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健康视角下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黎婉钰 付强强 +1 位作者 金花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15-1319,共5页
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已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提高慢性病人群的健康素养,有助于其形成主动的健康管理理念,从而改善健康结果。目的探索上海市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未来的健康促进策略和慢... 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已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提高慢性病人群的健康素养,有助于其形成主动的健康管理理念,从而改善健康结果。目的探索上海市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未来的健康促进策略和慢性病管理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于2023年2—5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结合上海市各行政区的常住人口数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量,从上海市16个区中随机抽取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选取2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前来就诊的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采用健康素养量表评价调查对象的健康素养水平。结果共调研768例慢性病患者,其中13份问卷信息不完整,予以剔除。最终共755份调研问卷纳入研究,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3%。755例患者中,具备良好的健康素养患者435例(57.62%),具备信息获取能力664例(87.95%),具备经济支持意愿618例(81.85%),具备交流互动能力559例(74.04%),具备改善健康意愿646例(85.5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女性:OR=1.549,95%CI=1.148~2.091)、家庭医生是否签约(是:OR=1.634,95%CI=1.162~2.299)是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P<0.05)。具备健康素养的慢性病患者最近1年所患疾病病情控制稳定所占比例高于不具备健康素养慢性病患者(P<0.05)。结论上海市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素养整体上有待提升。性别、是否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是慢性病人群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建议实施针对性干预,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以提高健康素养水平,为主动健康的实施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素养 慢性病管理 家庭医生签约 主动健康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全科未分化疾病临床路径的实施现状及构建策略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周英达 卓书雄 +2 位作者 杨郗 金花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3939-3944,共6页
社区未分化疾病的诊疗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整体服务能力密切相关,但目前的研究表明全科医生缺乏与该类疾病相匹配的诊疗能力。本文通过梳理临床路径引入我国全科领域的历史沿革,表明国内临床路径的应用正处在由简单病种向复杂性疾病、综... 社区未分化疾病的诊疗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整体服务能力密切相关,但目前的研究表明全科医生缺乏与该类疾病相匹配的诊疗能力。本文通过梳理临床路径引入我国全科领域的历史沿革,表明国内临床路径的应用正处在由简单病种向复杂性疾病、综合性医院专科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过渡的关键时期,证实了临床路径在未分化疾病诊疗中存在广阔的应用前景,随后总结了我国社区全科临床路径正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为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重视认可度较低、未分化疾病病种选择困难及纸质表单或简单电子化式临床路径与高速发展的医疗信息化不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区全科未分化疾病应以全科思维为构建核心,通过突破专科思维、聚焦优势病种、规范社区诊断编码等方式,并以区域医疗协同的临床决策信息平台作为临床路径的新模式开展进一步探索。本文为今后构建社区全科未分化疾病临床路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与策略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全科医学 未分化疾病 临床路径 全科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健康导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管理实施状况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黎婉钰 张含之 +1 位作者 金花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3560-3566,共7页
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的高发率使得健康管理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居民健康的“主战场”,在健康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基层... 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的高发率使得健康管理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居民健康的“主战场”,在健康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健康管理的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主动性尚不明确的问题。目的了解目前上海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管理的实施状况,讨论提升主动健康导向的健康管理的实施策略。方法于2023年2—5月,通过对上海市3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调查,了解其健康管理的开展、对疾病高危因素的评估及疾病筛查、实施健康教育及信息传播、健康管理资源的协调及功能服务、健康管理线上服务及健康状况监测情况,并对机构负责人实施困难及建议访谈。结果参与机构均开展针对慢性病人群的健康管理,93.9%(31/33)覆盖重点人群,72.7%(24/31)涉及康复人群,54.6%(18/31)包括健康人群。81.8%(27/33)的机构应用健康数据平台,主要功能包括签约管理、健康档案管理、数据查询和健康指标管理。97.0%(32/33)的机构开展疾病高危因素评估和筛查,以及随访、诊疗和管理。绝大多数机构通过多种平台开展健康教育和信息传播活动。87.9%(29/33)的机构与其他单位合作开展健康管理项目,提供多样化的功能服务。63.6%(21/33)的机构提供线上服务,42.4%(14/33)配备健康监测设备。管理者认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基层医务人员在实施主动健康导向的健康管理方面有显著优势,但也面临缺乏政策和财政支持的困难。结论上海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实施主动健康导向的健康管理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需针对存在的挑战采取综合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健康管理服务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健康管理 主动健康 社区卫生服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患者慢病管理一体化路径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森 赵华新 +6 位作者 葛许华 马乐 金花 谢木金 普珍 白朝辉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724-2730,共7页
背景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术后肠癌患者需要面对许多身体和心理方面的问题,这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术后管理极为重要。目的探讨医院-社区-患者慢病管理一体化路径干预对结直肠癌... 背景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术后肠癌患者需要面对许多身体和心理方面的问题,这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术后管理极为重要。目的探讨医院-社区-患者慢病管理一体化路径干预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于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普外科出院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术后干预方式,将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联合管理组(n=36),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术后干预,联合管理组遵循构建的慢病一体化路径进行联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实验室指标、复发转移、死亡、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以及焦虑情况的变化。结果术后3个月和6个月,联合管理组患者的癌胚抗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01);术后3个月联合管理组患者的复发转移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术后6个月,联合管理组患者的复发转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5.6%vs.22.5%,χ^(2)=4.395,P=0.036);此外,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联合管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0 vs.16.2%,χ^(2)=3.981,P=0.046;5.6%vs.25.0%,χ^(2)=5.388,P=0.020)。但两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的死亡率方面差异不具有显著性(2.8%vs.7.5%,χ^(2)=0.165,P=0.685)。在患者术后6个月和1年的生命质量评分中,联合管理组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焦虑评分中,联合管理组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医院-社区-患者慢病管理一体化路径能减少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结直肠癌的复发和转移,提高生命质量并改善焦虑症状,对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术后管理 慢病管理 一体化路径 回顾性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全专结合门诊建设模式及优化策略
5
作者 石建军 金花 +1 位作者 陆媛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49-1255,共7页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专业能力、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综合性医院专科医生时间、精力有限但医疗资源较充足,加强全科-专科医生合作,可以有效提升社区医疗质量、促进患者健康。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全专结合门诊建设的典型案例,从...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专业能力、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综合性医院专科医生时间、精力有限但医疗资源较充足,加强全科-专科医生合作,可以有效提升社区医疗质量、促进患者健康。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全专结合门诊建设的典型案例,从全专结合门诊概念的来源、内涵、建设模式、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综合全专结合门诊建设可能面临的挑战,并针对各地区不同的全专结合门诊实践方法,提出了5个方面的建议:完善全专结合门诊建设规章制度、协调统一全专结合门诊路径、注重全专结合门诊团队绩效激励、提升居民认可度、完善全专结合门诊诊疗评价标准。进一步拓展社区服务职能,深化与专科医师的合作是未来全专结合门诊建设探索的重要方向。政府、医疗机构和全、专科医师的共同参与、推动,才能更好地促进社区全专结合门诊的建设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全专结合 诊疗模式 医师 社区卫生服务 建设模式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专结合的社区专病诊疗技术发展策略
6
作者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56-1258,1264,共4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着一系列卫生健康相关的重要职责。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硬件条件明显改善、健康信息系统能力有效提升,然而群众对在社区接受专科诊疗的需求越发凸显。本文探讨了建设社区专病诊疗技术的意义、...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着一系列卫生健康相关的重要职责。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硬件条件明显改善、健康信息系统能力有效提升,然而群众对在社区接受专科诊疗的需求越发凸显。本文探讨了建设社区专病诊疗技术的意义、全专结合内涵、实施策略及方法。文章指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与发展专病诊疗技术,能够增强社区全科医生的执业能力,提高基层医疗技术水平,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的能级及满足大众对专病诊治的需求。发展全专结合,既可以在全科工作基础上发展专病诊疗技术,也可以与上级医院协同合作,引入一系列专科技术来共同开展诊疗工作。在具体的实施策略上,要根据当地诊疗需求寻找合适的专科技术,发展具有先进性的专病临床诊疗技术、围绕专病开展科学研究、逐步构筑和推广自身技术品牌,并通过开设专病门诊、配置诊疗条件等构建技术资源。在以上4个建设工作中培养人才,从而实施4+1的全专结合社区诊疗技术发展综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全专结合 社区卫生服务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健康视角下健康素养测评工具的研究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4
7
作者 付强强 金花 +2 位作者 李丽 马瑜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1期3933-3943,共11页
背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健全覆盖全国的健康素养和生活方式监测体系,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水平,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科学的健康素养测评工具可以系统地了解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并提供针对性... 背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健全覆盖全国的健康素养和生活方式监测体系,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水平,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科学的健康素养测评工具可以系统地了解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并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我国的健康素养测评研究起步较晚,现有健康素养测评工具《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的评估内容尚存在较大完善空间,因此研发有效、可靠的健康素养评价工具至关重要。目的基于主动健康视角,对国内外健康素养评价工具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方法于2021年7月,以“Health Literacy”“Tool”“Evaluation”“Assessment”“Questionnaire”“Scale”“健康素养”“工具”“测评”“评价”“问卷”“量表”等为中/英文关键词,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以获取健康素养测评工具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1990-01-01至2021-06-30,对健康素养测评工具的现状及内容进行综述。结果共筛选出47种健康素养测评工具,包含27个客观测评工具和20个主观测评工具。研发和应用最多的是美国(22个),其次是欧洲地区(13个)。语言方面,英语最多(25个),其次是葡萄牙语(5个)、意大利语(3个)、西班牙语(2个)。测评所需时间方面,成人医学语言阅读能力简化快速测试量表(REALM-SF)、单问题健康素养筛查量表(SILS)用时最短(1 min),汉语健康素养测试量表(MHLS)用时最长(25 min)。测评条目最少的是SILS(1条),最多的是完整版成人医学语言阅读能力测试量表(REALM)(125条)。客观测评工具中被广泛应用的是成人医学语言阅读能力测试量表系列量表(REALM Family)与成人功能性健康素养测试量表系列量表(TOFHLA Family),主观测评工具中被广泛应用的是欧洲健康素养调查问卷(HLS-EU-Q)。测评内容主要涉及阅读理解、计算能力、信息获取、信息应用、信息交流、词汇识别等方面。结论在健康素养测评工具的研发和应用中,欧美国家占据主导地位,客观健康素养测评工具数量居多,随着健康素养的内涵从单一的个人评价转变为个人与外部环境的综合评价,我国健康素养测评工具的研发提倡以健康素养内涵深化和主动健康理念为前提,全国建立统一标准,指标以定量或半定量指标为主,开发出涵盖整个生命周期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健康素养评价工具,从而为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素养 测评工具 主动健康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初筛阳性人群健康素养对肠镜检查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穆再排尔·穆合塔尔 金花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1期3944-3948,共5页
背景近年来,大肠癌的防治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重视。肠镜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必要手段,在大肠癌高危人群中提高其检查率是大肠癌防治工作的关键所在。研究表明,个人做健康选择与决策的能力与其获取并理解信息的能力密切相关。目的探讨... 背景近年来,大肠癌的防治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重视。肠镜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必要手段,在大肠癌高危人群中提高其检查率是大肠癌防治工作的关键所在。研究表明,个人做健康选择与决策的能力与其获取并理解信息的能力密切相关。目的探讨大肠癌初筛阳性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对其肠镜检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20年1—3月,选择上海市杨浦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2018年普查中大肠癌初筛阳性人群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素养管理量表(HeLMS)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共计发放问卷337份,回收有效问卷32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6%。329例大肠癌初筛阳性人群中,77例接受肠镜检查(接受肠镜组),252例未接受肠镜检查(拒绝肠镜组),肠镜检查依从率为23.4%。329例大肠癌初筛阳性人群HeLMS总平均得分为(103.77±3.78)分,信息获取能力、交流互动能力、改善健康意愿、经济支持意愿维度平均得分分别为(44.50±1.70)、(36.34±2.10)、(15.83±2.01)、(7.09±1.37)分。接受肠镜组和拒绝肠镜组大肠癌初筛阳性人群婚姻状况、初筛阳性类型、健康素养总分及信息获取能力、交流互动能力、改善健康意愿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改善健康意愿及交流互动能力维度得分是大肠癌初筛阳性人群肠镜检查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社区大肠癌初筛阳性人群中,有配偶的居民、改善健康意愿更强及交流互动能力更强的居民,肠镜检查依从性更高。提高大肠癌初筛阳性居民肠镜检查依从性,应注重对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健康素养 肠镜 依从性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导向的医防融合:理论基础和当代实施路径探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汪洋 金花 +4 位作者 袁蓓蓓 宦红梅 杨辉 于德华 方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689-2699,共11页
本篇评论阐明了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相对于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体系的两个独特特点:更狭窄的患者人群和业务范围,以及更薄弱的基本医疗能力。以此为基础,文章总结和对比了20世纪的两种最具代表性的,且在全球产生了广泛影响的两种与医防融... 本篇评论阐明了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相对于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体系的两个独特特点:更狭窄的患者人群和业务范围,以及更薄弱的基本医疗能力。以此为基础,文章总结和对比了20世纪的两种最具代表性的,且在全球产生了广泛影响的两种与医防融合关系极为密切的整合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临床和公共卫生部分的理论-实践模式:“社区导向的基本医疗”模式和“赤脚医生”模式。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结合于2023年第四季度在上海市基层医疗卫生体系中观察到的多项实际案例,阐述了未来在我国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转化和实施这两种医防融合模式的可行路径和对外部条件的需求,并提出了在不同地区实施上述模式的原则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卫生保健 基本医疗 医防融合 赤脚医生 社区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基层医疗诊断编码实施现况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英达 瞿怡倩 +4 位作者 李笑飞 卓书雄 杨郗 金花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935-1941,共7页
随着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基层卫生信息标准化建设愈发被重视。基层医疗诊断编码作为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提高基层医疗管理效率、促进基层医疗质量控制、有效收集基层医疗数据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 随着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基层卫生信息标准化建设愈发被重视。基层医疗诊断编码作为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提高基层医疗管理效率、促进基层医疗质量控制、有效收集基层医疗数据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国长期以来沿用综合性医院使用的疾病分类作为基层医疗诊断编码使用,不仅导致基层医疗诊断不规范、无法统计的混乱状态,更可能造成基层医疗收集、记录、分析的数据出现缺失和误差。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基层医疗诊断编码发展的历史沿革,指出当前我国基层医疗诊断编码所面临的5个主要问题:各方对基层医疗诊断编码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统一的基层医疗诊断编码导致我国基层医疗功能与质量发展受限、我国基层医疗诊断编码与何种国际基层分类匹配存在分歧、基层医疗诊断编码本土化面临的诸多挑战及我国缺乏评价与优化基层医疗诊断编码的人才与工具。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外基层医疗诊断编码的发展过程,提出我国各方应重视基层医疗诊断编码的发展,在进一步推动基层医疗信息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基于目前试行的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11与基层医疗保健国际分类(ICPC)-3分类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基层医疗诊断编码标准,并通过建立健全的基层医疗诊断编码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基层医疗诊断编码的进一步实施和优化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编码 诊断编码 基层医疗 国际疾病分类法 疾病分类 信息标准化建设 卫生服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幽门螺杆菌感染诊疗质量分析
11
作者 马乐 金花 +6 位作者 史玲 易春涛 侯进 陈晨 宦红梅 倪衡如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401-2408,共8页
背景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诊疗水平和质量尚不明确,缺乏系统的评价和监测。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于Hp感染的诊疗及管理现状,评价其诊疗质量,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方法于2022年5—6月... 背景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诊疗水平和质量尚不明确,缺乏系统的评价和监测。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于Hp感染的诊疗及管理现状,评价其诊疗质量,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方法于2022年5—6月向上海市16个行政区共计24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3875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全科医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Hp感染根治处方规范化情况、Hp感染检测情况、Hp感染根治药物配备情况、Hp感染诊疗管理情况、Hp感染诊疗中困难问题,以及社区全科医生对Hp感染诊疗认知情况等。结果上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Hp感染处方根治方案正确率仅为32.0%。上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有能力开展Hp感染检测的卫生服务中心比例较高,近80.0%。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配备基本的根治Hp所需的药物,但铋剂配备率低,为54.6%。Hp诊疗规范督查率80.0%。Hp感染规范化诊疗培训需求较高,占66.7%。在Hp感染诊疗中,存在主要困难为药物配备不齐全、医生诊疗能力不足和设备不足。社区全科医生对Hp感染诊治相关基础知识掌握不足。结论上海市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进一步加强开展Hp检测的能力,特别是远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包括增加购入Hp相关检测设备、试剂,完备Hp根治所需相关药物等。此外,需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Hp感染规范化诊疗培训,提高全科医师对Hp感染的诊疗能力,同时加强Hp诊疗规范督查,进一步提高社区全科医生Hp感染诊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诊疗规范 诊疗质量 系统管理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人群自我健康管理理论及运用研究进展
12
作者 黎婉钰 顾超 +2 位作者 张敏 金花 于德华 《中华全科医学》 2025年第1期115-121,共7页
基于当前慢性病患者人数的增加以及人们对健康管理需求的不断增长,自我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区居民实施有效的自我管理有助于提升慢性病管理效果、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减轻医疗系统负担、提高健康意识。随着健康教育和行为研究的... 基于当前慢性病患者人数的增加以及人们对健康管理需求的不断增长,自我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区居民实施有效的自我管理有助于提升慢性病管理效果、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减轻医疗系统负担、提高健康意识。随着健康教育和行为研究的发展,健康信念模型、自我效能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等健康行为改变理论模型以及PRECEDE-PROCEED模型、IKAP模型、CCM模型、跨理论模型、IMB模型、BCW模型等干预模型应运而生。这些理论和模型为健康教育和干预方案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精确了解其在不同社区环境中的作用和效果,帮助医务人员和政策制定者设计更符合社区特征的健康促进项目。本文综述了当前在国内外社区人群中应用的主要自我健康管理理论、模型创立信息、理论基础、应用领域和局限性以及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研究方案下的干预策略和相关干预措施,探讨了这些理论和模型如何促进健康行为的改变和慢性病的有效管理。通过综合分析,本文强调了在提升社区人群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理论与模型的实践应用价值,以及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健康管理实践的重要性和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管理 社区健康管理 理论 模型
原文传递
我国主动健康的实施现状及对各责任主体实施策略的建议 被引量:39
13
作者 张倩倩 金花 +1 位作者 史晓晓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1期3923-3927,3932,共6页
以主动健康为导向的医疗服务模式正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是,目前我国主动健康的定义及内涵尚不十分明晰,各主体责任分工不够明确,因此在主动健康的实施中存在若干问题。本文对主动健康的定义及内涵进行梳理,就目前我国主动健康... 以主动健康为导向的医疗服务模式正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是,目前我国主动健康的定义及内涵尚不十分明晰,各主体责任分工不够明确,因此在主动健康的实施中存在若干问题。本文对主动健康的定义及内涵进行梳理,就目前我国主动健康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并总结归纳。在认识现状,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对主动健康各责任主体实施策略的建议和展望: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制定主动健康计划、建立主动健康促进组织、协调相关部门联动、优化社区环境;医疗机构应制定并实施健康计划、预防及治疗疾病、帮助社会公众提升健康素养及养成健康行为习惯;居民应做到自主自律,养成符合自身和家庭特点的健康生活习惯;推进主动健康资源相关方的参与,以此提升主动健康实施效果,最终实现全民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健康 卫生计划实施 任务主体 卫生服务 健康促进 人口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主动健康实施策略 被引量:24
14
作者 黎婉钰 金花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1期3928-3932,共5页
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了主动健康的概念,积极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目前,主动健康尚未形成规范的体系。本文对主动健康的内涵、意义及现状进... 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了主动健康的概念,积极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目前,主动健康尚未形成规范的体系。本文对主动健康的内涵、意义及现状进行梳理与总结,并以此为背景探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社区医务工作者实施主动健康管理的策略及效果评价体系。本文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社区医务人员在实施主动健康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健康管理中融入“主动健康”理念,可以增强居民主动健康的意识和管理自身健康的能力,这对于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健康 社区卫生服务 医务人员 健康促进 人口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管理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森 葛许华 +4 位作者 马乐 金花 赵华新 白朝辉 于德华 《中华全科医学》 2024年第1期112-116,共5页
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的管理一直是临床医疗的重要热点。在术后康复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遇到多种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肠梗阻等,对这些并发症的管理成为术后恢复的关键环节。除了并发症的管理,营养支持和饮食管理也是术后患者康复的重要方... 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的管理一直是临床医疗的重要热点。在术后康复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遇到多种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肠梗阻等,对这些并发症的管理成为术后恢复的关键环节。除了并发症的管理,营养支持和饮食管理也是术后患者康复的重要方面。由于胃肠道肿瘤手术涉及消化系统的部分或全部切除,患者的营养吸收和饮食摄入会受到影响。除此之外,术后患者的康复与功能恢复也是术后管理的重点。胃肠道肿瘤手术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较大的影响,如影响消化功能、运动能力等,因此患者的康复和功能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医生需要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计划,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等,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尽管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管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缺乏规范化管理模式、患者自我管理的欠缺等,这将使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管理,导致病情恶化或并发症的发生。总之,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的管理需要多方面的综合管理和支持,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管理相关研究的开展,探索更好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这将有望改善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提升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手术后管理 进展
原文传递
基层医疗机构管理者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金花 杨森 +4 位作者 周慧宁 石建伟 陈晨 付强强 于德华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4年第3期237-243,共7页
目的评估基层医疗机构管理者领导力问卷的信效度,分析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团队领导力发展现状。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调查。于2021年8—12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通过自行研制的基层医疗机构管理者领导力问卷,对上海市10家社区卫生服... 目的评估基层医疗机构管理者领导力问卷的信效度,分析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团队领导力发展现状。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调查。于2021年8—12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通过自行研制的基层医疗机构管理者领导力问卷,对上海市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9名员工(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团队成员、中层干部、全科医师以及所在区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问卷包括感召力、决断力、控制力、影响力和前瞻力5个维度。采用Cronbach′sα系数、折半系数对问卷的信度进行分析,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量表的结构效度进行评价。结果问卷整体量表Cronbach′sα信度为0.96,Spearman-Brown折半系数为0.94。效度分析KMO值为0.975,因子分析RMSEA为0.085,适配指数均符合模型适配条件。279名研究对象中女性174名(62.4%);中级及以上职称者257名(92.1%)。基层医疗机构管理者领导力问卷总分为(4.43±0.59)分,5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感召力[(4.52±0.55)分]、决断力[(4.46±0.62)分]、控制力[(4.44±0.60)分]、影响力[(4.42±0.63)分]和前瞻力[(4.32±0.69)分],且前瞻力得分明显低于其他4个维度(均P<0.05)。结论基层医疗机构管理者领导力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团队在领导力发展存在不均衡,前瞻力维度是薄弱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力 基层医疗机构 管理者 信度 效度
原文传递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管理实施情况分析
17
作者 周英达 金花 +4 位作者 于浩 陈晨 仇宝华 史玲 于德华 《中华全科医学》 2024年第11期1899-1903,共5页
目的对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卫”)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管理整体实施情况展开调研,评估和改进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慢病管理现况。方法于2022年7月整群选取上海市24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对... 目的对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卫”)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管理整体实施情况展开调研,评估和改进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慢病管理现况。方法于2022年7月整群选取上海市24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对上海市全科医学临床质控中心的社区医疗机构质控数据中有关慢病管理部分的数据(包括客观质控资料与主观问卷调研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有23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调研,其中96.2%(229家)的社卫设有明确的慢病管理考核标准,考核指标主要覆盖了患者就医满意度、健康素养问卷完成率及患者回访率等;共234家社卫设有慢病管理系统,其中有98.3%的社卫建立健康管理平台,但仅67.2%的社卫定期更新数据,且有29.8%的社卫存在信息记录不全的问题。以高血压管理为例,90.7%的社卫为患者建立了规范的健康档案,且所有社卫都进行了随访。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实施慢病管理方面的需求主要包括个体化管理经验、移动管理工具、风险评估方法、转诊平台等;执行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包括信息处理繁杂、患者管理不一致、时间投入过长和考核标准复杂等。结论以社区为核心的慢病管理模式已初步形成,之后需聚焦现有问题与需求,通过优化慢病管理培训与评价体系、加速建设基层医疗信息标准化、强化社区慢病管理支持工具等多个维度进一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管理意识与能力的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慢病管理 质量管理 质量改进
原文传递
主动健康导向的上海市社区居民健康管理认知和就医行为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黎婉钰 张晓岚 +2 位作者 金花 徐芬 于德华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5年第3期270-278,共9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认知与就医行为现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以推动主动健康导向的健康管理策略优化。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调查,2023年2—5月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在上海市各行政区以随机数表法分别抽取1~4个街镇的社区卫生...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认知与就医行为现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以推动主动健康导向的健康管理策略优化。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调查,2023年2—5月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在上海市各行政区以随机数表法分别抽取1~4个街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终选取2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调研点。研究团队在每个选定的中心以方便抽样法从就诊居民中选取至少50名作为调研对象。共纳入1436名社区居民,以现场填写问卷星的形式调研,研究内容涵盖居民的健康管理认知水平、慢性病管理情况、就医意向、体检行为及异常结果处理情况。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评估健康管理认知与就医行为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健康管理认知水平调查结果显示,827名(57.6%)居民认知水平较高。在755名(52.6%)患有慢性病的居民中,高认知组自评控制稳定者占比[318名(76.0%)]明显高于低认知组[223名(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1,P=0.003)。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293,95%CI:1.028~1.627)、≤44岁及45~59岁(OR=2.328,95%CI:1.648~2.328;OR=1.351,95%CI:1.035~1.763)、本科及以上学历(OR=1.784,95%CI:1.256~2.534)、居住辖区为郊区(OR=1.577,95%CI:1.235~2.014)、使用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OR=2.294,95%CI:1.629~3.232;OR=1.628,95%CI:1.149~2.306)、患1种慢性病(OR=3.110,95%CI:1.918~5.042)及签约家庭医生(OR=1.870,95%CI:1.431~2.442)均为健康管理认知的正向关联因素(均P<0.05)。在就医行为方面,908名(63.2%)居民表现出较高的主动就医意向,906名(63.1%)和796名(55.4%)居民分别表现为积极参与体检和及时处理体检异常结果。高认知组居民在就医意向(χ^(2)=33.26)、体检方式(χ^(2)=110.71)体检频次(χ^(2)=45.37)及体检后异常结果处理方式(χ^(2)=93.14)等方面显著优于低认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社区居民就医行为影响因素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4岁及45~59岁(B=0.479、0.167)、高中及专科与本科及以上学历(B=0.465、0.739)、使用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B=0.604、0.420)、患1种慢性病(B=0.919)及签约家庭医生(B=0.134)的社区居民就医行为表现较好(均P<0.05)。结论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认知水平有待提升,高健康管理认知能够显著促进主动就医行为。居民的就医行为受多维度因素影响,家庭医生签约与高认知、高质量就医行为具有显著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管理 就医行为 主动健康 社区居民 认知度
原文传递
主动健康视角下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肿瘤管理状况调查
19
作者 张倩倩 金花 +1 位作者 黎婉钰 于德华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5年第4期458-464,共7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肿瘤管理过程中主动健康管理实施现状。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调查。2022年7月,根据目前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于主动健康理念实施的肿瘤管理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对上海市16个行政区范围内的全部247家社区...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肿瘤管理过程中主动健康管理实施现状。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调查。2022年7月,根据目前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于主动健康理念实施的肿瘤管理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对上海市16个行政区范围内的全部247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调查,了解其肿瘤筛查情况、肿瘤患者健康档案建立情况和肿瘤患者随访情况。结果发放问卷247份,回收239份,有效问卷228份,有效回收率92.3%(228/247)。228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城区72家(31.6%),近郊区101家(44.3%),远郊区55家(24.1%)。89.0%(203/228)的机构开展了肿瘤筛查,筛查病种包括大肠癌、肺癌、肝癌、乳腺癌和胃癌。92.5%(211/228)的机构为肿瘤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99.1%(226/228)的机构开展了肿瘤患者随访,其中,29.6%(67/226)的机构对肿瘤患者每年进行1~2次随访,42.5%(96/226)的机构随访频率视患者卡氏评分情况确定,99.1%(224/226)的机构进行电话随访。84.6%(193/228)的机构对肿瘤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其中,78.8%(152/193)的机构开展运动指导、76.2%(147/193)的机构开展心理相关知识指导。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肿瘤筛查、建立健康档案、对肿瘤患者进行随访的频率、对肿瘤患者的随访评估内容、对肿瘤患者的随访方式、开展肿瘤健康教育服务和对肿瘤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的内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肿瘤筛查的病种尚未完全覆盖,随访质量有待提高,健康教育尚不全面,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肿瘤筛查、建档、随访情况及健康教育情况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中心 肿瘤 主动健康管理
原文传递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多病共存研究趋势与热点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梦若 金花 +4 位作者 付强强 郭爱珍 张含之 石建伟 于德华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3年第8期783-789,共7页
目的:展示与分析多病共存的研究趋势和研究热点主题。方法:以“多病共存”“慢病共病”“慢性病共病”“multimorbidity”“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等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及Web of Science发表的多病共存相关的中英... 目的:展示与分析多病共存的研究趋势和研究热点主题。方法:以“多病共存”“慢病共病”“慢性病共病”“multimorbidity”“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等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及Web of Science发表的多病共存相关的中英文文献,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22年7月,运用科学知识图谱软件VOSviewer从地区、中英文关键词、突现词等多个方面进行科学知识图谱共现网络分析,总结和比较国内外多病共存研究的现状和热点趋势。结果:共纳入251篇中文文献和6351篇英文文献。从研究趋势上看相关文献发表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发展步伐不一;美国、英国、加拿大、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为代表的合作网络为最大的地区合作网络,德国、荷兰、美国、澳大利亚等为最早开展多病共存研究的地区。关键词聚类图谱结果显示,多病共存相关中文文献主要围绕多病共存诊疗与照护相关研究、多病共存研究常见疾病管理、多病共存研究方法3个主题聚类进行研究;英文文献主要以多病共存诊疗与照护相关研究、多病共存管理模式研究、共存疾病相关研究3个主题聚类为热点方向展开研究。突现词分析结果显示,多病共存近期研究热点主要为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老年医学(geriatric medicine)等。结论:国内外多病共存相关研究数量快速增加,我国在该领域研究相较于国外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研究热点上,多病共存研究主题从现象描述,逐步向多病共存医疗服务、研究方法等主题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病共存 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