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一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朴光华 许成军 +1 位作者 韩磊 崔永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76-776,共1页
关键词 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 诊断 直肠癌 手术探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权宁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5期742-743,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6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的术后恢...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6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的术后恢复时间指标(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和情绪状态(焦虑、抑郁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分别采用Zung焦虑自我评定量表(SAS)和Zung抑郁症自我评定量表(SDS)评价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时间指标和术后VAS、SAS及SDS均优于对照组,除住院时间和VAS(P<0.05)外,其余均为P<0.01;观察组的感染、恶心、呕吐和腹痛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除腹痛腹胀(P<0.05)外,其余均为P<0.01;两组的肠粘连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63.64%vs.39.39%,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恢复,缓解疼痛及负面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应用效果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位和喂养护理对早产儿胃食管反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文玉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27期5743-5743,共1页
目的:探讨体位和喂养护理对早产儿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将66例发生胃食管反流的早产儿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仰卧位和头高俯卧位安置体位,均给予按时喂养和药物治疗;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入院前后的呕吐溢乳次数及... 目的:探讨体位和喂养护理对早产儿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将66例发生胃食管反流的早产儿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仰卧位和头高俯卧位安置体位,均给予按时喂养和药物治疗;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入院前后的呕吐溢乳次数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90.91%和72.73%,均高于对照组的69.70%和45.45%(P<0.05);入院后1周的溢乳呕吐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06%与27.27%,P<0.05)。结论:体位和喂养护理防治早产儿胃食管反流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护理 喂养护理 早产儿 胃食管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剖宫产产妇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文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2期351-352,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剖宫产产妇康复中的应用效果,为剖宫产术后最优护理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将82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仅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的常见时间指标(肛门排气...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剖宫产产妇康复中的应用效果,为剖宫产术后最优护理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将82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仅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的常见时间指标(肛门排气时间、拔管后的排尿时间),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产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焦虑(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和抑郁(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结果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23.6±3.8)h vs.(34.8±5.1)h,P<0.01;观察组的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2.63±1.57)hvs.(5.81±2.05)h,P<0.05,自然排尿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5.12%vs.78.05%,P<0.01);观察组的血尿、头痛、呕吐、乳房肿胀和乳汁不足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产后的VAS、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除血尿和VAS(P<0.05)外,其余均为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促进剖宫产产妇的康复,加快产后肛门排气和拔管后的排尿,降低并发症并改善产后疼痛、焦虑和抑郁状态,可在产科护理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剖宫产产妇 产后康复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冠状动脉左室漏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崔梅花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4期251-251,共1页
1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39岁。阵发性胸痛、气短6年,加重4个月。查体:心界增大,心前区舒张期喷射样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肌缺血。胸部片示:普大型心脏增大。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左心增大,左室内径79mm,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诊断 右冠状动脉左室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针头找寻异感定位法作肌腱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李明姬 金浩哲 金福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8年第36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用针头找寻异感定位法作肌腱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6例骨科患者相关的临床资料。结果用针头找寻异感法,肌腱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材料简单、操作简便、麻醉效果满意、并发症少。结论临床应用7号... 目的探讨用针头找寻异感定位法作肌腱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6例骨科患者相关的临床资料。结果用针头找寻异感法,肌腱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材料简单、操作简便、麻醉效果满意、并发症少。结论临床应用7号注射器针头找寻异感法,准确向筋膜间隙注入足够量的局麻药,可以满足上肢尺侧和肩部手术,无需联合颈丛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头 异感定位法 肌腱沟臂丛 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罗哌卡因致过敏性荨麻疹1例
7
作者 李明姬 《中国当代医药》 2008年第24期78-78,共1页
目的:就1例甲磺酸罗哌卡因导致患者发生过敏性荨麻疹进行分析。方法:急性阑尾炎患者因注射甲磺酸罗派卡因出现过敏性荨麻疹,静脉注射10mg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1g,面罩吸氧,经观察15min之后,红色斑块渐渐消失,直到完全消失。结果... 目的:就1例甲磺酸罗哌卡因导致患者发生过敏性荨麻疹进行分析。方法:急性阑尾炎患者因注射甲磺酸罗派卡因出现过敏性荨麻疹,静脉注射10mg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1g,面罩吸氧,经观察15min之后,红色斑块渐渐消失,直到完全消失。结果:行阑尾切除术。手术顺利,患者术中清醒,生命体征平稳,无不适感觉,术后安全回病房。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广泛应用于临床,引起过敏的报道比较少,从该病例看,临床应用时需要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罗哌卡因 变态反应 荨麻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