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腔内泌尿外科热疗的新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章咏裳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27-329,共3页
腔内泌尿外科热疗的新进展章咏裳数年来,腔内泌尿外科热疗发展很快,不断有新的设备和技术出现,现介绍当前文献资料中腔内泌尿外科热疗在临床应用较多的新技术。1经尿道前列腺气化(TUVP)此项技术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 腔内泌尿外科热疗的新进展章咏裳数年来,腔内泌尿外科热疗发展很快,不断有新的设备和技术出现,现介绍当前文献资料中腔内泌尿外科热疗在临床应用较多的新技术。1经尿道前列腺气化(TUVP)此项技术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全部器械,只是将电切环袢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泌尿外科 热疗法 泌尿外科 TUVP HTRF TU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激素及其在泌尿外科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本义 章咏裳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1997年第6期254-257,共4页
褪黑激素是松果体释放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起着介导外界环境和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之间相互协调作用,参与人体生理节律,睡眠状态和性征发育的形成与调节,直接和间接地调节人体神经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应答反应,还具有直... 褪黑激素是松果体释放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起着介导外界环境和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之间相互协调作用,参与人体生理节律,睡眠状态和性征发育的形成与调节,直接和间接地调节人体神经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应答反应,还具有直接的抗氧自由基功能,它的分泌节律紊乱可能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关,目前临床上已作为生物反应调节剂的辅助药物用于晚期肾癌的治疗。本文主要综述了它的生化生理特性及其在泌尿外科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激素 泌尿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橼酸钾防治泌尿系结石 被引量:4
3
作者 鲁德曼 周四维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0年第3期131-133,共3页
关键词 泌尿系统结石 防治 枸橼酸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喃妥因栓治疗泌尿系感染63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杜广辉 任辉明 +2 位作者 叶章群 李家贵 章咏裳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1998年第9期421-422,共2页
关键词 泌尿系感染 药物疗法 呋喃妥因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路结石的发病机理和外科治疗进展
5
作者 刘继红 章咏裳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25-128,共4页
尿石症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1976年调查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45所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病人10876人,尿石症2424人,占住院病人22.3%。我国尿石症发病地区的差异很明显,南方多,】30%,北方少,【10%。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外科治疗 发病机理 尿石症 尿石形成 泌尿系结石 腔内泌尿外科 肾结石 液电碎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体端粒、端粒酶和泌尿男生殖系肿瘤
6
作者 李本义 章咏裳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1998年第1期27-30,共4页
端粒是位于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人类染色体端粒的核酸部分是由富含鸟嘌呤碱基的六连体(TTAGGG)形成的长度为5~15Kb的DNA重复序列片段,它与细胞衰老有关。体细胞在每次分裂时,端... 端粒是位于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人类染色体端粒的核酸部分是由富含鸟嘌呤碱基的六连体(TTAGGG)形成的长度为5~15Kb的DNA重复序列片段,它与细胞衰老有关。体细胞在每次分裂时,端粒都丢失一定长度的DNA片段,直至全部消失,细胞也进而死亡。端粒酶是一种以RNA为模板的DNA聚合酶,具有延长端粒的作用,是干细胞和精原细胞维持分裂能力的关键物质,与细胞不死化有直接关系。本文拟综述端粒和端粒酶的主要特性及其在泌尿男生殖系肿瘤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端粒酶 泌尿系肿瘤 端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霉素膀胱内灌注治疗泌尿系结核二例报告
7
作者 李伟 童汉莲 +3 位作者 汪家骏 常绍志 张旭 周惜才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42-42,共1页
我们对2例泌尿系结核患者使用链霉素膀胱内灌注配合短程化疗,膀胱炎症状短期内得到纠正。最终达到临床治愈。现报告如下。 例1,女,39岁。1989年9月出现双侧腰痛、发热、血尿、尿频、尿痛等症状,排尿10~20次/d。按肾盂肾炎治疗无效。199... 我们对2例泌尿系结核患者使用链霉素膀胱内灌注配合短程化疗,膀胱炎症状短期内得到纠正。最终达到临床治愈。现报告如下。 例1,女,39岁。1989年9月出现双侧腰痛、发热、血尿、尿频、尿痛等症状,排尿10~20次/d。按肾盂肾炎治疗无效。1990年10月行IVP、CT提示双肾结核,膀胱挛缩。抗痨治疗二月无明显改善。月经停止,膀胱刺激症状加重,约4min排尿一次,同年底收住院治疗。检查:极度消瘦。贫血貌,直立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结核 灌注治疗 膀胱内灌注 膀胱炎 泌尿外科 抗痨治疗 肾盂肾炎 右肾结核 链霉 月经停止
全文增补中
窥视下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多段狭窄的经验 被引量:17
8
作者 章咏裳 周四维 叶章群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62-163,共2页
用窥视尿道内切开镜(Sachse氏镜)治疗较短的尿道狭窄已有成功的经验,但对尿道存在多段狭窄者,过去认为治疗较困难。1985年9月~1989年12月我院用此法治疗损伤性尿道狭窄60例,其中19例为多段性狭窄。本组病例除1例出院后未坚持尿道扩张,... 用窥视尿道内切开镜(Sachse氏镜)治疗较短的尿道狭窄已有成功的经验,但对尿道存在多段狭窄者,过去认为治疗较困难。1985年9月~1989年12月我院用此法治疗损伤性尿道狭窄60例,其中19例为多段性狭窄。本组病例除1例出院后未坚持尿道扩张,发生尿道狭窄需再次手术治疗外,其余病人随访半年以上,均排尿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狭窄 尿道切开术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90例 被引量:7
9
作者 周惜才 章咏裳 +3 位作者 胡仁昭 庄乾元 杨为民 谢凯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46-147,共2页
1988年10月至1989年3月我院应用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90例,其中近段结石65例,远段结石25例。本文强调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关键是取决于存在一个扩张腔,故本组77.7%的病人在体外震波碎石术前均进行辅助处理,有效率达96.7%。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体外震波碎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电切输尿管口处浅表性膀胱肿瘤的异议 被引量:15
10
作者 周四维 庄乾元 +1 位作者 赵建军 曾进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1997年第1期3-5,共3页
报告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近输尿管口处或覆盖输尿管口的浅表性膀胱肿瘤72例。结果72例均一次手术成功,无出血等并发症。随访61例,均无原位肿瘤复发。提出TURBT后有可能发生输尿管口狭窄、闭锁和膀胱-输尿管返流,但发... 报告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近输尿管口处或覆盖输尿管口的浅表性膀胱肿瘤72例。结果72例均一次手术成功,无出血等并发症。随访61例,均无原位肿瘤复发。提出TURBT后有可能发生输尿管口狭窄、闭锁和膀胱-输尿管返流,但发生率很低,且无因返流而造成上尿路肿瘤细胞种植及肾功能损害病例。认为该部位浅表性膀胱肿瘤仍应按照Barne’s原则行TURB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输尿管口 返流 TURB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上尿路结石的处理方法 被引量:38
11
作者 孙西钊 叶章群 孙则禹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0年第3期99-101,共3页
关键词 儿童 上尿路结石 ESWL URS PCN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肿瘤经尿道一次切除肿瘤复发问题异议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四维 章咏裳 +1 位作者 叶章群 杨为民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74-75,共2页
对26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肿瘤经尿道一次切除以及12例膀胱颈部肿瘤经尿道电切同时切除部分前列腺组织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行经尿道电切的117例男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情况进行对比,两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48.0%和45.3%,基本相... 对26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肿瘤经尿道一次切除以及12例膀胱颈部肿瘤经尿道电切同时切除部分前列腺组织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行经尿道电切的117例男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情况进行对比,两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48.0%和45.3%,基本相同,并发现肿瘤多非原位复发,而是新肿瘤在其他部位形成;肿瘤复发是多因素的,肿瘤细胞创面种植促成肿瘤复发所占比例较小。据此主张一次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膀胱肿瘤 手术 复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模拟人体尿石生长的实验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叶章群 周四维 +1 位作者 杨为民 章咏裳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27-427,429,共2页
关键词 尿结石 模型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窥镜下尿道内切开术治疗伴假道的尿道狭窄(附8例报告) 被引量:13
14
作者 叶章群 孟庆军 +4 位作者 章咏裳 李家贵 周四维 杨为民 马扬之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1997年第6期352-354,共3页
采用窥镜下尿道内切开术治疗8例伴有假道的尿道狭窄患者,结果6例尿道狭窄口径明显增大,2例0.5年后尿道狭窄复发,经尿道内切开加瘢痕组织电切后排尿通畅;所有患者尿道能通过F_(20~24)尿道探,最大尿流率>15ml/s;3例已2年未行尿... 采用窥镜下尿道内切开术治疗8例伴有假道的尿道狭窄患者,结果6例尿道狭窄口径明显增大,2例0.5年后尿道狭窄复发,经尿道内切开加瘢痕组织电切后排尿通畅;所有患者尿道能通过F_(20~24)尿道探,最大尿流率>15ml/s;3例已2年未行尿道扩张,5例仍需定期扩张尿道。并就假道的判断、识别、尿道切开点的选择、切开方法及插管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讨论,认为只要术前能明确诊断,掌握切开要领,大多数伴有假道的尿道狭窄患者采用本术式均能获得成功,而对于假道深度达2.5cm以上且尿道瘢痕较多者,采用此术应特别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内切开术 尿道狭窄 假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WL对输尿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损害 被引量:5
15
作者 章咏裳 周惜才 庄乾元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95-96,共2页
通过对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单次或多次ESWL治疗后手术探查和尿路造影发现,冲击波可引起输尿管及周围组织充血、水肿、出血、粘连或纤维化,且病变恢复较慢。为了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本文对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提出了几点意见。
关键词 体外震波碎石 病理损害 输尿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困难原因分析(附14例报告) 被引量:21
16
作者 吴成光 李家贵 杨为民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1999年第7期296-297,共2页
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前列腺增生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病例中,膀胱颈梗阻6例,尿道外口狭窄、腺体残留和后尿道炎性粘连... 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前列腺增生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病例中,膀胱颈梗阻6例,尿道外口狭窄、腺体残留和后尿道炎性粘连狭窄各1例;5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例中,腺体残留3例,血块堵塞和前尿道狭窄各1例。结论:膀胱颈口梗阻为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引起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而腺体残留则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困难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切除术 排尿障碍 手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输尿管异位开口20例报告 被引量:7
17
作者 许振强 陈森期 +3 位作者 郑达周 庄志明 周四维 庄乾元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1998年第9期405-406,共2页
为提高先天性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治水平,对1980~1998年1月收治的先天性输尿管异位开口2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为5~21岁女性,均经逆行尿路造影、膀胱镜及排泄性尿路造影检查而确诊、定侧。经手术治疗均痊愈并获随访,其中10例... 为提高先天性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治水平,对1980~1998年1月收治的先天性输尿管异位开口2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为5~21岁女性,均经逆行尿路造影、膀胱镜及排泄性尿路造影检查而确诊、定侧。经手术治疗均痊愈并获随访,其中10例行输尿管膀胱吻合者随访3个月~1年,复查排泄性尿路造影显示重复肾上位肾功能良好。认为寻找异位开口及行逆行尿路造影对定测诊断有决定性意义,手术治疗是治疗输尿管异位开口的唯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输尿管异位开口 逆行尿路造影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中部分疗效差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庄乾元 周惜才 章咏裳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37-138,共2页
本文分析了16例输尿管结石ESWL治疗效果较差的原因,包括结石周围间隙太小或无间隙,管壁增厚变硬使震波传导受阻,管腔内的肉芽或瘢痕组织包裹,较大结石吸收震波能量使中心部位受力不足等,使结石准以碎裂或排出。作者认为经两次ESWL治疗... 本文分析了16例输尿管结石ESWL治疗效果较差的原因,包括结石周围间隙太小或无间隙,管壁增厚变硬使震波传导受阻,管腔内的肉芽或瘢痕组织包裹,较大结石吸收震波能量使中心部位受力不足等,使结石准以碎裂或排出。作者认为经两次ESWL治疗结石无改变者,应改行开放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震波碎石 输尿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致尿道狭窄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凯 刘继红 周惜才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1998年第10期449-450,共2页
报告2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在经尿道直接灌注丝裂霉素C(MMC)作化疗过程中均出现了尿道狭窄,分别施行尿道狭窄处冷刀切开,加经尿道膀胱切除术(TURBT)和尿道内切开术加TURBT,均痊愈出院。并结合文献对其发病原因和机制、预防措施... 报告2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在经尿道直接灌注丝裂霉素C(MMC)作化疗过程中均出现了尿道狭窄,分别施行尿道狭窄处冷刀切开,加经尿道膀胱切除术(TURBT)和尿道内切开术加TURBT,均痊愈出院。并结合文献对其发病原因和机制、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进行了讨论,认为MMC反复直接接触并刺激尿道粘膜是导致尿道狭窄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尿道狭窄 胱膀肿瘤 灌注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核基质蛋白22诊断尿路上皮癌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叶章群 曾晓勇 +6 位作者 蔡丹 王勤章 张旭 李家贵 周四维 周惜才 章咏裳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0年第9期392-394,共3页
目的 :评估尿核基质蛋白 2 2 (NMP2 2 )测定作为尿路上皮癌肿瘤标记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酶标记法 (ELISA)检测 58例尿路上皮癌、32例良性泌尿系疾病、1 8例其他恶性肿瘤和 2 0例健康志愿者尿中 NMP2 2水平。尿路上皮癌组中... 目的 :评估尿核基质蛋白 2 2 (NMP2 2 )测定作为尿路上皮癌肿瘤标记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酶标记法 (ELISA)检测 58例尿路上皮癌、32例良性泌尿系疾病、1 8例其他恶性肿瘤和 2 0例健康志愿者尿中 NMP2 2水平。尿路上皮癌组中有 2 9例患者在术后 5~ 7d再次检测其尿 NMP2 2。结果 :尿路上皮癌组的尿 NMP2 2平均为 2 9.4× 1 0 3u/L,明显高于良性泌尿系疾病组 (1 0 .1× 1 0 3u/L )、其他恶性肿瘤组 (8.6× 1 0 3u/L)和健康志愿者组 (5.7× 1 0 3u/L) (P <0 .0 0 1 ) ;尿路上皮癌患者尿 NMP2 2随肿瘤病理分级的递增而升高 ;复发病例 (46.9× 1 0 3u/L )高于初发病例 (2 1 .3× 1 0 3u/L ) (P <0 .0 1 ) ;2 9例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复测尿 NMP2 2 ,结果较术前明显下降。结论 :尿 NMP2 2作为尿路上皮癌的肿瘤标记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核基质蛋白22 尿路上皮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