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A辅助下烟雾病出血累及基底节区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
作者 于金录 王宏磊 +3 位作者 许侃 朱万安 王柏 罗祺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48-649,共2页
关键词 基底节区出血 烟雾病 显微外科治疗 CTA 高血压脑出血 侧枝循环 临床特征 豆纹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体素质子MRS对脑肿瘤放射性脑损伤及复发诊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云霞 张孟超 +2 位作者 程凯亮 王薇 来颖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普(1H-MRS)在脑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对放射性脑损伤和脑肿瘤复发的评估及两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2例经普通放疗后、在常规MRI图像上发现原肿瘤部位周边照射野内或照射的高剂量区内有新的异常强化灶...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普(1H-MRS)在脑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对放射性脑损伤和脑肿瘤复发的评估及两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2例经普通放疗后、在常规MRI图像上发现原肿瘤部位周边照射野内或照射的高剂量区内有新的异常强化灶的脑星形细胞和脑转移瘤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8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42.9岁;星形细胞肿瘤16例、脑转移瘤6例。使用美国GE公司Signacv/I1.5T超导型MR装置,MRS数据的搜集应用配置屏蔽梯度和鸟笼形头部线圈的1.5T超导型磁共振仪(signa;GEMedicalSystems;Milwaukee),多体素1H-MRS采用PRESS序列。结果放射性脑损伤的氮-乙酰门冬氨酸(NAA)、胆碱(Cho)及肌酐(Cr)下降或消失,NAA/Cr比值与Cho/Cr比值均下降,脑肿瘤复发Cho上升,NAA明显下降。Cho/Cr、Cho/NAA在脑肿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脑肿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间NAA/Cr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体素质子MRS对脑肿瘤放射治疗后的脑损伤及脑肿瘤复发的评估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放射性损伤 氢质子磁共振波普 肿瘤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P放射性球囊血管内照射预防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金龙云 王宁 +3 位作者 赵德信 孙涛 李为民 李佳睿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505-1507,共3页
目的探讨32P液体球囊血管内近距离照射预防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量效关系,及其抑制再狭窄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取36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球囊扩张法损伤髂动脉,一侧给予32P液体球囊内照射治疗,预计吸收剂量分别为10、20和... 目的探讨32P液体球囊血管内近距离照射预防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量效关系,及其抑制再狭窄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取36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球囊扩张法损伤髂动脉,一侧给予32P液体球囊内照射治疗,预计吸收剂量分别为10、20和40Gy,以对侧髂动脉作对照,灌注生理盐水。术后于不同时间点取材,行HE染色、TUNEL染色观察血管病理变化及平滑肌细胞凋亡情况。用计算机图像分析其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对照组血管内膜明显增生,管腔变窄。10Gy组未观察到明显的生物效应;20Gy组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明显受抑,管腔面积略减小,可见较多的凋亡细胞;40Gy组中膜平滑肌明显萎缩变薄,4例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结论32P液体球囊在一定的吸收剂量范围内可安全有效地防止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平滑肌细胞凋亡、抑制新生内膜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放射治疗 磷放射性同位素 血管成形术 再狭窄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SA及其衍生指标PHI和PI-RADS评分对前列腺癌诊断效能的评价
4
作者 张勤 姚瀚鑫 +2 位作者 王伯玉 巨昕薇 续薇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084-1090,共7页
目的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占t-PSA的百分比(f-PSA/t-PSA%)、前列腺健康指数(PHI)和前列腺影像及报告数据系统(PI-RADS)评分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4年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 目的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占t-PSA的百分比(f-PSA/t-PSA%)、前列腺健康指数(PHI)和前列腺影像及报告数据系统(PI-RADS)评分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4年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前列腺疾病患者277例,按病理诊断分为良性疾病组(143例)、前列腺癌组(134例),按t-PSA水平分为t-PSA<20 ng·mL^(-1)组(147例,其中良性疾病100例、前列腺癌47例)、t-PSA≥20 ng·mL^(-1)组(130例,其中良性疾病43例、前列腺癌87例)。检测所有患者血清t-PSA、f-PSA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p2PSA),计算f-PSA/t-PSA%,并进行PIRADS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前列腺癌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诊断前列腺癌的效能。结果前列腺癌组t-PSA和PHI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P<0.001),f-PSA/t-PSA%显著低于良性疾病组(P<0.001);PI-RADS评分≥4分所占比例高于良性疾病组(P<0.001)。t-PSA、f-PSA/t-PSA%、PHI和PI-RADS评分诊断前列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2、0.633、0.913、0.881。PHI和PI-RADS评分是前列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值分别为1.035、2.520,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021~1.049、1.672~3.800,P<0.001]。在t-PSA<20 ng·mL^(-1)组中,与良性疾病患者比较,前列腺癌患者PHI和PI-RADS评分≥4分所占比例均显著升高(P<0.001),f-PSA/t-PSA%降低(P<0.05),t-PS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PSA≥20 ng·mL^(-1)组中,与良性疾病患者比较,前列腺癌患者t-PSA水平、PHI和PI-RADS评分≥4分所占比例均显著升高(P<0.001),f-PSA/t-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SA、f-PSA/t-PSA%、PHI和PI-RADS评分单项检测诊断t-PSA<20 ng·mL^(-1)前列腺癌的AUC分别为0.561、0.611、0.836、0.834;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最高,为0.900;单项检测诊断t-PSA≥20 ng·mL^(-1)前列腺癌的AUC分别为0.822、0.520、0.963、0.875,联合检测中t-PSA+f-PSA/t-PSA%+PHI和t-PSA+f-PSA/t-PSA%+PHI+PI-RADS评分的AUC分别为0.970、0.972。结论对于t-PSA<20 ng·mL^(-1)的患者,t-PSA、f-PSA/t-PSA%、PHI和PIRADS评分联合检测可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对于t-PSA≥20 ng·mL^(-1)的患者,PHI是诊断前列腺癌较好的指标,t-PSA、f-PSA/t-PSA%和PHI联合检测可提升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健康指数 前列腺影像及报告数据系统评分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D Flow MRI评估颈动脉狭窄及卒中相关血流动力学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卢菲 孙梦瑶 +3 位作者 马越 江岳娈 孙洋 佟丹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2,47,共10页
目的利用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4D flow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4D Flow MRI)在体分析单侧颈动脉中重度粥样硬化性狭窄血管血流动力学,探讨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其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流动力学相关危险因素。材料与方法收集2022... 目的利用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4D flow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4D Flow MRI)在体分析单侧颈动脉中重度粥样硬化性狭窄血管血流动力学,探讨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其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流动力学相关危险因素。材料与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12月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经超声诊断为单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研究组,n=20)和同期年龄及血管条件相匹配的正常志愿者(对照组,n=26),均行临床数据及磁共振数据采集,Flow影像数据经CVI 42软件获得血流量、血流速度、壁剪切力(wall shear stress,WSS)、最大压力梯度、能量损失(energy loss,EL)等血流动力学参数,通过t检验、Mann-Whitney秩和检验分析两组间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并对急性期脑梗死及非急性期脑梗死进行亚组分析,探讨狭窄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卒中发生的影响。结果研究组的平均血流、最大血流、总容量及平均相对压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最大能量损失、平均能量损失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血流与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0.420,P<0.05);各狭窄血管狭窄上游、中心及下游的血流动力学在平均血流、平均速度、最小速度、最大血流、总容量、平均轴向WSS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狭窄下游急性期脑梗死组最大压力梯度小于非急性期脑梗死组(P<0.05)。结论4D Flow MRI对颈动脉的可视化及量化分析发现能量损失有助于诊断颈动脉狭窄;低WSS及颈动脉狭窄下游最大压力梯度可能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缺血性卒中 危险因素 四维血流动力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地刚性轮构型仿生设计及牵引性能数值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锐 罗刚 +5 位作者 薛书亮 杨明明 刘芳 张四华 潘润铎 李建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2-128,共7页
为了提高车轮牵引性能,改善车辆在松散沙土介质环境的通过能力,该文以善于沙地奔跑的鸵鸟足部关键部位—足趾甲为仿生原型,通过仿生优化轮刺结构,设计出具有高牵引性能的仿生轮刺式沙地刚性轮,并以一种模拟月壤作为试验松散沙土介质材料... 为了提高车轮牵引性能,改善车辆在松散沙土介质环境的通过能力,该文以善于沙地奔跑的鸵鸟足部关键部位—足趾甲为仿生原型,通过仿生优化轮刺结构,设计出具有高牵引性能的仿生轮刺式沙地刚性轮,并以一种模拟月壤作为试验松散沙土介质材料,采用离散元软件PFC2D?的内置语言FISH和相关命令,建立了适用于非规则结构刚性轮的轮壤相互作用动态模拟系统,并获得试验验证。通过仿生轮刺式刚性轮与模拟月壤相互作用离散元模拟,并与矩形轮刺式刚性轮模拟结果对照,从轮下模拟月壤颗粒细观运动、接触力场、速度场以及车轮挂钩牵引力角度,验证了仿生轮刺式刚性轮具有优越的牵引性能,在车轮滑转率50%的稳定运行状态下,仿生轮刺式刚性轮的牵引性能可提高5.2%左右。该研究为提高刚性轮在松散沙土介质环境中的牵引性能提供了全新设计和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仿生学 数值分析 沙地刚性轮 鸵鸟足趾甲 牵引性能 离散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DTI及MRS对脑梗塞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7
作者 兰文婧 谷艳英 +2 位作者 王大伟 周宏伟 刘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2-525,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弥散张量成像(DTI)及磁共振波谱(MRS)对脑梗塞的诊断价值,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和依据,为预测脑梗塞的转归和判断疗效提供帮助。方法:94例不同时期脑梗塞患者均行常规磁共振(MRI)和DWI检查,其中一部...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弥散张量成像(DTI)及磁共振波谱(MRS)对脑梗塞的诊断价值,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和依据,为预测脑梗塞的转归和判断疗效提供帮助。方法:94例不同时期脑梗塞患者均行常规磁共振(MRI)和DWI检查,其中一部分患者行DTI(n=34)和(或)MRS(n=24)检查,测量脑梗塞灶的ADC值、rADC值,观察脑梗塞灶对皮质脊髓束的影响及梗塞灶的代谢变化。结果:DWI对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脑梗塞的检出率(100%)均高于常规MRI(<50%)(P<0.05);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脑梗塞灶的ADC值均明显低于健侧对应区(P<0.05),rADC值分别为(51.86±1.74)%和(59.24±2.04)%,且病灶中心至周围呈由低到高的梯度变化规律;随着病变进展,梗塞灶的ADC值、rADC值呈逐渐上升趋势。DTI显示脑梗塞灶的FA值不同程度地减低(P<0.05),脑梗塞区及健侧对应区的平均FA值分别为0.21±0.14和0.53±0.24;DTT清楚显示皮质脊髓束稀疏、略变少及截然中断,即脑梗塞灶对皮质脊髓束推压、破坏作用。脑梗塞灶见Lac峰。结论:综合利用DWI、DTI及MRS提供的脑梗塞灶病理生理、代谢及对白质纤维束影响的信息,有助于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弥散加权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波谱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悦 吕洋 +1 位作者 李旭 高普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599-602,共4页
在众多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s)中,替诺福韦(TDF)以其强效、低耐药性及对多种NAs治疗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有效的特点脱颖而出,使其在临床HBV感染治疗中被广泛应用。介绍了TDF对CHB初治患者和经治患者的疗效,并分析了其对肝硬化... 在众多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s)中,替诺福韦(TDF)以其强效、低耐药性及对多种NAs治疗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有效的特点脱颖而出,使其在临床HBV感染治疗中被广泛应用。介绍了TDF对CHB初治患者和经治患者的疗效,并分析了其对肝硬化患者治疗的效果,同时也对TDF治疗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认为TDF耐药率低、安全性好,为目前CHB治疗的一线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替诺福韦 治疗结果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CT征象与组织分化及p53、Ki67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景宇 冬冬 +2 位作者 戴春来 王淑清 周丹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5-559,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CT征象与病理组织分化及p53、Ki67表达的关系,为临床提供更多信息。方法使用多层螺旋CT机对158例胃癌患者行平扫、增强扫描,纪录CT观察指征(CT图像上最大径及厚度、强化差值、浆膜侵犯、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免疫组织化学和... 目的探讨胃癌CT征象与病理组织分化及p53、Ki67表达的关系,为临床提供更多信息。方法使用多层螺旋CT机对158例胃癌患者行平扫、增强扫描,纪录CT观察指征(CT图像上最大径及厚度、强化差值、浆膜侵犯、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免疫组织化学和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测定p53、Ki67的表达。结果组织分化与CT图像上病灶厚度(χ2=5.554,P=0.018)、强化差值(χ2=5.273,P=0.022)、淋巴结转移(χ2=6.061,P=0.014)具有相关性;p5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χ2=5.028,P=0.025);Ki67表达与CT图像肿瘤厚度(χ2=5.674,P=0.017)、淋巴结转移(χ2=5.028,P=0.025)具有相关性。结论螺旋CT做为一种简便、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初步估计组织分化、p53及Ki67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征象 胃癌 组织分化 P53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被引量:33
10
作者 张春雨 付宇 +2 位作者 李晓东 李永瑞 张惠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266-1269,共4页
原发性肝癌诊断的金标准为肝活组织检查,但作为有创检查其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影像学已经成为诊断肝癌的首选方法。总结了近年影像学诊断及评估原发性肝癌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如超声造影、CT灌注成像﹑弥散加权成像相关技术-... 原发性肝癌诊断的金标准为肝活组织检查,但作为有创检查其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影像学已经成为诊断肝癌的首选方法。总结了近年影像学诊断及评估原发性肝癌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如超声造影、CT灌注成像﹑弥散加权成像相关技术-体素不相干运动(DWI-IVIM)、IDEAL IQ序列、动态增强MRI及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成像等,认为影像诊断不仅可以评估病灶的分化程度、血供与灌注情况、病灶的侵袭性,而且还可以预测预后,对背景肝功能进行评估,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于洪泉 徐松柏 +2 位作者 许冰 谢天 张宇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54-754,共1页
慢性硬膜下血肿系外伤后3w以上出现症状的血肿,多见于小儿及老年人,占颅内血肿的10%,硬膜下血肿的25%。血肿位于蛛网膜与硬脑膜之间,有包膜形成。血肿一旦形成,会逐渐增加,大部分均需手术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血肿形成后早中期临床症状... 慢性硬膜下血肿系外伤后3w以上出现症状的血肿,多见于小儿及老年人,占颅内血肿的10%,硬膜下血肿的25%。血肿位于蛛网膜与硬脑膜之间,有包膜形成。血肿一旦形成,会逐渐增加,大部分均需手术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血肿形成后早中期临床症状不典型,晚期最终血肿大部分或全部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相关因素分析 影像学特点 临床 机化 症状不典型 包膜形成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检测肝脏血流动力学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2
作者 许琦 王景宇 +4 位作者 迟宝荣 冬冬 朱万安 刘晓杰 王淑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95-597,共3页
目的:研究肝脏血流动态变化与肝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检测25例肝硬化患者(Child A、B及C级分别为11、8及6例)和12例正常对照者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注入欧乃派克-300造影剂后对选定层面进行电影扫描。扫描条件:... 目的:研究肝脏血流动态变化与肝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检测25例肝硬化患者(Child A、B及C级分别为11、8及6例)和12例正常对照者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注入欧乃派克-300造影剂后对选定层面进行电影扫描。扫描条件:层厚5 mm/4i,层间隔0 mm,电压120 kV,电流80 mA,得到肝脏血流参数值。结果:肝硬化组Child A、B及C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脏的血流量(BF)和血容量(BV)均明显降低(P<0.05),且随肝硬化程度加重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肝动脉分数(HAF)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且随肝硬化程度加重逐渐增高(P<0.05);平均通过时间(MTT)未见规律性变化。结论:CT灌注成像有助于肝硬化的早期诊断,并可用于鉴别肝硬化的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曹殿波 杨海山 +1 位作者 赵永生 程提龙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29-531,共3页
目的 :评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采用 Seldinger′s穿刺技术将5 .0 F Cobra导管首先超选至旋股动脉灌注药物 ,然后再超选至髂内动脉的臀下动脉或闭孔动脉分支附近 ,留置导管连续 3d经微量泵灌注溶栓扩血管药物 ... 目的 :评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采用 Seldinger′s穿刺技术将5 .0 F Cobra导管首先超选至旋股动脉灌注药物 ,然后再超选至髂内动脉的臀下动脉或闭孔动脉分支附近 ,留置导管连续 3d经微量泵灌注溶栓扩血管药物 ,治疗 30例患者 (共计 5 1个股骨头 )。结果 :介入治疗后 ,疼痛消失或明显缓解率为 92 .2 % ,关节功能改善率为 87.5 % ,股骨头区血管数目增多 ,空白区消失 ,实质期染色扩大增浓 ,髋关节周围侧支循环建立 ,定期复查骨质有不同程度的修复。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介入治疗 血管造影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耐德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反应性 被引量:8
14
作者 孙安凤 许力军 +3 位作者 钱东华 潘润铎 熊桂兰 李小丹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2期719-721,共3页
目的观察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耐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反应性。方法选择98例经HRCT明确诊断为支气管扩张,并且在临床同时有可逆性气道反应-支气管哮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给予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布... 目的观察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耐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反应性。方法选择98例经HRCT明确诊断为支气管扩张,并且在临床同时有可逆性气道反应-支气管哮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给予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耐德雾化吸入;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用药后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肺功能指标{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FEV1/FVC%、峰流速(PEF)}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前后症状记分由12.13分下降至5.06分,对照组有11.26分下降至10.21分。治疗4个月后治疗组肺功能各指标(FEV1、FEV1/FVC%、PEF)明显改善(P<0.01)。结论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耐德雾化吸入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通气功能,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支气管哮喘 硫酸特布他林 布地耐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性气流受限支气管扩张患者对支气管舒张药和糖皮质激素的反应性 被引量:8
15
作者 丁会 王建国 +1 位作者 孙晓艳 许力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72-875,共4页
目的:明确支气管扩张患者并发可逆性气流受限的比例及对支气管舒张药和糖皮质激素的反应性。方法:对48例经HRCT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的患者行基础肺功能测定、支气管舒张实验及PEF变异率测定,将支气管舒张实验阳性和(或)PEF变异率测定阳性... 目的:明确支气管扩张患者并发可逆性气流受限的比例及对支气管舒张药和糖皮质激素的反应性。方法:对48例经HRCT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的患者行基础肺功能测定、支气管舒张实验及PEF变异率测定,将支气管舒张实验阳性和(或)PEF变异率测定阳性者34例按住院先后顺序依次分为3个治疗组。A组,常规治疗组(n=11);B组,常规治疗+β2受体激动剂吸入组(n=11);C组,常规治疗+β2受体激动剂吸入+皮质激素吸入组(n=12)。结果:48例患者中,31例(66·83%)支气管舒张实验阳性;26例(54·16%)PEF变异率>20%,并发可逆性气流受限的患者34例,阳性率为70·83%。分组治疗结果:治疗1周后B组8例(72·73%)患者PEF变异率<20%,A组只有5例(45·45%)患者<20%,B组和A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B组住院天数[(12·18±1·94)d]比A组[(15·58±2·64)d]缩短(P<0·01);C组患者治疗1周后10例(83·33)%PEF变异率<20%,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C组排痰量比B组明显减少、住院天数(9·23±1·12)dB组缩短(P<0·01)。结论:支气管扩张患者并发可逆性气流受限患者应当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以阻断气流受限,明显减少痰量,利于感染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可逆性气流受限 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糖皮质激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氙气-CT在慢性脑供血不足诊断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弋 吴江 +4 位作者 白晶 饶明俐 王静 靳航 何娜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2-294,共3页
目的评价氙气-CT(Xe-CT)对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临床初诊为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患者进行TCD等血管检查及Xe-CT脑血流检测,以明确诊断。结果9例患者Xe-CT检查提示存在局部或全脑血流量减低,可明确诊断为慢性脑供血不足,6例... 目的评价氙气-CT(Xe-CT)对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临床初诊为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患者进行TCD等血管检查及Xe-CT脑血流检测,以明确诊断。结果9例患者Xe-CT检查提示存在局部或全脑血流量减低,可明确诊断为慢性脑供血不足,6例患者Xe-CT脑血流检查未见异常,还需结合其它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结论Xe-CT能够判定患者脑缺血区域、范围及程度,可以为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供血不足 脑血流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2
17
作者 郑翔宇 王景宇 +2 位作者 阮洋 冬冬 王淑清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3期310-312,共3页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CT征象,评价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患者的CT平扫和双期增强螺旋CT扫描。结果:13例GIST发生在胃10例,十二指肠1例,肠系膜2例;良性2例,...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CT征象,评价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患者的CT平扫和双期增强螺旋CT扫描。结果:13例GIST发生在胃10例,十二指肠1例,肠系膜2例;良性2例,潜在恶性3例,恶性8例;多为边界清楚、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均匀的肿块。良性GIST多强化均匀;恶性者密度不均匀,强化不均匀。结论:CT能准确显示GIST的部位、形态和大小,鉴别肿瘤良恶性,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 间质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DTI及DTT在胶质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洋 赵庆雪 +4 位作者 周宏伟 兰文婧 王静 武薇 谷艳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3-176,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判断胶质瘤良恶性和侵袭性的价值及胶质瘤与脑白质结构间关系,观察纤维束受损情况,为制定胶质瘤手术方案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31例不同级别胶质瘤(低级别胶质瘤15例,高级别胶质瘤16例)患者均行常规...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判断胶质瘤良恶性和侵袭性的价值及胶质瘤与脑白质结构间关系,观察纤维束受损情况,为制定胶质瘤手术方案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31例不同级别胶质瘤(低级别胶质瘤15例,高级别胶质瘤16例)患者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DTI检查,分别绘制FA图、DEC图并重建弥散张量纤维素成橡(DTT)图。选择肿瘤实质、瘤周水肿及水肿边缘作为感兴趣区,分别比较不同级别胶质瘤相应感兴趣区内的rFA值,并观察肿瘤周围白质纤维束的改变。结果: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的平均rFA值均表现出实质部分(低级别组0.428±0.078,高级别组0.366±0.055)、瘤周水肿(低级别组0.578±0.120,高级别组0.458±0.158)、水肿边缘(低级别组0.834±0.074,高级别组0.676±0.138)的顺序递增的趋势。高级别胶质瘤组实质部分、瘤周水肿和水肿边缘的rFA值均较低级别胶质瘤组明显降低(P<0.05)。在FA图中各级别胶质瘤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低信号。DEC图中病变区颜色黯淡混杂、纤维束整体形态异常。在DTT图中低级别胶质瘤多数表现为纤维束部分中断(12/15),少数表现为受压、偏移(3/15);高级别胶质瘤中,纤维束多呈现明显的变形移位,多数表现为纤维束明显中断、稀疏(13/16);少数表现为纤维束全部或大部分中断(2/16);1例主要表现为受压移位。结论:DTI能够在术前评价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瘤细胞侵袭性并能较全面地观察纤维束改变,可为胶质瘤手术方案的制定、判断手术效果及观察预后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 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畸胎瘤的CT、MRI诊断 被引量:12
19
作者 孙淑霞 谷艳英 +1 位作者 张善国 卢光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30-1033,共4页
目的 探讨颅内畸胎瘤的CT、MRI表现 ,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分析 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畸胎瘤资料 ,4例术前均行MRI扫描 ,3例并行CT扫描。结果  1例单纯原发畸胎瘤 ,2例畸胎瘤破裂 ,1例畸胎瘤混合胶质瘤。畸胎瘤在影像... 目的 探讨颅内畸胎瘤的CT、MRI表现 ,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分析 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畸胎瘤资料 ,4例术前均行MRI扫描 ,3例并行CT扫描。结果  1例单纯原发畸胎瘤 ,2例畸胎瘤破裂 ,1例畸胎瘤混合胶质瘤。畸胎瘤在影像学上具有特征性表现 ,CT可以清楚显示畸胎瘤内钙化灶及脂肪密度。MRI对脂肪信号特别敏感 ,尤其脂肪抑制序列可以鉴别脂肪和出血。结论 颅内畸胎瘤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可表现为单纯原发畸胎瘤 ,畸胎瘤也可以破裂 ,亦可合并其他肿瘤 ,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胎瘤 原发 破裂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肺容积测定在COPD患者肺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爽 陈亮 +1 位作者 杜继民 华树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67-1171,共5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肺容积指标与肺功能(PFT)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在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4例COPD患者(COPD组)和22例肺部CT检查正常者(正常组),均在1周内完成肺功能检查及MSCT检查。采用MSCT于最...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肺容积指标与肺功能(PFT)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在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4例COPD患者(COPD组)和22例肺部CT检查正常者(正常组),均在1周内完成肺功能检查及MSCT检查。采用MSCT于最大吸气末和最大呼气末分别扫描全肺,用Pulmo肺定量软件测定全肺容积。应用SPSS13.0软件对CTPulmo软件分析所得结果及PFT检查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COPD组最大吸气末容积(Vin)(P<0.05)、最大呼气末容积(Vex)(P<0.05)、容积比(Vex/Vin)(P<0.01)均明显升高,而容积差(Vin-Vex)(P<0.05)则明显下降。MSCT肺容积指标中,Vin与PFT的肺总量(TLC)(r=0.923,P<0.01)、Vex与残气量(RV)(r=0.912,P<0.05)呈正相关关系,Vin-Vex与肺活量(VC)(r=0.763,P<0.01)、Vex/Vin与残气量和肺总量比(RV/TLC)(r=0.754,P<0.01)也呈正相关关系。Vex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实测值与预测值百分比(FEV1%)和第1s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有较好的相关性,(r=-0.616,P<0.01;r=-0.543,P<0.05)。与对照组比较,COPD患者Vin、Vex、Vex/Vin均有显著升高(P<0.05,P<0.01),与PFT的表现相一致。结论:MSCT测定的肺容积指标与PFT有很好的相关性,可用于评估COPD患者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肺容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