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血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
1
作者 张荣阁 赵向东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目的:观察脑血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82例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1)。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 目的:观察脑血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82例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1)。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脑血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小板聚集率、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血流速度(MFV)、脑血流量(CBF)]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37/41),高于对照组的73.17%(3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和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FV、CB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NIHSS评分和血小板聚集率,效果优于单纯阿司匹林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腔隙性脑梗死 脑血康 阿司匹林 脑血流动力学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琛 梁兴伦 +2 位作者 周文锐 朱敏洁 陈缵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6期1369-137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MCI患者86例为研究组,匹配无MCI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为对照组,检测比较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MCI患者86例为研究组,匹配无MCI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为对照组,检测比较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等指标,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分为胰岛素抵抗(IR)组和非IR组,分析影响患者MCI发生的因素。结果研究组FPG、LDL-C、FINS、HbA1c、HOMA-IR显著高于对照组。IR组MMSE评分、CMS评分显著低于非IR组,CMS评分中的各项目也显著低于非IR组。结论 HOMA-IR、FINS、FPG、LDL-C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MCI发生的重要独立影响因素。IR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MCI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应采取治疗措施,降低其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2型糖尿病 认知功能障碍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各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4
3
作者 朱敏洁 梁兴伦 +2 位作者 李琛 周文锐 陈缵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236-323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各代谢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男性MS患者98例为研究组,无MS的一般体检者98例为对照组,超声检测颈动脉IMT,收集其余各项检查结果并分析。结果研究组BMI、腰围、臀围、...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各代谢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男性MS患者98例为研究组,无MS的一般体检者98例为对照组,超声检测颈动脉IMT,收集其余各项检查结果并分析。结果研究组BMI、腰围、臀围、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空腹血糖、IMT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IMT与BMI(r=0.789,P<0.001)、收缩压(r=0.695,P<0.001)、HDL-C(r=-0.752,P<0.001)存在显著相关性,与其他指标无显著相关性。IMT、BMI和HDL-C是影响MS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男性MS患者的颈动脉IMT明显增加并与代谢指标存在相关性,提示各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高血压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契约服务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梁兴伦 朱敏洁 +5 位作者 孔令雯 李琛 周文锐 陆媛 夏艳 陈缵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6期89-92,98,共5页
目的探索模拟家庭医生契约服务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全科基地规范化培训学员共计16名,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名学员,按照大纲轮岗培训之外,参加模拟家庭医... 目的探索模拟家庭医生契约服务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全科基地规范化培训学员共计16名,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名学员,按照大纲轮岗培训之外,参加模拟家庭医生契约服务项目。对照组8名学员,按照大纲轮岗培训。每2名实验组学员配备1名固定的带教老师。在老年科住院患者中,选择病情稳定的患者32例,分别对应32个家庭,以1个实验组学员分配4个家庭为标准,签订模拟契约。学员与契约对象每个月主动电话联络1次,每3个月家访1次,对每名家庭成员进行健康咨询以及慢性病随访,同时发放相应健康宣教材料。跟踪随访1年后,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向契约服务对象了解其对家庭医生的评价。另一方面,通过临床轮岗科室带教老师的综合评估,对两组学员实验前后临床业务能力及人文关怀、沟通能力进行评价。对实验组学员进行反馈调查。结果契约服务对象对家庭医生服务的总体评价是比较满意的。统计显示,两组实验后临床业务能力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验后人文关怀、沟通能力良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轮岗各科室带教老师综合评价显示,实验组学员人文沟通能力强于对照组学员。模拟契约服务对于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强化理论联系实践很有帮助。结论模拟契约服务对提升全科学员人文关怀和沟通能力有意义,模拟契约服务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契约服务 全科医生 规范化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老年患者血压控制中J形曲线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朱敏洁 周文锐 李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22期1865-1867,共3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老年患者血压控制中J形曲线。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共315例,按患者不同的收缩压控制水平,将患者分为5组:A组51例,收缩压〈120 mm Hg;B组68例,收缩压120~129 mm Hg;C组75例,收缩压130~139 mm...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老年患者血压控制中J形曲线。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共315例,按患者不同的收缩压控制水平,将患者分为5组:A组51例,收缩压〈120 mm Hg;B组68例,收缩压120~129 mm Hg;C组75例,收缩压130~139 mm Hg;D组62例,收缩压140~149 mm Hg;E组58例,收缩压控制≥150 mmHg。随访各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比较。结果随访期间共发现心脑血管事件150起。在调整了年龄、BMI、舒张压之后,发现在140 mm Hg以上时,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较高;收缩压控制在120~130 mm Hg时,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最小,而当收缩压控制在收缩压〈120 mm Hg时,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反而有所升高。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降压控制中存在"J形曲线"现象,应合理控制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冠心病 收缩压 J形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陆媛 蒋卫民 +3 位作者 梁兴伦 叶古祥 蒋良芝 夏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08-513,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病原菌特点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住院的689例SAP患者的痰液标本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了解老年SAP患者痰液病原菌构成... 目的探讨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病原菌特点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住院的689例SAP患者的痰液标本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了解老年SAP患者痰液病原菌构成情况及耐药性特点。对SAP患者给予1∶1配比对照组,分析老年SA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采集到的684株痰菌标本中,革兰阴性菌545株(79.7%),主要分离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属和肠杆菌属。革兰阴性菌对多数抗菌药物有高耐药率,其中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高达31.8%;革兰阳性菌139株(20.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为主,占革兰阳性菌的51.8%,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占金葡菌63.9%。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敏感性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SAP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OR=5.632),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4.126),吞咽困难(OR=3.481),卧床(OR=3.431),机械通气(OR=4.214),合并高血糖(OR=2.076)、低白蛋白血症(OR=2.008)、高皮质醇水平(OR=1.825)。结论老年SAP常合并多种耐药菌感染,其发生、发展有多种高危因素参与,临床需加强早期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卒中相关性肺炎 病原菌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医师中医药应用能力培养及mini-CEX效果评估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朱敏杰 李琛 周文锐 《当代医学》 2017年第13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全科医师中医药应用能力培养及mini-CEX效果评估。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在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全科进行全科专业规培的30名学员,通过Mini-CEX量表对医学生进行测评。每名医学生在规培期间接受至少... 目的探讨全科医师中医药应用能力培养及mini-CEX效果评估。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在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全科进行全科专业规培的30名学员,通过Mini-CEX量表对医学生进行测评。每名医学生在规培期间接受至少2次测评,比较分析前后两次测评合格率。结果各项测评项目的末次合格率明显高于初次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niCEX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医学教学方法,应用于中医诊断和临床中具有强化训练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师 医药 应用能力 MINI-CEX 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老年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策略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朱敏洁 周文锐 +2 位作者 梁兴伦 刘传颂 李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4期439-441,共3页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策略。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收治的高龄老年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依据抗栓策略将这些患者分为单联抗血小板治疗组(对照组,n=30)和单联抗血小板+华法林...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策略。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收治的高龄老年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依据抗栓策略将这些患者分为单联抗血小板治疗组(对照组,n=30)和单联抗血小板+华法林治疗组(研究组,n=30)两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急性心肌梗死、新发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其他部位动脉栓塞等血栓栓塞事件发生情况。同时,统计两组患者的颅内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牙龈/鼻出血、皮肤瘀斑、皮下血肿等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为16. 7%(5/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 7%(8/30)(P <0. 05),出血事件发生率为43. 3%(13/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 0%(3/30)(P<0. 05)。结论高龄老年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单联抗血小板+华法林治疗较单联抗血小板治疗更能有效减少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但是会增加患者的出血事件的发生,应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老年人 房颤合并冠心病 抗栓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效果探究
9
作者 胡开敏 张蓉娣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21期161-163,共3页
分析对于患有脑梗死的老年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所取得的效果。方法:以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观察,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剖析优质护理的效果。结果:采用优质护理的患者,在干预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效果等相关数... 分析对于患有脑梗死的老年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所取得的效果。方法:以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观察,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剖析优质护理的效果。结果:采用优质护理的患者,在干预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效果等相关数据均与常规护理下患者存在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能提高其康复效果,并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老年患者 脑梗死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方含药血清干预大鼠椎间盘软骨细胞miRNA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8
10
作者 潘欣 梁兴伦 +9 位作者 曾思良 嵇承栋 周文锐 李琛 朱敏洁 许畅 付强强 万悦竹 马瑜 于德华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6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筛选补肾方含药血清干预大鼠椎间盘软骨细胞后差异表达的miRNA,为补肾方治疗颈椎病提供可供选择的目标miRNA,以探讨其通过调控靶基因表达发挥治疗效应的机制。方法原代培养的大鼠椎间盘软骨细胞经Ⅱ型胶原酶免疫荧光染色和甲苯胺蓝... 目的筛选补肾方含药血清干预大鼠椎间盘软骨细胞后差异表达的miRNA,为补肾方治疗颈椎病提供可供选择的目标miRNA,以探讨其通过调控靶基因表达发挥治疗效应的机制。方法原代培养的大鼠椎间盘软骨细胞经Ⅱ型胶原酶免疫荧光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鉴定后,分别用补肾方含药血清、空白血清干预椎间盘软骨细胞,在给定时间点收获细胞,抽提纯化总RNA,行miRNA芯片检测,通过芯片差异性分析,挑选差异表达4倍以上的miRNA行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验证。结果二次酶消化法可简便高效培养大量原代椎间盘软骨细胞,所培养细胞具有典型的椎间盘软骨细胞形态和功能,Ⅱ型胶原酶免疫荧光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均为阳性。补肾方含药血清干预组芯片数据分别与相应时间点的空白血清组芯片数据行组间比较后再行组内比较,与含药血清干预椎间盘软骨细胞1 d相比,干预3 d的共有121个2倍以上表达差异的miRNA,其中上调的53个,下调的68个。差异表达4倍以上的miRNA定量PCR结果与芯片数据一致。结论补肾方含药血清干预椎间盘软骨细胞获得了一套较为特异的miRNA,初步预测上调的miRNA可能通过靶向Opn、Col、Bcl212、Vdr、IGF-I、Mmp-13等基因在椎间盘营养代谢相关信号通路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方 软骨细胞 大鼠miRNA芯片 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波动与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关联的研究 被引量:34
11
作者 周文锐 李琛 朱敏洁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4期350-352,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波动与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的关联。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患者46例(T2DM+ACI组)、2型糖尿病患者52例(T2DM组)以及6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进行检测,降糖...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波动与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的关联。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患者46例(T2DM+ACI组)、2型糖尿病患者52例(T2DM组)以及6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进行检测,降糖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量表评分,并分析神经功能缺损与血糖波动的关系。结果 T2DM+ACI组和T2DM组平均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但T2DM+ACI组和T2DM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2DM+ACI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显著高于T2DM组与健康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与MAGE、LAGE均存在显著相关性,高NIHSS评分的患者MAGE和LAGE显著高于低NIHSS评分的患者。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糖波动较单纯2型糖尿病的患者大,血糖波动大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更严重,值得临床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急性脑梗死 血糖波动 神经功能缺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颈动脉弹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琛 周文锐 朱敏洁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0期967-969,共3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层厚度与颈动脉弹性之间相关性。方法选取164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单支病变狭窄率小于50%)(n=60)、单支病变组(n=44)、双支病变组(n=35)、三支病变组(n=25)。超声检测各组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EAT),测...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层厚度与颈动脉弹性之间相关性。方法选取164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单支病变狭窄率小于50%)(n=60)、单支病变组(n=44)、双支病变组(n=35)、三支病变组(n=25)。超声检测各组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EAT),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对血管的僵硬度(β)、弹性模量(Ep)、顺应性(AC)和膨大指数(AI)以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等重要指标进行计算,并比较分析。结果三支病变组的EAT显著大于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和对照组,双支病变组的EAT显著大于单支病变组和对照组(P均<0.05)。随着冠心病病变涉及区域持续扩展,颈动脉β、Ep、PWV-β皆显著增加,但是AC则骤减。EAT与颈动脉各项指标IMT、β、Ep、AC、PWV-β均具有较好相关性(r=0.623、0.564、0.495、-0.567、0.664,P均<0.05)。结论 EAT和颈动脉弹性指标均可以作为预测冠心病病变范围的重要方法,两者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 颈动脉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成骨细胞微小RNAs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潘欣 曾思良 +6 位作者 梁兴伦 嵇承栋 周文博 周文锐 李琛 朱敏洁 沈琪 《转化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68-73,共6页
目的应用微小RNAs(microRNAs,miRNAs)芯片技术筛选补肾方含药血清干预大鼠成骨细胞后差异表达的miRNAs,与前期获得的软骨细胞差异miRNAs比较,筛选出共有差异miRNAs,以探讨补肾方通过共有miRNAs调控靶基因表达发挥治疗效应的机制。方法... 目的应用微小RNAs(microRNAs,miRNAs)芯片技术筛选补肾方含药血清干预大鼠成骨细胞后差异表达的miRNAs,与前期获得的软骨细胞差异miRNAs比较,筛选出共有差异miRNAs,以探讨补肾方通过共有miRNAs调控靶基因表达发挥治疗效应的机制。方法原代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经碱性磷酸酶染色、Ⅰ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和矿化结节染色鉴定后,用补肾方含药血清干预成骨细胞,在给定时间点收获细胞,抽提纯化总RNAs行miRNAs芯片检测,并挑选差异表达4倍以上的miRNAs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验证。结果所培养的原代细胞具有典型的成骨细胞形态和功能,碱性磷酸酶染色、Ⅰ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和矿化结节染色均为阳性。与补肾方含药血清干预成骨细胞1 d相比,干预6 d的共有229个2倍以上表达差异的miRNAs,其中上调的52个、下调的177个。差异表达4倍以上的miRNAs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与芯片数据一致。与前期软骨细胞差异miRNAs芯片数据比较,miRNAs均上调2倍以上的有8个、下调4倍以上的2个。结论补肾方含药血清干预成骨细胞获得了一套较为特异的miRNAs,初步预测上调的miRNAs可能通过靶向Runx2、Wnt、Notch、Axin2等基因在骨发育、骨形态发生、骨吸收以及软骨内成骨形成等相关的信号通路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方 成骨细胞 微小RNAs芯片 差异表达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帕金森病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视网膜的形态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紫姣 张金茹 +3 位作者 毛成洁 魏静 季晓燕 刘春风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2期245-250,共6页
目的探讨早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视网膜形态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收集神经内科就诊的PD患者共53例(106只眼)以及同期健康体检的正常人20例(40只眼),对PD患者进行统一PD评定... 目的探讨早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视网膜形态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收集神经内科就诊的PD患者共53例(106只眼)以及同期健康体检的正常人20例(40只眼),对PD患者进行统一PD评定量表运动检查(UPDRS-Ⅲ)评分、简易认知评估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根据认知量表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PD认知正常组21例,PD认知障碍组32例。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测定受试对象视盘周围上、下、鼻、颞象限及对应的12钟点象限视网膜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RNFL)厚度,以及黄斑区厚度、黄斑容积。结果 PD认知障碍组与认知正常组相比,H-Y分级更高(P=0.037)、ESS得分更高(P=0.014)。PD认知障碍组、PD认知正常组、健康对照组OCT视觉参数分析比较,视盘颞侧9:00钟方向RNFL厚度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亚组间比较,PD认知障碍组较认知正常组变薄(P=0.006)。三组黄斑区容积、黄斑中心凹厚度、平均厚度、外环厚度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亚组间比较,PD认知障碍组较认知正常组黄斑中心凹厚度均显著变薄;进一步进行相关分析,PD患者中MOCA得分(r=0.317)、定向力分数(r=0.416)与黄斑中心凹厚度呈正相关。结论病情严重程度、嗜睡的发生情况是PD发生认知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且PD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存在视网膜纤维层和黄斑区结构的异常,特别是MOCA得分越低、定向力得分越差的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越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认知障碍 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 黄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医生强化血糖监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评估 被引量:18
15
作者 罗明亮 梁兴伦 吕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81-1184,共4页
背景我国糖尿病人群多,血糖达标率低,患者血糖监测意识薄弱,且目前对血糖监测与血糖控制关系的研究结论存在争议。目的探讨家庭医生强化血糖监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以期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合理化、规范化,进一步... 背景我国糖尿病人群多,血糖达标率低,患者血糖监测意识薄弱,且目前对血糖监测与血糖控制关系的研究结论存在争议。目的探讨家庭医生强化血糖监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以期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合理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社区糖尿病管理水平。方法选取2018年7—12月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随访的血糖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软件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监测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每3个月按其意愿自己在家或者来本中心检测1次血糖,持续6个月;监测组患者每周来家庭医生工作室检测1次血糖,家庭医生需及时做好血糖记录,收集患者提供的饮食与运动记录资料,并给予相应的指导,持续6个月。分别记录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3、6个月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结果干预方法与时间在BMI、HDL-C、TC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与时间在FBG、2 hPBG、HbA1c、LDL-C、TG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在BMI、HDL-C、TC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干预方法在FBG、2 hPBG、HbA1c、LDL-C、TG上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在BMI、TC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时间在FBG、2 hPBG、HbA1c、LDL-C、HDL-C、TG上主效应显著(P<0.05)。干预后6个月监测组FBG、2 hPBG、HbA1c、LDL-C、TG低于对照组(P<0.05)。监测组干预后6个月FBG、2 hPBG、HbA1c、LDL-C、TG低于本组干预前(P<0.05)。结论家庭医生强化血糖监测有助于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降低血脂水平,值得重视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疾病管理 血糖自我监测 强化血糖监测 家庭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荣阁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94-95,共2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丁苯酞联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4例轻中度V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联合康复疗法,两组均连续治疗8... 目的探究与分析丁苯酞联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4例轻中度V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联合康复疗法,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入院第4、8周对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评分法(MMSE)测定认知功能;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美国Barthel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同时测定患者TNF-α、IL-6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第4、8周各组MMSE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上升(P<0.05),第8周观察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8周后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8周后患者血清IL-6水平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TNF-α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综合康复疗法对轻中度VD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具有有效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可能与其抗炎、抗氧化等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丁苯酞 康复疗法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骨保护素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文锐 李琛 +2 位作者 刘传颂 朱敏洁 梁兴伦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16期1713-171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骨保护素(OPG)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依据是否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分为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合并组,n=40)和未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 目的探讨血清骨保护素(OPG)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依据是否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分为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合并组,n=40)和未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未合并组,n=40),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三组人员的血压、血脂、血糖、OPG水平及血清OPG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合并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分别为(82.4±8.5)mmHg、(138.2±15.1)mmHg、(3.41±0.92)mmol/L、(2.75±0.11)mmol/L,未合并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LDL-C、TG分别为(78.2±9.4)mmHg、(135.4±12.7)mmHg、(3.15±0.84)mmol/L、(2.60±0.46)mmol/L,对照组人员的舒张压、收缩压、LDL-C、TG分别为(70.2±7.4)mmHg、(130.1±19.7)mmHg、(2.87±0.94)mmol/L、(1.52±0.26)mmol/L。合并组、未合并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LDL-C、T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合并组患者的LDL-C水平显著高于未合并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别为(7.57±1.41)mmol/L、(10.05±2.14)mmol/L、(7.01±0.91)%和(3.57±1.05),未合并组患者的FPG、2 h PG、HbA1c、HOMA-IR分别为(7.62±1.37)mmol/L、(9.67±1.91)mmol/L、(6.44±0.88)%和(3.16±1.11),对照组人员的FPG、2 h PG、HbA1c、HOMA-IR分别为(5.25±0.45)mmol/L、(6.81±0.72)mmol/L、(5.20±0.35)%和(2.20±0.67)。合并组、未合并组患者的FPG、2 h PG、HbA1c、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合并组患者的HbA1c、HOMA-IR均显著高于未合并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未合并组、对照组人员的血清OPG水平分别为(4.22±0.63)ng/L、(3.55±0.53)ng/L、(2.18±0.41)ng/L。合并组、未合并组患者的血清OP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合并组患者的血清OPG水平显著高于未合并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和未合并组患者的血清OPG水平与LDL-C、HbA1c、HOMA-IR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清骨保护素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血清骨保护素水平越高,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骨保护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观疗法联合盐酸羟考酮治疗中度癌痛的效果观察
18
作者 徐成瑜 赵向东 俞利结 《癌症进展》 2020年第21期2231-2234,共4页
目的探讨内观疗法联合盐酸羟考酮治疗中度癌痛的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60例中度癌痛患者分为对照组(接受单纯盐酸羟考酮治疗)和观察组(接受内观疗法联合盐酸羟考酮治疗),各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癌痛缓解情况、疼痛情况、焦虑... 目的探讨内观疗法联合盐酸羟考酮治疗中度癌痛的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60例中度癌痛患者分为对照组(接受单纯盐酸羟考酮治疗)和观察组(接受内观疗法联合盐酸羟考酮治疗),各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癌痛缓解情况、疼痛情况、焦虑程度、抑郁程度、血清β内啡肽(β-EP)水平、血清P物质(SP)水平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癌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SP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观疗法联合盐酸羟考酮治疗中度癌痛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调节β-EP、SP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观疗法 中度癌痛 盐酸羟考酮 负性情绪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8
19
作者 陆媛 徐金富 +1 位作者 梁兴伦 蒋卫民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7-539,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痰液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的260例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痰液标本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 目的探讨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痰液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的260例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痰液标本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特点,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鉴定系统,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药敏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结果判断标准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2002年版临床标准,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60例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痰液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30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52株占81.82%,革兰阳性菌29株占9.41%,真菌27株占8.77%;前6位病原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22.08%、16.56%、10.71%、10.39%、7.14%、7.14%;革兰阴性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呋辛、头孢西丁等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00%,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福平耐药率较低。结论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感染病原菌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多药耐药日趋严重,根据抗菌药物耐药性特点提供对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早期经验用药,指导和加强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卒中相关性肺炎 痰液 耐药性
原文传递
雄激素水平与老年男性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梁兴伦 陈缵珅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7-12,共6页
随着人体的衰老,老年男性的雄激素水平总体会呈现降低趋势,一般认为,这会对其生殖功能、性功能、情绪、骨骼肌肉等产生负面影响。在过去10年里,人们又认识到男性雄激素水平和脑部功能、神经系统疾病存在联系,
关键词 雄激素水平 老年男性 认知功能 神经系统疾病 生殖功能 骨骼肌肉 脑部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