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农村污水处理现状及治理思路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宁 边德军 +3 位作者 赵乐欣 康华 聂泽兵 李清哲 《净水技术》 CAS 2020年第12期99-104,共6页
如今,国家对环境保护越发重视,农村的污水治理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吉林省虽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上取得了一些改善,但农村的水环境污染依然严重,如何对农村污水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理已成为全省迫在眉睫的工作。吉林省属于... 如今,国家对环境保护越发重视,农村的污水治理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吉林省虽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上取得了一些改善,但农村的水环境污染依然严重,如何对农村污水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理已成为全省迫在眉睫的工作。吉林省属于北方寒冷地区,村屯规模较小、分布疏散,各地区经济地形差异较大,集中管网模式并不适用于农村。在经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研吉林省农村污水处理现状后,从政策及技术措施方面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合理性的建议,旨在为吉林省农村污水处理建设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并为我国其他农村地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冷地区 农村污水 污染现状 处理现状 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压内循环生物反应器对不同碳氮比城市污水的处理效果及运行优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雪瑞 郭海燕 +2 位作者 聂泽兵 谷靖颖 边德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51-1456,共6页
针对城市污水中由于氨氮浓度增高而导致的碳氮比(C/N)下降的问题,考察了微压内循环生物反应器(MPR)对不同进水C/N模拟城市污水的处理效果,并进行运行优化。结果表明:(1)保持进水COD为245~357 mg/L,提高进水氨氮使进水C/N(质量比)分别为... 针对城市污水中由于氨氮浓度增高而导致的碳氮比(C/N)下降的问题,考察了微压内循环生物反应器(MPR)对不同进水C/N模拟城市污水的处理效果,并进行运行优化。结果表明:(1)保持进水COD为245~357 mg/L,提高进水氨氮使进水C/N(质量比)分别为8.7、5.6、3.9,MPR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TN去除率由92.42%降至70.06%。进水C/N为3.9时,采用分次进水、分次曝气运行模式,更多碳源被用于反硝化,TN平均去除率提升至81.86%,出水TN低于15 mg/L。(2)随着进水C/N的下降,MPR内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胞外聚合物及好氧段内比好氧速率均下降,通过分次进水、分次曝气的运行调整后,系统的污泥活性得到了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压内循环生物反应器 碳氮比 城市污水 同步硝化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水厂污泥中重金属去除及其土地利用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3
作者 郑少杰 边德军 +3 位作者 聂泽兵 李清哲 王帆 艾胜书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1年第1期58-63,共6页
污泥中富含磷、氮和钾等农作物需要的营养物质,但碍于污泥中残留的重金属离子而难以使用。文章介绍了污泥中重金属的存在形式及作用机理,综述了几种能有效去除重金属的方法(吸附法、淋滤法和化学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影响因素... 污泥中富含磷、氮和钾等农作物需要的营养物质,但碍于污泥中残留的重金属离子而难以使用。文章介绍了污泥中重金属的存在形式及作用机理,综述了几种能有效去除重金属的方法(吸附法、淋滤法和化学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影响因素、处理效果、适用范围及处理后土地利用的现状,以期处理后的污泥能够作为农用土地,减轻剩余污泥二次污染危害,提高剩余污泥利用率,降低经济投入,变废为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厂污泥 重金属去除 土地利用 复合污染物 重金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AO耦合工艺低温污水处理脱氮机理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帆 李军 +4 位作者 艾胜书 朱遂一 聂泽兵 闫艺明 边德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59-1067,共9页
采用分段进水三级AO耦合流离生化工艺处理低温废水,在温度为(10±1)℃条件下,控制HRT为8h,进水流量分配比为3:2:1,污泥回流比为50%,考察耦合工艺对低温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反应器内污染物变化规律、各级氮去除规律及系统硝化... 采用分段进水三级AO耦合流离生化工艺处理低温废水,在温度为(10±1)℃条件下,控制HRT为8h,进水流量分配比为3:2:1,污泥回流比为50%,考察耦合工艺对低温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反应器内污染物变化规律、各级氮去除规律及系统硝化反硝化性能.研究表明:耦合工艺COD及NH+4-N去除效率均超过90%,TN及TP去除效率达到80%,反应器内生物膜污泥浓度在400-800mg/L之间,系统各级NH+4-N去除率均超过80%,缺氧反硝化脱氮率及好氧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率分别为50.15%和26.05%.受底物浓度及功能菌群数量影响,系统第二级比硝化速率及比反硝化速率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AO工艺 活性污泥耦合流离生化 低温污水 污泥浓度 硝化反硝化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A-SBR工艺污水处理效果及其强化生物除磷性能 被引量:5
5
作者 边德军 郑少杰 +4 位作者 李清哲 王帆 艾胜书 朱遂一 聂泽兵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15-122,共8页
为探究AOA-SBR工艺的污水处理效果及其强化生物除磷性能,试验采用厌氧、好氧和缺氧运行模式的SBR反应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OA-SBR工艺具有较好的污水处理效果,在增设的缺氧段中发生的反硝化除磷现象,强化了系统脱氮除磷能力。试验期间... 为探究AOA-SBR工艺的污水处理效果及其强化生物除磷性能,试验采用厌氧、好氧和缺氧运行模式的SBR反应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OA-SBR工艺具有较好的污水处理效果,在增设的缺氧段中发生的反硝化除磷现象,强化了系统脱氮除磷能力。试验期间,在缺氧阶段COD浓度、NH_(4)^(+)—N质量浓度、TN浓度、TP浓度平均分别下降了12、0.35、3、7.36 mg/L,最终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71%、99.03%、78.56%、87.28%。ORP、DO、pH的历时均能较好地反映AOA-SBR工艺在不同时段的生化反应状态。经过培养驯化后,AOA-SBR系统内聚磷菌属Tetrasphaera和反硝化聚磷菌属Dechloromonas均得到明显的富集;主要脱氮功能菌属逐渐由Thauera、Thermomonas、Terrimonas演替为内源反硝化能力较强的Candidatus_Competibacter、Pseudomonas等菌属,内源反硝化菌和反硝化除磷菌的共同作用保障了系统的脱氮效果。试验结果为AOA-SBR工艺实际应用和推广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AOA-SBR工艺 脱氮除磷 反硝化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处理中磷化氢的释放及其研究现状 被引量:1
6
作者 边德军 聂泽兵 +3 位作者 王帆 艾胜书 朱遂一 郭海燕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4期70-75,共6页
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污水处理过程中磷化氢的释放已经得到证实。这对于丰富污水除磷理论、发展除磷技术及磷的资源化回收均具有重要意义。但此过程中磷化氢的转化途径尚不清楚,其生成条件仍存在争议。同时,磷化氢的产量小,影响磷化氢释... 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污水处理过程中磷化氢的释放已经得到证实。这对于丰富污水除磷理论、发展除磷技术及磷的资源化回收均具有重要意义。但此过程中磷化氢的转化途径尚不清楚,其生成条件仍存在争议。同时,磷化氢的产量小,影响磷化氢释放的因素众多,这对于其合成的机理探索非常不利。为此,综述了污水处理中磷化氢生成/释放的相关研究工作,从磷化氢的生成条件、检测方法及其释放的影响因素3个方面总结当前的研究进展,同时探讨了磷化氢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并综合现有的研究基础及发展态势,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难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氢 污水处理 生成条件 检测方法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R工艺处理高浓度废机油加工回收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宁 边德军 +3 位作者 赵乐欣 莫文锋 聂泽兵 艾胜书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5-103,共9页
针对COD高达2×10^(5)mg/L的4S店汽车发动机废机油加工回收废水,试验采用不同方式稀释废水研究其生化处理效果。4种稀释方式分别为自来水稀释、实验室SBR生化池出水稀释、本反应器出水50%回用稀释、本反应器出水75%回用稀释。结果表... 针对COD高达2×10^(5)mg/L的4S店汽车发动机废机油加工回收废水,试验采用不同方式稀释废水研究其生化处理效果。4种稀释方式分别为自来水稀释、实验室SBR生化池出水稀释、本反应器出水50%回用稀释、本反应器出水75%回用稀释。结果表明,实验室SBR生化池出水稀释方式能稳定且有效地降解这种难处理的机油废水,COD、NH_(4)^(+)-N、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54%、88.72%、79.53%。同时,实验室SBR生化池出水稀释方式的微生物菌群中利于脱氮的α-Proteobacteria纲和促进EPS分泌的Candidatus-Competibacter属丰度高于其他3种方式,表明生化出水稀释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机油废水的生化降解特性,使其能够通过SBR工艺进行生化处理,且处理成本低廉,易于实现。试验结果为废机油加工回收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条可行的生化处理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油废水 难降解有机物 SBR工艺 污泥特性 微生物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膨胀特性及控制研究现状 被引量:6
8
作者 艾胜书 王子恒 +4 位作者 杜林竹 康华 曲红 王帆 边德军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2年第3期57-64,共8页
文章通过总结大量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污泥膨胀的特性研究现状,并根据特性研究,分析污泥膨胀主要产生因素和控制措施。其次,结合丝状菌膨胀机理及形态结构特征,阐述了3种选择器控制污泥膨胀的原理和其他可持续性控制措施。最后从微生物... 文章通过总结大量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污泥膨胀的特性研究现状,并根据特性研究,分析污泥膨胀主要产生因素和控制措施。其次,结合丝状菌膨胀机理及形态结构特征,阐述了3种选择器控制污泥膨胀的原理和其他可持续性控制措施。最后从微生物方向对未来污泥膨胀控制及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膨胀 污水处理 活性污泥法 丝状菌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量对微压内循环多生物相反应器同步脱氮除磷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边德军 沈国 +3 位作者 艾胜书 朱遂一 聂泽兵 王喜超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2-159,共8页
以人工配置的模拟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利用厌氧/好氧(A/O)模式运行的微压内循环多生物相反应器(MPSR),研究了不同曝气量[0.100,0.075和0.050 L/min]对MPSR反应器同步脱氮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曝气量的降低,总氮去除率由75.39%提高至... 以人工配置的模拟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利用厌氧/好氧(A/O)模式运行的微压内循环多生物相反应器(MPSR),研究了不同曝气量[0.100,0.075和0.050 L/min]对MPSR反应器同步脱氮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曝气量的降低,总氮去除率由75.39%提高至81.21%,同步硝化反硝化效率由20.68%提高至33.55%,但出水均符合一级A标准.当曝气量为0.050 L/min)时,MPSR反应器具有最佳的脱氮除磷效果,出水中COD,NH+4-N,总氮、总鳞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0.77,0.15,7.14和0.06 mg/L.相对低的曝气量有利于强化MPSR的脱氮性能,稳定除磷效果,同时有利于节约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量 MPSR 同步硝化反硝化 反硝化除磷 城市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C/P下AOA-SBR工艺磷形态转化规律及污泥特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曲红 石雪颖 +5 位作者 聂泽兵 李清哲 刘文爱 于鸽 马云广 边德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2-101,共10页
采用5组厌氧/好氧/缺氧(AOA)模式运行的SBR反应器,考察不同C/P(120,40,24,17,13)下AOA-SBR系统磷形态转化规律及污泥特性.结果表明,5组反应器的COD、TN、NH_(4)^(+)-N去除效果均优于一级A标准.随着C/P的降低,系统TP去除量逐渐提高.C/P小... 采用5组厌氧/好氧/缺氧(AOA)模式运行的SBR反应器,考察不同C/P(120,40,24,17,13)下AOA-SBR系统磷形态转化规律及污泥特性.结果表明,5组反应器的COD、TN、NH_(4)^(+)-N去除效果均优于一级A标准.随着C/P的降低,系统TP去除量逐渐提高.C/P小于24时,TP的去除效果开始变差且波动剧烈,在C/P为40时系统TP去除效果最稳定,平均去除率为99.22%.磷形态结果表明,随着C/P的降低,污泥中各项磷形态含量均有所升高.IP是TP最主要的磷形态,不同C/P下IP占TP的含量相近(约96%).随着C/P的降低,NAIP、AP占污泥TP的含量与IP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OP占污泥TP的含量保持下降趋势.生物有效磷(NAIP与OP之和)对污水除磷效果影响最大,C/P为40的系统中污泥中生物有效磷占比最高,污水TP去除效果最好.污泥MLSS与SVI值随着C/P的降低而增大,C/P较低的系统有发生污泥膨胀的风险.高通量测序表明,随着C/P的降低,除Dechloromonas外,PAOs与DPB含量均有所下降,污水TP去除效果较差且波动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A-SBR工艺 C/P 磷形态 污泥特性 PA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磷比对厌氧/好氧/缺氧-序批式反应器工艺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曲红 郑少杰 +3 位作者 聂泽兵 李清哲 谷靖颖 边德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4-728,共5页
研究了不同碳磷比(C/P)条件下厌氧/好氧/缺氧(AOA)-序批式反应器(SBR)工艺的脱氮除磷特性,主要考察了C/P(以质量比计)分别为40、24、17的情况。结果显示,C/P对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去除几乎没有影响,对总氮的去除有一定影响,对总磷(TP)的... 研究了不同碳磷比(C/P)条件下厌氧/好氧/缺氧(AOA)-序批式反应器(SBR)工艺的脱氮除磷特性,主要考察了C/P(以质量比计)分别为40、24、17的情况。结果显示,C/P对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去除几乎没有影响,对总氮的去除有一定影响,对总磷(TP)的去除影响较大。适当降低C/P有利于提升释磷量,但可能会降低最终的TP去除量。在好氧段,氨氮会大量转化为硝态氮;在缺氧段,硝态氮被反硝化去除。AOA-SBR工艺中存在着明显的聚磷菌和反硝化聚磷菌聚集现象,但随着C/P的降低聚糖菌会增加,除磷方式会由聚磷菌单一除磷演替为聚磷菌与反硝化聚磷菌协同除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氮除磷 反硝化 碳磷比 序批式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对长泥龄MPR脱氮除磷及污泥特性的影响
12
作者 蒋维卿 谷靖颖 +3 位作者 李清哲 聂泽兵 郑少杰 边德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5-70,共6页
针对长泥龄运行下(SRT=100 d)的微压内循环多生物相反应器(MPR),探究不同进水C/P(分别为110、53、39)对系统脱氮除磷以及污泥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P分别为110、53、39时,TP去除效率分别为95.42%、81.43%、55.91%,除磷效率... 针对长泥龄运行下(SRT=100 d)的微压内循环多生物相反应器(MPR),探究不同进水C/P(分别为110、53、39)对系统脱氮除磷以及污泥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P分别为110、53、39时,TP去除效率分别为95.42%、81.43%、55.91%,除磷效率明显降低。TP出水质量浓度随C/P变化的拟合公式为y=23.66/(x-30),R^(2)达到0.99。根据拟合结果计算出满足出水达标的最低C/P为77。拟通过投加碳源来解决高磷出水达标的问题,最小碳源投加量随C/P变化的拟合公式为y=11.60-204.46ln(x-25.63),R^(2)达0.96。系统中MLSS、MLVSS、MLVSS/MLSS随C/P的降低而下降,SV、SVI上升,污泥中微生物数量减少,沉降性能下降,微型动物种类丰富度减少、活性污泥性状变差,到C/P=39末期PAOs淘洗出系统,丝状菌及其他异养菌开始增殖。由于长SRT运行与反应器结构的优势,进水C/P的变化对COD、NH_(4)^(+)-N、TN去除效果影响较小,去除效率分别保持在90%、99%、7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 微压内循环多生物相反应器(MPR) SRT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SR无污泥外排系统长期运行机制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清哲 边德军 +4 位作者 聂泽兵 郑少杰 王帆 艾胜书 朱遂一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9-176,共8页
针对日益凸显的剩余污泥产量大、处置难的问题,实验采用微压内循环生物反应器(MPSR)在无污泥外排运行方式下处理污水.MPSR的有效容积为36L,序批式运行,运行参数为曝气量0.14m^3/h,排水比50%,循环周期12h,进水温度(20±1)℃,连续运行... 针对日益凸显的剩余污泥产量大、处置难的问题,实验采用微压内循环生物反应器(MPSR)在无污泥外排运行方式下处理污水.MPSR的有效容积为36L,序批式运行,运行参数为曝气量0.14m^3/h,排水比50%,循环周期12h,进水温度(20±1)℃,连续运行225d.实验结果表明,MPSR具有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COD、TP、NH4^+-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5%、95%、95%、75%.活性污泥SVI、EPS和生物相结果表明,无污泥外排MLSS大量增长下污泥仍具有高效沉降稳定性.由高通量测序分析可知,系统菌群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且稳定期具有丰度更高的脱氮除磷功能菌群,保证了无污泥外排MPSR系统可长期序批式运行和系统高效的污染物降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压内循环生物反应器(MPSR) 无污泥外排系统 污染物去除率 高通量测序 系统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批式AOA同步脱氮除磷工艺研究综述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清哲 边德军 +3 位作者 聂泽兵 谷靖颖 王帆 艾胜书 《净水技术》 CAS 2020年第11期79-85,129,共8页
随着我国城市污水污染物结构发生改变,传统污水同步脱氮除磷工艺处理效率低等弊端日益突出。为达标排放,传统工艺普遍呈现耗能高、药耗大等缺点,故更高效的污水同步脱氮除磷工艺亟待研发。厌氧、好氧、缺氧(AOA)运行模式的SBR工艺将缺... 随着我国城市污水污染物结构发生改变,传统污水同步脱氮除磷工艺处理效率低等弊端日益突出。为达标排放,传统工艺普遍呈现耗能高、药耗大等缺点,故更高效的污水同步脱氮除磷工艺亟待研发。厌氧、好氧、缺氧(AOA)运行模式的SBR工艺将缺氧反硝化除磷和SBR易调控的优点结合起来,节省碳源,具有高效、节能和稳定等优势。对此,文中从同步脱氮除磷角度出发,归纳了高效的后置反硝化除磷序批式AOA工艺的优势,总结了该工艺参数优化研究现状。同时,综合现有研究基础对序批式AOA工艺进行了效能分析与应用思考,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脱氮除磷 后置反硝化除磷 序批式AOA 工艺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压内循环反应器与序批式反应器的污染物去除及污泥特性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边德军 王喜超 +3 位作者 艾胜书 王帆 刘松林 朱遂一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15-1318,1344,共5页
微压内循环反应器(MPSR)是在序批式反应器(SBR)基础上研制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重点从污泥特性方面对两个反应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MPSR稳定运行时对水中COD、TP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99%、98.72%、75.79%,SBR稳定运行时对水... 微压内循环反应器(MPSR)是在序批式反应器(SBR)基础上研制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重点从污泥特性方面对两个反应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MPSR稳定运行时对水中COD、TP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99%、98.72%、75.79%,SBR稳定运行时对水中COD、TP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93%、95.92%、66.28%,说明MPSR对碳、氮、磷的去除能力强于SBR,主要是MPSR的反硝化能力强于SBR。MPSR的总胞外聚合物(EPS)含量比SBR高,其中蛋白质与多糖的质量比也大于SBR,因而MPSR的污泥沉淀脱水性能更强,除磷效果更好。MPSR污泥粒径总体小于SBR,有利于提高MPSR污泥的吸附能力。MPSR和SBR的硝化能力基本相当,但反硝化能力MPSR大于SB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压内循环反应器 序批式反应器 污泥粒径 胞外聚合物 硝化 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修饰分子印迹聚合膜电极检测双酚A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丹妮 王鑫宏 +2 位作者 路莹 秦伟超 于洪斌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8年第6期44-46,68,共4页
以纳米金修饰玻碳电极为基础电极,以双酚A为模板分子,以邻氨基苯硫酚为聚合单体,采用循环伏安法电聚合制备分子印迹聚合膜,利用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法研究电极的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双酚A在修饰电极表面的反应是一个受吸附控制的等电... 以纳米金修饰玻碳电极为基础电极,以双酚A为模板分子,以邻氨基苯硫酚为聚合单体,采用循环伏安法电聚合制备分子印迹聚合膜,利用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法研究电极的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双酚A在修饰电极表面的反应是一个受吸附控制的等电子、质子转移的不可逆反应。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检测双酚A,线性范围为5. 0×10^(-6)mol/L~4. 0×10^(-4)mol/L,检出限为2. 3×10^(-7)mol/L。将该电极用于自来水和牛奶样品的测定,结果均为未检出,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 5%和95. 4%,3次测定结果的RSD分别为4. 0%和5.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纳米金 分子印迹 电聚合 差分脉冲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QYY降解喹啉的转录组分析
17
作者 许馨 赵雪莹 +3 位作者 霍洪亮 于杨 彭举威 霍明昕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3-130,共8页
以分离出的一株喹啉降解菌睾丸酮丛毛单胞菌QYY为实验对象,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喹啉质量浓度为0(C组)、100 mg/L降解6h(Q-100组)及400 mg/L降解7h(Q-400组)条件下的菌株进行了测序分析,研究了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对喹啉的降解途径和相关... 以分离出的一株喹啉降解菌睾丸酮丛毛单胞菌QYY为实验对象,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喹啉质量浓度为0(C组)、100 mg/L降解6h(Q-100组)及400 mg/L降解7h(Q-400组)条件下的菌株进行了测序分析,研究了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对喹啉的降解途径和相关基因.结果表明:与对照C组相比,Q-100和Q-400组中分别有上调基因606和915个、下调基因510和685个.其中,参与喹啉降解的bphB基因在两组实验组中均显著上调,ligABC基因在Q-100组中显著上调.此外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KEGG数据库中ABC转运系统与能量代谢中,这与底物的识别转运、信号转导、基因表达调控及能量提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啉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QYY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料尺寸对SBBR工艺低温脱氮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边德军 闫艺明 +3 位作者 艾胜书 聂泽兵 王帆 朱遂一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1-137,共7页
通过改变生物膜反应器(SBBR)的填料尺寸,探究了填料尺寸对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低温脱氮的影响.其中三个工况采用的填料分别为边长1,1.5,2cm的立方体海绵.反应器在进水水温为(10±1)℃、运行周为12h、填料填充率为16%、曝气量为45mL/... 通过改变生物膜反应器(SBBR)的填料尺寸,探究了填料尺寸对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低温脱氮的影响.其中三个工况采用的填料分别为边长1,1.5,2cm的立方体海绵.反应器在进水水温为(10±1)℃、运行周为12h、填料填充率为16%、曝气量为45mL/min的条件下,对模拟的城市污水进行了处理,对比分析了三个工况稳定运行期间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填充尺寸为1cm的填料时反应器低温脱氮效果最好,其中NH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和80%,而其他工况NH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低于80%和70%.较小尺寸的填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传质和微生物的富集,有效提升了SBBR的低温脱氮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BR 海绵填料 低温 生物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废水中低浓度镍和锌离子的高效富集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遂一 吴亚琼 +5 位作者 霍明昕 林雪 曲展 苏婷 刘剑聪 谢新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381-3386,共6页
电镀废水中低浓度重金属离子的处理普遍采用混凝沉淀法,由此产生了大量重金属污泥,其安全处置过程复杂且成本较高.基于此,本文研究了一种资源化回收电镀废水中低浓度镍离子(Ni^2+)和锌离子(Zn^2+)的方法.结果表明,电镀废水经过铁盐混凝... 电镀废水中低浓度重金属离子的处理普遍采用混凝沉淀法,由此产生了大量重金属污泥,其安全处置过程复杂且成本较高.基于此,本文研究了一种资源化回收电镀废水中低浓度镍离子(Ni^2+)和锌离子(Zn^2+)的方法.结果表明,电镀废水经过铁盐混凝后,产生的沉淀溶解于硝酸中,得到硝酸溶解液中Ni^2+和Zn^2+浓度分别高达2.3 g·L^-1和1.5 g·L^-1,而杂质铁(Fe^3+)浓度为12.2 g·L^-1.将硝酸溶解液直接进行水热处理,溶液中Ni^2+和Zn^2+浓度不变,残留铁浓度为1.76 g·L^-1.向硝酸溶解液中添加乙酰丙酸(C5H8O3)后进行水热处理,Ni^2+和Zn^2+浓度依然不变,但溶液中残留铁浓度仅为0.78 mg·L^-1.硝酸溶解液中铁的去除主要源于水热条件下铁的水解和缩聚转化为高结晶度的赤铁矿.添加乙酰丙酸能够同时降低溶液中NO-3浓度和提升pH值,促进溶液中铁的水解和缩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离子 赤铁矿 沉淀 富集 资源化
原文传递
超长污泥龄对MPR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边德军 赵乐欣 +4 位作者 王宁 聂泽兵 王帆 艾胜书 朱遂一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35-1743,共9页
针对高MLSS下系统的稳定运行及脱氮除磷效果,采用微压内循环生物相反应器(MPR)处理模拟城市污水,探究了超长污泥龄(SRT)在50、70、90 d时,MPR不断减少剩余污泥排放量下的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当SRT由50 d提升至90 d时,MPR工艺的脱氮... 针对高MLSS下系统的稳定运行及脱氮除磷效果,采用微压内循环生物相反应器(MPR)处理模拟城市污水,探究了超长污泥龄(SRT)在50、70、90 d时,MPR不断减少剩余污泥排放量下的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当SRT由50 d提升至90 d时,MPR工艺的脱氮能力得到增强,TN的平均去除率由75.97%提高到84.60%。在延长SRT后,MPR工艺对TP的去除速率有所降低,但TP的去除率仍可稳定保持在97%以上,超长SRT对TP的去除效果影响不显著。在SRT为90 d时,系统稳定期的平均MLSS为13252 mg·L^(-1),SVI为70 mL·g^(-1)。此时系统脱氮除磷效果最佳,COD、N H4+-N、TN、TP平均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24.73、0.49、6.99、0.07 mg·L^(-1),出水优于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以上结果表明,在超长SRT下,MPR系统不仅可长期稳定运行,还可保障较高的脱氮除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压内循环生物相反应器(MPR) 超长污泥龄 脱氮除磷 城市污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