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中布洛芬和氯贝酸的赋存及在SND工艺中的去除 被引量:3
1
作者 滑熠龙 周雪飞 +2 位作者 陈家斌 刘清 张亚雷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5-38,共4页
调查了上海市黄浦江等水体中布洛芬和氯贝酸的存在情况,研究了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艺中起始药物浓度、C/N和SRT对布洛芬和氯贝酸的去除。系统最佳运行条件为COD 200 mg/L,NH3-N质量浓度20 mg/L,C/N为9.1:1,pH为7.5~8.0,HRT为12 h,SRT为30 ... 调查了上海市黄浦江等水体中布洛芬和氯贝酸的存在情况,研究了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艺中起始药物浓度、C/N和SRT对布洛芬和氯贝酸的去除。系统最佳运行条件为COD 200 mg/L,NH3-N质量浓度20 mg/L,C/N为9.1:1,pH为7.5~8.0,HRT为12 h,SRT为30 d。进水药物浓度由1μg/L提高至100μg/L,导致布洛芬和氯贝酸去除率分别由95%和28%降低至69%和3%;碳氮比和污泥龄的增加,利于布洛芬和氯贝酸的去除,二者的最大去除率分别达到95%和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 同步硝化反硝化 布洛芬 氯贝酸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及毗邻海域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来源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尹方 黄宏 +2 位作者 刘海玲 肖乾芬 吴莹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4-98,共5页
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的表层沉积物样品中16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PAHs)的质量比,对其组分、分布、来源及生态风险水平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PAHs的质量比为229.6~1 242 n... 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的表层沉积物样品中16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PAHs)的质量比,对其组分、分布、来源及生态风险水平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PAHs的质量比为229.6~1 242 ng·g^(-1)(平均值为919.2 ng·g^(-1)),检出的16种PAHs均以4~6环为主,占PAHs总量的62.07%~89.28%;采用2~4环低相对分子质量与5~6环高相对分子质量的比值(Mr(LMW)/Mr(HMW)),荧蒽与芘的比值(Mr(FLUA)/Mr(PYR))分析PAHs的来源情况,结果显示研究区域中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源;采用国外沉积物质量评价方法的生物影响效应低值(Effects Range Low,ERL)和生物影响效应中值(Effects Range Median,ERM)对PAHs污染水平进行评价,研究区域PAHs的污染水平相对较低,对底栖生物产生危害风险的可能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多环芳烃 表层沉积物 长江口及毗邻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O_2不同投加方式对底泥磷释放的抑制效果分析 被引量:35
3
作者 张亚雷 章明 +4 位作者 李建华 朱洪光 柴世伟 滕衍行 赵建夫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88-2193,共6页
利用CaO2进行底泥修复,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研究了2种不同的CaO2投加方式(混匀和覆盖)上覆水活性磷酸盐(SRP)的变化趋势,并通过底泥磷形态之间的转变来分析其不同效果的原因.结果表明,混匀条件和覆盖条件下上覆水的SRP浓度呈现2种不同... 利用CaO2进行底泥修复,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研究了2种不同的CaO2投加方式(混匀和覆盖)上覆水活性磷酸盐(SRP)的变化趋势,并通过底泥磷形态之间的转变来分析其不同效果的原因.结果表明,混匀条件和覆盖条件下上覆水的SRP浓度呈现2种不同的变化趋势,前者先降低后增加而后者则持续降低,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6.077 mg/(m2.d)和-0.879mg/(m2.d).底泥磷的分级提取实验结果表明,铁磷的不同变化趋势是CaO2投加方式引起底泥磷释放不同效果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底泥 过氧化钙 磷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山湖底泥重金属稳定化处理效果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周雪飞 张亚雷 +3 位作者 章明 朱洪光 李建华 赵建夫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05-1712,共8页
采用氧化钙和过氧化钙及二者混合物对底泥中的重金属进行稳定化试验,研究了稳定化后底泥中重金属迁移情况,并对底泥重金属稳定化技术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酸雨淋溶试验结果表明,底泥经CaO、CaO+CaO2、CaO2稳定化后,pH=2.9时,Zn迁移到第3... 采用氧化钙和过氧化钙及二者混合物对底泥中的重金属进行稳定化试验,研究了稳定化后底泥中重金属迁移情况,并对底泥重金属稳定化技术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酸雨淋溶试验结果表明,底泥经CaO、CaO+CaO2、CaO2稳定化后,pH=2.9时,Zn迁移到第3层,其首层迁移量分别为96、97和93 mg/kg,而空白试验中Zn迁移至第6层,首层迁移量为128 mg/kg;pH=5.0时,Zn迁移到第3层,其首层迁移量分别为87、90和89 mg/kg,而空白试验中Zn迁移至第5层,首层迁移量为112 mg/kg.这说明稳定化底泥中Zn的迁移速度和首层迁移量均有降低,3种稳定化药剂能够降低其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淋溶液pH值对Zn的迁移能力有影响,pH较高能够减缓Zn在土壤中的迁移速度,降低其首层迁移量;Ni和Cd的酸雨淋溶试验也可得出同样结论.重金属稳定化机制试验结果表明,经上述3种药剂稳定化处理后,底泥pH值由6.76分别上升到8.33、8.15和8.21,TOC含量分别降低5%、10.9%和13.1%;Zn、Ni和Cd的稳定态含量分别增加10.6%、1.7%和4.5%,这是导致重金属迁移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3种药剂对同一金属的稳定化作用无明显差异;从不稳定态向稳定态转化的比例来看,稳定化药剂对不稳定态金属的稳定能力次序为:Zn>Cd>N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重金属 稳定化 土柱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硫酸盐在地下水和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5
作者 刘红梅 褚华强 +3 位作者 陈家斌 周雪飞 张亚雷 董林林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46,共5页
比较了双氧水(H2O2)、高锰酸钾(KMn O4)、臭氧(O3)、过硫酸盐等常见氧化剂在地下水和土壤修复中的优缺点,综述了过渡性金属、热等主要方式活化过硫酸盐修复地下水和土壤的反应机理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就过硫酸盐实际应用的新思路以及... 比较了双氧水(H2O2)、高锰酸钾(KMn O4)、臭氧(O3)、过硫酸盐等常见氧化剂在地下水和土壤修复中的优缺点,综述了过渡性金属、热等主要方式活化过硫酸盐修复地下水和土壤的反应机理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就过硫酸盐实际应用的新思路以及实际应用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详细探讨,最后提出对过硫酸盐在地下水和土壤修复中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盐 活化方法 地下水和土壤修复 实际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处理系统中三氯生固相萃取(SPE气)-相色谱(GC)-电子俘获检测器(ECD)测定方法的建立和优化 被引量:12
6
作者 周雪飞 陈家斌 +2 位作者 周世兵 张亚雷 石璐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06-510,共5页
建立了污水处理系统中三氯生的固相萃取(SPE)-气相色谱分离(GC)-ECD检测器检测的分析方法.采集和处理水样和泥样后,优化了三氯生衍生化条件,即衍生化试剂量为150μL,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120 min;GC-ECD对三氯生的方法检出限可达0... 建立了污水处理系统中三氯生的固相萃取(SPE)-气相色谱分离(GC)-ECD检测器检测的分析方法.采集和处理水样和泥样后,优化了三氯生衍生化条件,即衍生化试剂量为150μL,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120 min;GC-ECD对三氯生的方法检出限可达0.56μg.L-1(S/N=3),定量检出限为1.22μg.L-1(S/N=10),回收率在90%左右,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5%—3.9%之间(n=6),能够满足痕量物质三氯生的检测需要.该方法应用到测定上海市两座污水处理厂水样和泥样中三氯生含量,进水中三氯生浓度分别为1287ng.L-1和2086 ng.L-1,污泥中三氯生含量为1530μg.kg-1和2563μ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和个人护理品 三氯生 衍生化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烃高效降解菌的广谱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亚雷 徐德强 +1 位作者 曹微寰 赵建夫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78-581,共4页
针对分离、筛选出的正烷烃高效降解菌株C-14-1的广谱降解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14-1菌株不仅对较高浓度(大于50mg/L)的正烷烃降解能力显著,对低浓度(约2mg/L)的正烷烃系列同样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并且降解率和烷烃的碳原... 针对分离、筛选出的正烷烃高效降解菌株C-14-1的广谱降解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14-1菌株不仅对较高浓度(大于50mg/L)的正烷烃降解能力显著,对低浓度(约2mg/L)的正烷烃系列同样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并且降解率和烷烃的碳原子数紧密相关.经过48h的发酵,当烷烃碳原子数为10~22时,降解率基本上大于85%;当烷烃碳原子数大于22时,降解率降低到15%~78%.C-14-1菌株对浓度很低(约0.3mg/L)的原油也显示出一定的降解效果,当烷烃碳原子数为12~22时,降解率平均为65%;当烷烃碳原子数大于22时,降解率降低为平均28.3%.当试验系统处于限氧状态时,C-14-1菌株对5α-雄甾烷和六甲苯基本上无降解作用,但对姥鲛烷的降解率却高达97%.在供氧充足的通气状态下以5α-雄甾烷为唯一碳源时,C-14-1菌株对5α-雄甾烷的降解率达到77%.当与其它低碳原子数的正烷烃共存时,5α-雄甾烷更容易被C-14-1菌株通过协同代谢而降解.通气培养48h时,其降解率达到100%;即使在限氧状态下,其降解率也能达到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烃 降解菌 原油 姥鲛烷 5α-雄甾烷 六甲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DV描述子预测取代芳烃类化合物的藻毒性 被引量:7
8
作者 张亚辉 刘征涛 +2 位作者 刘树深 王一喆 覃礼堂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23-827,共5页
以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描述子有效表征43个取代芳烃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应用基于预测变量的选择与模型化(VMSP)方法,建立化合物的封闭体系绿藻(Pseudokirchneriella subcapitata)毒性(48 hEC50)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定量相关(QSTR)模型... 以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描述子有效表征43个取代芳烃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应用基于预测变量的选择与模型化(VMSP)方法,建立化合物的封闭体系绿藻(Pseudokirchneriella subcapitata)毒性(48 hEC50)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定量相关(QSTR)模型.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的QSTR模型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r=0.8911)及LOO(Leave-One-Out)检验相关系数(q=0.8102),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估计能力与稳定性.应用28个化合物的训练集样本构建QSTR模型预测外部检验集,结果表明,训练集模型也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 封闭体系藻毒性 取代芳烃类化合物 定量结构-毒性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粪石-絮凝强化工艺处理鸡粪发酵废水 被引量:6
9
作者 张亚雷 杨鸿瑞 +1 位作者 周雪飞 朱洪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6-261,共6页
以鸡粪厌氧消化液为对象,研究鸟粪石法回收氮磷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反应时间30 min,搅拌转速100r.min-1,加药前调节pH值至9.0,镁氮磷物质的量比1∶1∶0.8条件下,氨氮去除率为71%,总磷去除率为59%,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为32%.反应后的... 以鸡粪厌氧消化液为对象,研究鸟粪石法回收氮磷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反应时间30 min,搅拌转速100r.min-1,加药前调节pH值至9.0,镁氮磷物质的量比1∶1∶0.8条件下,氨氮去除率为71%,总磷去除率为59%,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为32%.反应后的上清液pH值在6~7之间,适宜投加絮凝剂进一步絮凝强化沉淀.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为150mg.L-1时,氨氮、总磷、COD的总去除率为74.6%、66.8%、68.9%.有效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粪发酵废水 鸟粪石 絮凝强化 氮磷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氧化锌矿的碱法浸出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滑熠龙 刘清 陈家斌 《四川环境》 2011年第2期101-104,共4页
随着世界对锌的需求量的增加,碱法浸出低品位氧化锌矿因其显著的优点(浸出率达90%以上、环境污染小等)而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低品位氧化锌矿氢氧化钠浸出体系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氨浸体系中氯铵、碳铵、硫氨浸出的... 随着世界对锌的需求量的增加,碱法浸出低品位氧化锌矿因其显著的优点(浸出率达90%以上、环境污染小等)而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低品位氧化锌矿氢氧化钠浸出体系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氨浸体系中氯铵、碳铵、硫氨浸出的国内外各研究单位的最近研究成果,并对碱浸过程中矿石活化、闪锌矿难溶解两类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矿 氨浸 碱浸 机械活化 闪锌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光催化剂固定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洪洁 张亚雷 范建伟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9年第6期1-4,共4页
简述了不同的TiO2光催化剂载体以及常用的固定化技术,包括溶胶-凝胶法、液相沉积法等间接方法和粘结法、复合电镀法等直接方法。综述了TiO2光催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对未来TiO2光催化剂载体和固定化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TIO2 光催化剂 载体 固定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及东海近岸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赋存特征 被引量:8
12
作者 邢云青 尹方 +3 位作者 黄宏 肖乾芬 尹大强 吴莹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2-56,共5页
采用GC-ECD对长江口及东海近岸表层沉积物中16种有机氯农药(OCPs)残留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OCPs总量在(8.31~52.61)×10-9之间,组分分布特征分析显示,六六六类(HCHs)农药的来源可能与早期土壤的残留或大气远距离输送有关,滴滴涕类... 采用GC-ECD对长江口及东海近岸表层沉积物中16种有机氯农药(OCPs)残留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OCPs总量在(8.31~52.61)×10-9之间,组分分布特征分析显示,六六六类(HCHs)农药的来源可能与早期土壤的残留或大气远距离输送有关,滴滴涕类(DDTs)污染除了来自早期土壤残留外,近期可能有新的含DDTs农药成分的物质输入;相关性分析揭示总有机碳(TOC)是影响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分布的重要原因;与国内外不同地区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相比,长江口及东海近岸有机氯农药污染水平中等,存在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及东海近岸 表层沉积物 有机氯农药 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三氯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22
13
作者 周雪飞 陈家斌 +2 位作者 周世兵 张亚雷 石璐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6-129,共4页
建立并优化了污水处理系统中三氯生的前处理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试验中采用ENVI-18固相萃取小柱萃取水样中的三氯生,以乙酸乙酯作为洗脱液;泥样以乙酸乙酯为萃取溶剂,超声溶剂萃取3次,三氯生回收率均高达92%。HPLC对三氯生的方法... 建立并优化了污水处理系统中三氯生的前处理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试验中采用ENVI-18固相萃取小柱萃取水样中的三氯生,以乙酸乙酯作为洗脱液;泥样以乙酸乙酯为萃取溶剂,超声溶剂萃取3次,三氯生回收率均高达92%。HPLC对三氯生的方法检测限可达3.91μg/L,定量检出限达到8.52μg/L,回收率在90%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在1.84%~3.56%之间,能够满足污水处理系统中痕量三氯生的检测需要。应用该方法测定上海市三座污水处理厂水样和泥样中的三氯生含量,其中进水中三氯生浓度为240.9~774.07ng/L,剩余污泥中三氯生含量为368.24~1000.01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生 检测方法 固相萃取 超声溶剂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投药方式对鸟粪石法脱氮除磷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杨鸿瑞 朱洪光 +1 位作者 周雪飞 张亚雷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59,共5页
鸟粪石法脱氮除磷过程中,投药方式对反应产生很大影响。以MgCl2.6H2O和Na2HPO4.12H2O为沉淀剂进行脱氮除磷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药剂的投加顺序影响不大,加药速度以缓慢加药为宜,pH值调节时机对氮磷的去除率影响很大,pH值调节时机由前... 鸟粪石法脱氮除磷过程中,投药方式对反应产生很大影响。以MgCl2.6H2O和Na2HPO4.12H2O为沉淀剂进行脱氮除磷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药剂的投加顺序影响不大,加药速度以缓慢加药为宜,pH值调节时机对氮磷的去除率影响很大,pH值调节时机由前调改为后调,氨氮的去除率由70%左右提高至80%~85%,磷的去除率由60%左右提高至80%左右。综合比较技术经济性,认为当氨氮和磷含量较低时,可采用前调pH值,对于高氨氮和磷废水,适于后调pH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粪石 脱氮除磷 投药方式 pH值调节时机 技术经济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