器全碳纤维治疗床对模体中心和表面剂量的影响。方法:将30cm×30cm×20cm的固体水模分别放置于治疗床薄、中、厚段上,模体的中心与加速器等中心重合,德国IBAFC65-G电离... 目的:探讨均整(FF)与非均整(FFF)模式下瓦里安TrueBeam加速器全碳纤维治疗床对模体中心和表面剂量的影响。方法:将30cm×30cm×20cm的固体水模分别放置于治疗床薄、中、厚段上,模体的中心与加速器等中心重合,德国IBAFC65-G电离室测量等中心的剂量;选取6/10MV光子束FF/FFF模式4档能量,10cm×10cm标准射野,等中心照射,以机架转角0°~80°(间隔10°采样)为参考,计算100°~180°范围与对应角度参考剂量的比值得到对应角度的穿透因子;将EBT3胶片分别置于上述模体表面和底部,对应机架角度为0°和180°,分析相应的百分深度剂量。结果:4档光子束能量下治疗床薄、中、厚段位置穿透因子范围分别为0.9566~1.0000、0.9554~1.0000和0.9548~1.0000,薄中段在6MV-FFF120°时最小,厚段在6MV-FFF130°时最小。与0°照射相比,180°照射6MV-FFF、6MV、10MV-FFF和10MVX射线表面剂量从30.6%、24.1%、18.3%和14.1%分别增加到95.4%、93%、83%和79.6%。结论:治疗床的存在减少肿瘤剂量、增加表面剂量,FFF模式较FF影响更大,在治疗计划系统中加入虚拟床减小了治疗床引起的剂量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床 均整模式 非均整模式 穿透因子 表面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精确放疗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利新 姜新 +2 位作者 倪凤明 崔司宇 曲雅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94-1095,共2页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是一种发生于黏液滑囊、关节滑膜及腱鞘的罕见良性增生性疾病,以滑膜增生、黄棕色绒毛结节突起和含铁血黄素沉着为特点〔1〕。这种增生紊乱非常罕见,年发生率为百万分之1.8〔2〕。好发于青壮年,发病无明...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是一种发生于黏液滑囊、关节滑膜及腱鞘的罕见良性增生性疾病,以滑膜增生、黄棕色绒毛结节突起和含铁血黄素沉着为特点〔1〕。这种增生紊乱非常罕见,年发生率为百万分之1.8〔2〕。好发于青壮年,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PVNS最常累及单个大关节,尤其以膝关节常见,约占80%〔3〕,其次为髋关节、踝关节、手和脚等小关节,肩关节极为少见。现将1例罕见的老年PVNS病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积弧形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转移癌的疗效
4
作者 李涛 姜新 +4 位作者 孙小梅 常鹏宇 赵钦 董丽华 曲雅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962-2964,共3页
目的探讨容积弧形调强放疗技术(VMAT)联合替莫唑胺与单纯VMAT治疗脑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93例脑转移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单纯VMAT放疗,观察组予VMAT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根据治疗结束后影像学检查病灶变化情况判断治疗... 目的探讨容积弧形调强放疗技术(VMAT)联合替莫唑胺与单纯VMAT治疗脑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93例脑转移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单纯VMAT放疗,观察组予VMAT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根据治疗结束后影像学检查病灶变化情况判断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缓解率、总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MAT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治疗脑转移癌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癌 容积弧形调强放疗技术 替莫唑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长导管应用于放疗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亭亭 吴杰 《饮食科学》 2018年第4X期72-72,共1页
目的 :对比两种外周静脉导管装置在放疗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需要静脉输液治疗的放疗患者84例,采取抛硬币法分为常规穿刺组(n=46)和中长导管组(n=38)。常规穿刺组行留置针穿刺和护理;中长导管组行中长导管置管和护理... 目的 :对比两种外周静脉导管装置在放疗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需要静脉输液治疗的放疗患者84例,采取抛硬币法分为常规穿刺组(n=46)和中长导管组(n=38)。常规穿刺组行留置针穿刺和护理;中长导管组行中长导管置管和护理。评价置管次数、导管留置时间、静脉穿刺总时长、静脉置管及维护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中长导管组置管次数(1.4±0.2)次显著少于常规穿刺组(10.4±1.7)次(P<0.05);中长导管组留置时间(25.5±2.5)d显著长于常规穿刺组(3.4±0.8)d(P<0.05);中长导管组静脉炎发生率(2.6%)、药物渗出率(0%)显著低于常规穿刺组(15.2%)、(23.9%)(P<0.05);中长导管组患者满意度(97.4%)显著高于常规穿刺组(76.1%);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静脉穿刺总时长、静脉置管及维护费用、堵管、移位、感染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疗患者通过中长导管给药可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痛苦、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和药物渗出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导管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34
6
作者 黄祥 曲超 +2 位作者 姜新 董丽华 曲雅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159-3161,共3页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饮食、环境和EB病毒感染等相关。临床上以放射治疗为主,早期患者的疗效满意,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然而,由于鼻咽腔位置隐蔽,临床症状表现多样,确诊时约75%...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饮食、环境和EB病毒感染等相关。临床上以放射治疗为主,早期患者的疗效满意,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然而,由于鼻咽腔位置隐蔽,临床症状表现多样,确诊时约75%的患者为中晚期,这类患者的治疗效果欠佳,5年生存率不到50%。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或者远处转移。针对这类患者,目前多采用放疗、化疗和分子靶向的综合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化疗 分子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不同充盈状态下RapidArc与IMRT对早期宫颈癌靶区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瑜 曲雅勤 +4 位作者 贾晓晶 夏文明 王立波 蒋鑫萍 郝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064-1067,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放疗技术及膀胱充盈状态对宫颈癌术后放疗靶区剂量的分布及正常组织受照体积的影响,探讨宫颈癌术后放疗的理想模式。方法:选择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分别进行膀胱充盈状态及排空状态下模拟CT扫描,处方剂量50 Gy,分别制定双... 目的:比较不同放疗技术及膀胱充盈状态对宫颈癌术后放疗靶区剂量的分布及正常组织受照体积的影响,探讨宫颈癌术后放疗的理想模式。方法:选择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分别进行膀胱充盈状态及排空状态下模拟CT扫描,处方剂量50 Gy,分别制定双弧快速旋转调强计划(RapidArc)及7野调强适形计划(IMRT)。计划的实施均为Varian公司的TrueBeam直线加速器。利用每个计划的剂量一体积直方图(DVH)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膀胱充盈状态下IMRT及RapidArc的靶区均匀性指数分别为1.05及1.04(P>0.05),膀胱排空状态下IMRT及RapidArc的靶区均匀性指数均为1.04(P>0.05)。膀胱充盈状态下,IMRT及Rapi dArc的靶区适形度指数分别为0.71及0.73(P>0.05)。膀胱排空状态下,IMRT及RapidArc的靶区适形度指数分别为0.71及0.73(P>0.05)。小肠及膀胱接受30 Gy及40 Gy剂量的体积,膀胱充盈状态下优于膀胱排空状态,两种技术间无显著性差异。直肠及膀胱接受30 Gy剂量的体积IMRT优于RapidArc。RapidArc在治疗时间及机器跳数上明显优于IMRT。结论:7f-IMRT及双弧RapidArc在靶区适形度及均匀性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无论何种技术,膀胱充盈状态对小肠及膀胱的保护均优于膀胱排空状态;在直肠及膀胱的保护方面均优于,在机器跳数及治疗时间上优于IM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射治疗 RAPIDARC 膀胱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在肿瘤中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敏 王强 +2 位作者 宋宇哲 董丽华 刘百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4404-4406,共3页
自噬不同于凋亡。在自噬过程中,先于核的改变,包括高尔基体、核糖体、内质网等发生降解,但细胞骨架成分(中间丝和微丝)却大部分保存;而典型的凋亡细胞骨架成分在早期即有破坏,且表现为细胞质的固缩和细胞器的保留〔1〕。近年来,越来越... 自噬不同于凋亡。在自噬过程中,先于核的改变,包括高尔基体、核糖体、内质网等发生降解,但细胞骨架成分(中间丝和微丝)却大部分保存;而典型的凋亡细胞骨架成分在早期即有破坏,且表现为细胞质的固缩和细胞器的保留〔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噬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1自噬的过程自噬过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2~4〕:(1)自噬体的初步形成:通常在线粒体和内质网连接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常规序列+DWI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怀宇 倪凤明 刘铜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00-2101,共2页
目的:探讨MRI常规序列+弥漫加权成像( DWI)在原发性直肠癌术前分期对 T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3~8月,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42例原发性直肠癌患者的术前MRI的表现,将其中的T分期与术后病理 T分期进行比对,判断... 目的:探讨MRI常规序列+弥漫加权成像( DWI)在原发性直肠癌术前分期对 T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3~8月,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42例原发性直肠癌患者的术前MRI的表现,将其中的T分期与术后病理 T分期进行比对,判断其对术前 T分期的准确性等。结果42例原发性直肠癌患者均可被MRI检出,其中T分期准确率为78.57%(33/42)。结论 MRI常规序列+DWI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磁共振成像 T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特点及治疗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敏 董丽华 +1 位作者 宋宇哲 刘百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602-2604,共3页
肺神经内分泌癌包括很多种病理类型,其生物学行为各异〔1〕。1991年,Travis等〔2〕首次提出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LCNEC)的概念,把它作为一种独立的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明确区分于典型和非典型类癌和小细胞肺癌( SCLC )。其具有... 肺神经内分泌癌包括很多种病理类型,其生物学行为各异〔1〕。1991年,Travis等〔2〕首次提出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LCNEC)的概念,把它作为一种独立的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明确区分于典型和非典型类癌和小细胞肺癌( SCLC )。其具有以下特点:细胞大小至少是SCLC细胞的3倍,细胞聚集成栅栏或玫瑰结状,有丝分裂率高,染色质颗粒形态多变〔1,3〕。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肺癌进行了组织学分类,在大细胞癌变异型下划分了LCNEC、基底细胞大细胞癌、淋巴上皮样大细胞癌、透明细胞大细胞癌、伴有横纹肌样表型的大细胞癌〔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维治保留灌肠在盆腔精确放射治疗中对直肠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新 辛颖 +4 位作者 刘野 曲超 罗景华 常鹏宇 曲雅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4392-4394,共3页
目的观察爱维治保留灌肠在盆腔调强放射治疗(IMRT)及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中保护直肠放射性损伤的疗效。方法 62名接受盆腔放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给予爱维治保留灌肠,根... 目的观察爱维治保留灌肠在盆腔调强放射治疗(IMRT)及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中保护直肠放射性损伤的疗效。方法 62名接受盆腔放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给予爱维治保留灌肠,根据美国放射肿瘤协作组(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进行评估两组出现急性放射性直肠损伤的时间和程度。同时对各组内治疗方式不同的影响进行了观察及总结。结果两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放射性直肠损伤,实验组较对照组出现急性损伤的时间要晚(P=0.000 1),而且1级及以下的损伤和2级及以上的损伤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两组不同放疗技术分析中,在接受IMRT较CRT直肠保护作用更佳(P<0.05)。结论爱维治保留灌肠可以防止或减轻急性放射性直肠损伤,同时也延缓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维治 放射治疗 直肠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神经鞘瘤全身多发转移1例
12
作者 刘敏 刘百龙 +2 位作者 韩韬 王旭 董丽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74-1675,共2页
患者,女,30岁。因后背部疼痛不适2月余,右侧颈部肿物半月余于2012年12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月余出现后背部间断性胀痛,无放散,无咳嗽、咳痰,未在意,于入院前半月余出现右侧颈部肿物,长至直径约2.0 cm,给予抗炎治疗后曾一度缩小,于入院... 患者,女,30岁。因后背部疼痛不适2月余,右侧颈部肿物半月余于2012年12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月余出现后背部间断性胀痛,无放散,无咳嗽、咳痰,未在意,于入院前半月余出现右侧颈部肿物,长至直径约2.0 cm,给予抗炎治疗后曾一度缩小,于入院前3 d右侧颈部肿物增大,我院行肺部CT:左肺上叶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4.2 cm×3.3 cm,有分叶,纵隔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见图1),于外院行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左肺上叶前段软组织影,侵及左肺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神经鞘 全身多发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祥 姜新 +1 位作者 董丽华 曲雅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83-1785,共3页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大约占全部头颈部恶性肿瘤的5%,在所有恶性肿瘤中≤1%[1]。这类肿瘤具有多病理类型,发病时往往表现为局部晚期,局部控制失败后常伴有高复发率,导致预后不良。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以上皮来源为主,其中...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大约占全部头颈部恶性肿瘤的5%,在所有恶性肿瘤中≤1%[1]。这类肿瘤具有多病理类型,发病时往往表现为局部晚期,局部控制失败后常伴有高复发率,导致预后不良。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以上皮来源为主,其中鳞状细胞癌、微小涎腺肿瘤及未分化癌是最常见的肿瘤类型,而非上皮源性的病理类型包括鼻腔神经胶质瘤和恶性黑色素瘤等[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手术 放疗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放射性肺损伤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3
14
作者 夏诚诚 宋宇哲 +2 位作者 唐凤娇 龚守良 董丽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4103-4105,共3页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骨髓移植预处理及核辐射事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成为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的限制因素,主要包括早期的放射性肺炎和晚期的放射性肺纤维化,表现为刺激性干咳、胸闷和气短,严重时出现不可缓解的呼吸困难,甚...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骨髓移植预处理及核辐射事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成为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的限制因素,主要包括早期的放射性肺炎和晚期的放射性肺纤维化,表现为刺激性干咳、胸闷和气短,严重时出现不可缓解的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现有对于本病的治疗措施,仅限于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及吸氧等对症处理,或应用一些中医药治疗。这种传统的治疗只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而减轻症状,但对于已受损的细胞尚无确切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放射性肺损伤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明病理的纵隔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长期生存1例报告
15
作者 夏诚诚 闫雷 +2 位作者 宋宇哲 龚守良 董丽华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19期4376-4377,共2页
1病例摘要 患者,女,56岁,2010年3月因刺激性干嗽伴胸痛、胸闷和气短1个月就诊,肺部CT提示右上纵隔占位性病变。全身PET-CT示右肺上叶尖段纵隔旁近主支气管高代谢结节病灶,大小约3.5 cm×1.8 cm,侵及右侧头臂静脉及腔静脉,余全身PET... 1病例摘要 患者,女,56岁,2010年3月因刺激性干嗽伴胸痛、胸闷和气短1个月就诊,肺部CT提示右上纵隔占位性病变。全身PET-CT示右肺上叶尖段纵隔旁近主支气管高代谢结节病灶,大小约3.5 cm×1.8 cm,侵及右侧头臂静脉及腔静脉,余全身PET-CT未见异常(见图1)。入院时患者平卧时轻度呼吸困难,肿瘤临近大血管及气管不宜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积旋转调强与固定野调强在晚期宫颈癌放疗的剂量学比较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16
作者 孙小梅 丁丽娟 +3 位作者 董丽华 赵钦 马利新 曲雅勤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09-512,共4页
目的 比较容积旋转调强(RapidArc)和固定野调强(IMRT)技术在宫颈癌根治性放疗的剂量学参数、急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局部晚期(IIb-IV)宫颈癌患者,其中22例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21例行固定野调强放疗,处... 目的 比较容积旋转调强(RapidArc)和固定野调强(IMRT)技术在宫颈癌根治性放疗的剂量学参数、急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局部晚期(IIb-IV)宫颈癌患者,其中22例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21例行固定野调强放疗,处方剂量50.4 Gy/28次,比较两组靶区剂量适形度、均匀性、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机器跳数及治疗时间;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急性肠道及膀胱反应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和有效率。结果 与IMRT计划相比,RapidArc计划的靶区适形性指数CI略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计划的靶区均匀性指数H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RapidArc计划中膀胱的V40、V50以及直肠的V30、V40、V50均低于IMRT计划(t=-2.386、-2.397、-5.525、-2.883、-2.686,P 〈 0.05),RapidArc计划中股骨头的平均剂量低于IMRT计划(t=-2.395,P 〈 0.05)。RapidArc较IMRT平均MU减少了53.15%,治疗所需平均时间缩短了62.14%。两组患者肠道、膀胱急性反应发生率相近。两组患者完全缓解率和有效率相近。结论 晚期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采用RapidArc技术可以降低危及器官受量,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调强放疗 急性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不同放疗计划对局限期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正常脑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明博 赵钦 +4 位作者 梁恒坡 李亚琼 王伟 李会荣 王跃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4年第11期1123-1124,共2页
目的探讨全脑室调强放疗、三维适形放疗和两野对穿放疗对局限期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正常脑组织的影响。方法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21例,给予局部病灶20Gy/10~11F诊断性放疗,确诊颅内生殖细胞瘤后给予第2疗程放疗,分别制定全脑室调强放疗计... 目的探讨全脑室调强放疗、三维适形放疗和两野对穿放疗对局限期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正常脑组织的影响。方法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21例,给予局部病灶20Gy/10~11F诊断性放疗,确诊颅内生殖细胞瘤后给予第2疗程放疗,分别制定全脑室调强放疗计划、全脑室三维适形放疗计划和全脑两野对穿放疗计划,推量至50~54Gy/25~29F。比较3种计划下覆盖99%、95%全脑室靶区、局部肿瘤靶区的最小剂量和10、20、30、40Gy剂量下正常脑组织的辐射体积。结果 3种放疗计划覆盖99%、95%全脑室靶区、局部肿瘤靶区的最小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20、30、40Gy剂量下,全脑室调强放疗时正常脑组织的辐射体积(71.63%、55.07%、29.45%、6.98%)低于全脑室三维适形放疗计划(82.32%、64.22%、44.85%、12.69%)和全脑两野对穿放疗(100.00%、100.00%、94.18%、32.52%)(P〈0.01)。结论全脑室调强放疗用于颅内局限期生殖细胞瘤治疗可减少正常脑组织所受的高剂量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生殖细胞瘤 全脑室放疗 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两野对穿放疗
原文传递
三维适形与容积调强弧形放疗计划在小细胞肺癌全脑照射中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利新 曲超 +5 位作者 姜新 时颖华 倪凤明 崔司宇 曲雅勤 董丽华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33-434,共2页
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肺癌总体发病率的15%,其分化程度低,侵袭性强,易早期出现转移。脑转移常是SCLC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有文献报道,生存期超过2年的SCLC患者,发生脑转移的概率高达50%~80%。对放化疗后完全缓解的SCLC患者... 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肺癌总体发病率的15%,其分化程度低,侵袭性强,易早期出现转移。脑转移常是SCLC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有文献报道,生存期超过2年的SCLC患者,发生脑转移的概率高达50%~80%。对放化疗后完全缓解的SCLC患者,行全脑预防性照射(PCI)可降低脑转移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全脑照射 放疗计划 三维适形 剂量学 弧形 调强 容积
原文传递
间充质干细胞修复放射性肠损伤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7
19
作者 常鹏宇 崔爽 曲雅勤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5-568,共4页
放射性肠损伤在临床上常见。然而,针对放射性肠损伤的治疗手段有限。随着组织工程研究不断进展,现已证实间充质干细胞对放射性肠损伤具有修复作用,其中以脐带、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应用研究居多。这些研究证实了间充质干细胞能够... 放射性肠损伤在临床上常见。然而,针对放射性肠损伤的治疗手段有限。随着组织工程研究不断进展,现已证实间充质干细胞对放射性肠损伤具有修复作用,其中以脐带、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应用研究居多。这些研究证实了间充质干细胞能够促进受损肠上皮细胞的再生,维持受照上皮的完整性。不过,这些研究关于间充质干细胞的修复作用机制报道甚少。另外,内皮细胞损伤及炎症也是影响放射性肠损伤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肠损伤 间充质干细胞 干细胞修复 肠上皮细胞 内皮细胞损伤 修复作用 组织工程 疾病发生
原文传递
脂肪干细胞修复放射性肠上皮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常鹏宇 姜新 +5 位作者 曲超 罗景华 蒋鑫萍 董丽华 崔爽 曲雅勤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1-274,共4页
目的评价人源脂肪干细胞对放射性肠上皮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共40只,用随机数字表法从中选取34只给予腹部15GyX射线照射。造模结束后,取17只立即给予P6代人源脂肪干细胞腹腔注射治疗,移植的细胞数目为5×106... 目的评价人源脂肪干细胞对放射性肠上皮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共40只,用随机数字表法从中选取34只给予腹部15GyX射线照射。造模结束后,取17只立即给予P6代人源脂肪干细胞腹腔注射治疗,移植的细胞数目为5×106/只;17只仅腹腔照射的大鼠作为对照;剩余6只大鼠作为健康对照组。于照后10d,各组中抽签方法随机选取3只大鼠,并将其处死。取肠管进行HE染色、末端标记法(TUNEL)原位凋亡检测、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Bmil免疫组化染色;提取组织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受照肠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上皮细胞标记E-cadherin,凋亡相关基因Bcl-2及BAX的表达量。分析各组大鼠的生存时间及生存率。结果与单纯照射组相比,人源脂肪干细胞(ADSC)可促进受照肠上皮细胞的增殖(t:18.30,P〈0.05),抑制上皮细胞凋亡(t=-32.48,P〈0.05),延长大鼠的生存时间(t=5.99,P〈0.05),提高生存率。结论人源脂肪干细胞对大鼠放射性肠上皮损伤具有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放射性肠损伤 修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