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葛根素对大鼠和小鼠骨密度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胡锦华 韩菁婕 +2 位作者 金旻 胡滨 娄月芬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49-161,共13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葛根素对大鼠和小鼠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Scopus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23年11月6日收录的有关葛根素治疗对大鼠和小鼠...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葛根素对大鼠和小鼠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Scopus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23年11月6日收录的有关葛根素治疗对大鼠和小鼠骨密度影响的文献。文献纳入标准包括研究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对照为安慰剂或空白组),研究对象为大鼠或小鼠,干预措施为葛根素,结果包含骨密度检测。文献排除标准包括葛根素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没有原始研究数据,未公开发表,骨密度检测部位为下颌骨。采用SYRCLE'sRoB工具对纳入文献中的研究进行风险偏倚评估,采用Stata 16.0和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数据库检索共获得429篇文献,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42篇文献。纳入文献中涉及41项研究,共925只动物纳入数据分析。与对照组相比,葛根素可改善大鼠和小鼠的骨密度:股骨37项研究,n=824,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2.12,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69~2.54,P<0.0001、腰椎(13项研究,n=271,SMD=2.25,95%CI=1.49~3.01,P<0.0001)、胫骨(4项研究,n=95,SMD=0.94,95%CI=0.05~1.83,P=0.04)和全身(4项研究,n=94,SMD=1.89,95%CI=0.50~3.29,P=0.008)的组间骨密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葛根素能够改善大鼠和小鼠的骨密度,本研究可以为葛根素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提供良好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骨密度 META分析 大鼠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马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胡锦华 韩菁婕 +3 位作者 金旻 曾芳 胡滨 娄月芬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2年第9期1114-1121,共8页
目的:评价索马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检索建库至2021年7月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c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发表的索马鲁... 目的:评价索马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检索建库至2021年7月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c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发表的索马鲁肽对比安慰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取数据。Meta分析采用Stata 16和RevMan 5.3软件进行。结果:共纳入11项RCT,包括5753例患者。分析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相比,索马鲁肽降糖、减重效果显著,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MD=-1.18,95%CI=-1.35~-1.02,P<0.0001)、空腹血糖水平(MD=-1.65,95%CI=-1.95~-1.36,P<0.0001)和体重(MD=-3.06,95%CI=-3.94~-2.19,P<0.00001),同时可显著提高患者的HbA_(1)c达标率(HbA_(1)c<6.5%达标率:RR=5.57,95%CI=4.06~7.63,P<0.00001;HbA_(1)c<7.0%达标率:RR=3.55,95%CI=2.88~4.36,P<0.00001),还可降低收缩压水平(MD=-3.16,95%CI=-4.30~-2.02,P<0.00001),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安慰剂相比,索马鲁肽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略高(RR=1.09,95%CI=1.05~1.13,P<0.0001),其中胃肠道反应最为常见(RR=1.95,95%CI=1.73~2.20,P<0.00001),但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RR=0.98,95%CI=0.80~1.20,P=0.83)和低血糖发生率(RD=-0.00,95%CI=-0.03~0.02,P=0.78)与安慰剂相似。结论:索马鲁肽较安慰剂有显著的降糖、减重作用,索马鲁肽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低,胃肠道反应为其主要不良反应,但一般症状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马鲁肽 2型糖尿病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木脂素治疗神经精神疾病作用机制及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姜静静 余史丹 娄月芬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3期3417-3422,共6页
五味子木脂素是中药五味子的主要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尤其是对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作用,近年来展开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五味子木脂素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抗氧化应激,抑制神经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等途径发挥对阿尔茨海默病、抑... 五味子木脂素是中药五味子的主要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尤其是对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作用,近年来展开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五味子木脂素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抗氧化应激,抑制神经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等途径发挥对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焦虑等疾病的治疗作用。五味子木脂素的生物转化及代谢清除过程中细胞色素P450酶系和药物转运体发挥了关键作用,临床上含有五味子木脂素的药物常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合并用药时可能会发生基于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现对五味子木脂素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分子机制及药物相互作用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五味子木脂素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木脂素 神经精神疾病 分子机制 药物相互作用 细胞色素P450酶系 药物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血栓通(冻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韩菁婕 胡悦育 娄月芬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2年第6期648-651,共4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该院住院接受治疗、发病时间在72 h内且未进行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从使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该院住院接受治疗、发病时间在72 h内且未进行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从使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的患者中简单随机抽样3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从使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单药治疗的患者中简单随机抽样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总有效率以及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血浆FIB和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2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ADR发生率为10.00%(3/30),略高于对照组的3.33%(1/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注射用血栓通(冻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较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单药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能更有效地降低患者的NIHSS评分、血浆FIB和Hcy水平,且药品不良反应风险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血栓通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奈玛特韦/利托那韦联合利伐沙班和胺碘酮致肝损伤及心动过缓的病例分析
5
作者 姜静静 唐原君 +1 位作者 范国荣 娄月芬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1期1027-1031,共5页
目的 本文对1例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Nirmatrelvirl/ritonavir tablets, Paxlovid)联合利伐沙班和胺碘酮导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发生凝血酶原时间(PT)值延长、严重心动过缓及转氨酶升高的病例进行分析。方法 临床药师结合... 目的 本文对1例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Nirmatrelvirl/ritonavir tablets, Paxlovid)联合利伐沙班和胺碘酮导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发生凝血酶原时间(PT)值延长、严重心动过缓及转氨酶升高的病例进行分析。方法 临床药师结合患者各项检查及诊疗经过,明确不良反应发生与药物的相关性,并对Paxlovid与利伐沙班和胺碘酮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为后续治疗提供合理用药建议。结果 通过临床药师的干预,及时解决了该患者因药物相互作用产生的不良反应,患者转氨酶、心率明显好转,COVID-19症状改善,核酸检测阴性出院。结论 Paxlovid是CYP3A4的抑制剂,可升高由CYP3A4代谢的药物利伐沙班和胺碘酮的血浆浓度,从而发生不良反应。建议新冠患者使用Paxlovid时,避免同时使用利伐沙班和胺碘酮,必须使用时,要监测血药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玛特韦/利托那韦 利伐沙班 胺碘酮 肝损伤 心动过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致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癫痫2例
6
作者 金旻 汪硕闻 +1 位作者 范国荣 娄月芬 《中南药学》 2023年第8期2267-2268,共2页
1病历资料病例1:患者女,66岁,2022年4月18日因筛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转至我院治疗。既往脑梗死、2型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多年。长期卧床,消瘦,无法交流,营养状况差。入院查体:体温(T)37.3℃,心率(P)86次·min^(-... 1病历资料病例1:患者女,66岁,2022年4月18日因筛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转至我院治疗。既往脑梗死、2型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多年。长期卧床,消瘦,无法交流,营养状况差。入院查体:体温(T)37.3℃,心率(P)86次·min^(-1),脉搏(R)20次·min^(-1),血压(BP)125/80 mmHg(1 mmHg=0.133 kPa)。稍咳嗽、咳痰,咳痰无力。胸部CT平扫示:双肺散在炎症,双侧胸腔少量积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玛特韦/利托那韦 癫痫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奈玛特韦/利托那韦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肝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7
作者 胡锦华 顾圣莹 +2 位作者 姜静静 范国荣 娄月芬 《中南药学》 2023年第11期3073-3078,共6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出现肝功能指标异常升高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本院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治疗患者1529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用药后肝功能异常且RUCAM量表评分≥3分的患者为...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出现肝功能指标异常升高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本院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治疗患者1529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用药后肝功能异常且RUCAM量表评分≥3分的患者为病例组,根据年龄、性别、入院新型冠状病毒诊断分型、基础疾病数量、合并用药个数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对照组。使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方法,研究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治疗后肝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88例患者,肝功能异常组44例,匹配对照组44例。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用药疗程(OR=1.234,95%CI 1.015~1.500,P=0.035)、合并用药数量(OR=4.582,95%CI 1.225~17.131,P=0.024)、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OR=0.446,95%CI 0.200~0.994,P=0.048)是肝功能异常升高的影响因素。结论建议群众积极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对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治疗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开展多重用药评估、短疗程用药(≤5 d)、加强肝功能的监护,以确保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玛特韦/利托那韦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肝功能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在肝癌中的应用进展
8
作者 徐晶晶 胡滨 娄月芬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20期4074-4083,4089,共11页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疗法已在肝癌治疗中表现出极大潜力。多种肿瘤相关抗原被用于肝癌的CAR-T细胞疗法,包括claudin18.2、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等。但CAR-T细胞疗法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难以到达肿瘤部位、肿瘤外效应、肿瘤的...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疗法已在肝癌治疗中表现出极大潜力。多种肿瘤相关抗原被用于肝癌的CAR-T细胞疗法,包括claudin18.2、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等。但CAR-T细胞疗法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难以到达肿瘤部位、肿瘤外效应、肿瘤的免疫抑制微环境、肿瘤对CAR-T细胞疗法的耐药性、肿瘤相关抗原异质性及不良反应。研究者已使用多种策略来应对CAR-T细胞疗法的局限性,以提高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虽然CAR-T细胞疗法在肝癌领域已表现良好的临床获益,但仍存在耐药和安全性等问题,开发新的肿瘤相关抗原、确定输注剂量、用药途径、适用人群和联用方案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免疫疗法 肿瘤相关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选连接蛋白16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曾飞燕 娄月芬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07-1111,共5页
分选连接蛋白(SNX)16是SNX家族成员之一,其结构含有易与磷脂酰肌醇-3-磷酸结合的一类含有吞噬细胞氧化酶同源性结构域及C末端的卷曲螺旋结构域。研究表明,SNX16在细胞内吞、蛋白分选和细胞信号转导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与多种疾... 分选连接蛋白(SNX)16是SNX家族成员之一,其结构含有易与磷脂酰肌醇-3-磷酸结合的一类含有吞噬细胞氧化酶同源性结构域及C末端的卷曲螺旋结构域。研究表明,SNX16在细胞内吞、蛋白分选和细胞信号转导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就SNX16的结构特点、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SNX16在疾病防治中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选连接蛋白16 结构特点 生物学功能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茶黄酮通过影响AMPK信号通路改善大鼠血脂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杨 王纬臻 周亚峰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1626-1630,1637,共6页
目的研究藤茶黄酮对高脂血症(HLP)大鼠血脂水平的改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HLP大鼠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TC-L组、TC-M组、TC-H组、阳性对照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观察大鼠血脂水平,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 目的研究藤茶黄酮对高脂血症(HLP)大鼠血脂水平的改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HLP大鼠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TC-L组、TC-M组、TC-H组、阳性对照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观察大鼠血脂水平,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肝组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MPKα)、肝激酶B1(LKB1)mRNA表达及AMPKα、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phospho-AMPKα)、LKB1、磷酸化肝激酶B1(phospho-LKB1)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藤茶黄酮可降低HLP大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MDA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SOD、GSH-Px及phospho-AMPKα、phospho-LKB1蛋白表达(P<0.05)。结论藤茶黄酮可能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改善HLP大鼠血脂水平,发挥调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藤茶黄酮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肝激酶B1 磷酸化肝激酶B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奈玛特韦/利托那韦与阿托伐他汀合用致肌酸激酶和转氨酶升高1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晶晶 顾圣莹 +1 位作者 范国荣 娄月芬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532-1534,共3页
2021年由美国辉瑞公司研发的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Nirmatrelvir/ritonavir,Paxlovid)上市,其可将轻度或中度的新型冠状病毒(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住院或是死亡风险降低约89%^([1])。由于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可抑制... 2021年由美国辉瑞公司研发的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Nirmatrelvir/ritonavir,Paxlovid)上市,其可将轻度或中度的新型冠状病毒(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住院或是死亡风险降低约89%^([1])。由于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可抑制细胞色素P4503A4酶(Cytochrome P4503A4,CYP3A4),与多种药物合并用药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现通过对1例长期规律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的女性新冠患者在服用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后,出现肌酸激酶和转氨酶的轻度升高的病历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玛特韦/利托那韦 他汀类药物 CYP3A4 病例分析
原文传递
临床药师参与1例肺部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的病例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菁婕 娄月芬 胡滨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392-394,共3页
目的探究临床药师在感染性疾病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肺部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过程,分析和评价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同时提出优化有序抗感染治疗方案的建议。结果患者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依替米星抗... 目的探究临床药师在感染性疾病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肺部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过程,分析和评价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同时提出优化有序抗感染治疗方案的建议。结果患者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依替米星抗感染治疗后,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在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抗感染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肺部感染 抗感染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1例罕见肥胖患者猫立克次体感染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茹 余史丹 娄月芬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1614-1617,共4页
猫立克次体(rickettsia felis),属于立克次体属,是一种新出现的立克次体病原体。目前国内仅见少数个案报道。本文对1例罕见猫立克次体感染肥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文献探讨猫立克次体感染的临床症状、感染指标、检测技术... 猫立克次体(rickettsia felis),属于立克次体属,是一种新出现的立克次体病原体。目前国内仅见少数个案报道。本文对1例罕见猫立克次体感染肥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文献探讨猫立克次体感染的临床症状、感染指标、检测技术及诊疗方法,旨在提高临床医务工作者对猫立克次体的认识。1病例概况,患者,男,32岁,身高175 cm,体重160 kg,体重指数(BMI)52.24 k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立克次体 脓毒性休克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心血管疾病作用及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姜静静 娄月芬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第8期830-832,F0003,共4页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主要通过促进血管生成、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血小板聚集、抗炎、抗氧化应激、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途径发挥心血管疾病治疗作用,目前分子层面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少。虽然应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引起不良反应的因素较多...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主要通过促进血管生成、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血小板聚集、抗炎、抗氧化应激、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途径发挥心血管疾病治疗作用,目前分子层面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少。虽然应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引起不良反应的因素较多,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剂(中药)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 心血管疾病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中药) 安全性 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