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榛子果林病虫害可持续防控的建议
1
作者 邓祥 赵志玲 +3 位作者 修冬莹 黄赫 王冠群 张凯鹏 《吉林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46-48,共3页
本文从经营管理、防治措施、技术指导几个角度分析了榛子果林病虫害暴发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病虫害可持续防控的建议,以期为榛子果林经营管理及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榛子果林 病虫害 经营模式 可持续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松梢斑螟啮小蜂热激蛋白基因的筛选与鉴定
2
作者 郭瑞 刘玉昆 +3 位作者 李婧 翟淑芬 沈垭琢 张凯鹏 《吉林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7-22,共6页
热激蛋白(Hsp)在昆虫抵抗外界不良环境(如寒冷、缺氧、种群密度过大等)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红松梢斑螟啮小蜂的生境冬季寒冷,推测其具有很强的抗寒性。为研究红松梢斑螟啮小蜂的HSPs基因家族,本文基于其全基因组数据,对其Hsps基因进... 热激蛋白(Hsp)在昆虫抵抗外界不良环境(如寒冷、缺氧、种群密度过大等)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红松梢斑螟啮小蜂的生境冬季寒冷,推测其具有很强的抗寒性。为研究红松梢斑螟啮小蜂的HSPs基因家族,本文基于其全基因组数据,对其Hsps基因进行了筛选与鉴定。结果表明:共鉴定出23个Hsps基因,其中包括11个小热激蛋白(sHsps)、1个Hsp40、1个Hsp60、8个Hsp70s和2个Hsp90s。通过构建Hsps和sHsps系统发育树探讨其与其他昆虫的同源性,并利用红松梢斑螟啮小蜂Hsps在不同组织间的表达量构建热图以讨论其潜在功能。本研究可为后续进一步对红松梢斑螟啮小蜂Hsps基因功能展开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梢斑螟啮小蜂 热激蛋白 基因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地区不同植物对美国白蛾取食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3
作者 左彤彤 李婧 +3 位作者 陈越渠 张凯鹏 赵悦成 宋丽文 《中国森林病虫》 2025年第2期29-35,共7页
为明确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对长白山林区植物的食性,测定并分析美国白蛾幼虫对长白山林区广泛分布的12种植物的取食量与植物叶片中营养物质和次生物质含量、叶片绒毛数量和长度等相关性,选取取食量较高的6种植物,测定取食不同时间... 为明确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对长白山林区植物的食性,测定并分析美国白蛾幼虫对长白山林区广泛分布的12种植物的取食量与植物叶片中营养物质和次生物质含量、叶片绒毛数量和长度等相关性,选取取食量较高的6种植物,测定取食不同时间后幼虫体内多种保护酶与解毒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美国白蛾对不同寄主植物的取食量存在差异,对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日取食量最大,为0.882 g,对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var.major日取食量最少,为0.127 g;胡桃楸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为14.4 mg/g,卫矛Euonymus alatus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9.4 mg/g;幼虫取食量与叶片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叶片中蜡质和单宁含量均呈负相关,与叶片绒毛长度无相关性,但与叶片绒毛数量呈较弱正相关;美国白蛾取食不同植物叶片后体内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出现不同程度波动以适应其寄主植物。胡桃楸和卫矛应作为长白山地区的重点监测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取食量 酶活性 寄主植物 长白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