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科肿瘤标志物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立新 岳瑛 刘亚茹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2596-2599,共4页
关键词 妇科肿瘤标志物 临床研究 肿瘤抗原 抑癌基因 生物化学 免疫学 非肿瘤 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临床对比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炎 孙玉秀 +2 位作者 徐艳玲 张志凤 赵晶辉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输卵管阻塞/并发症 不育 女(雌)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免疫学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崇东 王玫 +1 位作者 张震宇 李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4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目的 探讨脐血树突状细胞 (DC)的体外诱导及其免疫学特征。方法 无菌条件下常规采集脐血 ,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 ,去除悬浮细胞后获得单核细胞。将获得的单核细胞分为两组 ,组 1:在含白介素 4(IL 4 )和粒细胞巨细胞... 目的 探讨脐血树突状细胞 (DC)的体外诱导及其免疫学特征。方法 无菌条件下常规采集脐血 ,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 ,去除悬浮细胞后获得单核细胞。将获得的单核细胞分为两组 ,组 1:在含白介素 4(IL 4 )和粒细胞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的DMEM液中培养。组 2 :在上述培养液中孵育 5天后 ,加入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收集培养 7天的贴壁细胞 ,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83、CD86 、CD54、CD1α和CD1 4等免疫因子。结果 ①组 1培养 12~ 14天树突状细胞数含量约 2 0 %。组 2培养 7~ 10天即可见到明显树突状细胞达 30 %。②TNF α可明显增加干细胞早期增殖能力 ,两组相比P <0 0 5。③IL 4、GM CSF和TNF α可诱导脐血来源的单核细胞 (即DC前体细胞 )分化为成熟的DC ,两组均高表达DC特异性抗原CD83、CD86 、CD54、CD1α。结论 脐血中的DC前体细胞可在体外诱导成为功能性 (即成熟 )DC。GM CSF联合TNF α不仅可以促进细胞形态的生长 ,而且明显增加DC生成数量。故脐血有可能成为DC免疫治疗丰富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树突状细胞 粒细胞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LH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单莉莉 岳瑛 +4 位作者 乐爱文 卓蓉 肖天慧 王禅丽 王中海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90-991,共2页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1(hMLH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hMLH1的表达。结果内异症组hMLH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5%(15/23),正常内膜组hMLH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9...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1(hMLH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hMLH1的表达。结果内异症组hMLH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5%(15/23),正常内膜组hMLH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95%(1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异症组hMLH1基因蛋白表达阴性及弱阳性率为69%(16/23)。正常内膜组中,hMLH1蛋白表达阴性及弱阳率为35%(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MLH1基因的无表达或表达减弱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HMLHL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癌癌前病变筛查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柴微 冯丽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3期4674-4675,共2页
目的:观察并评价改良Reid阴道镜评分(RCI)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LPT)对子宫颈癌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探求子宫颈癌癌前病变的最佳筛查方法。方法:对2006年4~7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门诊阴道镜诊室的109名患者进行LPT及阴道镜... 目的:观察并评价改良Reid阴道镜评分(RCI)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LPT)对子宫颈癌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探求子宫颈癌癌前病变的最佳筛查方法。方法:对2006年4~7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门诊阴道镜诊室的109名患者进行LPT及阴道镜检查并结合Reid评分,对子宫颈癌癌前病变进行筛查,并在阴道镜异常图像处取活检,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标准进行分析。结果:阴道镜诊断与组织病理学对照,完全符合率为54.13%,包括相差一个级别在内的符合率为93.58%,灵敏度为86.49%,特异性为45.83%。37例病理阳性者中,阴道镜检出32例,敏感度86.49%;LPT检出12例,敏感度为32.43%,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宫颈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可降低筛查的漏诊率,是子宫颈癌癌前病变的有效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 薄层液基细胞学 子宫颈癌癌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钙、尿钙、尿微量白蛋白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丽丽 孙玉秀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4期4751-4751,共1页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心血管/诊断 高血压/诊断 钙/血液 钙/尿 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叉头框C2在人胚淋巴管发生过程中的表达
7
作者 田丽娜 邓伟国 +4 位作者 邹积艳 马莉 丁言良 宋文龄 付艳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86-889,共4页
目的探讨人淋巴管胚胎期的发生和发育及叉头框C2(FOXC2)的表达。方法用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作为淋巴管的标记物,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及免疫荧光双标染色的方法,检测FOXC2和LYVE-1在妊娠5~11周的85例人胚胎标本淋巴管的... 目的探讨人淋巴管胚胎期的发生和发育及叉头框C2(FOXC2)的表达。方法用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作为淋巴管的标记物,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及免疫荧光双标染色的方法,检测FOXC2和LYVE-1在妊娠5~11周的85例人胚胎标本淋巴管的表达及淋巴管的发生发育情况。结果妊娠7周后的胎儿颈部及胸部的淋巴管出现LYVE-1表达。在妊娠大约10周时,胎儿肠系膜间淋巴管内皮细胞开始出现LYVE-1表达。FOXC2的表达早于LYVE-1,于妊娠第6周开始在中胚层间充质明显表达。FOXC2不仅表达于淋巴管,并广泛分布于椎体、心血管等部位。妊娠11周后的胎儿淋巴管内皮细胞中仍能见到FOXC2和LYVE-1的表达。结论在妊娠7~8周间(人胚胎发育35~42d),淋巴管开始形成,FOXC2和LYVE-1与淋巴管的发生和发育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头框c2 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 淋巴管发生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荧光双标染色 人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输卵管癌误诊为盆腔炎性包块2例
8
作者 李真 岳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12期187-188,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误诊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术前均误诊为盆腔炎性包块,均通过术中快速病理发现为输卵管癌,均行手术治疗及术后化疗。结论原发性...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误诊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术前均误诊为盆腔炎性包块,均通过术中快速病理发现为输卵管癌,均行手术治疗及术后化疗。结论原发性输卵管癌不易早期发现,且容易误诊。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同时结合超声等辅助检查进行全面分析,可提高本病的术前诊断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和提高远期生存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输卵管癌 误诊 盆腔炎性包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性钙粘蛋白和β-连环素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 被引量:8
9
作者 王玲 薛慧荣 王艳丽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6年第5期478-481,共4页
目的探讨上皮型钙粘蛋白(E-CD)与β-连环素(-βCA)在子宫内膜癌变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子宫内膜,11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1例CIN,37例子宫内膜癌中E-CD与-βCA的表达。结果E-CD、-βCA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 目的探讨上皮型钙粘蛋白(E-CD)与β-连环素(-βCA)在子宫内膜癌变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子宫内膜,11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1例CIN,37例子宫内膜癌中E-CD与-βCA的表达。结果E-CD、-βCA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过长、CIN及子宫内膜癌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逐渐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D随着内膜癌病理分级的增加,异常表达率逐渐提高,其在G1-G2G3(P<0.05),在Ⅰ期及Ⅱ期及Ⅲ期(P<0.05)。有肌层浸润和有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肌层浸润(P<0.01)和无淋巴转移组(P<0.01);浸润程度越深浸润程度越深,β-连环素异常表达越高(P<0.05)。E-CD与-βC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58P<0.01)。结论E-CD,-βCA可能参予了子宫内膜的恶性转化过程,与肿瘤的发生浸润转移有关,两者的异常表达,可作为子宫内膜癌变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上皮型钙粘蛋白 Β-连环素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α_1-微球蛋白、β_2-微球蛋白检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丽丽 孙玉秀 文继红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5年第5期765-767,共3页
目的评价血α1-微球蛋白(α1-M)、β2-微球蛋白(β2-M)检测在妊高征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本实验对46例妊高征患者及20例正常妊娠妇女,采取放射免疫法测定血1α-M及β2-M水平,自动生化分析方法测定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含量... 目的评价血α1-微球蛋白(α1-M)、β2-微球蛋白(β2-M)检测在妊高征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本实验对46例妊高征患者及20例正常妊娠妇女,采取放射免疫法测定血1α-M及β2-M水平,自动生化分析方法测定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含量,并加以比较。结果轻度妊高征组血1α-M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中度妊高征组血α1-M、β2-M水平较正常妊娠组显著升高(P<0.01),BUN水平较正常妊娠组升高(P<0.05);重度妊高征组血α1-M、β2-M、BUN、SCr水平均较正常妊娠组显著升高(P<0.01)。妊高征组内血α1-M、β2-M、BUN、SCr水平随病情程度进展而升高,且妊高征组血α1-M与2β-M呈正相关(r=0.767,P<0.01),与BUN呈正相关(r=0.754,P<0.01),与SCr呈正相关(r=0.583,P<0.05)。结论血α1-M、β2-M是估价妊高征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一项敏感、简便、可靠的指标,尤其α1-M更佳,其灵敏度显著高于尿素氮、血肌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α1- 微球蛋白 Β2-微球蛋白 肾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腹膜外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及阴式广泛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分析
11
作者 薛丹 李巨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5年第3期216-217,共2页
关键词 淋巴结切除术 子宫切除术后 腹膜外 宫颈癌 并发症分析 盆腔 阴式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 广泛子宫切除术 宫颈浸润癌 妇科恶性肿瘤 术后并发症 治疗手段 相关处理 手术方法 回顾分析 发病率 腹膜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裂孔超声诊断特征分析
12
作者 孙欢 李婷婷 孙玉秀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33期7300-7300,共1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裂孔的超声诊断特征以及对诊断正确性指导。方法:随机选取78例(82眼)视网膜裂孔患者,并根据超声声像图特征与眼内手术或眼底检查对照。结果:在检查中,有70例(74眼)经眼内手术或临床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裂孔,有8例(8眼)未... 目的:探讨视网膜裂孔的超声诊断特征以及对诊断正确性指导。方法:随机选取78例(82眼)视网膜裂孔患者,并根据超声声像图特征与眼内手术或眼底检查对照。结果:在检查中,有70例(74眼)经眼内手术或临床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裂孔,有8例(8眼)未发现裂孔,其中有4例被临床确诊为球壁玻璃体积血块黏附,另外有4例被临床确诊为玻璃体机化物,超声扫描确诊网膜裂孔准确性为94.59%。结论:超声对视网膜裂孔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正确性,可以为眼科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裂孔 超声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解决模式对肾穿刺活检术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被引量:22
13
作者 韩雪 丛云凤 贾丹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21期2513-2515,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实施心理护理对肾穿刺活检术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肾穿刺活检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从术前1d到术后3d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实... 目的探讨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实施心理护理对肾穿刺活检术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肾穿刺活检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从术前1d到术后3d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实施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术前1d及术后3d对患者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结果肾穿刺活检术术前患者总体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63.3%、66.7%;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42.60±6.95),(46.80±7.7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0.53±8.63),(53.53±10.9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92,0.28;P〈0.05)。结论以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可降低肾穿刺活检术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抑郁 肾穿刺活检术 聚焦解决模式
原文传递
检测阴道液中胎盘α微球蛋白-1诊断胎膜早破的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广玲 刘永珍 +2 位作者 张春莲 魏振彤 陈双郧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年第15期4-6,共3页
目的 探讨定性检测阴道液中胎盘α微球蛋白-1(PAMG-1)诊断胎膜早破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对照分析100例有胎膜早破症状和体征患者的阴道液中PAMG-1和传统的诊断方法,并且回顾患者最初及所有后来的鉴定和临床过程后作评价.结果 检测PAMG-... 目的 探讨定性检测阴道液中胎盘α微球蛋白-1(PAMG-1)诊断胎膜早破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对照分析100例有胎膜早破症状和体征患者的阴道液中PAMG-1和传统的诊断方法,并且回顾患者最初及所有后来的鉴定和临床过程后作评价.结果 检测PAMG-1诊断胎膜早破的灵敏度为100%(89/89),特异度为91%(10/11),阳性预测值为99%(89/90),阴性预测值为100%(10/10),假阳性率为9%(1/11),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传统的诊断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检测阴道液PAMG-1对胎膜早破的诊断优于传统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胎膜早破 诊断 α微球蛋白-1
原文传递
新城疫病毒HN基因对子宫颈癌细胞内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朱继红 岳瑛 +6 位作者 金宁一 李霄 孙丽丽 张珏 陈漉 刘立明 张振民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83-784,共2页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现有的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由多基因参与的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新城疫病毒(NDV)HN基因的长度为1734 bp,编码577个氨基酸,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63000。20世...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现有的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由多基因参与的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新城疫病毒(NDV)HN基因的长度为1734 bp,编码577个氨基酸,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63000。20世纪60年代,Cassel和Garrett发现,NDV的爆发流行使晚期胃癌患者的转移受到抑制,NDV的抗肿瘤作用因此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HN基因 子宫颈癌 线粒体功能 细胞内 妇科恶性肿瘤 相对分子质量 抗肿瘤作用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外科治疗迟发型羊水肺栓塞一例
16
作者 姚健 宋巍 杨瑞光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42-542,共1页
患者22岁,初产妇。因剖宫产术后9d,咯血伴呼吸困难3d于2009年2月13日入院。患者妊娠40周,于预产期入当地医院检查,见未产程发动,遂行剖宫产。手术过程顺利,术后产妇及婴儿一般状态良好,产程中无子宫收缩不良,无大出血,于术后第... 患者22岁,初产妇。因剖宫产术后9d,咯血伴呼吸困难3d于2009年2月13日入院。患者妊娠40周,于预产期入当地医院检查,见未产程发动,遂行剖宫产。手术过程顺利,术后产妇及婴儿一般状态良好,产程中无子宫收缩不良,无大出血,于术后第4天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治疗 肺栓塞 迟发型 剖宫产术后 羊水 子宫收缩不良 2009年 妊娠40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