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工作站模式的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以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实践工作站为例 |
孙艳娜
洪玲
周峰
|
《教育教学论坛》
|
2024 |
0 |
|
2
|
基于网络信息平台的多校区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以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为例 |
许青
张力楠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3
|
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院系文化建设研究——以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为例 |
黄灿彬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2 |
0 |
|
4
|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构建 |
周立新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2 |
10
|
|
5
|
国内外典型工科大学轨道交通运输专业建设对比研究 |
朱炜
朱晔
王鹏玲
陆淼嘉
|
《高教学刊》
|
2023 |
1
|
|
6
|
同济交通运输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后的思考 |
周立新
张纪京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2 |
2
|
|
7
|
本科生国际素质及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同济大学交通学院新加坡暑期学校案例分析 |
万小华
|
《教育教学论坛》
|
2020 |
5
|
|
8
|
基于熵值理论的产业结构与交通运输结构关系研究 |
吴峰
施其洲
|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
2006 |
31
|
|
9
|
交通运输外部成本问题研究 |
吕正昱
季令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9
|
|
10
|
都市圈交通运输结构分析与研究 |
叶玉玲
季令
刘志杰
|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
2007 |
13
|
|
11
|
交通运输专业实践和实验教学的改革 |
洪玲
谢超
江志彬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12
|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五年发展规划编制解析 |
吴娇蓉
陈法安
朱启政
刘诣安
|
《城市交通》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13
|
新形势下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本科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
唐克双
杨晓光
马万经
欧冬秀
暨育雄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6 |
9
|
|
14
|
基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公路网络配流 |
范振宇
孙立军
葛亮
邵敏华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5
|
中国交通信息化与发展智能交通运输系统问题研究 |
杨晓光
|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
2001 |
21
|
|
16
|
资源紧缺型社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结构优化 |
陈帅
孙有望
|
《交通科技与经济》
|
2007 |
8
|
|
17
|
考虑能源安全与外部成本的交通运输成本分析 |
吕正昱
季令
|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
2004 |
10
|
|
18
|
轨道交通对郊区大学城居民出行选择行为影响分析——以同济大学嘉定校区为例 |
何树林
杨超
|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19
|
交通运输类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实践——以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为例 |
王艳丽
李林波
吴兵
马万经
王玲
|
《大学教育》
|
2023 |
2
|
|
20
|
面向工程教育实践基地的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贯通模式研究——以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为例 |
吴娇蓉
惠英
贾弦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4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