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鸟类分布新纪录——仙八色鸫
1
作者 徐源新 王海涛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35-536,共2页
仙八色鸫(Pitta nympha)分布于我国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河南、甘肃、云南、贵州等地。2019年7月10日,作者在吉林省吉林市左家自然保护区记录到仙八色鸫成鸟1只,经查阅文献确认为吉林省鸟类分布新纪录。
关键词 吉林省 新纪录 仙八色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金腰燕和家燕营巢特征比较研究
2
作者 续萧远 李开颜 王海涛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219,共7页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已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产生重要影响。鸟类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城市化影响较为严重,由于其自身生活史特征不同而对城市化具有不同适应能力。家燕(Hirundo rustica)和金腰燕(Cecropis daurica)与人类活动密...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已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产生重要影响。鸟类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城市化影响较为严重,由于其自身生活史特征不同而对城市化具有不同适应能力。家燕(Hirundo rustica)和金腰燕(Cecropis daurica)与人类活动密切关联,可能更易受到城市化进程影响,2024年5—6月,在吉林省抚松县及其周边3个乡镇共调查175巢金腰燕和家燕的营巢特征,利用Pearson卡方检验、t检验和U检验比较分析二者城乡营巢特征差异。结果发现,2种燕科(Hirundinidae)鸟类城乡间营巢特征均存在显著差异:(1)金腰燕巢相较于家燕巢距离地面更高(P<0.01);(2)家燕巢所在建筑物表面相较于金腰燕巢更加粗糙(P<0.01),乡镇地区家燕巢所在建筑物表面比县城地区更粗糙(P=0.03);(3)金腰燕巢上方遮蔽物长度小于家燕(P<0.01),且在县城地区巢上方遮蔽物长度大于乡镇地区(P<0.01)。根据研究结果推测,城乡建筑物类型、捕食压力和人类干扰程度以及2种燕科鸟类巢结构的不同是导致城乡金腰燕和家燕营巢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考虑到城市化进程的加剧,未来应进行持续评估,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以防止未来巢址资源减少对2种燕科鸟类造成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腰燕 家燕 营巢特征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市灰喜鹊和喜鹊适宜生境选择研究
3
作者 杨智皓 彭城 +2 位作者 于江萍 韩征 王海涛 《吉林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2-20,共9页
城市化是城市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鸟类常被作为量化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示物种。喜鹊和灰喜鹊为城市常见鸟类,但有关其对城市生境选择利用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样点法对长春市主城区灰喜鹊、喜鹊的分布和种群数量进行... 城市化是城市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鸟类常被作为量化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示物种。喜鹊和灰喜鹊为城市常见鸟类,但有关其对城市生境选择利用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样点法对长春市主城区灰喜鹊、喜鹊的分布和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基于Sentinel-2A影像数据提取各样点的生境因子特征参数,分析影响其适宜生境选择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中灰喜鹊和喜鹊的分布存在差异,且与不同生境的面积占比有关,其中灰喜鹊的分布数量与林地、水域和草地的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与建筑面积呈显著负相关;喜鹊的分布数量与林地、水域的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基于9个生境指标的灰喜鹊(M_(i))和喜鹊(M_(j))适宜生境选择模型,其中,M_(i)=1.065S_(1)+0.837S_(2)+1.231S_(3)-1.412S_(4)-0.985S_(5)-0.336S_(6)+0.140S_(7)+0.211S_(8)+0.249S_(9),M_(j)=0.543S_(1)+0.733S_(2)+1.174S_(3)-1.011S_(4)+0.311S_(5)-0.402S_(6)-0.117S_(7)-0.325S_(8)+0.094S_(9),发现灰喜鹊和喜鹊适宜选择水域面积占比>5%、林地面积占比>30%的城市环境。研究结果对城市建设过程中根据生境条件制定合理有效的鸟类保护和招引措施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喜鹊 喜鹊 生境选择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性普通?孵化投入研究
4
作者 李松昊 张立世 +2 位作者 孙一夫 姜云垒 姚纪元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5-108,共4页
2015—2016年3—7月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采用录像和直接观察法,对人工巢箱条件下雌性普通?孵化投入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窝卵数、首枚卵产期及雌鸟的身体条件对孵化期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雌性普通?坐巢时长与窝卵数呈显著正相关(r=0.7... 2015—2016年3—7月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采用录像和直接观察法,对人工巢箱条件下雌性普通?孵化投入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窝卵数、首枚卵产期及雌鸟的身体条件对孵化期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雌性普通?坐巢时长与窝卵数呈显著正相关(r=0.705,P<0.001);不同孵化阶段坐巢时长存在差异;雌鸟身体条件与孵化期坐巢时长呈显著正相关(r=0.444,P=0.050).说明雌性普通?可根据身体条件和窝卵数调整繁殖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 窝卵数 身体条件 繁殖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奇事物对白眉姬鹟(Ficedula zanthopygia)孵化期离巢时间的影响
5
作者 尹君龙 鄂明菊 +3 位作者 李旭东 汪刘芳 王海涛 易国栋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4-98,共5页
利用两种不同颜色的PVC塑料板作为新奇事物检验了其对孵化期白眉姬鹟(Ficedula zanthopygia)雌鸟离巢时间的影响,分析了首枚卵产期、身体质量、窝卵数、是否存在婚外子代与离巢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新奇事物的影响下,首枚卵产期和身... 利用两种不同颜色的PVC塑料板作为新奇事物检验了其对孵化期白眉姬鹟(Ficedula zanthopygia)雌鸟离巢时间的影响,分析了首枚卵产期、身体质量、窝卵数、是否存在婚外子代与离巢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新奇事物的影响下,首枚卵产期和身体质量与离巢时间呈负相关关系,窝卵数、是否存在婚外子代与离巢时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未返巢雌鸟和返巢雌鸟在首枚卵产期、身体质量和窝卵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雌鸟觅食时间为(7±4)min/次(n=7),短于7 min与高于7 min的返巢雌鸟在首枚卵产期、身体质量和窝卵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首枚卵产期和身体质量对白眉姬鹟雌鸟面临新奇事物时的行为反应影响较大,但窝卵数和是否存在婚外子代对白眉姬鹟雌鸟在面临新奇事物时的行为反应影响并没有那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眉姬鹟 新奇事物 繁殖适合度 婚外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山雀鸣声对同种个体栖息地选择及产卵行为的影响
6
作者 葛云花 孙世国 +2 位作者 刘利 李旭东 于江萍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4-519,共6页
鸣声是鸟类最重要的通讯方式之一,具有求偶、领域保卫和报警信息传递等作用,但鸣声作为社会信息是否影响鸟类繁殖决策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以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内繁殖的大山雀(Parus minor)为研究对象,通过回放雄性大山雀的求偶鸣唱... 鸣声是鸟类最重要的通讯方式之一,具有求偶、领域保卫和报警信息传递等作用,但鸣声作为社会信息是否影响鸟类繁殖决策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以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内繁殖的大山雀(Parus minor)为研究对象,通过回放雄性大山雀的求偶鸣唱和大山雀对捕食者的报警声,检验鸣声是否影响同种个体的栖息地选择及产卵行为。结果发现,回放雄性大山雀鸣唱的样地内大山雀繁殖巢数显著增加,而回放报警声的样地内繁殖巢数和对照样地内的繁殖巢数无明显差异;回放雄性大山雀鸣唱对样地内大山雀的首枚卵产期和窝卵数无显著影响。此项研究表明,同种个体的鸣唱可作为鸟类栖息地选择的社会信息,但其繁殖适合度可能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鸣声回放 栖息地选择 首枚卵产期 窝卵数 大山雀
原文传递
荔枝椿平腹小蜂触角味觉受体基因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婧 张俊杰 +1 位作者 王寅亮 任炳忠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2-298,312,共8页
昆虫具有极其敏锐的味觉感受系统,昆虫的味觉系统对其取食选择、交配和产卵等多种行为反应起到重要的作用。荔枝椿平腹小蜂(Anastatus japonicus)作为膜翅目中一种重要的寄生蜂,具有防治荔枝椿象的作用。研究对荔枝椿平腹小蜂触角进行... 昆虫具有极其敏锐的味觉感受系统,昆虫的味觉系统对其取食选择、交配和产卵等多种行为反应起到重要的作用。荔枝椿平腹小蜂(Anastatus japonicus)作为膜翅目中一种重要的寄生蜂,具有防治荔枝椿象的作用。研究对荔枝椿平腹小蜂触角进行转录组测序,从数据库进行筛选鉴定得到5个味觉受体基因。借助RT-PCR对荔枝椿平腹小蜂的雌性触角、雄性触角、胸、腹和腿部味觉受体的表达量进行比较,发现Ajap GR58,Ajap GR49和Ajap GR64f在成虫的各组织部位表达量一致并均较低,而Ajap GR38和Ajap GR2的表达量相对较高,同时,Ajap GR38只在雌性触角以及胸部特异性表达,Ajap GR2则是在雌性触角、雄性触角、胸部和腹部均有表达,而腿部却不表达。通过系统发育树可以看出,Ajap GR58和Ajap GR49同源,与DmelGR33a,Dmel GR43a聚在一起,Ajap GR38与Dmel GR28同源,与Dmel GR66a聚在一起,说明Ajap GR58、Ajap GR49以及Ajap GR38处于苦味受体家族中,可能也行使苦味感知功能。Ajap GR64f与Dme GRl5,DmelGR64f同源并与Dmel GR64a聚在一起,同时,Ajap GR2与Dmel GR64a,Dmel GR64b,Dmel GR64c,Dmel GR64f以及Dmel GR5所形成的一类并聚在一起,说明Ajap GR64f和Ajap GR2处于甜味受体家族中,可能也行使甜味感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椿平腹小蜂 味觉受体 功能表达
原文传递
中国图们江中游和下游流域不同类型湿地中迁徙水鸟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馨凝 续文宇 +4 位作者 姚纪元 沈超 楚云华 金日 王海涛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2-627,共6页
在中国境内的图们江中游和下游流域6种类型湿地中,布设了84个水鸟观察点,于2021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和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开展迁徙水鸟调查,研究了不同类型湿地中迁徙水鸟群落的多样性,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沼泽、湖泊、河流... 在中国境内的图们江中游和下游流域6种类型湿地中,布设了84个水鸟观察点,于2021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和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开展迁徙水鸟调查,研究了不同类型湿地中迁徙水鸟群落的多样性,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沼泽、湖泊、河流、水库、池塘和稻田的水鸟观察点,共记录7目12科47种迁徙水鸟;在自然湿地(沼泽、湖泊和河流)中,记录了7目11科43种的迁徙水鸟,在人工湿地(水库、池塘和稻田)中,记录了6目11科37种迁徙水鸟;比较6种类型湿地中迁徙水鸟群落的Shannon-Winner指数、功能多样性指数、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和保护价值指数值发现,自然湿地维持迁徙水鸟群落多样性的功能强于人工湿地,但是河流中迁徙水鸟群落的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和保护价值指数值小于池塘和水库,说明人工湿地在维持迁徙水鸟群落多样性方面发挥了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鸟 迁徙 多样性 自然湿地 人工湿地 图们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