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道外科手术中及术后发现肝吸虫病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亓文磊 张若岩 +3 位作者 柴文刚 柳明江 杜晓宏 叶军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2134-2137,共4页
目的分析胆道外科手术过程中发现肝吸虫病的临床特点,为肝吸虫病的外科治疗提供更全面、有效的诊疗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2013年1月-2016年1月胆道手术中及术后发现的15例肝吸虫病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 目的分析胆道外科手术过程中发现肝吸虫病的临床特点,为肝吸虫病的外科治疗提供更全面、有效的诊疗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2013年1月-2016年1月胆道手术中及术后发现的15例肝吸虫病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15例患者全部为男性,其中5例患者明确曾生食淡水鱼虾,8例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术,7例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均于术中或术后引流液中发现成虫。15例患者规律驱虫治疗后治愈。结论胆道探查术中发现灰黑色或鲜红色瓜子样絮状物,应高度怀疑肝吸虫,并建议术中留置T管引流;腹腔镜胆道探查术T管引流术后或ERCP鼻胆管引流术后发现可疑肝吸虫,需进一步行微生物学检查;已经明确的肝吸虫病,需杜绝生食鱼虾并行规律的驱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形吸虫 胆总管结石 胆道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Attention U-Net的胆囊自动分割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尹梓名 孙大运 +7 位作者 任泰 周雷 李永盛 王广义 王传磊 曹宏 刘颖斌 束翌俊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1年第4期346-353,376,共9页
目的基于多尺度融合注意力机制,提出改进Attention U-Net的胆囊自动分割模型,提高胆囊自动分割模型的性能,以辅助医生进行临床诊断。方法首先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目的基于多尺度融合注意力机制,提出改进Attention U-Net的胆囊自动分割模型,提高胆囊自动分割模型的性能,以辅助医生进行临床诊断。方法首先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一科和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普外科收治的88例病理诊断明确的胆囊癌患者、28例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和29例健康对照,构建胆囊分割数据集,然后通过对医学常用深度学习图像分割方法U-Net和Attention U-Net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多尺度融合注意力机制改进的Attention U-Net方法,并设计实验对3种方法进行对比评估。结果提出的改进Attention U-Net方法在验证集上的交并比阈值(IoU)分数、Dice系数、检测精度(Precision)和召回率(Recall)分别为0.72、0.84、0.92、0.79,全部优于传统U-Net和Attention U-Net方法。结论本文提出了基于多尺度融合注意力机制改进的Attention U-Net模型,其性能优于U-Net和Attention U-Net,证明了本方法中改进的注意力机制可以很好地改善U-Net模型在胆囊影像上的分割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胆囊 图像分割 U-Net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解恩博 轩凤慧 +2 位作者 孙晓东 孙大伟 吕国悦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82-1288,共7页
目的研究影响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改善患者预后。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7年4月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肝移植中心接受原位肝移植术的147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早期并发症的有无分为无并发症组(n=11)和并... 目的研究影响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改善患者预后。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7年4月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肝移植中心接受原位肝移植术的147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早期并发症的有无分为无并发症组(n=11)和并发症组(n=136)。收集其可能发生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包括供体因素(年龄、供受体血型是否相符),受体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原发病、MELD评分、AST、ALT、Alb、PLT、Hb、纤维蛋白原、TBil、肌酐、PLT/Alb比值(PA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术中因素(包括冷缺血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无肝期时间),术后因素(包括术后即时、12 h、24 h、48 h、72 h AST和ALT)。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向后LR法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MELD评分(t=-3.86,P=0.002)、Alb(t=2.19,P=0.049)、PLT(Z=467.00,P=0.039)、PAR(Z=500.00,P=0.068)、纤维蛋白原(t=1.80,P=0.096)、TBil(Z=-1.98,P=0.047)、术前AST(Z=417.00,P=0.015)、术前ALT(Z=501.50,P=0.070)与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R及术前AST为早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3.84,95%可信区间:1.03~14.34,P<0.05;比值比=0.25,95%可信区间:0.07~0.94,P<0.05)。147例患者根据PAR大小可分为高PAR组(≥3×109/g,n=55)及低PAR组(<3×109/g,n=92),PAR水平与血管并发症及胆道并发症有关(χ2=2.87,P=0.090;χ2=3.54,P=0.060);根据术前AST水平分为术前AST正常组(<40U/L,n=93)及术前AST异常组(≥40 U/L,n=54),术前AST水平则对胸腔积液有影响(χ2=3.03,P=0.082)。结论纤维蛋白原、PLT、Alb、TBil、PAR、MELD评分、术前AST及ALT对肝移植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可能有影响,其中PAR和术前AST是发生早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肝移植受体在术前应充分评估,重视PAR水平,并有针对性的给予干预,以达到最终改善预后及提高术后生存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多发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1例报告 被引量:4
4
作者 马玉腾 陈玉国 +3 位作者 刘书含 周建鹏 王广义 魏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1598-1599,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7岁,因"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1个月"入院。既往20年前因肾癌行左肾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透明细胞癌。入院查体:右侧腹部可见长约15 cm手术瘢痕,余无阳性体征。增强多排螺旋CT检查提示:右肾确如,胰腺形态正常,胰管...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7岁,因"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1个月"入院。既往20年前因肾癌行左肾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透明细胞癌。入院查体:右侧腹部可见长约15 cm手术瘢痕,余无阳性体征。增强多排螺旋CT检查提示:右肾确如,胰腺形态正常,胰管未见明显扩张;胰头及胰体尾部见结节状稍低密度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透明细胞 胰腺肿瘤 肿瘤转移 肾细胞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先天性胆道闭锁术后患婴行活体肝移植术后并发胃瘫的护理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莹 于颖 +2 位作者 崔亚娟 李京 金云玉 《现代临床护理》 2019年第1期82-85,共4页
先天性胆道闭锁(congenital biliary atresia,CBA)是新生儿胆道进行性炎性梗阻性疾病,如不及时得到Kasai手术、肝移植术等有效治疗,患婴将出现进行性肝内外胆道闭锁、肝硬化,甚至肝衰竭[1-3]。而进行Kasai手术仍不能得到有效改善的患婴... 先天性胆道闭锁(congenital biliary atresia,CBA)是新生儿胆道进行性炎性梗阻性疾病,如不及时得到Kasai手术、肝移植术等有效治疗,患婴将出现进行性肝内外胆道闭锁、肝硬化,甚至肝衰竭[1-3]。而进行Kasai手术仍不能得到有效改善的患婴,活体肝移植术是唯一有效的根治方法[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婴 先天性胆道闭锁 活体肝移植术 胃瘫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输入袢肠石症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欢 马玉腾 +1 位作者 王广义 魏锋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7期1247-1248,共2页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2岁,因"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3年,间断上腹痛2个月"入院。3年前因发现胰腺肿物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图1)。入院后查体: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腹肌紧张,腹部可见纵行...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2岁,因"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3年,间断上腹痛2个月"入院。3年前因发现胰腺肿物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图1)。入院后查体: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腹肌紧张,腹部可见纵行走形手术瘢痕。胃镜检查提示:残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给予抑制胃酸治疗无效。肝胆胰增强多排螺旋CT显示:空肠肠腔内高密度结节,大小约1.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 反流性食管炎 粘液性肿瘤 腹肌紧张 胃镜检查 手术瘢痕 平扫 胆胰 上腹部压痛 溶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囊性淋巴管瘤1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守领 张从贵 +1 位作者 周建鹏 王广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346-347,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1岁,因上腹部不适半年于2016年9月17日入院。患者半年前开始出现上腹部不适,偶有腰背部疼痛,无明显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发热、腹泻。病程中,患者饮食睡眠尚可,大小便基本正常,体质量无明显减轻。既往史:自...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1岁,因上腹部不适半年于2016年9月17日入院。患者半年前开始出现上腹部不适,偶有腰背部疼痛,无明显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发热、腹泻。病程中,患者饮食睡眠尚可,大小便基本正常,体质量无明显减轻。既往史:自述10年前曾腰背部受伤(具体不详),未治疗。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肝胆胰CT平扫+增强:肝内见多个小圆形囊性低密度影,大小约0.2-0.6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肿瘤 淋巴管瘤 囊状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活体肝移植术后并发耐药大肠埃希菌腹腔感染婴儿的护理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莹 崔亚娟 于颖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32-35,共4页
总结1例行活体肝移植术后并发耐药大肠埃希菌腹腔感染婴儿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针对感染情况建立保护性隔离体系,实施全环境保护;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实施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方案,规范精细用药、严密监测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给予预见性护... 总结1例行活体肝移植术后并发耐药大肠埃希菌腹腔感染婴儿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针对感染情况建立保护性隔离体系,实施全环境保护;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实施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方案,规范精细用药、严密监测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给予预见性护理;针对术后不同阶段的营养状态,采用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相结合,分段式个性化的营养治疗方案,加强代谢和营养支持;同时做好腹胀及腹部切口的护理。经过23 d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康复出院,随访6个月,一般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活体肝移植 耐药大肠埃希菌 腹腔感染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区节细胞神经瘤1例报告
9
作者 范业辉 姬静伟 +5 位作者 王小磊 张士亮 张若岩 邱伟 王广义 吴昊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547-2548,共2页
节细胞神经瘤又称神经节细胞瘤或节细胞神经纤维瘤,是起源于周围交感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好发于脊柱两旁的交感神经丛分布区,以后腹膜(32%~35%)和后纵隔(39%~43%)多见,亦可散发于颈部(8%~9%)[1]。目前,国内文献对于肝门区节细胞神经瘤... 节细胞神经瘤又称神经节细胞瘤或节细胞神经纤维瘤,是起源于周围交感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好发于脊柱两旁的交感神经丛分布区,以后腹膜(32%~35%)和后纵隔(39%~43%)多见,亦可散发于颈部(8%~9%)[1]。目前,国内文献对于肝门区节细胞神经瘤报道较少,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一科收治1例肝门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神经节瘤 诊断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管神经内分泌肿瘤导致梗阻性黄疸1例
10
作者 马玉腾 刘欢 +2 位作者 陈玉国 王广义 魏锋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8期1486-1487,共2页
1病例资料男性,70岁,因目黄、尿黄3天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肝胆增强多排螺旋CT检查提示:肝内胆管略扩张,走行至肝门区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显示不清,局部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2.0*2.4cm,不均匀明显强化,累及左... 1病例资料男性,70岁,因目黄、尿黄3天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肝胆增强多排螺旋CT检查提示:肝内胆管略扩张,走行至肝门区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显示不清,局部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2.0*2.4cm,不均匀明显强化,累及左右肝管、肝总管、胆总管起始处,病灶局部似突向腔外。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72-4 10.48U/ml、CA12-539.93U/ml。术前诊断:肝门部胆管癌,随后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肝门部胆管癌 阳性体征 肝门区 左右肝管 软组织密度影 肝总管 阻性 胆总管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技术在肝胆管结石诊治中应用进展 被引量:29
11
作者 孙晓东 孙大伟 王广义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7-340,共4页
肝胆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在亚洲国家如中国、韩国及Et本比较常见,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胆管解剖异常、胆管狭窄、胆道感染等有关。大多数肝胆管结石会引起病人反复发作胆管炎,若缺乏合理有效的治疗,最终... 肝胆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在亚洲国家如中国、韩国及Et本比较常见,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胆管解剖异常、胆管狭窄、胆道感染等有关。大多数肝胆管结石会引起病人反复发作胆管炎,若缺乏合理有效的治疗,最终可导致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管结石 微创技术 腹腔镜肝切除 内镜
原文传递
2010—2017年中国胆囊癌诊治流程与预后分析(附7874例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一钧 孙旭恒 +95 位作者 冯佳毅 任泰 贾子衡 李霖 李雪川 刘珂 刘立果 刘照南 蒲鹏 陶雯琦 颜伟康 央茂 杨明杰 郑志元 邹路 陈涛 陈炜 耿亚军 何敏 李永盛 王辉 吴文广 杨林华 张军峰 吴向嵩 顾钧 巴桑 白俊超 蔡鸿宇 曹宏 曹景玉 陈晓亮 崔云甫 戴朝六 党学义 段绍斌 冯健 顾剑峰 韩玮 郝继辉 何松青 张斌 胡小强 姜小清 金慧涵 李兵 李桂臣 李国松 李明章 李其云 李志臻 刘昌军 刘超 刘付宝 刘建生 刘景丰 刘军 刘连新 吕文才 聂高华 杞映华 钱叶本 邵成浩 孙备 王传磊 王槐志 王军华 王雷 王琳 王琦 王益 王志强 武步强 徐军明 徐民 闫军 杨佳华 杨填 喻定刚 袁玉峰 张磊 张启瑜 张彤 张煊 张学利 张学文 赵辉 郑进方 朱春富 朱海宏 左石 耿智敏 龚伟 李茂岚 张薇 刘颖斌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38-1054,1061,共18页
目的 回顾总结并探讨2010—2017年间中国人群胆囊癌的诊断、治疗流程与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并整理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全国49家医院共计7874例胆囊癌病人的临床诊疗资料。观察指标包括确诊年份、首诊年龄、确诊医院行政区划、确诊... 目的 回顾总结并探讨2010—2017年间中国人群胆囊癌的诊断、治疗流程与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并整理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全国49家医院共计7874例胆囊癌病人的临床诊疗资料。观察指标包括确诊年份、首诊年龄、确诊医院行政区划、确诊医院等级划分、确诊医院年均胆囊癌诊断例数、性别、B超检查情况、CT检查情况、MRI检查情况、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CA19-9、CA125]检查情况、确诊方式、诊断时机、是否接受手术治疗、接受手术是否达根治标准、TNM分期及是否接受辅助治疗等,结局指标包括死亡日期,根本死因,失访日期,失访原因。计量资料通过Kolmogorov-Smirnov test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以均值±标准差来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以中位数(第一四分位数,第三四分位数)来描述,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占总体百分比)来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逐步后退Logistics回归分析。总体生存情况采用寿命表法进行计算,生存数据以中位生存期(95%CI)来描述,固定时间点处组间生存率比较采用Z检验,并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胆囊癌确诊病例数随年份持续增长,确诊病人女性多于男性,中位确诊年龄为64(56,71)岁。随时间推移,增强CT、增强MRI、肿瘤标记物CEA、CA19-9、CA125检查比例不断上升,增强CT、增强MRI、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出率也在不断提升。首诊年龄、性别、确诊医院行政区划、确诊医院等级划分、确诊医院年均胆囊癌诊断例数、B超检查、平扫及增强CT检查、增强MRI检查、MRCP检查、肿瘤标记物CEA、CA19-9、CA125检查对于胆囊癌早期诊断有着显著作用,其中确诊医院行政区划、确诊医院等级划分、确诊医院年均胆囊癌诊断例数、性别、增强CT检查、肿瘤标记物CA125检查是胆囊癌早期诊断的独立影响因素。研究中病人的中位生存期为334 d,6个月总体生存率为66.0%,1年总体生存率为48.0%,2年总体生存率为31.3%,3年总体生存率为22.2%,5年总体生存率为11.2%,各生存指标随肿瘤TNM分期升高快速下降,其中可切除胆囊癌病人在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后中位生存期为699 d,6个月总体生存率为88.0%,1年总体生存率为71.6%,2年总体生存率为48.6%,3年总体生存率为33.8%,5年总体生存率为17.6%。研究还发现确诊年份、首诊年龄、确诊医院行政区划、确诊医院等级划分、确诊医院年均胆囊癌诊断例数、术前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A19-9、CA125水平、是否接受手术治疗、接受手术是否达根治标准、TNM分期对胆囊癌病人的总生存期有显著影响。结论 胆囊癌的诊治流程规范化程度与诊疗水平随时间推移均有一定程度提高,胆囊癌的综合治疗方式和总体生存情况仍有较大进步空间,需要投入更多的关注和努力到胆囊癌的综合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恶性肿瘤 术前诊断 外科治疗 综合治疗 流行病学 预后
原文传递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与胆囊癌的鉴别诊断及术中决策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广义 孙晓东 邱伟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50-1053,共4页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是一种少见类型的胆囊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因其胆囊壁弥漫性不均匀增厚及向周围器官浸润等特点而与胆囊癌难以鉴别,其病史体征、肿瘤标记物及影像学特点均不典型,加之部分病例合并有胆囊癌,术前难以做出确定性...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是一种少见类型的胆囊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因其胆囊壁弥漫性不均匀增厚及向周围器官浸润等特点而与胆囊癌难以鉴别,其病史体征、肿瘤标记物及影像学特点均不典型,加之部分病例合并有胆囊癌,术前难以做出确定性诊断。术前和术中细针穿刺冰冻病理学检查的诊断率相对较高,对手术方式选择有重要参考意义。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中中转开腹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很高,故临床多选择开腹胆囊切除术,依术中所见及冰冻病理学检查结果选择恰当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胆囊癌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超声内镜引导下胆道引流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陶为杰 石小举 +1 位作者 郑昆明 赵永捷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5-320,共6页
超声内镜引导下胆道引流术(EUS-BD)凭借其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正逐步发展并取代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成为良性及恶性胆道梗阻患者ERCP治疗失败后的有效替代方案。临床操作时,术者可以依据患者自身病情及解剖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本文... 超声内镜引导下胆道引流术(EUS-BD)凭借其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正逐步发展并取代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成为良性及恶性胆道梗阻患者ERCP治疗失败后的有效替代方案。临床操作时,术者可以依据患者自身病情及解剖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汇总,对EUS-BD技术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梗阻 超声内镜引导下胆道引流术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含脂肝细胞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昊 王武 +2 位作者 周建鹏 王广义 石小举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03-603,608,共2页
含脂肝细胞癌(HCC)在原发性肝癌中较为少见。国外有关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占HCC的2%以下。它是由于脂肪堆积在癌组织内和(或)癌细胞的脂肪变性所致。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一科收治1例该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文献复习 肝细胞癌 原发性肝癌 脂肪变性 脂肪堆积 吉林大学 HCC 发生率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右肝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一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文超 叶军锋 +1 位作者 方驰华 张平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7-149,共3页
患者男性,72岁。患者因突发上腹部疼痛于2019年8月20日到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急诊就诊。患者曾于2019年7月因急性右上腹部疼痛急诊入当地医院,诊断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在当地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 患者男性,72岁。患者因突发上腹部疼痛于2019年8月20日到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急诊就诊。患者曾于2019年7月因急性右上腹部疼痛急诊入当地医院,诊断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在当地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第4天出院。入院体检:体温37.8℃,心率95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95/70 mmHg(1 mmHg=0.133 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 迟发 急诊就诊 MMHG cholecystectomy
原文传递
肝内胆管囊腺癌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宋世飞 孙晓东 +2 位作者 骆飞翔 樊钟琦 吕国悦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8-11,共4页
肝内胆管囊腺癌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肝脏恶性肿瘤,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其起病隐匿,病程较长,主要有右上腹不适、疼痛、右上腹包块、肝肿大及体重减轻等症状。由于肝内胆管囊腺癌无特异临床表现,加之缺乏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
关键词 囊腺癌 囊腺瘤 胆管 肝内 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老年腹股沟疝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后迟发性出血合并心肌梗死一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建伟 梁俐玲 +2 位作者 姬静伟 亓文磊 杜晓宏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期95-96,共2页
患者,男性,83岁,因'发现双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2年'于2017年3月6日入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双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偶有疼痛,未在意。既往:高血压病史6年,最高血压190/110 mmHg(1 mmHg=0.133 kPa)... 患者,男性,83岁,因'发现双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2年'于2017年3月6日入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双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偶有疼痛,未在意。既往:高血压病史6年,最高血压190/110 mmHg(1 mmHg=0.133 kPa),平时口服硝苯地平,血压控制尚可。入院查体:左侧腹股沟区可触及一约5 cm×2 cm质软肿物;右侧腹股沟区可触及一约4 cm×3 cm质软肿物,触之无痛,咳嗽或站立时明显,未降至阴囊,无胀痛感,平卧时可自行还纳。咳嗽时冲击感明显,还纳包块入腹腔后按压深环,嘱患者站立肿物不复脱出,放松深环后见包块由外上向内下鼓出。透光试验阴性,双侧阴囊内可触及正常大小睾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疝修补术 腹膜前 腹膜前间隙 腹股沟区 腹股沟疝 迟发性出血 腹腔镜 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胰腺节细胞神经瘤一例
19
作者 王小磊 姬静伟 +5 位作者 吴昊 王春丽 王广义 杨峰田 孟珊珊 魏锋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68-869,共2页
节细胞神经瘤是一种罕见的起源于交感神经元的良性肿瘤。节细胞神经瘤多无特征性临床症状,B超或CT可发现该肿瘤,多数确诊依据术后病理。本例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术后2周患者出院。术后预后良好,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关键词 节细胞神经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无特征性 确诊依据 术后病理 临床症状 交感神经元 患者出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