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析气象观测设备雷电灾害防御关键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锦顺 刘洋 张劲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第10期143-144,共2页
科技高速发展,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已经进入了自动化模式,各类现代化气象观测设备给地面气象测报业务带来极大便利,也对气象台站设备系统的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因为气象台站观测设备防抗雷电电磁脉冲以及雷电感应过电流的能力较为薄弱,一... 科技高速发展,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已经进入了自动化模式,各类现代化气象观测设备给地面气象测报业务带来极大便利,也对气象台站设备系统的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因为气象台站观测设备防抗雷电电磁脉冲以及雷电感应过电流的能力较为薄弱,一旦气象台站防雷措施不到位,势必会使得气象观测设备因为雷击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对气象观测数据的正常采集以及传输造成不利影响。文章阐述了雷电给气象观测设备带来的主要危害,探究了气象观测设备雷电灾害防御关键技术,为更好地开展气象台站防雷工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观测设备 雷电灾害 防御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玉米干旱风险对产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穆佳 吴迪 +2 位作者 刘洋 王冬妮 任景全 《干旱气象》 2024年第4期498-506,共9页
气候增暖背景下,干旱对吉林省玉米生产影响最大,准确评估玉米干旱风险,能够为保障吉林玉米生产安全提供科学参考。基于吉林省1961—2020年逐日气象数据、玉米发育期和产量资料,构建干旱风险指数,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其与相对气象产... 气候增暖背景下,干旱对吉林省玉米生产影响最大,准确评估玉米干旱风险,能够为保障吉林玉米生产安全提供科学参考。基于吉林省1961—2020年逐日气象数据、玉米发育期和产量资料,构建干旱风险指数,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其与相对气象产量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吉林省玉米各发育阶段干旱风险指数由西北向东南递减,播种至出苗期干旱风险最高,乳熟至成熟期干旱风险最低。干旱风险指数与相对气象产量呈负相关关系,且在抽雄至乳熟期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吉林西部最大综合干旱风险指数普遍在2.5以上,能够造成7成玉米减产;吉林中部最大综合干旱风险指数在2.0左右,灾损率可达5成。在吉林省西部和中部,抽雄至乳熟期干旱风险指数、综合干旱风险指数与相对气象产量均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当综合干旱风险指数较小(0.0~2.0)时,相对气象产量正负值不确定性较大。当综合干旱风险指数较大(2.0~4.0)时,相对气象产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玉米灾损率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风险指数 相对气象产量 灾损率 玉米 吉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LF/LF资料的吉林省雷电流幅值特征分析
3
作者 江晓玲 王羽飞 +1 位作者 刘洋 王亮 《气象灾害防御》 2024年第2期24-27,共4页
采用吉林省2015—2021年VLF/LF闪电定位资料中的地闪数据,研究雷电流幅值和累积概率分布,并拟合IEEE工作组和国内电力行业两种幅值分布公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VLF/LF系统雷电流幅值主要集中在2~100kA范围内,以负闪为主;闪电概率密... 采用吉林省2015—2021年VLF/LF闪电定位资料中的地闪数据,研究雷电流幅值和累积概率分布,并拟合IEEE工作组和国内电力行业两种幅值分布公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VLF/LF系统雷电流幅值主要集中在2~100kA范围内,以负闪为主;闪电概率密度随电流幅值变化先增后减,正闪电流幅值分布相对分散,负闪电流幅值比较集中;正、负闪雷电流幅值曲线存在交点,交点处雷电流幅值为19kA,负地闪分布于闪电强度的低值区,正地闪主要分布在闪电强度的大值区;采用IEEE推荐形式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曲线更适合吉林省,闪电强度在2~50kA范围时,相对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流幅值 累积概率 概率密度 相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LF/LF三维闪电定位系统的吉林省闪电特征分析
4
作者 刘洋 江晓玲 +1 位作者 刘嘉欣 贾凡妮 《气象灾害防御》 2024年第1期12-16,共5页
利用2018—2020年吉林省VLF/LF三维闪电定位资料,分析了吉林省闪电的时空分布和雷电流强度特征。结果表明:吉林省闪电集中发生在5—9月,峰值在6月;日闪电高发时段在13—19时;总闪、地闪和云闪频数时变化特征趋于一致,均呈双峰型,主峰值... 利用2018—2020年吉林省VLF/LF三维闪电定位资料,分析了吉林省闪电的时空分布和雷电流强度特征。结果表明:吉林省闪电集中发生在5—9月,峰值在6月;日闪电高发时段在13—19时;总闪、地闪和云闪频数时变化特征趋于一致,均呈双峰型,主峰值出现在16—17时,次峰值出现在23—24时;地闪以负闪为主,云闪中的正、负闪比例相近。吉林省总闪密度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辽源北部、四平东部、长春南部至吉林中西部一带,东部延边州的龙井、延吉、图们一带,松原南部至长春西部一带;云闪和地闪高密度区域也基本出现在这三个高值区内;闪电高值区均处于山区及半山区地带。雷电流强度主要集中在10~50 kA,正闪的平均雷电流强度高于负闪。云闪多发生在2~5 km的高度,高度小于16 km时,平均雷电流强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高度大于16 km时,高度越高平均雷电流强度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LF/LF三维闪电定位 闪电频数 云闪高度 雷电流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L-NZCv1.0短期气候预测系统对吉林省春、夏季气温、降水预测的初步检验评估 被引量:2
5
作者 曲美慧 涂钢 +1 位作者 刘洋 穆佳 《气象灾害防御》 2022年第1期16-21,共6页
利用1981—2021年吉林省50个自动气象观测站逐月气温和降水量资料,采用趋势异常综合检验(Ps)、距平符号一致率(Pc)、距平相关系数(ACC)方法,对JL-NZCv1.0短期气候预测系统2018—2021年春、夏季吉林省气温和降水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检验评... 利用1981—2021年吉林省50个自动气象观测站逐月气温和降水量资料,采用趋势异常综合检验(Ps)、距平符号一致率(Pc)、距平相关系数(ACC)方法,对JL-NZCv1.0短期气候预测系统2018—2021年春、夏季吉林省气温和降水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检验评估。结果表明:该系统对吉林省春、夏季气温和降水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从Ps评分和距平符号一致率Pc比较来看,气温明显高于降水、春季高于夏季。春季气温平均Ps为84.9分、夏季气温平均Ps为81.7分;春季降水平均Ps为74分,夏季降水平均Ps为61.6分;ACC技巧显示春季优于夏季;春、夏季气温空间分布预测与观测较为一致,而降水空间分布预测相对较差;此外,该系统预测的气温和降水的量级较观测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L-NZCv1.0 短期气候预测 检验 春、夏季气温和降水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农业抗旱飞机增雨作业过程分析——以2021年6月1日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汪晓梅 李茂仑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23期60-63,共4页
利用土壤湿度仪、地基微波辐射计、机载云粒子谱仪CDP(2~50um)、机载云粒子谱仪CIP(25~1550um)、机载降水粒子成像仪CDP(100~6200um)、AIMMS20机载综合气象仪等设备,对2021年5月31日全省10cm土壤相对湿度进行监测,发现吉林省中西部地区... 利用土壤湿度仪、地基微波辐射计、机载云粒子谱仪CDP(2~50um)、机载云粒子谱仪CIP(25~1550um)、机载降水粒子成像仪CDP(100~6200um)、AIMMS20机载综合气象仪等设备,对2021年5月31日全省10cm土壤相对湿度进行监测,发现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土壤缺墒严重;2021年6月1日上午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对长春-辽源-长春沿线土壤缺墒严重的部分乡镇实施农业抗旱飞机增雨作业,经飞机机载探测数据、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数据和作业后48h内自动站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作业效果明显,飞机作业航线影响区部分乡镇雨量达到中雨级别,对缓解春播后期农作物补水保苗发挥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墒情 云粒子谱 抗旱 飞机增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吉林省的两次相似路径超强台风对比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玥 张富龙 樊嘉璐 《气象灾害防御》 2022年第4期40-43,共4页
利用吉林省区域气象站的常规观测数据、中央气象台台风网数据和NCEP的1°×1°逐6h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影响吉林省的两次相似路径台风“美莎克”和“海神”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强且位置偏北,其... 利用吉林省区域气象站的常规观测数据、中央气象台台风网数据和NCEP的1°×1°逐6h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影响吉林省的两次相似路径台风“美莎克”和“海神”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强且位置偏北,其特殊的形状配合其西侧强盛的偏南引导气流是两次台风能够北上登陆的主要原因。登陆后受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和台风移动方向上风场的偏西分量增大影响,导致台风向西北方向移动。两次台风登陆后移入高空急流右后侧,高空急流为台风高层流出提供高速气流,且高层辐散低层辐合有利于垂直上升运动的发展。台风“美莎克”强降水发生在其中心西北侧,即东南气流与偏北气流交汇处附近;台风“海神”强降水发生在其中心北侧,即东南气流与东北气流交汇处附近。假相当位温密集带即能量锋区和垂直速度大值区的重叠区域对台风强降水发生区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上台风 暴雨 副热带高压 阻塞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基观测的吉林省闪电时空特征分析
8
作者 王羽飞 李健 +1 位作者 江晓玲 刘洋 《气象灾害防御》 2022年第1期1-5,共5页
利用VLF/LF三维闪电监测定位系统数据资料,对吉林省闪电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闪电活动季节变化特征明显,夏、秋、春、冬依次递减,且负地闪发生最频繁;闪电频次逐月变化呈6月、9月双峰型,其中9月中旬发生闪电最多;日闪... 利用VLF/LF三维闪电监测定位系统数据资料,对吉林省闪电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闪电活动季节变化特征明显,夏、秋、春、冬依次递减,且负地闪发生最频繁;闪电频次逐月变化呈6月、9月双峰型,其中9月中旬发生闪电最多;日闪电活动呈单峰型,时间跨度宽,16—19时的时闪电频次均大于4万次,以18时为最多;闪电高密度区可归纳为3个,一是松原、四平、长春西及吉林中西部,二是东部延边州的汪清、延吉、龙井,三是靖宇县、白山市、通化县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 闪电 雷电 闪电特征 闪电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农业雷电灾害的发生与防雷对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嘉欣 任菲莹 +1 位作者 樊嘉璐 刘洋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期300-302,共3页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设施农业在农业生产领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在我国设施农业开展全面建设的过程中,雷电灾害是影响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此,对设施农业雷电...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设施农业在农业生产领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在我国设施农业开展全面建设的过程中,雷电灾害是影响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此,对设施农业雷电灾害的产生与防雷对策进行深入研究,结合设施农业雷电灾害的类型和成因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雷电灾害的防御策略,为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健康发展,提高设施农业建设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 雷电灾害 类型和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天气雷达逐仰角流数据实时监测平台设计
10
作者 吴天亭 徐昕 江晓玲 《科学与信息化》 2022年第16期59-61,共3页
本文利用Java语言作为软件后台程序开发语言,用Web Socket进行数据传输,用JSON格式作为数据传输格式,以吉林省逐仰角雷达流数据作为平台监测的数据源,设计了实时监测系统,以期为吉林省气象局的预报业务提供服务。
关键词 雷达流 实时监测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线偏振雷达在农业增雨防雹减灾作业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李茂仑 汪晓梅 +1 位作者 谷笑楠 尹东昊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3期97-103,共7页
本文以影响吉林省农业生产干旱、冰雹2种重要气象灾害为例,以吉林省最新布设的CINRAD/CC-D型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在抗旱人工增雨和防雹减灾作业过程中的天气监测预警、作业条件识别为切入点,对2024年6月8日、6月11日长春地区雷达观... 本文以影响吉林省农业生产干旱、冰雹2种重要气象灾害为例,以吉林省最新布设的CINRAD/CC-D型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在抗旱人工增雨和防雹减灾作业过程中的天气监测预警、作业条件识别为切入点,对2024年6月8日、6月11日长春地区雷达观测资料和增雨防雹作业资料进行针对性拓展研究,结论:传统在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虽然较以前天气雷达进步明显,但仍不能分辨降水粒子相态(冰相、液相或冰水混合),难以判别降水粒子大小和形状(球形、圆锥形、椭球形),定量估测降水精度不高(降雨、降雪),难以区分气象回波和非气象回波(如地物杂波),回波数据质量不高(衰减影响),识别冰雹能力有限,识别龙卷能力不足;新型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采用最新技术,具备估测降水精度较高,0℃层亮带特征显著,抗地物杂波干扰能力强,回波数据质量高,更容易判别降雨/降雪,识别冰雹能力大幅提高,提高了识别龙卷能力;采用回波偏振参量强度Z H、差分反射率因子Z DR、差分相移率K DP、相关系数ρHV、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联合探空温度T、湿度RH、温度露点差T-Td等参量,对影响长春地区的天气系统进行连续观测,有效识别了增雨作业条件、防雹作业条件,通过雷达偏振参量和地面增雨、降雹情况记录,验证了新型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在抗旱增雨、防雹减灾等为农服务中的监测预警、作业条件识别等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雷达 人工增雨 人工防雹 差分反射率 条件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花期与块茎膨大期干旱胁迫及旱后复水对马铃薯叶片生理特性影响的差异
12
作者 谭月 刘青 +5 位作者 王羽飞 孙钦宏 王亮 王立为 刘利民 路增鑫 《中国农业气象》 2025年第2期189-200,共12页
在沈阳农业大学大型水分控制试验场进行马铃薯的控水实验,选取马铃薯开花期和块茎膨大期,设置轻度干旱(开花期土壤相对湿度50%、块茎膨大期土壤相对湿度60%)、中度干旱(开花期土壤相对湿度40%、块茎膨大期土壤相对湿度50%)和重度干旱(... 在沈阳农业大学大型水分控制试验场进行马铃薯的控水实验,选取马铃薯开花期和块茎膨大期,设置轻度干旱(开花期土壤相对湿度50%、块茎膨大期土壤相对湿度60%)、中度干旱(开花期土壤相对湿度40%、块茎膨大期土壤相对湿度50%)和重度干旱(开花期土壤相对湿度30%、块茎膨大期土壤相对湿度40%)以及对照(开花期土壤相对湿度70%、块茎膨大期土壤相对湿度80%)处理,在每一个生育阶段各级干旱处理5d后进行复水,复水水平控制到对照处理水平。试验结束后统一测定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研究干旱胁迫及旱后复水对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轻中度干旱胁迫下,开花期叶片SOD和POD活性分别较对照升高19.4%~32.3%和20.8%~33.9%,块茎膨大期叶片SOD和POD活性分别较对照升高17.4%~23.0%和4.8%~25.3%,干旱持续5d后复水,两关键期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剧,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急剧上升,开花期中重度干旱胁迫下脯氨酸含量为CK的2.7倍,块茎膨大期重度干旱胁迫下脯氨酸含量为CK的2倍,开花期和块茎膨大期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较对照升高33.9%~44.4%和17.8%~35.1%。两关键期干旱胁迫持续5d后复水,叶片脯氨酸含量较干旱处理降低21.7%~59.1%,而开花期重度干旱和块茎膨大期中重度干旱持续5d后复水,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不明显;干旱胁迫下,开花期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较对照降低12.8%~33.0%和14.0%~36.9%,块茎膨大期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较对照降低10.4%~15.2%和12.0%~14.7%。轻中度干旱持续5d后复水,叶片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较干旱处理升高10.9%~23.0%和11.5%~15.1%,干旱后及时复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干旱胁迫造成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干旱胁迫 旱后复水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影响天气在保障吉林粮食安全中的作用简介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晓梅 李玥 李茂仑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24期57-60,共4页
近10a来,吉林省粮食产量连续跨上350亿kg、400亿kg 2个大台阶,2021年达到403.92亿kg,总产量居全国第5位,并集全省之力,启动了新增500亿kg粮食工程宏大目标。成绩的取得与吉林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率先启动建设国家粮食... 近10a来,吉林省粮食产量连续跨上350亿kg、400亿kg 2个大台阶,2021年达到403.92亿kg,总产量居全国第5位,并集全省之力,启动了新增500亿kg粮食工程宏大目标。成绩的取得与吉林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率先启动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持续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全力保护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等有力举措分不开。本文从吉林人工影响天气(简称“人影”)自1958年至今持续不断地服务吉林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角度入手,阐述了人影高质量发展,不断适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新需求的重要性,分析了吉林人影在农业抗旱、防雹减灾、森林草原防灭火、生态保护与修复、重大活动保障等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同时剖析了吉林人影服务能力与吉林农业高质量发展需求间的差距和不足,并给出了解决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影响天气 粮食工程 农业生产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发电站的防雷技术探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洋 姚继东 +1 位作者 李宝庆 刘嘉欣 《中国高新科技》 2023年第11期94-96,共3页
光伏发电站大多地处宽阔高处,发电系统主要安装在露天状态下,且分布面积大,组件和支架都是导体,因此存在着受直接和间接雷击的危害。同时,光伏发电系统自身工作电压较低,耐压水平不高,故整个系统更易遭受雷电侵袭,造成设备毁坏、系统无... 光伏发电站大多地处宽阔高处,发电系统主要安装在露天状态下,且分布面积大,组件和支架都是导体,因此存在着受直接和间接雷击的危害。同时,光伏发电系统自身工作电压较低,耐压水平不高,故整个系统更易遭受雷电侵袭,造成设备毁坏、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因此,文章从光伏发电站的雷电侵袭特点出发,探析光伏发电站的内部防雷措施、外部防雷措施及防雷检测的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防雷技术 防雷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的思考构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晓静 姚继东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9期72-73,共2页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繁荣稳定发展,现代气象学知识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防灾减灾领域,减轻了气象灾害带来的农业减产问题。因此,气象部门需持续推陈出新,有效开展气象工作,为广大农民群体的防灾减灾提供科学指导,充分发挥气象对农业防灾减灾...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繁荣稳定发展,现代气象学知识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防灾减灾领域,减轻了气象灾害带来的农业减产问题。因此,气象部门需持续推陈出新,有效开展气象工作,为广大农民群体的防灾减灾提供科学指导,充分发挥气象对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的服务作用。基于此,分析了农业防灾减灾服务现状,展开了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 农业 防灾减灾服务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燃气雷电防护措施分析及防雷设计技术要点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锦顺 刘洋 张劲 《科技与创新》 2021年第24期46-47,共2页
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雷电出现时会有巨大的热效应和电效应出现,在影响城镇燃气正常运行的同时,还会对处理装置的管道和关键设备产生损害。为了保证城镇燃气管道的防雷安全,重点研究了城镇燃气雷电防护措施及防雷设计技术要点,以期为... 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雷电出现时会有巨大的热效应和电效应出现,在影响城镇燃气正常运行的同时,还会对处理装置的管道和关键设备产生损害。为了保证城镇燃气管道的防雷安全,重点研究了城镇燃气雷电防护措施及防雷设计技术要点,以期为有关雷电防护部门的预防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燃气 雷电防护 防雷设计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地闪活动及其与海拔高度关系的特征分析
17
作者 刘洋 王亮 +1 位作者 江晓玲 王天琦 《气象灾害防御》 2025年第1期12-17,共6页
利用吉林省2018—2020年地闪定位资料和90DEM数据,对吉林省地闪密度、雷电流幅值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海拔高度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以负地闪活动为主,随海拔升高,正、负地闪回击密度均呈减小趋势,负地闪趋势更为明显;正地... 利用吉林省2018—2020年地闪定位资料和90DEM数据,对吉林省地闪密度、雷电流幅值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海拔高度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以负地闪活动为主,随海拔升高,正、负地闪回击密度均呈减小趋势,负地闪趋势更为明显;正地闪电流幅值高值区同为回击密度的低值区,负地闪回击密度的高值区电流幅值相对较小,而负地闪回击密度较小的地区电流幅值较大;随海拔升高,正地闪电流幅值呈减小趋势,负地闪波动明显;雷电流更强的负地闪更容易发生在低海拔地区,正地闪比负地闪更倾向于发生在较低海拔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闪活动 闪电密度 地闪电流幅值 海拔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手机客户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18
作者 关浩 樊嘉璐 李玥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22年第3期105-106,109,共3页
文章从防灾减灾角度出发,围绕手机客户端在传播气象信息方面的优势,对长春气象手机客户端的综合气象、雷达监测、卫星云图、天气监测等4项功能进行了介绍。阐述了通过手机客户端发挥气象在防灾减灾中的积极作用的方法;说明了气象手机客... 文章从防灾减灾角度出发,围绕手机客户端在传播气象信息方面的优势,对长春气象手机客户端的综合气象、雷达监测、卫星云图、天气监测等4项功能进行了介绍。阐述了通过手机客户端发挥气象在防灾减灾中的积极作用的方法;说明了气象手机客户端在决策服务、专业服务、专项服务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归纳了在雷达高分辨率显示、GIS显示技术、与本地服务的结合、管理以及数据自动化方面的服务优势,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客户端 防灾减灾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涡背景下积层混合云降水的雨滴谱垂直分布及演变
19
作者 孙钦宏 马洪波 +1 位作者 张景红 谭月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2-1023,共12页
利用2021年8月24—25日吉林靖宇微雨雷达反演的垂直探测资料,结合雨滴谱仪、雨量计等地面资料,分析了长白山麓一次混合云降水过程的雨滴谱垂直分布及微物理特征参量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雨量计、雨滴谱仪探测地面雨量与微雨雷达反演的15... 利用2021年8月24—25日吉林靖宇微雨雷达反演的垂直探测资料,结合雨滴谱仪、雨量计等地面资料,分析了长白山麓一次混合云降水过程的雨滴谱垂直分布及微物理特征参量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雨量计、雨滴谱仪探测地面雨量与微雨雷达反演的150 m高度雨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观测值与反演值存在一定偏差。Gamma函数对地面雨滴谱拟合优度达到0.99,拟合效果优于微雨雷达,对微雨雷达反演的大雨滴数浓度拟合值明显偏小。不同直径(D)雨滴对不同高度微物理参量贡献不同,小雨滴(D≤1.0 mm)对雨强、反射率因子、液态水含量、总数浓度贡献率一般随着高度降低而降低,中雨滴(1.0 mm<D≤3.0 mm)和大雨滴(D>3.0 mm)对参量贡献率基本随着高度降低而升高。不同降水阶段的雨滴蒸发、碰并作用不同,降水前期气温高且湿度低,雨滴下落过程中蒸发作用较强,而降水集中期相对湿度接近饱和,雨滴碰并增长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雨滴谱 微雨雷达 垂直特征 微物理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JRA55、ERA5大气驱动场和潮汐对黑潮热输送能力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20
作者 尹路婷 孙晓磊 +2 位作者 张宇 于杰 樊嘉璐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2,共9页
利用妈祖·海流海洋数值模式(MaCOM)构建了一个水平分辨率为1/48°的西太平洋数值模拟系统,使用该系统开展了3个数值模拟敏感性试验,分析了有无潮汐、更换大气驱动场对黑潮流系上7个关键断面热输送数值模拟能力的影响。分析结... 利用妈祖·海流海洋数值模式(MaCOM)构建了一个水平分辨率为1/48°的西太平洋数值模拟系统,使用该系统开展了3个数值模拟敏感性试验,分析了有无潮汐、更换大气驱动场对黑潮流系上7个关键断面热输送数值模拟能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潮汐对于黑潮热输运的影响力约是更换大气强迫场的两倍。台风对所经过的黑潮断面热输运能力有显著的影响,但仅局限于中心附近海域和台风经过期间,未发现类似近惯性振荡波在时空上的延续。在高纬和浅海区域,体积输运的演变规律和热输运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热输运的季节变化略平缓。MaCOM模拟的黑潮主流热输运年均值与季节变化趋势和再分析数据以及前人的研究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潮 台风 数值模拟 热输送 妈祖·海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