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动脉冲射频联合发散式冲击波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娜 吴大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871-873,共3页
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pain,CP)诊断名词由Sjaastad[1]提出,临床症状表现为枕部向头颞、顶、额单一或多部位的放射痛;查体可见寰枕部压痛阳性,单侧和(或)双侧颈2横突压痛阳性,颈、肩背部软组织压痛阳性;头颅核磁检查无异常,颈椎... 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pain,CP)诊断名词由Sjaastad[1]提出,临床症状表现为枕部向头颞、顶、额单一或多部位的放射痛;查体可见寰枕部压痛阳性,单侧和(或)双侧颈2横突压痛阳性,颈、肩背部软组织压痛阳性;头颅核磁检查无异常,颈椎核磁检查可见轻、中、重度不同程度的退变,包括颈椎曲度改变、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等。对于CP的治疗,药物治疗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核磁检查 压痛阳性 颈椎骨质增生 颈椎间盘突出 颈椎曲度 背根神经节 脊神经脊膜支 发散式 无菌性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骶管裂孔行硬膜外腔臭氧注射时误入蛛网膜下腔2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娜 吴沛龙 吴大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953-954,957,共3页
经骶管裂孔行硬膜外腔内医用臭氧或药物注射治疗腰及下肢疼痛疾病是临床常用的方法。操作中药物注射误入蛛网膜下腔已有多例报道,而医用臭氧误入蛛网膜下腔的病例未见报道。回顾我科于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行上述方法治疗中,有2... 经骶管裂孔行硬膜外腔内医用臭氧或药物注射治疗腰及下肢疼痛疾病是临床常用的方法。操作中药物注射误入蛛网膜下腔已有多例报道,而医用臭氧误入蛛网膜下腔的病例未见报道。回顾我科于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行上述方法治疗中,有2例病人的臭氧注射误入蛛网膜下腔,随访6个月,无不良事件发生,现报道如下。方法1.一般资料2例病人,1例为女性,82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腔 臭氧注射 臭氧气体 医用臭氧 骶管裂孔 脊髓背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硬膜外腔镜下行腰骶神经粘连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致腰腿痛的疗效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娜 宫小文 +2 位作者 宋永光 刘炎 吴大胜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5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评价应用硬膜外腔镜行腰骶神经粘连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致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致腰及(或)下肢疼痛患者127例,应用硬膜外腔镜行腰骶神经粘连松解术,其中开放手术后69例、微创手术后16例、非手术治疗后42例... 目的评价应用硬膜外腔镜行腰骶神经粘连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致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致腰及(或)下肢疼痛患者127例,应用硬膜外腔镜行腰骶神经粘连松解术,其中开放手术后69例、微创手术后16例、非手术治疗后42例。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3个月、6个月时VAS评分及治疗后3个月时改良NacNab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术前、术后l周、3个月、6个月时VAS评分分别为(8.5±113)、(2.4±1.6)、(1.5±0.5)、(1.4±0.4)。与术前相比,术后VAS评分降低(P〈0.05)。术后3个月时有效率为98.6%(125/127例),优良率为93.7%(119例/127例)。结论应用硬膜外腔镜行腰骶神经粘连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致腰腿痛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腔镜 粘连松解 腰腿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