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毒症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王红月 李贞兰 +1 位作者 陈燕 安莲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35-937,共3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尿毒症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08年6月~2009年12月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就诊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发生尿毒症脑病(32例)及对照组(89例,无尿毒症脑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尿毒症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08年6月~2009年12月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就诊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发生尿毒症脑病(32例)及对照组(89例,无尿毒症脑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原发病、血压情况、血液透析时间、血液透析频率、是否定期血液滤过或血液灌流治疗及实验室检查情况,以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确立尿毒症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尿毒症脑病组年龄、尿毒症的原发病、血液透析频率、是否定期血液滤过或血液灌流、血BUN、HGB、Ca2+、iPTH、GLU2+、K+、CO2CP值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示血K+小于3.5mmol/L、糖尿病导致的尿毒症以及未定期行血液滤过或血液灌流治疗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尿毒症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值和95%可信限分别为2.879、1.069~6.661,4.124、1.534~9.723,5.620、2.184~11.783。结论血K+小于3.5mmol/L、糖尿病导致的尿毒症以及未定期行血液滤过或血液灌流治疗是尿毒症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脑病 独立危险因素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包积液400例病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常学锋 安莲华 +2 位作者 刘莉 伦志军 高长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48-1049,共2页
大部分心包积液患者由于积液量少不出现临床症状,大量心包积液时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当心包积液持续数月以上时便形成慢性心包积液。导致慢性心包积液的病因有多种,大多与可累及心包的疾病有关。本文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 大部分心包积液患者由于积液量少不出现临床症状,大量心包积液时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当心包积液持续数月以上时便形成慢性心包积液。导致慢性心包积液的病因有多种,大多与可累及心包的疾病有关。本文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400例老年心包积液的病因及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积液 病因分析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2+改性羧甲基纤维素预防术后腹膜粘连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国辉 刘莉 +1 位作者 伦志军 王广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7-428,F0004,共3页
目的观察Zn2+改性羧甲基纤维素(Zn2+-SCMC)对术后腹腔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各30只。先行均制作肠粘连模型,取A组腹腔内不放药物,B、C组于腹腔内损伤部位分别置人3ml、浓度3%的羧甲基纤维素(S... 目的观察Zn2+改性羧甲基纤维素(Zn2+-SCMC)对术后腹腔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各30只。先行均制作肠粘连模型,取A组腹腔内不放药物,B、C组于腹腔内损伤部位分别置人3ml、浓度3%的羧甲基纤维素(SCMC)及3ml、浓度3%的Zn2+SCMC,术后10d处死大鼠,观察各组腹腔粘连情况。结果大鼠肠壁组织病理:A组纤维细胞增生明显,胶原纤维排列致密;B组纤维细胞增生较明显,胶原纤维排列略密;C组纤维细胞增生较轻,胶原纤维排列较疏松。术后10d腹腔内粘连情况:C组腹腔内轻微粘连,粘连发生率44.8%,B组中度粘连,粘连发生率80.0%,A组广泛粘连,致密,粘连发生率100.0%。A组Ⅲ~Ⅳ级粘连最多为17只,B组Ⅱ级粘连最多12只,C组0级粘连最多16只,C组粘连分级较B组、A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Zn2+-SCMC能明显减轻术后腹腔粘连程度,其作用优于SCM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腹腔粘连 预防
原文传递
胃癌组织错配修复基因hMLH1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姚永华 李崇敏 +1 位作者 初喆 刘国辉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9-100,共2页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的过程,它涉及到多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和积累,错配修复基因功能的失活,导致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最终引起细胞恶变和肿瘤形成[1]。
关键词 错配修复基因HMLH1 胃癌组织 癌基因失活 抑癌基因 基因功能 肿瘤形成 癌基因激活 细胞恶变
原文传递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医学生跨学科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何思源 禹智 +2 位作者 周豪 吴运涛 杜玉君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3年第4期564-567,共4页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国内针对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开展的长期PBL教学研究报道有限.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整合现有资源,以兴趣小组模式开展以英文、跨学科为特色...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国内针对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开展的长期PBL教学研究报道有限.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整合现有资源,以兴趣小组模式开展以英文、跨学科为特色的PBL教学并进行了为期2年的教学研究.实践证明,英文、跨学科PBL模式能够提高临床实习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临床综合能力、专业英文水平,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 临床实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