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长激素对外科手术后病人蛋白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磊 陈光 +4 位作者 张平 刘铮 王广义 王有德 谭毓铨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 :观察生长激素 (Gensci公司 )对大手术后病人蛋白代谢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 30例中等以上外科手术病人 ,条件符合 ACCP/ SCCM的 Sepsis诊断标准 ,入院后随机分为 3组 ,A组为肠外营养加用生长激素组 ;B组为肠外营养治疗组 ;C组为... 目的 :观察生长激素 (Gensci公司 )对大手术后病人蛋白代谢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 30例中等以上外科手术病人 ,条件符合 ACCP/ SCCM的 Sepsis诊断标准 ,入院后随机分为 3组 ,A组为肠外营养加用生长激素组 ;B组为肠外营养治疗组 ;C组为正常补液组。其中 A组在术后第 2天开始给予生长激素皮下肌注 ,连续 7d。结果 :术后 8d内 B和 C组患者均处于负氮平衡状态 ,A组在术后 5d开始机体恢复氮平衡。结论 :单纯给予常规肠外营养支持不能有效纠正负氮平衡 ,生长激素对机体的蛋白合成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外科 手术后 蛋白代谢 肠外营养 补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激素对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磊 陈光 +5 位作者 张平 刘铮 王广义 蔡凤龙 王有德 谭毓铨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0-272,共3页
目的 :观察重组生长激素 ( rh GH)对手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30例腹部外科手术病人 ,入院后随机分为 3组 ,1组 :肠外营养治疗加用生长激素 ;2组 :肠外营养治疗组 ;3组 :正常补液组。其中 1组在术后第 2天开始给予生... 目的 :观察重组生长激素 ( rh GH)对手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30例腹部外科手术病人 ,入院后随机分为 3组 ,1组 :肠外营养治疗加用生长激素 ;2组 :肠外营养治疗组 ;3组 :正常补液组。其中 1组在术后第 2天开始给予生长激素皮下肌注 ,连续 7d。分别于手术前 1d、手术后第 3、5、7d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及 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手术后第 3天检测结果表明 3组患者免疫球蛋白、CD3+、CD4 +、CD4 +/CD8+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手术后第 5天检测结果表明 1、2两组检测指标有上升趋势 ,手术后 7天检测结果表明 1组患者检测指标基本恢复正常 ,1组与 2、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结论 :生长激素对手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免疫功能 腹部外科手术 RHG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策略
3
作者 石博雅 武珂卉 +5 位作者 魏佳 王瑶琪 逄仁柱 李勇 杨帅 孟宪瑛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18-121,共4页
在“四证合一”培养模式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简称专硕研究生)的培养逐渐暴露出临床和科研之间失衡的问题,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明显不足。目前尚缺乏较为完善的针对专硕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育体系。本文以普外科专硕研究... 在“四证合一”培养模式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简称专硕研究生)的培养逐渐暴露出临床和科研之间失衡的问题,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明显不足。目前尚缺乏较为完善的针对专硕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育体系。本文以普外科专硕研究生为主要观察对象,通过分析现阶段专硕研究生的科研教育现状,结合近年来本院开展的教学改革实践情况,探讨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培养专硕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具体措施,并进一步思考专硕研究生科研教育的未来发展,以期实现高质量全面型医学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专业学位硕士 科研能力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治疗克隆病11例报告 被引量:4
4
作者 孙东辉 李光虎 +1 位作者 蔡凤龙 谭毓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8-500,共3页
目的 :探讨克隆病的特点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外科手术的 1 1个病例 ,总结发病特点 ,介绍其病理特征及外科治疗方法。结果 :1 1例克隆病患者平均年龄 2 7岁 ,发生于胃1例 ,小肠 7例 ,结肠 1例 ,直肠 2例 ,均因并发症而... 目的 :探讨克隆病的特点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外科手术的 1 1个病例 ,总结发病特点 ,介绍其病理特征及外科治疗方法。结果 :1 1例克隆病患者平均年龄 2 7岁 ,发生于胃1例 ,小肠 7例 ,结肠 1例 ,直肠 2例 ,均因并发症而接受手术。结论 :克隆病多发于 40岁以内的青壮年 ,可发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 ,最多发生于小肠 ,上消化道及直肠罕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hn病/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在临床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程雷 谭毓铨 《吉林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332-333,共2页
关键词 谷氨酰胺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槐耳颗粒在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的疗效研究
6
作者 可健吉 李晓成 刘亚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5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分析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槐耳颗粒用于原发性肝癌根治性术后预防复发/转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具有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27例)采用TACE联合槐耳颗粒治疗,对... 目的:分析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槐耳颗粒用于原发性肝癌根治性术后预防复发/转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具有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27例)采用TACE联合槐耳颗粒治疗,对照组(27例)采用TACE单独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肿瘤的复发、转移情况以及治疗的安全性与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肝功能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肿瘤标志物的下降方面,试验组患者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患者相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在肿瘤复发、转移和死亡病例数方面,试验组有着显著的统计学优势。结论:在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具有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中,使用TACE联合槐耳颗粒治疗,可有效降低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并兼具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槐耳颗粒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复发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外营养的发展及生长激素在外科领域应用的现状
7
作者 王磊 朱迅 谭毓铨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5-217,共3页
关键词 肠外营养 生长激素 PN 局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主体的进阶式线上教学模式在外科学课程中的应用及思考
8
作者 刘旭瑶 齐鹏 +3 位作者 王子铭 张犇 苏好义 张强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3年第3期37-41,共5页
传统的外科学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代医学生临床思维培养的要求,在“互联网+”时代与疫情背景下,线上教学模式被广泛关注。本文拟设计依托于网络平台的外科学课程的优质线上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分三阶段进行进阶式教学。课堂外学生... 传统的外科学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代医学生临床思维培养的要求,在“互联网+”时代与疫情背景下,线上教学模式被广泛关注。本文拟设计依托于网络平台的外科学课程的优质线上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分三阶段进行进阶式教学。课堂外学生自主学习专业知识,课堂内着重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可以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促进知识内化,为临床实践和培养优质医生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教学 外科学 本科教育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下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危重症阑尾出血1例
9
作者 王倩 贺婷婷 +1 位作者 胡海燕 孙佳男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18-519,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1岁,因“间断大量便血10 h”于2024年3月21日来院就诊。患者于10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血便,颜色暗红,便血量约100~300 mL/次,共5次,总量约1000 mL。患者自述末次排便后出现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无恶心、呕吐...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1岁,因“间断大量便血10 h”于2024年3月21日来院就诊。患者于10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血便,颜色暗红,便血量约100~300 mL/次,共5次,总量约1000 mL。患者自述末次排便后出现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无恶心、呕吐、呕血、发热、畏寒、咳嗽、咳痰、头痛、胸闷、胸痛等其他表现。既往史:高血压史5年,规律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络活喜)降压治疗,血压控制在140/80 mmHg左右;糖尿病史5年,规律皮下注射重组甘精胰岛素(长秀霖),血糖控制可。患者否认不良用药、吸烟、饮酒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出血 阑尾切除术 下消化道出血 休克通信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梗阻行肠切除术后并发Wernicke脑病一例
10
作者 贺婷婷 国瑀辰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71-372,共2页
病人,女,58岁。半个月前出现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诊断为肠梗阻,留置肠梗阻导管。2天前加重,于2023年1月25日入院。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7年前因子宫内膜癌行子宫附件全切除术。腹部可触及包块,全腹部压痛及反跳痛;叩诊为鼓... 病人,女,58岁。半个月前出现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诊断为肠梗阻,留置肠梗阻导管。2天前加重,于2023年1月25日入院。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7年前因子宫内膜癌行子宫附件全切除术。腹部可触及包块,全腹部压痛及反跳痛;叩诊为鼓音,无肠鸣音。心率102次/分钟,呼吸22次/分钟,血压112/68 mmHg, 体温36.5 ℃。病人意识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5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5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WERNICKE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师责任制在医学生本硕贯通培养模式中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渤文 武珂卉 +4 位作者 魏佳 王瑶琪 李真胜男 杨帅 孟宪瑛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21-125,共5页
“5+3”一体化作为目前新的医学生本硕贯通培养模式,旨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双轨并进的医学高等人才,为医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将导师责任制贯穿于医学生的本硕阶段全程更有利于完成本硕之间平稳过渡,平衡临床与科研,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实... “5+3”一体化作为目前新的医学生本硕贯通培养模式,旨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双轨并进的医学高等人才,为医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将导师责任制贯穿于医学生的本硕阶段全程更有利于完成本硕之间平稳过渡,平衡临床与科研,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本文通过对学院引入本科生导师制后教学情况的观察,对已产生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对导师责任制在本-硕过渡阶段及研究生阶段的改革实践展开进一步设计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师责任制 医学教育 本硕贯通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管高压导致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佳晨 张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4-207,共4页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与其他病因的急性胰腺炎相比,重症率更高,预后更难预测,发病机制复杂且不清晰。目前已知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血清游离脂肪酸升高有关,但降低血脂的治疗方案并未降低本病的发病率。近期,胰管高压是急性胰腺炎重要的发...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与其他病因的急性胰腺炎相比,重症率更高,预后更难预测,发病机制复杂且不清晰。目前已知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血清游离脂肪酸升高有关,但降低血脂的治疗方案并未降低本病的发病率。近期,胰管高压是急性胰腺炎重要的发病机制被进一步证实,而最新研究进展表明高脂血症可通过引起胰管增生、形成胆胰管汇合部蛋白栓、损伤胰管的分泌功能来导致胰管堵塞,胰管堵塞又可引起胰管高压。本文综述了高脂血症在导致胰管堵塞方面的最新研究和进展,并强调胰管高压是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这将为研究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胰管高压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景式教学模式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润湘 刘昱彤 +2 位作者 王徐昱恬 赵倩 杜烨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3期373-377,共5页
现阶段临床工作中存在导致医患沟通缺失的多种因素,包括医护人员承受沉重的临床工作负荷、医患双方对医疗期望的不一致、医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方式以及舆论媒体的不良引导等。医学研究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对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往往有一... 现阶段临床工作中存在导致医患沟通缺失的多种因素,包括医护人员承受沉重的临床工作负荷、医患双方对医疗期望的不一致、医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方式以及舆论媒体的不良引导等。医学研究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对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往往有一定的认识,高校医学教育也十分重视这一问题并普遍设立了与沟通技巧相关的理论课程。然而,以往的教学模式缺乏实践和反馈机制,也未充分培养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协作能力^([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 临床诊疗过程 舆论媒体 工作负荷 沟通技巧 医患沟通 情景式教学模式 反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导管腺癌行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列线图模型及其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舜 谢诚 刘亚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6,共9页
目的探究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后肿瘤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22年7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行LPD的240例PDAC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肿瘤早期复发(复发时间≤12个月... 目的探究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后肿瘤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22年7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行LPD的240例PDAC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肿瘤早期复发(复发时间≤12个月)为研究结局。按照7∶3比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训练组(n=168)与验证组(n=72)。训练组术后早期复发70例(41.67%),非早期复发98例(58.33%)。验证组术后早期复发32例(44.44%),非早期复发40例(55.56%)。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区分度,AUC>0.75为该模型有足够的区分度。用Bootstrap重采样法随机抽样1000次验证,并用验证组再次验证。使用校准曲线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校准度,决策曲线评估临床实用性。结果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A19-9水平≥37 U/mL、肿瘤最大直径>3 cm、肿瘤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术后未行辅助化疗是影响PDAC行LPD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6.265(1.938~20.249)、10.878(4.090~28.932)、3.679(1.435~9.433)、0.209(0.080~0.551)、0.167(0.058~0.480),P值均<0.05]。以此为基础构建列线图模型,AUC=0.895(95%CI:0.846~0.943,P<0.001),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检验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P=0.173)。决策曲线显示列线图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术前CA19-9水平≥37 U/mL、肿瘤最大直径>3 cm、肿瘤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术后未行辅助化疗是影响PDAC LPD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为依据构建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术后早期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腺癌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肿瘤复发 局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胰腺癌诊治中的应用现状
15
作者 马昱 贾峰 +1 位作者 刘楷宇 刘亚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21-2126,共6页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率低,手术病死率高,治愈率低,总体预后差。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中。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胰腺癌筛查、...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率低,手术病死率高,治愈率低,总体预后差。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中。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胰腺癌筛查、诊断、治疗、并发症及预后预测等方面的应用,为人工智能在胰腺癌诊治中的应用提供依据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胰腺肿瘤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打结双倒刺线手工缝合法在机器人辅助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附手术视频)
16
作者 代洪智 赵银泉 +2 位作者 孙璇 何亮 王权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5期887-891,共5页
目的:探讨免打结双倒刺线手工缝合法在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3年7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中心胃结直肠外科行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42例胃体或贲门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 目的:探讨免打结双倒刺线手工缝合法在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3年7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中心胃结直肠外科行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42例胃体或贲门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主要包括手术时间、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手术时间(290±37)min,吻合时间(23±3)min,术中出血量20(20,100)m L,术后住院时间(8±1)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4/42)。42例患者失访2例,其余40例患者随访时间1~3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9个月。结论:患者行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采用免打结双倒刺线手工缝合食管空肠法重建消化道,不会增加并发症,且术后近期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手术 全胃切除术 免打结 手工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17
作者 孔德财 张小静 +2 位作者 员阳光 段昊雨 叶军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53-2259,共7页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2年内发生胆道狭窄的危险因素并进行生存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移植中心2014年1月—2022年1月495例实施的肝移植手术患者的资料。根据肝移植术后两年内是否发生胆道狭窄,将495例患者分为胆道狭...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2年内发生胆道狭窄的危险因素并进行生存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移植中心2014年1月—2022年1月495例实施的肝移植手术患者的资料。根据肝移植术后两年内是否发生胆道狭窄,将495例患者分为胆道狭窄组(n=89)和非胆道狭窄组(n=406),进行胆道狭窄的危险因素和预后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应用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受体性别(HR=1.808,95%CI:1.055~3.098,P=0.031)、受体术前总胆红素(HR=1.002,95%CI:1.001~1.003,P=0.001)、冷缺血时间(HR=1.003,95%CI:1.001~1.005,P=0.007)、受体既往腹部手术史(HR=3.851,95%CI:2.273~6.524,P<0.001)和供体受体胆管不匹配(HR=1.962,95%CI:1.041~3.698,P=0.037)是移植术后2年内发生胆道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中位随访期为4.09年的随访,肝移植术后患者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2.7%、80.5%和75.4%。肝移植术后2年内发生的胆道狭窄对原位肝移植患者的生存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受体性别、受体术前总胆红素、冷缺血时间、受体既往腹部手术史和供体受体胆管不匹配是移植术后2年内发生胆道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移植术后2年内发生的胆道狭窄并不影响肝移植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胆道狭窄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决策训练在乳腺疾病诊断教学中的应用
18
作者 刘昱彤 曹润湘 +2 位作者 王徐昱恬 赵倩 杜烨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7期876-880,共5页
乳腺疾病是指发生在乳腺组织的疾病,包括增生、炎症以及肿瘤等。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占据了女性所有新发恶性肿瘤的31%。目前5年相对生存率达到了91%,这归功于治疗方法的改进、早期筛查的普及和人们对乳腺癌预防认知的... 乳腺疾病是指发生在乳腺组织的疾病,包括增生、炎症以及肿瘤等。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占据了女性所有新发恶性肿瘤的31%。目前5年相对生存率达到了91%,这归功于治疗方法的改进、早期筛查的普及和人们对乳腺癌预防认知的提高[1]。中国女性的乳腺癌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目前居于世界首位,并且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决策 早期筛查 相对生存率 乳腺疾病 死亡人数 乳腺癌 乳腺组织 教学中的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对阻塞性黄疸大鼠肝细胞凋亡和相关基因Bcl-2及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程雷 谭广 +3 位作者 王举 石爱平 谭毓铨 王忠裕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5-677,共3页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阻塞性黄疸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SL,n=10)、阻塞性黄疸组(OJ,n=20)和谷氨酰胺治疗组(TG,n=20)。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只大鼠肝脏组...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阻塞性黄疸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SL,n=10)、阻塞性黄疸组(OJ,n=20)和谷氨酰胺治疗组(TG,n=20)。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只大鼠肝脏组织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结果:TG治疗2周时大鼠肝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增加,强阳性表达();Bax的表达下降,中阳性表达();凋亡指数为15.75±3.68,与SL和OJ 2周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谷氨酰胺能够降低阻塞性黄疸肝细胞凋亡,增加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药物治疗 谷氮酰胺 肝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对抗肿瘤药物的增敏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于志强 陈光 +1 位作者 于志刚 王有德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8-269,共2页
目的 :研究利多卡因对 3种化疗药物的增敏作用。方法 :微量细胞培养四氮唑 ( MTT)法检测肝癌细胞系 SSMC 772 1对 3种抗癌药物 5-氟脲嘧啶 ( 5- FU)、丝裂霉素 ( MMC)和顺铂 ( CDDP)的敏感性。结果 :SSMC 772 1对 3种化疗药物 ( 5- FU、... 目的 :研究利多卡因对 3种化疗药物的增敏作用。方法 :微量细胞培养四氮唑 ( MTT)法检测肝癌细胞系 SSMC 772 1对 3种抗癌药物 5-氟脲嘧啶 ( 5- FU)、丝裂霉素 ( MMC)和顺铂 ( CDDP)的敏感性。结果 :SSMC 772 1对 3种化疗药物 ( 5- FU、MMC及 CDDP)均敏感。结论 :利多卡因对这 3种化疗药物均有明显增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系 利多卡因 增敏作用 抗肿瘤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