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传统生态智慧的江南水网空间韧性机制及实践启示
被引量:19
- 1
-
-
作者
王敏
侯晓晖
汪洁琼
-
机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研究中心/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研究中心
-
出处
《风景园林》
2018年第6期52-57,共6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编号2017YFC0505705)~~
-
文摘
传统江南水网空间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生态系统,人文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对于其韧性构建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基于柯林斯等人提出的压力—冲击动态(PPD)模型,以平江府为典型代表,研究传统江南水网空间如何通过生态系统服务的桥梁搭建水网物质空间与人类社区发展之间的联系,从而厘清社会—生态系统在此过程中如何培育、优化和提升江南水网空间韧性。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的角度提出社会—生态韧性构建的生态智慧,并倡导以恢复力、适应力与变革力韧性机制培育为导向的、江南地区构建现代社区实践的若干启示,旨在引导江南水网空间实现具有韧性的社会—生态系统转型发展。
-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智慧
生态系统服务
韧性
江南水网
社会—生态系统
-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ecological wisdom
ecosystem service
resilience
water system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social-ecological system
-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江南圩田的法与式:生态系统服务与空间形态增效
被引量:15
- 2
-
-
作者
汪洁琼
唐楚虹
颜文涛
-
机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研究中心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规划系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研究中心/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风景园林》
2018年第1期38-44,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编号2017YFC0505705)
国家自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江南乡村水网空间形态优化与生态服务评价模型”(编号51508391)~~
-
文摘
以江南圩田为研究对象,文章阐释在风景园林生态的语境下,以生态系统服务效能为"法",以空间形态为"式",有法有式,有律可循的观点。通过"水—绿—人"三者的关系,进行传统江南圩田原生空间形态的整体解读,剖析其间蕴含的8个维度的生态系统服务,反思当下圩田地区建设过程中的冲突与矛盾,进而探讨传统江南圩田生态智慧对当代圩田地区发展与规划实践给予的启示:"顺水而为"适度改造自然的理念;形成三生融合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以及与水相协调的传统社会治理系统。
-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系统服务
水生态
生态智慧
空间形态
圩田
-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ecosystem services
water ecology
ecological wisdom
physical form
polder
-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