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9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满族家谱档案的保护与利用——以吉林师范大学为例
1
作者 任永幸 夏宇旭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185,共4页
满族家谱档案作为承载满族家族世系以及满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传承家族历史与家族文化方面具有特殊地位。它不仅能够反映家族世系的繁衍状况,还能体现家族发展的历史脉络,对研究家族史、满族史具有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满族家谱档案中蕴... 满族家谱档案作为承载满族家族世系以及满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传承家族历史与家族文化方面具有特殊地位。它不仅能够反映家族世系的繁衍状况,还能体现家族发展的历史脉络,对研究家族史、满族史具有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满族家谱档案中蕴藏着诸多满族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探讨满族家谱档案的形成过程及编纂特点的基础上,对满族家谱档案的研究价值、发展前景进行探讨,旨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家谱档案 档案保存 档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彰显地方特色,收获教学实效——吉林师范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特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于鹏翔 夏宇旭 王立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03-105,共3页
语言与文化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透过语言可以探析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态,民族文化反过来对民族语言又有制约性,要想精通一个民族的语言就必须熟知这个民族的文化。满族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 语言与文化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透过语言可以探析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态,民族文化反过来对民族语言又有制约性,要想精通一个民族的语言就必须熟知这个民族的文化。满族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创建者,统治中国长达268年之久,它曾有过完整而系统的语言文字,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但如今的满语正日渐消亡,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极度濒危语言,很多珍贵的满文资料因此无法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语言文化 吉林师范大学 地方特色 特色教学 教学实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民族文化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来地方高师历史学专业毕业生流向调查与分析——以吉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卫东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02-104,共3页
文章以吉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为例,对近十年以来该专业毕业生的流向情况作了具体的调查与数据统计,总结了历史专业毕业生仍以从事教育教学为主,并主要以中、初等教育部门为核心等五个方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高师历史学专业的... 文章以吉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为例,对近十年以来该专业毕业生的流向情况作了具体的调查与数据统计,总结了历史专业毕业生仍以从事教育教学为主,并主要以中、初等教育部门为核心等五个方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高师历史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改革的必要,并提出了几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院校 历史学专业 毕业生流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东北地域优势,推动历史学特色专业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吉林师范大学为例
4
作者 夏宇旭 《黑龙江史志》 2013年第3期84-85,92,共3页
特色专业建设是地方高校的强效之路,吉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经过多年的改革与探索,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专业之路,即以满族语言文化和东北地方史为特色教学方向,培养出的特色人才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关键词 特色专业 满族语言文化 东北地方史 特色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翻史料,探骊得珠——“吉林师范大学第二次国际满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5
作者 吴忠良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57-61,共5页
为了促进满学研究的发展与国际间的交流,2019年9月6-7日,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满学研究院于长春校区举办了"吉林师范大学第二次国际满学学术研讨会"。来自5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论文按内容可分... 为了促进满学研究的发展与国际间的交流,2019年9月6-7日,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满学研究院于长春校区举办了"吉林师范大学第二次国际满学学术研讨会"。来自5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论文按内容可分为民族及民族关系、边境治理、八旗制度及旗民社会、人物研究四个方面,体现了多文种档案文献的利用和多角度的研究方法,深化了满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学 档案 清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6
作者 高洋 《学周刊》 2025年第4期107-110,共4页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理性且合理的思维方式,其培养是一个持续不断、贯穿终身的过程。近年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逐渐受到重视。通过培养批判性思维,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辩证思维来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从而更全面地掌握...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理性且合理的思维方式,其培养是一个持续不断、贯穿终身的过程。近年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逐渐受到重视。通过培养批判性思维,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辩证思维来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从而更全面地掌握历史知识。本文通过分析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概述,以及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缺失的问题和价值,提出整合知识脉络、鼓励学生质疑、强化史料分析、巧设问题链、创设历史情境、组织小组合作的策略,旨在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判断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进而提升其批判性思维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批判性思维 教学策略 历史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服饰文化的历史发展研究
7
作者 赵婷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4年第11期147-149,共3页
唐代服饰文化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开放,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与融合。文章主要以唐代服饰文化为研究对象,对唐代服饰审美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影响进行分析,旨在探究唐代服饰文化背后重要的历... 唐代服饰文化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开放,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与融合。文章主要以唐代服饰文化为研究对象,对唐代服饰审美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影响进行分析,旨在探究唐代服饰文化背后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文化 唐代 审美观念 色彩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
8
作者 姜小涵 《学周刊》 2025年第1期115-118,共4页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核心,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高中阶段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关键时期。在众多学科中,历史学科以其独特的不可复制性、涵盖的知识领域的广阔性以及对问题多元化的探讨方...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核心,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高中阶段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关键时期。在众多学科中,历史学科以其独特的不可复制性、涵盖的知识领域的广阔性以及对问题多元化的探讨方式,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供了理想的平台。本文旨在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深入分析历史教学的现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深入分析,形成独立的批判性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批判性思维 教学策略 辩论 思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朝服饰文化研究
9
作者 周璇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5年第1期162-164,共3页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服饰文化更是独树一帜,成为后世研究和欣赏的焦点。唐朝服饰以其独特的风格、丰富的色彩、多样的款式以及精湛的工艺,展现了唐朝社会的繁荣与开放...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服饰文化更是独树一帜,成为后世研究和欣赏的焦点。唐朝服饰以其独特的风格、丰富的色彩、多样的款式以及精湛的工艺,展现了唐朝社会的繁荣与开放。文章将从唐朝服饰的特点、类型、演变过程、文化内涵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全面理解唐朝服饰文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服饰 服饰制度 文化内涵 伦理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九台满族萨满文化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淑杰 于鹏翔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46-48,共3页
吉林九台地区满族萨满文化资源遗存丰厚,保存相对完整,形态较为典型,近年来,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地方文化旅游开发,一方面促动了当地满族萨满文化复兴,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继承与发展中新的矛盾问题。
关键词 九台 满族 萨满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被引量:4
11
作者 夏宇旭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82-85,95,共5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修身、诚信、和合、自强等思想对大学生素质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提升其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校应采取相应措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化、普及化,通过传统文化的理论知识教育、校园文化教育、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修身、诚信、和合、自强等思想对大学生素质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提升其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校应采取相应措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化、普及化,通过传统文化的理论知识教育、校园文化教育、社会实践教育来提升大学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与探索——以四平市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兰 李佳维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21-27,共7页
红色文化凝结了中华文化中最本质、最精华的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特别重要的内容之一。文章以四平市地方红色文化为切入点,探讨高校将红色文化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将地... 红色文化凝结了中华文化中最本质、最精华的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特别重要的内容之一。文章以四平市地方红色文化为切入点,探讨高校将红色文化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将地方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完美融合的有效途径,以期更好地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地方红色文化 四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满族饮食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分析——基于三种发展模式的调研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兰 《经济视角》 2019年第6期43-49,共7页
白山黑水中孕育的吉林满族有着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吉林省满族饮食文化开发目前有三种模式,即餐馆式、企业式、农家院式。对其进行发展战略(SWOT)分析后认为:吉林省满族饮食文化开发有地域优势和文化优势,但也存在着产业链不健全、营... 白山黑水中孕育的吉林满族有着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吉林省满族饮食文化开发目前有三种模式,即餐馆式、企业式、农家院式。对其进行发展战略(SWOT)分析后认为:吉林省满族饮食文化开发有地域优势和文化优势,但也存在着产业链不健全、营销观念落后、专业人才缺乏、产品单一、前期调研不足等问题。在文化产业开发浪潮和"互联网+"时代的引领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民族饮食文化的政策,这些都有利于满族饮食文化产业的开发。要基于自身资源禀赋基础上,加强对满族饮食文化的整理和挖掘,并结合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扶持民族企业,创建品牌,采用多种营销模式。同时注意人才培养,将民众、企业、政府、学者、市场有机结合,发展满族饮食文化产业,推动民族地区和吉林省总体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满族 饮食文化 开发 SWO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4
作者 夏宇旭 张国忠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02-104,共3页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导致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一些问题,如唯我独尊,缺乏团结协作的能力,也缺乏社会责任感,而高校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极其重要,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自强不息"、&q...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导致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一些问题,如唯我独尊,缺乏团结协作的能力,也缺乏社会责任感,而高校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极其重要,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自强不息"、"安贫乐道"的精神可以使这些大学生摆脱心灵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举措与经验——以晋冀鲁豫边区(1946-1948)为中心的考察
15
作者 王兰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5期73-79,共7页
为了稳定后方,支援抗战,中国共产党在晋冀鲁豫边区不断进行革命和建设,特别注重提高乡村文化水平。这些乡村文化建设的举措充分反映在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的文本中。当时乡村建设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为指导,在改造旧艺人的同时... 为了稳定后方,支援抗战,中国共产党在晋冀鲁豫边区不断进行革命和建设,特别注重提高乡村文化水平。这些乡村文化建设的举措充分反映在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的文本中。当时乡村建设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为指导,在改造旧艺人的同时,加强各种新旧文艺活动的展演;通过全民写稿的方式调动百姓投身办报事业,并利用文化棚、骡马大会等空间进行基层文化建设和信息传播;将卫生防疫与体育锻炼相结合,提高人们身体素质。总之,这些文化建设是党组织人民、发动人民、依靠人民的写照,并从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如组织群众、参与式发展、文艺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等。这些经验可以为当代乡村振兴提供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建设 晋冀鲁豫 组织起来 参与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族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挖掘与利用的思考——评《满族文化资源与开发》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明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I0014-I0015,共2页
满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大量特色的风俗文化,形成了如今丰富多彩的满族文化。满族的民俗习惯,带给人们一种神秘感,这种神秘感源自于由满族所统治的封建王朝清朝。由赵佐贤、张佳生编著,白山出版社出版的《满族文化资源与开发》一... 满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大量特色的风俗文化,形成了如今丰富多彩的满族文化。满族的民俗习惯,带给人们一种神秘感,这种神秘感源自于由满族所统治的封建王朝清朝。由赵佐贤、张佳生编著,白山出版社出版的《满族文化资源与开发》一书全面描绘了满族的文化习俗,其中包括婚嫁习俗、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民间文学、音乐文化、舞蹈文化、游艺文化、祭祀文化以及旅游文化方面,并针对这些文化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深度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山出版社 满族文化 民俗习惯 风俗文化 饮食文化 文化资源保护 婚嫁习俗 民间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语文与满族历史文化的诞生与发展探究——评《辽宁满语文和满族历史文化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晓帆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I0007-I0007,共1页
满族历史悠久,满族文化源远流长。满语文包括满语和满文,满语文是清代的国语国书,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满语文是满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与其他满族历史文化内容息息相关。然而在现代化的今天,满文已逐渐成为濒危语言,因而保护、开发... 满族历史悠久,满族文化源远流长。满语文包括满语和满文,满语文是清代的国语国书,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满语文是满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与其他满族历史文化内容息息相关。然而在现代化的今天,满文已逐渐成为濒危语言,因而保护、开发、利用满语文资源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发展社会经济、促进民族团结等具有现实意义。《辽宁满语文和满族历史文化研究》一书通过对辽宁满文和满语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满语文与满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探索对满文满语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保护满语文资源、传承满族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研究 满族文化 满语文 濒危语言 保护与利用 诞生与发展 满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互鉴视角下鸦片战争前中美茶叶贸易及其对美国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窦红双 范立君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4,共7页
中美关系最初是由茶叶贸易发展起来的。从1784年“中国皇后号”自纽约首航抵达广州,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前,是中美两国初步建立直接贸易的时期。这一时期,华茶在输美货物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中美茶叶贸易发展的过程也是中美两国文... 中美关系最初是由茶叶贸易发展起来的。从1784年“中国皇后号”自纽约首航抵达广州,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前,是中美两国初步建立直接贸易的时期。这一时期,华茶在输美货物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中美茶叶贸易发展的过程也是中美两国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在中美文明互鉴、相互交融的过程中,华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以高势能文化的姿态对美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当今时代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互鉴 中美茶叶贸易 文化影响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生培养与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研究——基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 被引量:5
19
作者 杜泽林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66-72,共7页
当前,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完成,在历史学科的课程设计、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等方面都出现较大变化,明确以提升学生历史学科素养为培养目标。面对新课标的修订,高中历史教学、高校历史师范生培养和学生主体三者面临着新的挑战。因... 当前,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完成,在历史学科的课程设计、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等方面都出现较大变化,明确以提升学生历史学科素养为培养目标。面对新课标的修订,高中历史教学、高校历史师范生培养和学生主体三者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基于教育的系统性,从教育观念到课程设置、从教学方法到学生评价体系、从学生学科理解到专业认知等方面探索衔接问题的缘起,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构建"三位一体"的历史教育体系。这正是新课标修订背景下的题中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培养 高中历史 教学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抗战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历史考察
20
作者 谭玉秀 范立君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9-109,共11页
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高校数量不断增加,形成了以上海与北平为中心、遍及全国的高校分布带。大学毕业生学科比例文多实少,其性别结构男多女少。受就业地域、所学专业、性别、高校类型等限制,文科大学生就业难而实科大学生就业易,职业流... 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高校数量不断增加,形成了以上海与北平为中心、遍及全国的高校分布带。大学毕业生学科比例文多实少,其性别结构男多女少。受就业地域、所学专业、性别、高校类型等限制,文科大学生就业难而实科大学生就业易,职业流向呈现多样性,大多为所用非所学。大学毕业生主要就业于东南沿海与华北地区,零星分布于边疆地区,其薪酬待遇差距悬殊。国民政府、高校、社会与个人等,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采取了一些措施,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成效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前 南京国民政府 大学生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