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系统科学原理在微格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胡文科 《数学教育学报》 1996年第1期38-41,共4页
论述了系统科学中的整体、有序、反馈原理在激格教学中的理论指导和具体应用.
关键词 数学教学 系统科学 微格数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层次分析 被引量:52
2
作者 李莉 《数学教育学报》 2002年第3期12-15,共4页
杜宾斯基认为,学生学习数学概念要进行心理建构,建构过程要经历4个阶段:操作(Action)阶段;过程(Process)阶段;对象(Object)阶段;概型(Scheme)阶段.即,学生学习数学概念需要经历操作活动,理解过程,形成数学对象,最后建立概念的综合心理图... 杜宾斯基认为,学生学习数学概念要进行心理建构,建构过程要经历4个阶段:操作(Action)阶段;过程(Process)阶段;对象(Object)阶段;概型(Scheme)阶段.即,学生学习数学概念需要经历操作活动,理解过程,形成数学对象,最后建立概念的综合心理图示.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树立建构主义教学观并精心设计学习活动;体现数学知识形成中的数学思维方法;数学对象的建构需经多次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 数学概念 数学教学 建构主义 数学思维方法 学习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元数学与珠算的比较评价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宪昌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7年第1期21-27,共7页
中国古代数学是一种算器型的算法体系,是一种技艺型的价值取向,中国古代数学在经历宋元时期的特定历史阶段之后走向明代实用的珠算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目前的研究评价多是暗用了西方古代数学的欧几里得模式的评价准则,因而过低地评价... 中国古代数学是一种算器型的算法体系,是一种技艺型的价值取向,中国古代数学在经历宋元时期的特定历史阶段之后走向明代实用的珠算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目前的研究评价多是暗用了西方古代数学的欧几里得模式的评价准则,因而过低地评价了珠算在中国古代数学中的历史地位。中国古代数学的研究评价应从中国文化系统的特定氛围出发,运用没有西方古代数学价值观念的评价准则,给予珠算客观的历史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器型算法 评价准则 古代数学 珠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学史研究中某些矛盾结论的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宪昌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1997年第6期43-47,共5页
中国古代数学史的研究结论中,在数学的思维方式、理论构造、珠等评价等方面存在互相矛盾的结论,造成这些矛盾的原因既有方法论层次上的问题,也有中西古代数学比较标准方面的问题,中国古代数学应当在运演工具、建构模式、价值走向方... 中国古代数学史的研究结论中,在数学的思维方式、理论构造、珠等评价等方面存在互相矛盾的结论,造成这些矛盾的原因既有方法论层次上的问题,也有中西古代数学比较标准方面的问题,中国古代数学应当在运演工具、建构模式、价值走向方面建立起自己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数学 运演工具 数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仿射非线性系统的动态补偿线性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仁忠 《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 CSCD 1998年第2期38-42,共5页
用微分几何方法讨论了时变仿射非线性系统的动态补偿线性化问题,给出了系统动态反馈线性化的条件,它是状态反馈线性化的推广.
关键词 时变李导数 非线性系统 动态补偿 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古代数学史的某些评价观点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宪昌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1992年第2期6-8,62,共3页
本文从数学价值观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讨论了当前中国古代数学史研究中的某些观点。本文认为中国古代数学的某些评价缺乏理论上的价值标准,而且评价的程序往往也缺乏科学的方法。本文指出,古代数学的评价本质上是对文化传统的评价,数学... 本文从数学价值观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讨论了当前中国古代数学史研究中的某些观点。本文认为中国古代数学的某些评价缺乏理论上的价值标准,而且评价的程序往往也缺乏科学的方法。本文指出,古代数学的评价本质上是对文化传统的评价,数学的评价及其价值观念应当是对数学进行哲学思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数学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二阶)线性递归关系解的周期性的简便判别法 被引量:1
7
作者 谭思文 《吉林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12期6-7,共2页
本文给出了判别二元(二阶)线性递归关系解的周期的简便方法。
关键词 二元(二阶)线性递归关系 特征方程 分圆多项式 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数学危机”的一点管见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秋海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1991年第3期53-54,52,共3页
本文通过对三次“数学危机”的分析提出了“危机”产生的模式:知识序缺→悖论→危机。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数学危机”的解决应以知识序化为标准。
关键词 数学 研究 数学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价值观与宋元数学─—数学文化史研究的一个案例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宪昌 《大自然探索》 1995年第1期124-127,共4页
本文运用数学文化史的研究方法,论述了中国古代数学在文化系统中的价值取向.同时本文从中国古代数学在十三世纪下半叶价值观念发生变动的角度,对宋元数学的兴衰提出了新的看法.
关键词 价值观 数学 文化史 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格数学教学规律探索
10
作者 金井平 胡文科 丛文 《吉林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5期20-22,共3页
本文总结了微格数学教学的实践,并提出了如何提高微格数学教学能力的想法.
关键词 微格 数学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师数学教学的课程设置问题
11
作者 逄明贤 《吉林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11-11,共1页
我们数学教学体系,虽然经过了一些改革,但从总的课程设置上看,仍然延袭了五十年代初期的苏联模式,没有多大变化。 众所周知,中学的数学教学,就在近几十年已经多次调整改革,从体系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陈旧的落伍的知识正为现代的... 我们数学教学体系,虽然经过了一些改革,但从总的课程设置上看,仍然延袭了五十年代初期的苏联模式,没有多大变化。 众所周知,中学的数学教学,就在近几十年已经多次调整改革,从体系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陈旧的落伍的知识正为现代的知识所替代,高等数学甚至现代数学的若干概念与思想都已渗透、下放到中学数学教学中。然而我们的高等数学,有的与中学内容相重复,而作为中学数学教师所必备的素质的训练却没有,甚至在正式颁布的教学大纲中根本没有涉及。因此,高师数学教学体制的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现行教学体系存在严重的四“脱离”弊端,那么,改革就应从四个“结合”着手,其中围绕培养目标是最根本的一条。中学数学教师的标准是什么?就其知识结构及数学素质而言,首先应当是一名具备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数学工作者;其次是掌握中学数学教学能力的教师。两者缺一不可。这两个方面都是通过数学专业课教学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设置 高师数学 高等数学 中学数学教学法 中学数学教师 数学专业课 数学素质 四个“结合” 教学体系 现代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美国《数学评论》摘评我院数学论文情况的分析
12
作者 汤林芬 《吉林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12期62-63,共2页
本文统计分析了我院数学教师发表的论文被摘评的情况,被MR摘评的论文的分类情况,从而看出哪些学科在我院占有较强优势及著者的年龄梯队情况。
关键词 数学评论 数学论文 著者 摘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整体原理在微格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3
作者 胡文科 《吉林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8期60-62,共3页
本文从微格数学教学的实践出发,具体论述了系统科学的整体原理在数学教学技能培训中的指导与应用,并指出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整体原理 微格教学 指导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数学特点的争论
14
作者 姜涛 《中小学教师培训》 1999年第C3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数学特点 数学教师 数学思维 抽象性 数学特征 教育工作者 数学知识 严谨性 三性 应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筹算数学的基本特征及其评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宪昌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8年第4期322-329,共8页
筹算作为中国文化中的数学形式,它在符号表现、操作运演方式及建构分类模式等3个方面与古希腊数学有着重大差异,客观认识筹算在符号、运演及分类方面的三大特征,有助于人们正确理解筹算对人类数学的贡献。中国古代数学史的研究需要... 筹算作为中国文化中的数学形式,它在符号表现、操作运演方式及建构分类模式等3个方面与古希腊数学有着重大差异,客观认识筹算在符号、运演及分类方面的三大特征,有助于人们正确理解筹算对人类数学的贡献。中国古代数学史的研究需要一种没有西方数学价值观念影响的数学理论模式并应以此来评价筹算数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数学 筹算 评价 中国
全文增补中
一类大系统目标规划问题分解算法中最优解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杰 冯英浚 《数学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163-168,共6页
将一类大系统目标规划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 ,研究了原问题的最优解和各个子问题最优解之间的关系 。
关键词 大系统 目标规划 最优解 原问题 分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字塔里的数字及数学
17
作者 李春华 《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上半月)》 2003年第7期33-34,共2页
提起埃及,人们自然会想到金字塔,它是埃及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宇航员在月球上观察地球时,能清楚地看到的陆地上的建筑,只有中国的万里长城及埃及的金字塔,它们是人类在地球上创造的两大奇迹。古埃及的宗教深信人死后,在保存尸体不腐和... 提起埃及,人们自然会想到金字塔,它是埃及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宇航员在月球上观察地球时,能清楚地看到的陆地上的建筑,只有中国的万里长城及埃及的金字塔,它们是人类在地球上创造的两大奇迹。古埃及的宗教深信人死后,在保存尸体不腐和具备生活一切用品的条件下,还可以继续活着。于是,他们将尸体加工制成木乃伊,把坟墓建筑得坚固结实。所以,每一个法老(即国王)上任以后,就为自己建造永久不坏的陵墓。第三王朝初年,坟墓的基本形式是石砌的长方体,叫马斯塔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字塔 数字 数学 塔高 几何知识 高度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ndows 95下的系统配置文件──AUTOEXEC.BAT、CONFIC.SYS
18
作者 陈健 《电脑技术——Hello-IT》 1997年第12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系统配置文件 备份文件 系统文件 WINDOW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ndows98系统的进一步优化
19
作者 陈健 《计算机时代》 1999年第8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WINDOWS98 系统优化 操作系统 虚拟内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史上的“张冠李戴”
20
作者 王秋海 《数学教学通讯(中教版)》 1993年第4期37-37,共1页
按照数学界的惯例,我们常将第一个发表的某项数学成果冠以作者的大名,如“欧拉公式”。“哥德巴赫猜想”等等。然而在漫长的数学发展史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数学成果“张冠李戴”者也不在少数。现选取六例供中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参考。... 按照数学界的惯例,我们常将第一个发表的某项数学成果冠以作者的大名,如“欧拉公式”。“哥德巴赫猜想”等等。然而在漫长的数学发展史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数学成果“张冠李戴”者也不在少数。现选取六例供中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参考。例1 “阿拉伯数码”。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数码其实发源于印度。在公元1~2世纪婆罗门碑文与公元4世纪巴克沙里手稿上部可见到这种数码的雏形。经过几个世纪发展演变,这套数码在773年被印度天文学家带到中亚细亚阿拉伯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史 托勒密定理 欧拉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