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思考——贵州民族职业教育调查报告 被引量:3
1
作者 罗康隆 刘锋 李锦屏 《民族教育研究》 2001年第3期41-47,共7页
中国的职业教育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以贵州省的民族职业教育为例 ,阻碍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因 ,一是大部分民族地区仍处于产食经济阶段 ,市场发育不健全 ,职业分化和行业分成不明显 ,二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某些环... 中国的职业教育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以贵州省的民族职业教育为例 ,阻碍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因 ,一是大部分民族地区仍处于产食经济阶段 ,市场发育不健全 ,职业分化和行业分成不明显 ,二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某些环节的失控以及剪刀差政策的推行 ,使得民族地区已有的一些职业分化和行业分成不但没有发展 ,反而萎缩 ,使民族职业教育失去了生存的基础。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要走出困境 ,必须以各种方式促进其职业分化和行业分成 ,立足于民族地区的实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贵州 调查报告 职业分成 行业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释"沤榔"——对古苗瑶民族生态智慧的再认识 被引量:8
2
作者 杨庭硕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70-75,共6页
宋人朱辅所作《溪蛮丛笑》一书,是一部珍贵的历史民族志典籍,在民族学、民族史论著中征引率极高。然而该书有不少内容涉及到古代自然科学资料,对文史工作者而言稍感陌生,致使传世各版本颇多错讹,征引者多关注社会文化事项,而忽视其他众... 宋人朱辅所作《溪蛮丛笑》一书,是一部珍贵的历史民族志典籍,在民族学、民族史论著中征引率极高。然而该书有不少内容涉及到古代自然科学资料,对文史工作者而言稍感陌生,致使传世各版本颇多错讹,征引者多关注社会文化事项,而忽视其他众多的资料价值。仅以该书"沤榔"条为例,结合当代生物学、食品化学研究成果,详加考辨后发现,其中包含了一些有关生态维护及野生生物资源利用的古代科技内容,反映了古代苗瑶民族的生态智慧,对当代的生态维护与资源利用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以此为例去举一反三,将有助于学术界深化对《溪蛮丛笑》一书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蛮丛笑》 沤榔 生态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苗族“烧龙”习俗的人类学解读 被引量:2
3
作者 陆群 《民族论坛》 2007年第6期23-23,共1页
湘西一些苗区如吉首市区的马颈坳、河溪,古丈的龙鼻至今仍有“玩龙”和“烧龙”的习俗。每年正月初三,这些地方就开始“玩龙”,直至正月十五。这期间各个村寨都会组织自己的“龙队”,挨家挨户串门拜年,村与村之间往往还有大型的玩龙比赛... 湘西一些苗区如吉首市区的马颈坳、河溪,古丈的龙鼻至今仍有“玩龙”和“烧龙”的习俗。每年正月初三,这些地方就开始“玩龙”,直至正月十五。这期间各个村寨都会组织自己的“龙队”,挨家挨户串门拜年,村与村之间往往还有大型的玩龙比赛,附近的男女老少皆可以尽情玩乐,无拘无束。青年男女更是借此机会谈情说爱,加深感情。而每到正月十五,就要“烧龙”,这天也被定为“烧龙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苗族 习俗 人类学 解读 男女 会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苗族巫蛊信仰生成之剖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陆群 谭必友 《怀化师专学报》 2001年第3期49-50,共2页
从自然地理、历史社会以及文化的角度剖析流传于湘西苗族人群中并发生深刻影响的巫蛊信仰 ,指出巫蛊信仰并非是简单的施毒与中毒的问题 ,或神秘的、未为可知的邪魅的产物 。
关键词 湘西苗族 巫蛊信仰 生成原因 蛊婆 自然地理 历史社会 文化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生态旅游:西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被引量:10
5
作者 陆群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60-64,共5页
宗教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宗教旅游、生态旅游之特色 ,但又不同于二者的新型文化旅游 ,它是人类寻求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 ,人类完善自身、创建新文明的产物。宗教生态伦理思想 ,必将成为旅游观念中起先导作用的新思想 ,2
关键词 宗教旅游 宗教生态旅游 宗教生态伦理 西部地区 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开发 天人合一 自然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族生育神话的建构 被引量:3
6
作者 陆群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9-93,共5页
生育神话是伴随着苗族原始生育意识的不断推进而变化的。这种变化,既反映出苗族先民在特定时期内新的生育意识的出现,又包含了旧有生育神话的某些原型。由于苗族没有文字,现今所能看到的生育神话往往都是经过大量的不断“改造”而保留... 生育神话是伴随着苗族原始生育意识的不断推进而变化的。这种变化,既反映出苗族先民在特定时期内新的生育意识的出现,又包含了旧有生育神话的某些原型。由于苗族没有文字,现今所能看到的生育神话往往都是经过大量的不断“改造”而保留下来的。故此,对于今天的苗族生育神话,我们往往要对之做溯源性的还原,方能知晓它在某个时期的“原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 苗族 生育神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差异的文化诠释──以苗汉个人命名制的诠释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罗康隆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0-42,共3页
个人命名制是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由于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其个人命名制的形 式、功能、结构都呈现系列差异,苗汉的命名系统也不例外。本文通过苗汉文化的差异对苗族个人 命名制的诠释所导致的偏差,客观地评述了族际差异对文化诠释... 个人命名制是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由于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其个人命名制的形 式、功能、结构都呈现系列差异,苗汉的命名系统也不例外。本文通过苗汉文化的差异对苗族个人 命名制的诠释所导致的偏差,客观地评述了族际差异对文化诠释的干扰,并力求探寻排除其干扰的 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际差异 文化差异 父子连名 个人命名制 苗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民族地区水土资源信息的搜集、诠释和利用——兼论生态民族学在信息整合上的特殊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吕永锋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5-89,共5页
水土流失治理是一项跨学科的综合社会工程 ,完成这一工程需要搜集不同学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信息资料。借助生态民族学的理论架构可以有效地整合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科学的水土资源信息 ,使之成为水土流失治理的信息支撑... 水土流失治理是一项跨学科的综合社会工程 ,完成这一工程需要搜集不同学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信息资料。借助生态民族学的理论架构可以有效地整合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科学的水土资源信息 ,使之成为水土流失治理的信息支撑库藏。本文通过跨文化、跨学科的信息搜集、诠释及应用实例 ,揭示了生态民族学在信息整合中的特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资源 信息整合 生态民族学
原文传递
清水江地区人工林经营中的水土保持手段述评 被引量:9
9
作者 吕永锋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20-124,共5页
水土保持是我国江河上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清水江流域的侗族、苗族林农的传统经营模式不仅有利于水土保持 ,而且其综合经济效益明显高于林学家指导下的国营林场的现代经营模式。但由于双方彼此间的相互隔绝和排斥 ,传统经营与现代... 水土保持是我国江河上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清水江流域的侗族、苗族林农的传统经营模式不仅有利于水土保持 ,而且其综合经济效益明显高于林学家指导下的国营林场的现代经营模式。但由于双方彼此间的相互隔绝和排斥 ,传统经营与现代经营的各种利弊均得不到扬弃。现代林业应与传统接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人工林 林业经营 生态民族学 清水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巴日”:土家族最古老的生殖舞 被引量:2
10
作者 陆群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3-45,共3页
土家族传统"社巴日"祭祀仪式中必不可少的两大舞蹈是"毛古斯"和"摆手舞",独在古丈县断龙乡田家洞一带出现了例外,其宗教仪式中祭坛前表演的是"扎巴日"。"扎巴日"应是土家族女人表现... 土家族传统"社巴日"祭祀仪式中必不可少的两大舞蹈是"毛古斯"和"摆手舞",独在古丈县断龙乡田家洞一带出现了例外,其宗教仪式中祭坛前表演的是"扎巴日"。"扎巴日"应是土家族女人表现自己生殖能力的最古老的生殖舞蹈,它比"毛古斯"更早,"毛古斯"即是源自于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巴日” 土家族 生殖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湘西苗族信仰的宗族意识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陆群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46-49,共4页
苗族信仰的宗族意识大致可以从这样四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以宗族为祭祀单元;二是跨宗族的个人交往不得与本宗族的信仰互相冲突;三是个人的社会生活也必须与宗族信仰合拍;四是个人荣誉感来自于本宗族的宗教信仰并与本宗族信仰相关系... 苗族信仰的宗族意识大致可以从这样四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以宗族为祭祀单元;二是跨宗族的个人交往不得与本宗族的信仰互相冲突;三是个人的社会生活也必须与宗族信仰合拍;四是个人荣誉感来自于本宗族的宗教信仰并与本宗族信仰相关系。一般说来,不管是在哪一方面,苗族信仰都强调要对得起宗族的祖先,不要冲犯祖先神。我们可以从苗族信仰的宗族意识上看到苗族的图腾祖先崇拜意识的投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祀 个人交往 社会生活 湘西苗族 自然宗教信仰 宗族意识 祖先崇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土家族血祭仪式的历史衍变及原因考察——以古丈县断龙乡田家洞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陆群 《民族论坛》 2009年第10期45-47,共3页
湘西酉水两岸古丈、保靖、永顺的土家族聚集区,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期间都会举行一年一祀的“社巴日”祭祖,土家语即“做摆手”。古丈县断龙乡田家洞的社巴节,选在每年立春后的第四个戊日举行,跳的地点是在田家洞附近的“社场坪”里。
关键词 湘西土家族 古丈县 原因 衍变 历史 仪式 十五期间 聚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侗族传统林业经营方式的文化逻辑探寻 被引量:3
13
作者 吕永锋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76-79,共4页
清水江流域侗族的传统林业经营方式历史悠久,其操作手段与现代的林业经营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通过对两种经营方式在具体营林操作中的差异分析,发展其差异的存因在于,侗族的传统林业经营方式与其他文化事实一样,受其文化自身内含的文化... 清水江流域侗族的传统林业经营方式历史悠久,其操作手段与现代的林业经营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通过对两种经营方式在具体营林操作中的差异分析,发展其差异的存因在于,侗族的传统林业经营方式与其他文化事实一样,受其文化自身内含的文化逻辑的制约。只要这种文化逻辑存在,其经营方式就不容易受其他外来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因而只有通过对侗族林业经营中体现的侗族自然观、平衡观和协调观等内含于其民族文化的深层文化逻辑的探寻,才能真正理解侗族传统林业经营方式特点及其本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文化逻辑探寻需要注意的一些基本规范:必须全面审查民族文化中各组成因子间的逻辑联系;以本文化体系中的内容去探寻该文化的文化逻辑;对文化逻辑进行多因多果的复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林业经营 文化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宗教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及其管理体制的建设 被引量:3
14
作者 陆群 《怀化学院学报》 2008年第10期16-19,共4页
我国宗教类型的复杂性给我国的宗教事务管理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决策上的难点:一是缺乏对宗教事务管理的预警机制;二是我国多民族的原始宗教因其信仰的多神性、宗教信仰义理解释的含混性、宗教仪轨的随机性、与日常生活粘连性等而往往被执... 我国宗教类型的复杂性给我国的宗教事务管理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决策上的难点:一是缺乏对宗教事务管理的预警机制;二是我国多民族的原始宗教因其信仰的多神性、宗教信仰义理解释的含混性、宗教仪轨的随机性、与日常生活粘连性等而往往被执政者忽视,将其排除在宗教信仰规范管理之外。对此,应从易引发宗教事件的因素出发,通过立法,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宗教管理的法律体系,以切断宗教向危害社会稳定方面发展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类型 宗教事务管理 决策难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苗族信仰的世俗性
15
作者 陆群 《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 2002年第1期24-25,共2页
苗族信仰的世俗性可以从三方面体现出来 :信仰对象的世俗性 ;信仰目的的世俗性 ;宗教仪轨的世俗性。正是这种世俗性 ,使苗族信仰别于其他宗教信仰如基督教、佛教。
关键词 苗族 信仰 世俗性 信仰对象 信仰目的 宗教仪轨 自然宗教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宗教的特质和文化意义——以西南少数民族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陆群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8-132,共5页
自然宗教最基本的教义特征是把自然力人格化并重巫术,因而试图把这类宗教从很多研究者定义为的“初级宗教”或“原始宗教”还原为“自然宗教”,把其视为一种独特的宗教类型来看。对自然宗教的研究其文化意义从理论上讲是对长期的已然存... 自然宗教最基本的教义特征是把自然力人格化并重巫术,因而试图把这类宗教从很多研究者定义为的“初级宗教”或“原始宗教”还原为“自然宗教”,把其视为一种独特的宗教类型来看。对自然宗教的研究其文化意义从理论上讲是对长期的已然存在的自然宗教社会事实的确认,对以往原始宗教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从实践上讲可以为我国民族地区的宗教事务管理提供整套的资料储备和历史借鉴,对防范宗教信仰失控,维护民族地区的安定将发挥重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宗教 文化意义 宗教事务
原文传递
用好水土资源需要发扬和借鉴各民族传统文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庭硕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4-61,共8页
水土资源是一种复合的自然资源 ,水土资源各构成要素在地球表面的分布很不均匀 ,致使世界上不管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在其活动范围内 ,水土资源的构成都各有利弊 ,互有得失。静态地评估水土资源优劣并不能客观地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 水土资源是一种复合的自然资源 ,水土资源各构成要素在地球表面的分布很不均匀 ,致使世界上不管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在其活动范围内 ,水土资源的构成都各有利弊 ,互有得失。静态地评估水土资源优劣并不能客观地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水土资源实情。用好水土资源的关键是针对客观存在的水土资源现实兴利除弊 ,而真正做到兴利除弊就需要发扬各民族传统文化中因地制宜的水土资源利用智慧和技能 ,借鉴其他民族成功的治水治土经验 ,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所掌握的水土资源的利用价值 ,才是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轻视自己的传统文化 ,不愿意学习与借鉴其他民族利用水土资源的智慧和技能 ,是当前水土流失治理中亟待克服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生存智慧 生存技能 水土资源
原文传递
腊尔山苗族“巴岱”原始宗教“中心表现形态”的分径与混融 被引量:26
18
作者 陆群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6-160,共5页
腊尔山苗族"巴岱"原始宗教是产生于原始社会并继续遗存于现代社会的各种原始宗教形式如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总称。在历史过程中,由于文化交流的作用,原有牢固单一的文化体系受到冲击,并迫使其原有文化作出回应,出现了两大截... 腊尔山苗族"巴岱"原始宗教是产生于原始社会并继续遗存于现代社会的各种原始宗教形式如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总称。在历史过程中,由于文化交流的作用,原有牢固单一的文化体系受到冲击,并迫使其原有文化作出回应,出现了两大截然不同的文化选择,"巴岱"原始宗教内部"巴岱雄"与"巴岱扎"两大支系的分径,其"中心表现形态"发生变化就是明证。这是原始宗教运演过程中值得注意的一个事实,对之进行剖析,可透视原始宗教变迁过程中的诸种情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腊尔山苗族 巴岱 原始宗教 巴岱雄 巴岱扎
原文传递
苗族延续至今的万物有灵信仰及原因剖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陆群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8-92,共5页
苗族信仰从总体上来说是一种基于万物有灵基础上的自然宗教信仰。万物有灵是远古人类所共有的宗教信仰形式。随着时代的进展 ,世界上很多民族的万物有灵信仰逐步消失了 ,而苗族的万物有灵却基本完整地延续到了今天 ,这成为当代苗族宗教... 苗族信仰从总体上来说是一种基于万物有灵基础上的自然宗教信仰。万物有灵是远古人类所共有的宗教信仰形式。随着时代的进展 ,世界上很多民族的万物有灵信仰逐步消失了 ,而苗族的万物有灵却基本完整地延续到了今天 ,这成为当代苗族宗教信仰的一大特色。了解了这点 ,对于认识苗族信仰与其它宗教信仰的差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至今 万物有灵 苗族信仰
原文传递
“艺术起源于宗教说”的“硬伤”问题
20
作者 陆群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2-113,166,共3页
从发生学意义探讨原始艺术的产生与从艺术的"催动力"谈原始艺术的发展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把原始艺术的起源推至人类与动物辑别的界限上是建立在生物学、考古学以及人类心理共同性的一种推断。"情感"观照下的劳... 从发生学意义探讨原始艺术的产生与从艺术的"催动力"谈原始艺术的发展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把原始艺术的起源推至人类与动物辑别的界限上是建立在生物学、考古学以及人类心理共同性的一种推断。"情感"观照下的劳动工具以及有意识的人因"基因遗传"这种纯粹生物繁衍本能而表现出来的肢体有节律的运动才是具有发生学意义上的原始艺术起源的两大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艺术 原始宗教 “艺术起源于宗教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