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降解血管支架材料降解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崔晓珊 周超 张海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92-195,共4页
目前可降解血管支架材料包括聚合物、镁合金、铁合金及锌合金,它们的降解特性直接影响其作为血管支架植入后的支撑能力、局部反应和血管修复的预后。聚合物降解时间较易调整、生物相容性较好,但力学性能不足;镁合金的降解存在降解速率... 目前可降解血管支架材料包括聚合物、镁合金、铁合金及锌合金,它们的降解特性直接影响其作为血管支架植入后的支撑能力、局部反应和血管修复的预后。聚合物降解时间较易调整、生物相容性较好,但力学性能不足;镁合金的降解存在降解速率快、释氢反应和微环境pH值变化较大的问题;铁合金降解速率太慢;锌合金的降解速率适中,是近年可降解血管内植入材料研究热点。除了材料自身的特性,可降解材料的血管内降解行为还受到环境的离子浓度、酶、pH值和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综述了目前不同血管内可降解支架材料在模拟体液及动物体内生物降解行为的研究结果,以期为血管内可降解材料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铁合金 锌合金 降解 可降解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介入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操作指南(第1版) 被引量:12
2
作者 殷世武 李茂全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85-388,共4页
三叉神经痛是常见脑神经疾病,临床常用治疗手段包括药物、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等。微创介入技术因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及术后并发症少而已广泛开展,但技术操作水平等存在地区差异。本文通过归纳临床经验,吸收借鉴国内外新理念,... 三叉神经痛是常见脑神经疾病,临床常用治疗手段包括药物、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等。微创介入技术因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及术后并发症少而已广泛开展,但技术操作水平等存在地区差异。本文通过归纳临床经验,吸收借鉴国内外新理念,提出三叉神经痛微创介入治疗临床操作指南,以规范治疗,提升总体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介入治疗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腔内心电一体化引导建立和维护中心血管通路专家共识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海军 邹英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3-197,共5页
中心血管通路装置是治疗临床重症、肿瘤、长期需要进行静脉输液患者的重要工具。选择适当的穿刺部位和血管,确保正确的导管头端位置,对维护其长期通畅率,降低感染、血栓形成、导管异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至关重要。应用多普勒超声行血管... 中心血管通路装置是治疗临床重症、肿瘤、长期需要进行静脉输液患者的重要工具。选择适当的穿刺部位和血管,确保正确的导管头端位置,对维护其长期通畅率,降低感染、血栓形成、导管异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至关重要。应用多普勒超声行血管评估与穿刺,结合腔内心电定位导管头端位置,替代传统盲目穿刺及置管术后X线定位,可避免孕妇、新生儿及儿童等患者射线暴露损伤。将多普勒超声与腔内心电定位技术有机结合的一体化设备称为多普勒超声腔内心电一体化引导(EDUG),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辅助临床微创手术、介入治疗、急诊抢救和临床护理操作的新方法。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心血管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介入医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经皮血管通路创新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介入医学工程与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有关专家,结合临床实践形成专家共识,为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心电图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性医疗器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尹玉霞 李茂全 +3 位作者 周超 李海心 王鲁宁 张海军 《中国医疗设备》 2018年第7期111-115,共5页
植入性医疗器械在临床中应用广泛,本文首先概括介绍了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现状,包括生物医用金属材料与医用高分子材料等。其次,总结了植入性医疗器械的研究热点,包括与3D打印技术的融合发展以及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等,并指出了目前研... 植入性医疗器械在临床中应用广泛,本文首先概括介绍了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现状,包括生物医用金属材料与医用高分子材料等。其次,总结了植入性医疗器械的研究热点,包括与3D打印技术的融合发展以及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等,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最后,展望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及临床的应用前景,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性医疗器械 生物医用材料 3D打印技术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定位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5
作者 韩真真 刘光 张海军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0年第1期56-59,共4页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最佳位置位于上腔静脉下1/3至上腔静脉与右心房连接处,确保最佳的导管尖端位置对于患者治疗效果至关重要。该研究团队对X射线定位技术、腔内心电图技术、超声技术、心电导联多普勒超声技术、电磁导航系统等...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最佳位置位于上腔静脉下1/3至上腔静脉与右心房连接处,确保最佳的导管尖端位置对于患者治疗效果至关重要。该研究团队对X射线定位技术、腔内心电图技术、超声技术、心电导联多普勒超声技术、电磁导航系统等在PICC尖端定位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对PICC尖端定位技术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PICC 尖端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锌基金属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冯相蓺 周超 张海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88-191,195,共5页
随着人们医疗观念的转变和材料科学的进步,医用金属植入材料的选择从传统316L不锈钢、钴铬合金、钛合金等惰性金属逐渐转向可降解材料。为了减轻与耐腐蚀支架相关的副作用(即慢性炎症和晚期血栓形成),目前正在开发新一代的生物可吸收支... 随着人们医疗观念的转变和材料科学的进步,医用金属植入材料的选择从传统316L不锈钢、钴铬合金、钛合金等惰性金属逐渐转向可降解材料。为了减轻与耐腐蚀支架相关的副作用(即慢性炎症和晚期血栓形成),目前正在开发新一代的生物可吸收支架,支架在完成任务后会被逐渐降解和吸收。目前的可降解金属主要包括镁合金、铁合金和锌合金,铁在动脉中产生大量的氧化产物而镁及其合金又腐蚀得太快。其中,锌合金具有更适宜的降解速度、良好的降解行为和较好的力学性能,基于锌的生物可吸收材料是近年兴起的最具发展潜力的可降解医用金属材料。本文主要介绍了纯锌、锌铜系、锌镁系及其他锌基合金近年来的主要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 锌基合金 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载药及药物释放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宋彩霞 周超 张海军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8年第3期193-197,共5页
药物洗脱支架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主要器械之一,通过药械组合方式发挥治疗作用。药物作为药物洗脱支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装载方式、载体的种类、药物和载体的相互作用、制备工艺等直接影响器械的药物释放动力学特征及最终治疗效果... 药物洗脱支架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主要器械之一,通过药械组合方式发挥治疗作用。药物作为药物洗脱支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装载方式、载体的种类、药物和载体的相互作用、制备工艺等直接影响器械的药物释放动力学特征及最终治疗效果。依据药物涂层的特性,可将药物洗脱支架分为永久聚合物药物涂层支架、可降解聚合物药物涂层支架以及无载体药物洗脱支架等。该文对上述三类支架涂层工艺及药物释放动力学等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涂覆方式 药物释放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蔡田雨 韩真真 +1 位作者 袁坤山 张海军 《医疗装备》 2023年第2期160-164,共5页
青光眼是全球三大眼部致盲性疾病之一,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具有进行性和不可逆性。由于眼压是青光眼病情发展中的可控制因素,所以青光眼的治疗主要通过控制眼压来抑制病情进展,外科治疗是降低眼压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青光眼外科治疗... 青光眼是全球三大眼部致盲性疾病之一,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具有进行性和不可逆性。由于眼压是青光眼病情发展中的可控制因素,所以青光眼的治疗主要通过控制眼压来抑制病情进展,外科治疗是降低眼压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青光眼外科治疗方式迅猛发展,主要包括激光和传统手术治疗。该研究对激光和传统手术治疗在青光眼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外科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导线心脏起搏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房艺 侯文博 张海军 《医疗装备》 2019年第3期200-202,共3页
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关键技术,目前开发的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因其较低的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仅需要微创手术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美敦力和圣犹达的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现介绍了目前广泛... 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关键技术,目前开发的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因其较低的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仅需要微创手术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美敦力和圣犹达的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现介绍了目前广泛应用的无导线起搏器,并对现在研究的起搏器进行了概述,对无导线起搏器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导线 心脏起搏器 压电 除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房重建植入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韩真真 刘光 +1 位作者 侯文博 张海军 《医疗装备》 2020年第7期202-204,共3页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乳房切除术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常见外科手术方法。为提高乳房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命质量,乳房重建技术不断完善,假体植入是目前乳房重建的主要方法,而假体植入材料对乳房重建的安全性和重建效果至关重要...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乳房切除术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常见外科手术方法。为提高乳房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命质量,乳房重建技术不断完善,假体植入是目前乳房重建的主要方法,而假体植入材料对乳房重建的安全性和重建效果至关重要。本研究对乳房切除术后乳房重建植入材料及其临床应用、并发症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房重建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与皮下延伸穿刺技术在PICC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11
作者 赵琳 袁坤山 +1 位作者 卢天恒 张海军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2期873-884,共12页
目的:评价隧道与皮下延伸穿刺技术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旨在为患者选择合适的置管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CNKI)学术文献总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全面... 目的:评价隧道与皮下延伸穿刺技术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旨在为患者选择合适的置管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CNKI)学术文献总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全面收集隧道技术、皮下延伸穿刺技术在PICC中应用的相关研究,严格按照制定的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并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估;采用RevMan和R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分别以隧道PICC (tPICC)、皮下延伸穿刺PICC (esrPICC)与常规PICC (cPICC)并发症发生率的危险比OR值为效应指标,评价两种穿刺技术与常规技术比较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共1106病例(tPICC VS cPICC 9篇,esrPICC VS cPICC 3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采用tPICC置管的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是常规置管者的0.08倍(OR(合并) = 0.08, 95% CI:0.05~0.12, P (合并) = 0.14, 95% CI: 0.07~0.26, P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unnel and subcutaneous extension puncture technique in the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PICC) placement through peripheral vein,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atients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catheterization technique. Methods: The Chinese (CNKI) Academic Literature Database,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Database (VIP), Pubmed, and Web of Science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to comprehensively collect studies related to the application of tunneling and subcutaneous extension puncture techniques in PICC, and the literature was screened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the established literature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 and the quality of the literature was evaluated;RevMan and R software was used to Meta-analyze the extracted data, and the OR values of hazard ratios of complication rates of tunneled PICC (tPICC) and extended subcutaneous route PICC (esrPICC)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PICC (cPICC) were used as effect indicators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two puncture technique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PICC puncture techniques, respectively. Results: A total of 12 papers with 1106 cases (tPICC vs. cPICC 9, esrPICC vs. cPICC 3) were included. Meta-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risk of complications was 0.08 times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tPICC technique placement than in those with conventional placement (OR(combined) = 0.08, 95% CI: 0.05~0.12, P (combined) = 0.14, 95% CI: 0.07~0.26, P < 0.00001). By combined analysis of the included literature,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7% (95% CI: 0.02~0.15, P < 0.01) for tPICC and 21% (95% CI: 0.06~0.36, P < 0.01) for esrPICC. Begg’s funnel plot test showed no publication bias in the included literature and the results were more reliable. Conclusions: tPICC and esrPICC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incidence of PICC catheter-related complications compared with cPICC, respectively, and tPICC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esrPI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隧道 延伸穿刺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高分子材料水凝胶在伤口敷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鲁手涛 周扬 +5 位作者 徐海荣 刘黎明 曹文瑞 张兴燎 张军 张海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9-142,146,共5页
针对理想敷料的具体需求、天然高分子材料的理化性能,系统地分析了不同天然高分子材料水凝胶敷料如胶原蛋白、海藻酸盐、甲壳素和壳聚糖、透明质酸盐、明胶和纤维素等。回顾了近几年天然高分子材料作为医用水凝胶敷料的发展方向的,同时... 针对理想敷料的具体需求、天然高分子材料的理化性能,系统地分析了不同天然高分子材料水凝胶敷料如胶原蛋白、海藻酸盐、甲壳素和壳聚糖、透明质酸盐、明胶和纤维素等。回顾了近几年天然高分子材料作为医用水凝胶敷料的发展方向的,同时对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高分子 水凝胶 伤口敷料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FGF-2对高糖环境下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阳 陆晨晖 +3 位作者 陆骊工 张海军 滕皋军 李茂全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34-40,共7页
目的观察外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对高糖环境下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和培养小鼠EPCs,并采用流式细胞分析和免疫荧光染色进行细胞鉴定... 目的观察外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对高糖环境下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和培养小鼠EPCs,并采用流式细胞分析和免疫荧光染色进行细胞鉴定,分别在高糖(30 mmol/L)和高糖(30 mol/L)+FGF-2(30、50、100、150、300 ng/m L)条件下干预培养,正常EPCs作为空白对照组,TUNEL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小室和基质胶在体外观察EPCs的迁移和成管能力;Western印迹法检测活化β-catenin和总β-catenin的表达,构建小鼠后肢缺血模型,分别注射空白组、正常组、高糖组及高糖+FGF2(150 ng/m L)组EPCs,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察小鼠缺血后肢血流恢复情况。结果高糖组EPCs比空白对照组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迁移和血管形成能力显著降低(P<0.01);高糖+FGF-2组EPCs与高糖组相比,细胞凋亡显著减少(P<0.05),迁移和血管形成能力显著增强(P<0.05),且在150 ng/m L FGF-2时效果最强(P<0.01)。Western印迹法分析表明,高糖组较空白对照组活化β-catenin/总β-catenin显著下降(P<0.01),而高糖+FGF-2组与高糖组相比则显著升高(P<0.05)。体内实验显示,高糖组小鼠缺血后肢较正常组血流恢复显著减少,而高糖+FGF-2组较高糖组显著增加。结论外源性FGF-2处理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对高糖下受损EPCs的功能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内皮祖细胞 血管新生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高糖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锌合金冠状动脉支架研发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超 王鲁宁 +2 位作者 石章智 尹玉霞 张海军 《中国临床医学》 2018年第5期821-826,共6页
继金属裸支架、药物洗脱支架阶段后,可降解支架正在成为冠心病治疗和介入医学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锌合金具有更为理想的降解速率和降解特性,其作为可降解冠状动脉支架近年来受到关注。本文介绍了可降解锌合金材料的合金化元素、力学性... 继金属裸支架、药物洗脱支架阶段后,可降解支架正在成为冠心病治疗和介入医学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锌合金具有更为理想的降解速率和降解特性,其作为可降解冠状动脉支架近年来受到关注。本文介绍了可降解锌合金材料的合金化元素、力学性能、降解性能、生物相容性、动物实验研究现状,并展望了锌合金作为可降解冠状动脉支架材料的发展前景及我国锌合金冠状动脉支架的研究趋势、产业化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 生物材料 可降解金属 锌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式医疗器械用电池的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房艺 侯文博 +1 位作者 周文秀 张海军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8年第4期272-275,共4页
近年来,有源植入式医疗器械成为医疗器械行业的热点,电池技术受到材料以及技术上的制约,在可靠性、容量以及寿命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该文在此背景下综述了有源植入式医疗器械所用电池的发展历史和使用现状,对锌汞电池、锂电池的发展以... 近年来,有源植入式医疗器械成为医疗器械行业的热点,电池技术受到材料以及技术上的制约,在可靠性、容量以及寿命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该文在此背景下综述了有源植入式医疗器械所用电池的发展历史和使用现状,对锌汞电池、锂电池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阐述,并介绍了柔性电池和生物能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未来有源植入式医疗器械电池必然向着微型化、柔性化、可充电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 植入式医疗器械 锂电池 柔性电池 生物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压力传感器在医疗领域的发展及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文秀 侯文博 张海军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8年第5期354-356,360,共4页
人体内压力监测对检查器官或组织病变、实时分析术中情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对于传统的机电式压力传感器,光纤压力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安全性高、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在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综述了光纤压力... 人体内压力监测对检查器官或组织病变、实时分析术中情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对于传统的机电式压力传感器,光纤压力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安全性高、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在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综述了光纤压力传感器的发展历程及在医疗领域压力监测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光纤压力传感器在心血管及血液、颅内、气道、胃肠道等组织或器官内的压力监测。分析表明,光纤压力传感器在不同的组织或器官内均可以达到良好的监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压力传感器 医疗领域 压力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脑积水现状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文秀 房艺 +1 位作者 侯文博 张海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22期176-178,共3页
脑积水是神经外科的常见问题之一,多是由于颅内病变引起脑脊液(CSF)分泌过多或循环受阻。形成脑积水后,可能会造成脑室系统扩大或蛛网膜下腔扩大,进一步继发脑萎缩或其他病症。据统计,脑积水在婴幼儿中发病率达3‰,普通人群中发病率高... 脑积水是神经外科的常见问题之一,多是由于颅内病变引起脑脊液(CSF)分泌过多或循环受阻。形成脑积水后,可能会造成脑室系统扩大或蛛网膜下腔扩大,进一步继发脑萎缩或其他病症。据统计,脑积水在婴幼儿中发病率达3‰,普通人群中发病率高达1%~1.5%,且随人口数量的增长而递增。植入调压式分流管作为脑积水患者优选手术治疗方式,相较于其他手术治疗的优势明显,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可调压式分流管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引导导管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18
作者 曹文瑞 鲁手涛 +2 位作者 刘黎明 袁坤山 张海军 《医疗装备》 2020年第1期202-204,共3页
周围神经损伤(PNI)发病率高,治疗选择有限,临床效果差,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有效的周围神经修复必须在结构上桥接损伤的间隙或部位以促进神经再支配和功能的恢复。为了满足大间隙修复的临床需求,组织工程致力于神经引导导... 周围神经损伤(PNI)发病率高,治疗选择有限,临床效果差,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有效的周围神经修复必须在结构上桥接损伤的间隙或部位以促进神经再支配和功能的恢复。为了满足大间隙修复的临床需求,组织工程致力于神经引导导管治疗PNI患者的研究。现重点介绍了基于神经引导导管(NGC)的治疗方法在结构特性方面的进展,包括仿生设计、结构改造和表面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引导导管 周围神经修复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与临床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尹玉霞 李茂全 +3 位作者 周超 卢天恒 王鲁宁 张海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270-272,共3页
1脂联素及其受体脂联素(Adiponectin,APN)是脂肪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一类激素,是脂肪组织基因表达最丰富的蛋白质产物之一,在人体内以3~30μg/ml的浓度出现在循环血液中,约占总血浆蛋白0.05%。APN由脂肪组织特有基因编码,相对分... 1脂联素及其受体脂联素(Adiponectin,APN)是脂肪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一类激素,是脂肪组织基因表达最丰富的蛋白质产物之一,在人体内以3~30μg/ml的浓度出现在循环血液中,约占总血浆蛋白0.05%。APN由脂肪组织特有基因编码,相对分子质量30KD,由24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为四个结构域:N端的分泌信号序列(aa 1-18)、可变区(aa19-41)、胶原样结构域(aa 42-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
原文传递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干预策略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尹玉霞 王鲁宁 +1 位作者 姚秀军 张海军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第19期36-38,41,共4页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临床应用广泛,经历了盲法穿刺、超声引导穿刺、腔内心电图定位等几个发展阶段,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和置管成功率,显著降低了导管相关性并发症。但是导管留置期间...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临床应用广泛,经历了盲法穿刺、超声引导穿刺、腔内心电图定位等几个发展阶段,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和置管成功率,显著降低了导管相关性并发症。但是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仍不可忽视。隧道式PICC是通过皮下隧道将PICC出口位点与穿刺位点远离的技术,可以降低静脉血栓和感染发生率、导管移位率、出血。另外,对于创伤、烧伤、瘢痕等导致皮肤受损,易感染或不易观察穿刺点周围组织的患者,出口位置选择性更多。隧道PICC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PICC置管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并发症 皮下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