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评估冠脉支架置入后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9
1
作者 侯铁 邓玉云 +5 位作者 杨光 赵素岗 姜涛 朱崇磊 王云成 金明月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5期748-749,共2页
目的研究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评估冠脉支架置入后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4月-2014年11月6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并接受支架置入术后进行随访探究,根据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 目的研究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评估冠脉支架置入后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4月-2014年11月6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并接受支架置入术后进行随访探究,根据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评估冠脉支架置入后随访情况来评定临床使用价值。结果冠脉CTA有支架无狭窄68枚,有支架再狭窄19枚,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支架无狭窄70枚,有支架再狭窄17枚,CTA与SCA进行对比具有较高的符合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是评估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还是通畅的重要检查方法,其检测准确性高,有利于医生对患者冠脉支架置入情况的正确判断,值得在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8层 螺旋CT 冠状动脉造影 冠脉支架置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肺结节CT灌注成像扫描技术及诊断的探讨 被引量:13
2
作者 侯铁 杨淑琴 +5 位作者 张春雨 张千 王立红 许晶 付金鹏 侯明杰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年第11期1400-1402,共3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CT灌注成像技术的应用。方法利用美国GE公司的Hispeed CT 16排螺旋CT灌注扫描技术对51例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患者病变良恶性的鉴别。结果良恶性结节灌注后具有不同的血流量(Blood flow,BF...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CT灌注成像技术的应用。方法利用美国GE公司的Hispeed CT 16排螺旋CT灌注扫描技术对51例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患者病变良恶性的鉴别。结果良恶性结节灌注后具有不同的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和表面通透性(Per-meablity surface,PS)。良恶性结节的各项灌注参数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结节的BV、MTT、PS均高于炎性结节,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BF无差异性(P>0.05),而炎性结节的BF、BV、MTT、PS均高于良性结节,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孤立性肺结节CT灌注成像技术在临床正确诊断结节性质及做出恰当治疗措施方面显示出了重大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体层摄影术 多层螺旋CT 灌注成像 血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丽蓉 赵素岗 毛淑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4期502-503,共2页
关键词 螺旋CT 增强扫描 胆囊癌 诊断 手术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淑琴 侯铁 +3 位作者 张千 梁平 许晶 张春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90-893,共4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利用美国GE公司的HispeedCT16排螺旋CT灌注的扫描方法对43例SPN患者(有病理诊断38例,20例为恶性结节,8例为炎性结节,10例为良性结节)的肺灌注参数值进行分析,同时对...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利用美国GE公司的HispeedCT16排螺旋CT灌注的扫描方法对43例SPN患者(有病理诊断38例,20例为恶性结节,8例为炎性结节,10例为良性结节)的肺灌注参数值进行分析,同时对病灶进行时间-密度曲线形态及强化程度的分析。结果:恶性结节的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均高于炎性结节(P<0.05),而血流量(BF)亦无显著性(P>0.05),而炎性结节的BF、BV、MTT、PS均高于良性结节(P<0.05)。结节的时间-密度曲线(TDC)显示,恶性结节表现为速升缓降型,炎性结节表现为速升速降型,良性结节表现为平缓型(P<0.05)。强化形式,恶性结节多表现为均匀强化或不均匀强化,炎性结节多表现为不均匀强化,良性结节多为不强化(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既能提供结节的形态学信息,又能提供结节的血流动力学信息,为临床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及恰当的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体层摄影术 多层螺旋CT 灌注成像 血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仿真内窥镜对胃癌分期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毛淑华 赵素岗 张丽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99-300,共2页
关键词 螺旋CT仿真内窥镜 胃癌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仿真内窥镜在胃肠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赵素岗 张丽蓉 +2 位作者 孙海峰 刘海洋 毛淑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3年第3期250-251,共2页
关键词 螺旋CT 仿真内窥镜 胃肠疾病 诊断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DSA诊断非高血压性脑叶出血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高咏红 李宏儒 +1 位作者 田晶 吕忠敏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8-439,共2页
关键词 非高血压性 脑叶出血 DSA诊断 MSCT cT血管造影 血分 医学影像设备 血管疾病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气剂在胃螺旋CT仿真内窥镜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吕忠敏 姜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1043-1044,共2页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内窥镜检查 消化系统 胃肿瘤/放射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脊索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宏儒 赵素岗 吕忠敏 《中国厂矿医学》 2008年第3期345-345,共1页
目的探讨颅内脊索瘤在CT下的特征及其诊断、鉴别诊断。方法经病理证实的颅内脊索瘤19例,均作CT检查。结果19例(100.00%)CT均可显示软组织肿块,18例(94.73%)骨质破坏,11例(57.89%)出现钙化。病灶部位:8例位于鞍区,6例位于斜坡后颅窝,2例... 目的探讨颅内脊索瘤在CT下的特征及其诊断、鉴别诊断。方法经病理证实的颅内脊索瘤19例,均作CT检查。结果19例(100.00%)CT均可显示软组织肿块,18例(94.73%)骨质破坏,11例(57.89%)出现钙化。病灶部位:8例位于鞍区,6例位于斜坡后颅窝,2例位于中颅窝底,3例位于鼻咽部。结论CT能清晰地显示肿瘤生长的位置、病变范围及浸润深度,对脊索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术后观察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脊索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低剂量扫描在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侯铁 邓玉云 +4 位作者 杨光 赵素岗 姜涛 朱崇磊 王云成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期72-73,共2页
目的分析个体化低剂量扫描在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临床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3年6月诊治的100例使用64-MDCT进行检查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50例患者,研究组50例患者使用个体化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对比组50例患者个... 目的分析个体化低剂量扫描在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临床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3年6月诊治的100例使用64-MDCT进行检查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50例患者,研究组50例患者使用个体化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对比组50例患者个体化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分析两组的扫描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检查情况优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最好的个体化低剂量扫描方法是:使用个体化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然后把心率控制为小于65次/min,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图像质量,可以有效减少对患者的辐射伤害,确保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 低剂量 64排CT 冠状动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内室管膜瘤的CT和MRI表现及鉴别
11
作者 毛淑华 韩本谊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0期1447-1449,共3页
目的 探讨颅内室管膜瘤的 CT和 MRI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室管膜瘤行 CT和 /或 MRI检查 ,男 1 8例 ,女 1 6例。年龄 6~ 69岁 ,平均 2 7.4岁。其中 CT检查 2 7例 ,MRI检查 2 1例。结果 肿瘤 2 0例位于幕上 ... 目的 探讨颅内室管膜瘤的 CT和 MRI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室管膜瘤行 CT和 /或 MRI检查 ,男 1 8例 ,女 1 6例。年龄 6~ 69岁 ,平均 2 7.4岁。其中 CT检查 2 7例 ,MRI检查 2 1例。结果 肿瘤 2 0例位于幕上 ,其中 9例位于侧脑室 ,1 0例位于脑实质 ,1例位于三脑室。并可见三脑室内这例室管膜瘤向侧脑室内转移。幕下室管膜瘤 1 4例 ,第 4脑室 1 1例 ,小脑半球 2例 ,小脑蚓部 1例。结论 脑实质内室管膜瘤常伴有大的囊变 ,而脑室内者多呈小片囊变区。提高对室管膜瘤典型 CT和 MRI表现的认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瘤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脑内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中耳炎的螺旋CT扫描多方位重建和仿真内镜诊断
12
作者 韩本谊 李宏儒 +1 位作者 赵亚娥 冀星华 《上海医学影像》 2009年第4期327-329,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扫描多方位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和仿真内镜(CT virtual endoscopy,CTVE)在慢性中耳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65耳)慢性中耳炎患者行螺旋CT高分辨率横...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扫描多方位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和仿真内镜(CT virtual endoscopy,CTVE)在慢性中耳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65耳)慢性中耳炎患者行螺旋CT高分辨率横轴位扫描,层厚1.0mm,骨算法,FOV9.6cm,间隔0.1mm密集重建。重建后数据进行多方位成像和听骨链CT仿真内镜成像。结果本组53例中65耳CT显示异常,其中双侧12例24耳,单侧41耳。慢性中耳炎46耳,胆脂瘤12耳,肉芽肿7耳。本组病例横轴位高分辨率CT(HRCT)图像和MPR图像可以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和范围,CTVE能立体显示听骨链空间形态和结构。结论横轴位HRCT及MPR可以显示中耳炎全部信息。CTVE能直接显示听骨链立体影像,但不能区分内表面密度差异,CT仿真内镜对慢性中耳炎仅可以做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CT仿真内镜 中耳炎 多层面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48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晓梅 邹吉华 +1 位作者 姜涛 楮继农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0期1933-1933,共1页
关键词 放射摄影术 胸部 活组织检查 针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脑室肿瘤的影像诊断(附35例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竹青 韩本谊 《上海医学影像》 2002年第4期290-292,共3页
目的 评价和探讨第四脑室内肿瘤的CT和MRI诊断价值。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脑室肿瘤35例,回顾性分析其CT和MRI表现。结果 四脑室肿瘤以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和星形胶质瘤多见,肿瘤与发病年龄关系密切。CT显示肿瘤钙化较佳,对肿瘤的的... 目的 评价和探讨第四脑室内肿瘤的CT和MRI诊断价值。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脑室肿瘤35例,回顾性分析其CT和MRI表现。结果 四脑室肿瘤以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和星形胶质瘤多见,肿瘤与发病年龄关系密切。CT显示肿瘤钙化较佳,对肿瘤的的鉴别诊断帮助很大。MR可以三维成像,可以准确显示肿瘤的位置及邻近情况。结论 四脑室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其CT和MRI表现,结合年龄特征,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脑室 脑室内肿瘤 诊断 CT MRI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室管膜瘤的CT诊断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竹青 韩本谊 《浙江临床医学》 2004年第8期728-729,共2页
关键词 颅内室管膜瘤 CT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CT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宏儒 韩本谊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71-273,共3页
目的 :分析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 5例 ,其中男 3例 ,女 2例。年龄 2 0~ 44岁 ,平均 30 4岁。CT检查 3例 ,MRI检查 4例。结果 :肿瘤位于脑室内前2 /3 ,边界清楚... 目的 :分析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 5例 ,其中男 3例 ,女 2例。年龄 2 0~ 44岁 ,平均 30 4岁。CT检查 3例 ,MRI检查 4例。结果 :肿瘤位于脑室内前2 /3 ,边界清楚。CT平扫呈略高密度 ,增强扫描肿瘤增强不明显。MRI表现为略短T1,略长T2信号。本组 5例有 3例误诊为室管膜瘤 ,2例误诊为星形胶质细胞瘤。结论 :中枢神经细胞瘤影像学有特征性表现 ,CT和MRI是该病有效的检查手段。侧脑室前 2 /3处发生的肿瘤 ,鉴别诊断应考虑到中枢神经细胞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 MRI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海燕 王云成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第7期31-32,共2页
目的分析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观察组5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对照组54例健康体检者均检测高尿酸血症,分析其中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空腹血尿酸、血糖、血脂及血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 目的分析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观察组5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对照组54例健康体检者均检测高尿酸血症,分析其中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空腹血尿酸、血糖、血脂及血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密切相关,是急性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急性脑梗死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观察
18
作者 孙海燕 王云成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0期199-200,共2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门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5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实验组口服养血清脑颗粒每次4 g,每天3次,对照组口服脑心清片每次1.64 g... 目的观察并探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门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5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实验组口服养血清脑颗粒每次4 g,每天3次,对照组口服脑心清片每次1.64 g,每天3次,28 d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08%,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对比可知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疗效确切,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清脑颗粒 慢性脑供血不足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造影剂在胰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19
作者 姜涛 吕忠敏 刘晓梅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4年第13期68-68,共1页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跃发展,胰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使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有了很大提高。
关键词 诊断 碘造影剂 胰腺癌 胰腺疾病 早期发现 医学技术 患者 飞跃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扫描在牙齿正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4
20
作者 韩本谊 江笑露 李宏儒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3D)重建技术在牙齿正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1例牙齿正畸的患者行螺旋CT轴面扫描,层厚30mm。采用最大密度投影法(MIP),表面遮盖法(SSD)和多层面重建法(MPR)3种方式重建图像。将横轴面图像与不同方法重建的图像之...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3D)重建技术在牙齿正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1例牙齿正畸的患者行螺旋CT轴面扫描,层厚30mm。采用最大密度投影法(MIP),表面遮盖法(SSD)和多层面重建法(MPR)3种方式重建图像。将横轴面图像与不同方法重建的图像之间相互比较。结果41例中37例见牙体长轴排列不整齐,倾斜、旋转、重叠,牙齿长轴间距离不等,其中25例共有36颗埋伏牙。横轴面图像包括全部信息。SSD显示牙齿与颌骨的外部轮廓、整体形态以及牙齿排列与颌骨之间的关系。MIP清楚显示牙齿全貌、牙齿纵向排列关系,显示颌骨内埋伏牙36颗,通过旋转角度显示埋伏牙位置、形态,其中位于牙列的腭侧29颗,唇侧7颗。MPR对根尖骨质、根尖与牙槽骨的局部关系显示更清晰。结论螺旋CT3D重建是1种能展示牙齿立体形态影像的新技术。轴面图像、MIP、SSD及MPR联合应用能明确病变性质,立体、直观、多方位提供临床医师所需信息,有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正畸 临床应用价值 颌骨 螺旋CT扫描 埋伏牙 MPR SSD 显示 图像 3D重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