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X-2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毕丽荣 杨明 +1 位作者 王悦增 茅淑砚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69-1571,共3页
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是催化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的重要限速酶,它有2种同工酶:COX-1和COX-2。COX-1在大多数组织中均有表达,参与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如保护胃黏膜,控制血小板聚集等;COX-2静息时并不表达,但在细胞因子... 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是催化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的重要限速酶,它有2种同工酶:COX-1和COX-2。COX-1在大多数组织中均有表达,参与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如保护胃黏膜,控制血小板聚集等;COX-2静息时并不表达,但在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癌基因等刺激因子的作用下可被诱导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X-2 乳腺癌组织 临床病理 花生四烯酸 COX-1 血小板聚集 环氧合酶 前列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状树突细胞肉瘤1例 被引量:4
2
作者 佟玲玲 闫旭 +1 位作者 王晶波 王银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66-1267,共2页
患者男性,53岁,无意中发现右腋下胸壁肿物20天。B超检查显示右侧腋下部可见一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楚,中心部可见多个点状血流信号,余未见异常。
关键词 指状树突细胞肉瘤 诊断 鉴别诊断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周及臀部黏液腺癌伴复杂肛瘘1例 被引量:2
3
作者 薛建秀 王继萍 +2 位作者 孙默 王景宇 张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04-1304,共1页
患者男,60岁,肛瘘病史20年,间断应用云南白药治疗,病情反复,发现左侧臀部肿物2个月入院。查体:肿物大小约15cm×10cm,表面溃疡,红肿,有轻度压痛。CT平扫:直肠后方、左侧臀部见大片状低密度影(图1A),与直肠后壁、双侧肛提肌分界... 患者男,60岁,肛瘘病史20年,间断应用云南白药治疗,病情反复,发现左侧臀部肿物2个月入院。查体:肿物大小约15cm×10cm,表面溃疡,红肿,有轻度压痛。CT平扫:直肠后方、左侧臀部见大片状低密度影(图1A),与直肠后壁、双侧肛提肌分界不清。MRI:直肠后方、会阴部及左侧臀部皮下脂肪组织区见较大不规则形异常信号,较大层面大小约16.3cm×15.0cm,T1WI呈均匀低信号,T2WI以高信号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腺癌 肛周 臀部 复杂肛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硬膜外浸润型血管脂肪瘤1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孙玉学 张博 +4 位作者 闫旭 洪新雨 吴宣萱 胡熙桐 黄海燕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9-180,共2页
血管脂肪瘤为包含成熟脂肪细胞及异常血管的良性肿瘤,多发于躯干及四肢皮下组织,发生于椎管内少见,尤其浸润型发生率更低,随着MRI的应用的普及对此类肿瘤认识的程度增加,相应报道有所增加。现将我院经病理确诊的1例胸椎椎管内硬膜外浸... 血管脂肪瘤为包含成熟脂肪细胞及异常血管的良性肿瘤,多发于躯干及四肢皮下组织,发生于椎管内少见,尤其浸润型发生率更低,随着MRI的应用的普及对此类肿瘤认识的程度增加,相应报道有所增加。现将我院经病理确诊的1例胸椎椎管内硬膜外浸润型血管脂肪瘤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硬膜外 血管脂肪瘤 浸润型 成熟脂肪细胞 良性肿瘤 异常血管 皮下组织 病理确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永方 金善美 +2 位作者 田珍珍 何芳惠 高润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633-634,共2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肝内脂肪沉积或在此基础上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进而引起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NAFLD的发生与遗传易感和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1-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NAFLC)在欧美的成人患病率在2%~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肝内脂肪沉积或在此基础上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进而引起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NAFLD的发生与遗传易感和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1-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NAFLC)在欧美的成人患病率在2%~3%[3-4],其是隐源性肝硬化的重要原因[5]。本病在我国的报道少见,本文报道1例NAFLC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肝硬化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性非典型脑膜瘤1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宣萱 孙玉学 +2 位作者 闫旭 徐松柏 黄海燕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11-112,共2页
1病例资料 患者,男,60岁。因头痛3年,突发抽搐1次入院。查体无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头部MRI可见右侧额叶囊状病灶,呈短T1、长T2信号,dark-fluid呈高信号,最大层面大小约为6.5 cm×4.0 cm×4.1cm,其内可见小结节状长T1、短T2... 1病例资料 患者,男,60岁。因头痛3年,突发抽搐1次入院。查体无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头部MRI可见右侧额叶囊状病灶,呈短T1、长T2信号,dark-fluid呈高信号,最大层面大小约为6.5 cm×4.0 cm×4.1cm,其内可见小结节状长T1、短T2信号,dark-fluid呈低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结节明显强化。术前诊断:右侧额叶血管母细胞瘤,拟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脑膜瘤 良性肿瘤 影像学诊断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维治保留灌肠在盆腔精确放射治疗中对直肠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姜新 辛颖 +4 位作者 刘野 曲超 罗景华 常鹏宇 曲雅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4392-4394,共3页
目的观察爱维治保留灌肠在盆腔调强放射治疗(IMRT)及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中保护直肠放射性损伤的疗效。方法 62名接受盆腔放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给予爱维治保留灌肠,根... 目的观察爱维治保留灌肠在盆腔调强放射治疗(IMRT)及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中保护直肠放射性损伤的疗效。方法 62名接受盆腔放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给予爱维治保留灌肠,根据美国放射肿瘤协作组(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进行评估两组出现急性放射性直肠损伤的时间和程度。同时对各组内治疗方式不同的影响进行了观察及总结。结果两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放射性直肠损伤,实验组较对照组出现急性损伤的时间要晚(P=0.000 1),而且1级及以下的损伤和2级及以上的损伤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两组不同放疗技术分析中,在接受IMRT较CRT直肠保护作用更佳(P<0.05)。结论爱维治保留灌肠可以防止或减轻急性放射性直肠损伤,同时也延缓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维治 放射治疗 直肠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纤维瘤病恶变为纤维肉瘤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徐长妍 郭亮 +1 位作者 曲丽梅 马洪喜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08-1408,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35岁,右侧肱骨骨化性纤维瘤术后9年,原部位又发现肿块,来我院诊治。查体:右上臂见长20 cm手术瘢痕,中上段内侧可触及约4 cm×3cm质硬肿物,表面欠光滑,与肱骨干相连,无活动,局部无触痛。右上肢活动自如,无皮感异常。
关键词 侵袭性纤维瘤病 纤维肉瘤 肱骨骨化性纤维瘤 恶变 临床资料 手术瘢痕 上肢活动 右上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见脾紫癜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9
作者 徐长妍 曲丽梅 +1 位作者 郭亮 马洪喜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95-1596,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2岁,左上腹钝痛3个月,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和蠕动波,腹部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于左上腹部肋缘下可扪及10 cm*8 cm*7 cm肿物,质硬,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血压120/85 mmHg,血红蛋白75 g/L...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2岁,左上腹钝痛3个月,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和蠕动波,腹部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于左上腹部肋缘下可扪及10 cm*8 cm*7 cm肿物,质硬,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血压120/85 mmHg,血红蛋白75 g/L,红细胞比容0.277 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复习 紫癜 红细胞比容 上腹部 临床资料 表面光滑 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A8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延义 石爱平 +3 位作者 许宁 金美善 张小军 汪岩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2期234-236,共3页
目的探讨S100A8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BTCC和10例癌旁正常膀胱组织中S100A8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BT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S100A8蛋白在BTCC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55.9%... 目的探讨S100A8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BTCC和10例癌旁正常膀胱组织中S100A8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BT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S100A8蛋白在BTCC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55.9%(38/68),10例癌旁正常膀胱组织中表达均为阴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低度恶性倾向尿路上皮乳头状瘤+低分级BTCC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29.2%(7/24),高分级BTCC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70.5%(31/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pTa-pT1期和pT2-pT4期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6.9%(23/49)和78.9%(15/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发性BTCC组织和初发性BTCC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2.7%(16/22)和47.8%(22/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100A8蛋白表达阳性率在BTCC组织中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膀胱组织,其表达与BTCC的病理分期、分级呈正相关,随病理分期、分级的增高,S100A8蛋白表达阳性率增高,提示S100A8蛋白的表达与BT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S100A8蛋白有助于BTCC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细胞癌 S100A8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膜肺母细胞瘤2例
11
作者 吴迪 王银萍 +1 位作者 马洪喜 石丽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68-1269,共2页
例1,男性,51岁。因左侧胸腔积液5个月,伴胸闷、气短3天入院。查体:左下胸部叩诊呈浊音,余未见异常。肺部CT示左胸腔背侧见梭形液体密度影,局部胸膜增厚。在全麻下行"左侧胸腔廓清术、纤维板剥脱术",术中见左肺下叶后方有一囊状物,大... 例1,男性,51岁。因左侧胸腔积液5个月,伴胸闷、气短3天入院。查体:左下胸部叩诊呈浊音,余未见异常。肺部CT示左胸腔背侧见梭形液体密度影,局部胸膜增厚。在全麻下行"左侧胸腔廓清术、纤维板剥脱术",术中见左肺下叶后方有一囊状物,大小12 cm×10 cm×6 cm,内含约500ml透明液体,囊腔内有交织的纤维束,完整切除囊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胸膜母细胞瘤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异物巨细胞肉芽肿1例
12
作者 吴宣萱 王丽梅 +3 位作者 闫旭 孙玉学 关毅 李毅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80-381,共2页
巨细胞肉芽肿,又叫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giant cell reparative granuloma,GCRG),是一种少见非肿瘤性病变,由局部出血引起的增生防御性反应。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肿瘤外科2012年5月收治1例因脑出血术中留置的明胶海绵未完... 巨细胞肉芽肿,又叫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giant cell reparative granuloma,GCRG),是一种少见非肿瘤性病变,由局部出血引起的增生防御性反应。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肿瘤外科2012年5月收治1例因脑出血术中留置的明胶海绵未完全吸收而引起的脑异物巨细胞肉芽肿,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肉芽肿 明胶海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松果体区巨大未成熟畸胎瘤1例
13
作者 王世强 许海洋 +1 位作者 佟玲玲 赵刚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570-571,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松果体区巨大未成熟畸胎瘤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儿童松果体区巨大未成熟畸胎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行显微手术切除病变组织。结果病变达镜下全切除,病理检查结果符合未成熟畸胎瘤。术后2周行放疗,随访6个月,状... 目的探讨儿童松果体区巨大未成熟畸胎瘤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儿童松果体区巨大未成熟畸胎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行显微手术切除病变组织。结果病变达镜下全切除,病理检查结果符合未成熟畸胎瘤。术后2周行放疗,随访6个月,状况良好。结论颅内未成熟畸胎瘤属恶性生殖细胞瘤,应尽早手术治疗,辅助放化疗对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胎瘤 未成熟 松果体 脑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声音嘶哑首发的Castleman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付鑫 王凯忠 +1 位作者 闫旭 赵慧 《临床误诊误治》 2012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现状,总结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例以声音嘶哑为首发症状的胸内多中心型CD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因刺激性咳嗽、咳痰伴声音嘶哑入院,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现状,总结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例以声音嘶哑为首发症状的胸内多中心型CD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因刺激性咳嗽、咳痰伴声音嘶哑入院,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透明血管型CD,临床分型为多中心型,术后予糖皮质激素对症治疗,随访1年未见复发。结论 C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大量研究证实人类疱疹病毒-8感染和白细胞介素6可能是其主要致病因素,有效治疗措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淋巴结增生 声嘶 白细胞介素6 疱疹病毒8型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黏液表皮样癌5例报道
15
作者 刘少华 王银萍 郭亮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5期378-379,共2页
肺黏液表皮样癌是肺部极少见的恶性肿瘤,本文从临床病理角度报道5例肺原发性黏液表皮样癌,以期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 黏液表皮样癌 肺部肿瘤 临床病理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误诊为肾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维宁 王艳波 +2 位作者 马小波 于海东 王春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58-1660,共3页
目的通过具体病例并结合文献复习提高对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疾病的认识。方法通过回顾我科1例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治并查阅相关文献,就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治进行复习总结。结果患者,男,51岁,因检查发现右肾占位性病变3 d入院。CT... 目的通过具体病例并结合文献复习提高对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疾病的认识。方法通过回顾我科1例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治并查阅相关文献,就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治进行复习总结。结果患者,男,51岁,因检查发现右肾占位性病变3 d入院。CT示右肾肾盂、肾盂输尿管移行处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临床诊断为右肾癌,行后腹腔镜右肾根治性切除术,病理回报为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发病机制尚不确切,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检查具有一定特异性,治疗上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药物或手术治疗。结论腹膜后纤维化发病率低、误诊率较高。影像学辅助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具有一定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 误诊 影像学辅助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前列腺转移1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涛 郭亮 +1 位作者 杨凌博 侯宇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8-218,共1页
患者男性,54岁,2006年3月因胃癌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胃印戒细胞癌.pTNM:T3N1M0。2012年7月患者因进行性排尿困难1年加重伴肉眼血尿2周就诊于本院。
关键词 胃癌 前列腺转移 印戒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的原发性脑膜黑色素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云照 姚伟凯 +4 位作者 许海洋 王东 孟雁 李蕴潜 赵刚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4-565,共2页
原发性脑膜黑色素细胞瘤(primary meningeal melanocytoma)是一种罕见的颅内肿瘤。本病发病率极低,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一般为良性但不易全切,术后复发率较高,且复发后有恶变倾向。我科收治1例术后3y复发者,... 原发性脑膜黑色素细胞瘤(primary meningeal melanocytoma)是一种罕见的颅内肿瘤。本病发病率极低,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一般为良性但不易全切,术后复发率较高,且复发后有恶变倾向。我科收治1例术后3y复发者,再次手术后8个月二次复发,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黑色素细胞瘤 术后复发率 文献复习 原发性 影像学表现 颅内肿瘤 恶变倾向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合并基底细胞癌1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晓 钟艳平 张晓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590-2590,共1页
患者女,30岁,已婚未孕,2014年3月体检发现双侧卵巢畸胎瘤,大小分别为21 mm×15 mm、35 mm×28 mm,拒绝进一步治疗,2014年11月妇科彩超提示:左、右侧卵巢瘤大小分别为42mm×30 mm、46 mm×33 mm,高回声团块,回声欠均匀... 患者女,30岁,已婚未孕,2014年3月体检发现双侧卵巢畸胎瘤,大小分别为21 mm×15 mm、35 mm×28 mm,拒绝进一步治疗,2014年11月妇科彩超提示:左、右侧卵巢瘤大小分别为42mm×30 mm、46 mm×33 mm,高回声团块,回声欠均匀,边界欠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双侧卵巢畸胎瘤 卵巢瘤 血流信号 高回声团块 皮肤恶性肿瘤 囊壁 栅栏状 囊性畸胎瘤 皮脂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术后放疗致放射性脑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志 孙鹏 +3 位作者 丁也 葛鹏飞 马小波 李国亮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03-105,109,共4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脑病(REP)的临床、影像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放射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治疗经过及预后;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既往有鼻咽癌及放射治疗... 目的探讨放射性脑病(REP)的临床、影像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放射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治疗经过及预后;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既往有鼻咽癌及放射治疗史;临床表现为癫痫失神发作;MRI示右侧颞叶类圆形病变,周围大片水肿;经手术切除病变及术后糖皮质激素、脱水、改善循环、营养神经药物治疗,病情明显改善;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放射性脑病。结论放射性脑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常易与脑胶质瘤等相混淆,确诊须依靠病史及病理检查;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或高颅压症状明显时,应行手术切除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脑病 鉴别诊断 影像学特征 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