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下治疗十二指肠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房康 陈涛 徐美东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123-129,共7页
十二指肠解剖位置特殊,特别是十二指肠乳头部,毗邻较多重要组织器官,该部位的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术后并发症多,一直是外科和内镜领域的难点和重点。因此如何有效、安全地治疗十二指肠各部位病变一直是一个热点研究方向。近年来,随着... 十二指肠解剖位置特殊,特别是十二指肠乳头部,毗邻较多重要组织器官,该部位的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术后并发症多,一直是外科和内镜领域的难点和重点。因此如何有效、安全地治疗十二指肠各部位病变一直是一个热点研究方向。近年来,随着内镜器械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十二指肠病变的各种内镜下治疗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目前十二指肠乳头病变、黏膜病变和黏膜下肿瘤3种不同病变内镜治疗的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病变 黏膜病变 黏膜下肿瘤 内镜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2
作者 段本松 《科学生活》 2020年第6期58-59,共2页
临床上,我们常会碰到经口进食困难的患者,如气管食管瘘、脑梗后遗症等疾病的患者。这类患者就需要在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中进行选择。肠外营养,即通过外周或中心静脉补液,给予生存所需的氨基酸、脂肪乳、葡萄糖、电解质等。外周静脉营养... 临床上,我们常会碰到经口进食困难的患者,如气管食管瘘、脑梗后遗症等疾病的患者。这类患者就需要在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中进行选择。肠外营养,即通过外周或中心静脉补液,给予生存所需的氨基酸、脂肪乳、葡萄糖、电解质等。外周静脉营养不能长期使用,否则可引起静脉炎、静脉闭锁等并发症;中心静脉营养价格贵且并发症多,严重时会出现败血症等并发症。因此,对于胃肠功能正常的患者,首选肠内营养的方式给予营养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 气管食管瘘 静脉补液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外周静脉营养 肠内营养 脂肪乳 胃肠功能
原文传递
慢性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魏妮娜 初元 +2 位作者 李洋 叶静 徐美东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4期502-506,共5页
目的了解慢性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且合并慢性便秘患者的资料,包括患者人口学资料、肠道准备相关资料以及Boston肠道准备量... 目的了解慢性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且合并慢性便秘患者的资料,包括患者人口学资料、肠道准备相关资料以及Boston肠道准备量表评分等。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肠道准备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240例病例纳入研究。慢性便秘患者肠道准备的Boston评分总分为(7.93±1.18)分,肠道准备不合格率为21.3%。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2.211,P=0.039)、糖尿病病史(OR=2.376,P=0.038)、门诊行肠道准备(OR=3.677,P=0.005)是慢性便秘患者肠道准备不合格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慢性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不合格率较高,高龄、既往糖尿病病史、门诊行肠道准备是影响这类患者肠道准备效果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便秘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影响因素 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下切除下咽内翻性乳头状瘤1例报告
4
作者 刘嘉铭 徐美东 +1 位作者 张磊 黄新生 《中国临床医学》 2020年第5期901-902,F0003,共3页
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常见的黏膜上皮源性肿瘤,多见于鼻腔及鼻窦[1],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有学者[2]认为其发生可能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有机溶剂、焊接烟雾等职业暴露也是病因之一[3]。发生在咽喉部的内翻性乳头状瘤较少见,目前... 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常见的黏膜上皮源性肿瘤,多见于鼻腔及鼻窦[1],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有学者[2]认为其发生可能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有机溶剂、焊接烟雾等职业暴露也是病因之一[3]。发生在咽喉部的内翻性乳头状瘤较少见,目前仅有数例报道[4-6]。此类患者多表现为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内翻性乳头状瘤有局部浸润生长、易复发和易癌变三大特点[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咽 内翻性乳头状瘤 胃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黏膜下肿瘤的内镜治疗现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钦芳 徐美东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2022年第4期330-333,共4页
随着居民健康体检意识的增强和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普及,结直肠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的检出率明显提高,但病理类型和生物学行为的多样性使其诊疗难度依旧较大。内镜切除术因微创、标本完整和费用低等优点而广受关注和认... 随着居民健康体检意识的增强和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普及,结直肠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的检出率明显提高,但病理类型和生物学行为的多样性使其诊疗难度依旧较大。内镜切除术因微创、标本完整和费用低等优点而广受关注和认可,目前被用于病变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且能够耐受内镜手术的患者。消化道SMT的内镜下切除方式主要有内镜圈套切除术、内镜黏膜下挖除术、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和内镜全层切除术等,本文即对结直肠SMT的这4种治疗方式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结肠内窥镜 治疗
原文传递
咽部浅表癌的内镜下诊断与治疗进展
6
作者 赵子樱 初元 徐美东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2021年第7期515-521,共7页
随着内镜诊治早期消化道癌技术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尤其是窄带光成像技术的普及与推广,愈来愈多的早期咽部浅表癌被发现。针对这些早期病变的各种内镜微创治疗技术在临床上也逐渐开展,明显改善了咽部癌患者的预后与生活质量。本文即探... 随着内镜诊治早期消化道癌技术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尤其是窄带光成像技术的普及与推广,愈来愈多的早期咽部浅表癌被发现。针对这些早期病变的各种内镜微创治疗技术在临床上也逐渐开展,明显改善了咽部癌患者的预后与生活质量。本文即探讨目前内镜诊断与治疗咽部浅表癌的方法、疗效以及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肿瘤 内窥镜检查 浅表癌 早期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脂肪“克星”——胆汁
7
作者 练晶晶 曹阳(绘图) 《大众医学》 2024年第6期28-28,共1页
大家好,我是胆汁,脂肪的“克星”。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但想要把它们收为己用,不是那么容易的。别看我不太起眼,也可能不像心、肺那样广为人知,却扮演着身体内部“消化助手”和“清洁工”的角色,也是不可或缺的哦!
关键词 营养物质 胆汁 清洁工 脂肪
原文传递
早期胃印戒细胞癌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易成 曹佳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896-900,共5页
胃癌是全球第五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为5.6%,病死率约为7.7%,据GLOBOCAN 2020数据显示,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相较2018年均有下降[1],然而,胃印戒细胞癌的发病率却逐渐升高[2-3]。胃印戒细胞癌因其肿瘤细胞的胞质中充满黏液,细胞核被挤... 胃癌是全球第五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为5.6%,病死率约为7.7%,据GLOBOCAN 2020数据显示,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相较2018年均有下降[1],然而,胃印戒细胞癌的发病率却逐渐升高[2-3]。胃印戒细胞癌因其肿瘤细胞的胞质中充满黏液,细胞核被挤压向一侧,形似戒指而得名[4],其在Lauren分型中被归类为弥漫型,在世界卫生组织分类中被归类为低粘附性癌,而在日本胃癌分类中被归类为未分化型[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早期胃印戒细胞癌 分子机制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预防建议
9
作者 段本松 《健康世界》 2020年第5期30-31,共2页
目前医学研究已经证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急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以及淋巴瘤密切相关,尤其是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密切关系”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一部分人已经谈“菌”色变.其实幽门螺杆菌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可... 目前医学研究已经证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急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以及淋巴瘤密切相关,尤其是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密切关系”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一部分人已经谈“菌”色变.其实幽门螺杆菌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可怕,相比其他“致病菌”,幽门螺杆菌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其传播途径清晰,传播方法也相对不易.因此,只要我们正确认识这个细菌,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其实不难.下面我们按照幽门螺杆菌的传播方式,给大家一些预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急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 消化性溃疡 预防建议 淋巴瘤 胃癌 传播途径
原文传递
会痛的“梅核气”
10
作者 练晶晶 《大众医学》 2023年第9期33-33,共1页
诊室来了位满面愁容的女士,身形消瘦,担心自己患了食管癌,要求做胃镜。我仔细询问后得知,患者今年39岁,数年前出现咽喉部异物感,曾多次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做了几次喉镜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她以为是心情不好导致的“梅核气”,一直服用... 诊室来了位满面愁容的女士,身形消瘦,担心自己患了食管癌,要求做胃镜。我仔细询问后得知,患者今年39岁,数年前出现咽喉部异物感,曾多次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做了几次喉镜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她以为是心情不好导致的“梅核气”,一直服用中药调理,但效果不明显。近一年多来,她感到吞咽困难明显加重,无法进食固体食物,只能喝点粥,且出现了胸骨后疼痛、呕吐等症状。于是,我马上给她安排了食管钡餐检查。不出所料,钡剂无法顺利通过胃宽门,食管与宽门交界处有类似鸟嘴样影像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耳鼻喉科 梅核气 喉镜检查 固体食物 吞咽困难 中药调理 钡剂 影像学改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