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油田高含蜡稠油油藏有效开发方式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程静波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4期119-123,共5页
C油田为吉林油田新发现的浅层稠油油田,由于埋藏浅而引起油层低温、低压,油层条件下原油流动性差,开采过程中储层易受析蜡冷伤害,造成常规开采产能低,甚至无产能,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制约了该区储量的有效动用。针对这一现状,对... C油田为吉林油田新发现的浅层稠油油田,由于埋藏浅而引起油层低温、低压,油层条件下原油流动性差,开采过程中储层易受析蜡冷伤害,造成常规开采产能低,甚至无产能,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制约了该区储量的有效动用。针对这一现状,对该油田重点开展了原油析蜡实验、热采物理模拟实验、热采数值模拟研究,从理论上明确了提高地层温度、保持地层压力、预防原油析蜡是实现C油田有效开发的关键。结合现场蒸汽吞吐、蒸汽驱、火烧油层等多种热采试验的开发效果,明确了主体资源可采用热水驱开发,局部低温、高含蜡区可采用火烧油层的开发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析蜡 稠油油藏 有效开发 热水驱 火烧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别古庄油田京11断块开发效果的地质因素耦合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尹志军 尹楠鑫 +5 位作者 田世清 张嘉友 姜燕 尹玉明 闫耀成 王朝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4-96,106,共4页
为遏制别古庄京11断块油田产量急速下降,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应用地质、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通过对储层微构造、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的精细刻画,对影响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地质因素及其耦合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微幅鼻状构造(... 为遏制别古庄京11断块油田产量急速下降,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应用地质、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通过对储层微构造、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的精细刻画,对影响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地质因素及其耦合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微幅鼻状构造(微鼻)和三角断块高点连线构成的6个微构造凸起带是剩余油分布的最有利构造部位;砂滩和砂坪以较差的储层物性成为注水效率较差的储集相带;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直接决定了注入水推进方向和速度,形成差异性水驱,是影响油田注水开发最关键的地质因素。在上述3个地质因素的耦合作用下,处于微鼻和三角断块砂滩、砂坪沉积微相是剩余油最为富集的区域,也是油田部署加密井最有利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地质 微构造 沉积微相 储层非均质性 剩余油 耦合作用 别古庄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动压力测定对吉林油田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亚军 宫利忠 殷艳芳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9年第4期61-63,共3页
存在启动压力梯度意味着流体的渗流偏离达西定律,为非线性渗流。通过对吉林油田部分区块的启动压力测定及测试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在低速渗流条件下,流体的流动为非线性渗流;流体在低渗透岩心中渗流时,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启动压力受样品... 存在启动压力梯度意味着流体的渗流偏离达西定律,为非线性渗流。通过对吉林油田部分区块的启动压力测定及测试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在低速渗流条件下,流体的流动为非线性渗流;流体在低渗透岩心中渗流时,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启动压力受样品渗透率的影响,相对气测渗透率来说,岩心的渗透率越低,水测和油测渗透率的下降越显著,其启动压力越高;驱替速度对低渗透油藏采收率有较大的影响,有一个最佳的驱替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启动压力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伏双大地区登娄库组孢粉组合特征研究及地质意义
4
作者 宋立斌 丛杉 +3 位作者 张艳 万传彪 裴警博 张梅生 《非常规油气》 2025年第2期11-24,共14页
为了搞清楚松辽盆地南部伏双大地区登娄库组/段级地层单元的沉积相带展布,落实有利勘探区带,亟需在新的地层划分对比方案基础上开展沉积相研究工作。针对该区登娄库组/段级地层划分存在的分层混乱问题,在借鉴登娄库组标准井松基6井生物... 为了搞清楚松辽盆地南部伏双大地区登娄库组/段级地层单元的沉积相带展布,落实有利勘探区带,亟需在新的地层划分对比方案基础上开展沉积相研究工作。针对该区登娄库组/段级地层划分存在的分层混乱问题,在借鉴登娄库组标准井松基6井生物地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该区探井登娄库组碎屑岩中发现的孢粉化石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登娄库组自下而上4个段均发现了较丰富的孢粉化石,根据孢粉化石纵向上的变化规律,划分了4个孢粉组合,即登一段为“光面三缝孢-三角粒面孢-克拉梭粉”孢粉组合;登二段为“光面三缝孢-无突肋纹孢-杉粉”孢粉组合;登三段为“桫椤孢-隐孔粉-多孔粉”孢粉组合;登四段为“希指蕨孢-克拉梭粉-多孔粉”孢粉组合。2)对伏双大地区登四段进行了沉积微相研究,包括辫状河河道、辫状河河漫、曲流河河道、曲流河河漫和决口扇等5种沉积微相类型,提出曲流河河道为登四段有利勘探区带,建议部署3口预探井。该研究对伏双大地区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伏双大地区 登娄库组 孢粉组合 地层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油田F118区块空气泡沫驱泡沫体系室内实验研究
5
作者 陈强 《石油知识》 2017年第1期53-54,57,共3页
为选取满足F118区块油藏条件的空气泡沫驱注入参数,采用静态、动态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空气泡沫驱室内实验。模拟F118区块流体和油藏物性,评价了不同起泡剂和稳泡剂的能力,以及不同气液比下的泡沫体系封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F118... 为选取满足F118区块油藏条件的空气泡沫驱注入参数,采用静态、动态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空气泡沫驱室内实验。模拟F118区块流体和油藏物性,评价了不同起泡剂和稳泡剂的能力,以及不同气液比下的泡沫体系封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F118区块空气泡沫驱的合理气液比为3∶I,最佳泡沫剂浓度为0.4%,最佳稳泡剂浓度为0.1%,在此条件下有最优的扩大波及体积和提高驱油效率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118区块 泡沫体系 气液比 泡沫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大情字井油田开发的哲学思考
6
作者 李迎九 《非常规油气》 2016年第2期88-92,共5页
大情字井油田是吉林油田成规模开发的低渗—特低渗复杂岩性油藏,其开发历程及科研包含着众多的哲学思想。从油田开发的历程、技术攻关和开发部署等方面入手,以哲学的矛盾论、实践论等为指导,阐述和论证油田开发针对主要矛盾及矛盾主要... 大情字井油田是吉林油田成规模开发的低渗—特低渗复杂岩性油藏,其开发历程及科研包含着众多的哲学思想。从油田开发的历程、技术攻关和开发部署等方面入手,以哲学的矛盾论、实践论等为指导,阐述和论证油田开发针对主要矛盾及矛盾主要方面的认识与解决、认识和实践的相互验证与促进等遵循和包含的重要哲学思想与实践。油田开发要抓住主要矛盾及其阶段性特点,适时调整阶段性的主要矛盾,选用合适的技术、方法、开发原则与开发参数。认识与实践相互验证,理论认识指导生产实践,生产实践深化理论认识,相互指导又相互补充,推动油藏认识与生产实践的健康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油田开发中整体与个体的分割与联系。油田开发要在考虑整体的基础上又考虑到个体特点,在顾及个体特性前提下又统筹整体发展,保障油田长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哲学 油田开发 产能建设 大情字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开发中后期经济可采储量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姜义才 《河南石油》 2004年第6期24-26,共3页
对于进入开发中后期油田 ,采用现金流量法对油田现金流入及现金流出的构成因素及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 ,导出了经济可采储量、经济采收率的计算方法 ,并用此方法对HG油田SET油藏在油价 130 0元 /t的情况下的经济可采储量、经济采收率进行... 对于进入开发中后期油田 ,采用现金流量法对油田现金流入及现金流出的构成因素及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 ,导出了经济可采储量、经济采收率的计算方法 ,并用此方法对HG油田SET油藏在油价 130 0元 /t的情况下的经济可采储量、经济采收率进行了测算 ,测算结果符合该油田的实际 ,为HG油田SET油藏的合理经济开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标预测方法 现金流入 现金流出 净现金流量 经济可采储量 经济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探技术在吉林油田D区块油藏研究中的应用
8
作者 王建一 《石油知识》 2019年第2期44-45,共2页
历经十余年的持续开发,吉林油田D区块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油气富集区。但随着开发程度的加大,资源品质逐年变差,目前未动用资源主要分布在远物源岩性油藏区及近物源构造低部位的高含水区,此类油藏油层薄,储层连续性、物性差,隐蔽性强... 历经十余年的持续开发,吉林油田D区块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油气富集区。但随着开发程度的加大,资源品质逐年变差,目前未动用资源主要分布在远物源岩性油藏区及近物源构造低部位的高含水区,此类油藏油层薄,储层连续性、物性差,隐蔽性强。通过围绕青一段主力油层开展精细构造解释及属性分析,落实小断层及微幅度构造,明确青一段Ⅰ砂组砂岩分布范围,有效指导油藏开发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一段 精细构造解释 地震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砾岩油藏流动单元研究——以克拉玛依油田二中西区八道湾组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何辉 彭仕宓 +1 位作者 黄述旺 张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6-99,共4页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二中西区八道湾组砾岩油藏高含水开发期的特点,提出了砾岩油藏流动单元定量划分方法。通过对取心井参数优选,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储集层流动单元划分为4种类型,建立了各类流动单元的数学判别函数进行判别分析,对非取...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二中西区八道湾组砾岩油藏高含水开发期的特点,提出了砾岩油藏流动单元定量划分方法。通过对取心井参数优选,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储集层流动单元划分为4种类型,建立了各类流动单元的数学判别函数进行判别分析,对非取心井进行了流动单元划分,并应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建立了流动单元三维地质模型,更加准确地反映了地下流体的流动特征,为预测剩余油分布规律、油田后期开发调整及提高采收率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岩油藏 流动单元 聚类分析 剩余油 克拉玛依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嘛甸油田水驱开发注水量界限的实验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亚萍 穆文志 +2 位作者 宋国光 闫文华 余兴华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30,121-122,共7页
针对喇嘛甸油田厚油层发育,且层内非均质性严重的特点,以均质、二类、三类和分流河道四种类型油层为对象,研究了注入孔隙体积倍数与采收率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对均质油层,较小的注入孔隙体积倍数可获得较高的采收率,当进入特高含... 针对喇嘛甸油田厚油层发育,且层内非均质性严重的特点,以均质、二类、三类和分流河道四种类型油层为对象,研究了注入孔隙体积倍数与采收率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对均质油层,较小的注入孔隙体积倍数可获得较高的采收率,当进入特高含水期后,应适当控制注水,如果注水强度过高,当注入孔隙体积倍数达到一定程度时则出现无效循环;对非均质厚油层,注入孔隙体积倍数较低时层内则出现无效循环通道,二类油层、三类油层、分流河道在注入孔隙体积倍数分别为0.59,0.93,0.70时,应采取措施封堵层内无效循环通道,控制无效注水,增加中、低渗透层的注入孔隙体积倍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后,通过封堵层内无效循环通道,增加中、低渗透部位注入孔隙体积倍数,可提高水驱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油田开发 喇嘛甸 采收率 注入孔隙体积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油田红岗气藏低阻气层成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运成 阮宝涛 +2 位作者 李忠诚 张慧宇 景彬彬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3-215,共3页
针对吉林油田红岗气藏地质特征,结合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分析,对吉林油田红岗气藏低阻油气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岩性变细、泥质含量增高及蒙脱石等粘土矿物相对富集造成束缚水含量增高是导致该区油气层电阻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另外... 针对吉林油田红岗气藏地质特征,结合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分析,对吉林油田红岗气藏低阻油气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岩性变细、泥质含量增高及蒙脱石等粘土矿物相对富集造成束缚水含量增高是导致该区油气层电阻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另外低幅度构造也是该区低阻的成因。在此研究基础上利用测井技术对低阻气层进行了识别,研究结果对红岗气藏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岗气藏 低电阻率 束缚水饱和度 测井技术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油田两个产聚合物菌区块连续注入试验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天红 王学武 +2 位作者 苑刚 谢影 杨艳凤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0-81,共2页
A菌在储层中代谢非水溶性聚合物, 能够降低油井产出液含水, 提高单井产量。该菌在吉林油田已进行了 4年的连续注入试验, 从矿场先导性试验到扩大试验, 经历了清水营养基伴随注入到污水营养基伴随注入, 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
关键词 A菌 聚合物 矿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储层沉积微相研究——以松辽盆地乾安油田高台子油层Ⅶ砂组为例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先明 单玄龙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51-257,共7页
针对低渗透油藏储层的特征 ,以岩心资料和大量的测井、录井数字化资料为基础 ,应用沉积微相制图软件系统实现了乾安油田高台子油层Ⅶ砂组低渗透储层的沉积微相自动识别。本区储层沉积微相为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远砂坝和水下扇等类型 ... 针对低渗透油藏储层的特征 ,以岩心资料和大量的测井、录井数字化资料为基础 ,应用沉积微相制图软件系统实现了乾安油田高台子油层Ⅶ砂组低渗透储层的沉积微相自动识别。本区储层沉积微相为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远砂坝和水下扇等类型 ,绘制出Ⅶ砂组 3个小层的平面沉积微相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松辽盆地 低渗透油藏 沉积微相 自动识别 剩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岗油田高台子油藏成岩相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牛世忠 胡望水 +2 位作者 熊平 李相明 黄玉欣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6期43-47,165,共5页
系统地对储层岩心进行观察和分析测试,获取了岩性资料、各种孔隙变化和成岩现象的特征,确定研究区储层主要成岩作用类型、特征和演化阶段。在此基础上,根据岩石类型和成岩作用机制及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将研究区成岩相划分为粒间溶孔发育... 系统地对储层岩心进行观察和分析测试,获取了岩性资料、各种孔隙变化和成岩现象的特征,确定研究区储层主要成岩作用类型、特征和演化阶段。在此基础上,根据岩石类型和成岩作用机制及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将研究区成岩相划分为粒间溶孔发育相、斑状成岩相、致密胶结成岩相和致密压嵌式成岩相。通过取心井段成岩相和相关测井资料对比统计分析,建立了不同类型成岩相测井解释模型,为后续研究区成岩相的平面和空间研究提供了必要条件,为储层分析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相 测井响应特征 成岩作用 红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水平井井网开发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静 景凡 王海忠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9-602,共4页
利用水电相似原理和等值渗流阻力法,同时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对低渗透油藏水平井与直井联合开发的四点法、五点法、七点法及九点法井网产能计算公式进行了理论推导,分别给出了上述4种布井方式下水平井产能计算公式,并分析了穿透比、储集... 利用水电相似原理和等值渗流阻力法,同时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对低渗透油藏水平井与直井联合开发的四点法、五点法、七点法及九点法井网产能计算公式进行了理论推导,分别给出了上述4种布井方式下水平井产能计算公式,并分析了穿透比、储集层厚度及启动压力梯度等方面对不同井网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低渗透油藏,由于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使得不同井网产能比均减小;随着穿透比的增大,水平井不同井网产能比均增大;随着储集层厚度的增大,不同井网产能比均减小。这一研究结果可应用于现场开发方案的编制及井网产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水平井 井网 产能 启动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田超前注水研究 被引量:39
16
作者 王建华 《断块油气田》 CAS 2005年第3期53-54,65,共3页
为了提高木头油田泉头组扶余油藏的开发效果、经济效益及最终采收率,木头油田在大面积同步注水开发取得较好效果的同时,不断探索开发的新途径。通过借鉴国内外油田开发经验,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找出了一条提高单井产量、实现特低渗透油... 为了提高木头油田泉头组扶余油藏的开发效果、经济效益及最终采收率,木头油田在大面积同步注水开发取得较好效果的同时,不断探索开发的新途径。通过借鉴国内外油田开发经验,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找出了一条提高单井产量、实现特低渗透油田高效开发的新路子,即采用超前注水、先注后采的注水开发方式,合理地补充地层能量,提高地层压力,使油井能够长期保持较高的地层能量和旺盛的生产能力,产量递减明显减小。同时降低了因地层压力下降造成的地层伤害,抑制了油井的初始含水率,从而提高了投产初期油田的产量,使得油田能够保持较长的稳产期,减缓了递减,提高最终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超前注水 单井产量 地层压力 含水率 压力驱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余油田微生物现场吞吐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春霞 段伟 王柏利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4-37,共4页
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 (MEOR)技术 ,是一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三次采油技术。就MEOR增油机理、影响因素、现场注入方案、现场监测方案、现场试验取样分析及试验效果分析 ,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在关井期间CO2 含量上升 ,开井生产后产出... 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 (MEOR)技术 ,是一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三次采油技术。就MEOR增油机理、影响因素、现场注入方案、现场监测方案、现场试验取样分析及试验效果分析 ,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在关井期间CO2 含量上升 ,开井生产后产出水中有机质含量增加、pH值下降、细菌浓度及种类增加。 2 9口试验井中有 2 0口见到试验效果 ,见效率达 69% ,试验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增油机理 试验 扶余油田 石油采收率 ME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油田低渗透油藏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肖杭州 于友 +2 位作者 刘美成 李忠诚 王振军 《油气井测试》 2021年第3期70-78,共9页
吉林油田低渗透储层注采关系建立难度大,采收率较低,且不同区块开发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分类参数、界限不统一,储层分类评价无法进行。总结吉林油田低渗透油藏宏观、微观储层特征,结合典型区块动态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先初选分类参数,再利... 吉林油田低渗透储层注采关系建立难度大,采收率较低,且不同区块开发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分类参数、界限不统一,储层分类评价无法进行。总结吉林油田低渗透油藏宏观、微观储层特征,结合典型区块动态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先初选分类参数,再利用灰色关联法确定最终分类参数。引用概率累积法,计算各定量参数的分类界限,同时借鉴Feci综合指数法,对储层进行综合分类评价,建立了吉林油田扶余、高台子油层的综合分类标准。利用储层分类的标准,对各油田扶余及高台子油层的146个开发单元进行了归类,总结出制约低渗透各类储层开发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明确了提高采收率的攻关方向,为各类储层制定主导开发技术政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层 扶余油层 高台子油层 储层分类 灰色关联 储层特征 概率累积法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已开发区块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吉余 王剑 刘琦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16期3786-3790,共5页
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地质条件复杂、区块较多。在评价单元划分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的具体地质特征和开发动态特征,采用聚类分析方法,结合各参数的地质意义和开发意义,优选出6个地质参数和4个开发参数。在单因素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单因素... 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地质条件复杂、区块较多。在评价单元划分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的具体地质特征和开发动态特征,采用聚类分析方法,结合各参数的地质意义和开发意义,优选出6个地质参数和4个开发参数。在单因素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单因素分类评价存在的分类结果不唯一问题,进行了多因素综合定量评价,并建立分类标准,根据分类标准可以将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已开发区块划分为三类。Ⅰ类区块在地质上和开发上好于Ⅱ类区块,Ⅱ类区块优于Ⅲ类区块,分类评价结果与实际地质特征和开发特征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定量评价 参数优选 聚类分析 葡萄花油层 三肇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矿地震勘探技术方法研究综述——金属矿地震勘探技术及其现状 被引量:24
20
作者 勾丽敏 刘学伟 +1 位作者 雷鹏 刘士军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7年第1期16-24,46,共10页
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现有金属矿地震勘探技术及其研究与应用现状,其中包括岩石物理性质分析和散射波场特征分析等基础研究、区域普查地震技术、二维和三维地震成像技术及井下地震勘探技术。指出反射波地震方法是目前金属矿地震勘探的主... 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现有金属矿地震勘探技术及其研究与应用现状,其中包括岩石物理性质分析和散射波场特征分析等基础研究、区域普查地震技术、二维和三维地震成像技术及井下地震勘探技术。指出反射波地震方法是目前金属矿地震勘探的主要方法:国外使用的主流方法是在利用反射波成像处理技术得到的实测成果数据体中,采用强散射特征分析等属性分析方法圈定矿体;国内主要是利用常规反射波方法进行资料处理,在反射剖面上利用散射波概念进行地质解释。同时指出,金属矿勘探所涉及的特殊地震地质条件使得金属矿地震勘探问题落入地震波散射领域,而现有技术中缺少从散射观点出发进行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的理论与配套技术。进而强调研究基于地震波散射理论的散射波地震技术是金属矿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 地震勘探技术 反射波地震方法 地震波散射 散射波地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