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污染地表水的胞外聚合物复合絮凝剂强化混凝处理 被引量:1
1
作者 唐然 龙向宇 +1 位作者 姚强 方涛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48-53,共6页
采用胞外聚合物作为生物絮凝剂,开展胞外聚合物复合絮凝剂强化混凝处理微污染原水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是胞外聚合物最主要的成分,多糖次之,腐殖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含量最低;胞外聚合物含有大量带负电荷的官能团,单独投加胞外聚... 采用胞外聚合物作为生物絮凝剂,开展胞外聚合物复合絮凝剂强化混凝处理微污染原水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是胞外聚合物最主要的成分,多糖次之,腐殖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含量最低;胞外聚合物含有大量带负电荷的官能团,单独投加胞外聚合物不能有效絮凝和吸附去除原水中的污染物。聚合氯化铝混凝处理微污染水的效果优于氯化铝和聚合硫酸铁,药品较优投加质量浓度为70-80 mg/L。胞外聚合物和聚合氯化铝复合使用能提高对细小颗粒物的去除效果,增强去除有机污染物和氯化消毒副产物前驱体的能力,降低聚合氯化铝的质量浓度。胞外聚合物复合絮凝剂的较优配方:胞外聚合物质量浓度为5 mg/L,聚合氯化铝质量浓度为6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絮凝剂 胞外聚合物 强化混凝 微污染水 聚合氯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遗传算法在污水处理工艺优选决策指标权值确定中的应用
2
作者 唐然 龙向宇 +3 位作者 方振东 梁恒国 吴恬 冯裕钊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CD 2011年第4期29-32,共4页
构建了基于模糊聚类的改进遗传算法(简称FMGA),用于污水处理工艺优选决策指标权值的确定。FMGA的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避免早熟收敛,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取指标权值并且运算过程稳定。最后,将FMGA用于确定三峡库区城镇污水处理工... 构建了基于模糊聚类的改进遗传算法(简称FMGA),用于污水处理工艺优选决策指标权值的确定。FMGA的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避免早熟收敛,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取指标权值并且运算过程稳定。最后,将FMGA用于确定三峡库区城镇污水处理工艺优选决策指标的权值。结果表明,经济(0.260 2)>技术(0.209 4)>能耗(0.189 1)>文化水平要求(0.142 3)>O&M难易程度(0.111 2)>物耗(0.087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指标权值 污水处理 优选决策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龄和溶解氧对微生物代谢产物组成和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啟舟 方振东 +3 位作者 龙向宇 唐然 仙光 李洪波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CD 2012年第6期1-4,共4页
以两种不同污泥龄(SRT)SBR反应器的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SRT和溶解氧(DO)对活性污泥污泥絮体疏松结合EPS(LB)、紧密结合EPS(TB)、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MP)3种微生物代谢产物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SRT(SRT=3d)下污泥絮体LB... 以两种不同污泥龄(SRT)SBR反应器的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SRT和溶解氧(DO)对活性污泥污泥絮体疏松结合EPS(LB)、紧密结合EPS(TB)、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MP)3种微生物代谢产物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SRT(SRT=3d)下污泥絮体LB总数量和组分含量与混合液中SMP总浓度和组分浓度均随DO的增大而降低;高SRT(SRT=20d)下DO对LB总数量和组分含量与混合液中SMP总浓度和组分浓度的影响较小。不同SRT污泥絮体TB总数量和组分含量的差异明显;然而,DO对相同SRT污泥絮体的TB总数量和组分的影响较小。高SRT活性污泥的絮体结构稳定,受DO变化的影响较小,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稳定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聚合物 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 污泥龄 溶解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外聚合物结合磷效能的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方振东 龙向宇 +3 位作者 唐然 周从直 冯裕钊 王恕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374-2379,共6页
以实验SBR反应器的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超声波-树脂法提取EPS的方法与程序;以5种不同来源的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EPS结合磷的效能.结果表明,超声波-树脂法分离EPS和细菌细胞的较优程序为:采用21kHz、40W超声波作用60mL污泥2m... 以实验SBR反应器的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超声波-树脂法提取EPS的方法与程序;以5种不同来源的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EPS结合磷的效能.结果表明,超声波-树脂法分离EPS和细菌细胞的较优程序为:采用21kHz、40W超声波作用60mL污泥2min(VSS约为8000mg·L-1);然后,投加80g·g-1(以单位质量VSS投加的树脂质量计)的阳离子交换树脂,于550r·min-1下搅拌45min.对于5种不同来源的活性污泥,超声波-树脂法提取得到的EPS聚合物总含量,占污泥聚合物总含量的14%~28%;EPS结合的TP含量占污泥TP含量的34%~57%,结合的无机磷含量占污泥TP含量的15%~31%.5种污泥的EPS结合磷的能力分别是其自身细菌细胞(分离EPS后的细菌细胞)的2.6、2.9、2.8、2.0与1.4倍,说明EPS是生物絮体中的磷贮存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聚合物 超声波 阳离子交换树脂
原文传递
胞外聚合物磷酸盐形态对生物除磷过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方振东 仙光 +3 位作者 龙向宇 唐然 李洪波 卢升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205-2212,共8页
以不同DO条件下污泥龄(SRT)分别为10 d和30 d的两组实验室A/O-SBR反应器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胞外聚合物(EPS)磷酸盐形态对生物除磷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絮体中的磷主要分布于EPS中,PO3-4-P和聚磷酸盐(Poly-P,包括低分子量聚... 以不同DO条件下污泥龄(SRT)分别为10 d和30 d的两组实验室A/O-SBR反应器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胞外聚合物(EPS)磷酸盐形态对生物除磷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絮体中的磷主要分布于EPS中,PO3-4-P和聚磷酸盐(Poly-P,包括低分子量聚磷酸盐LMW PolyP和高分子量聚磷酸盐HMW Poly-P)是EPS磷的主要形态;EPS对生物除磷的影响明显大于细菌细胞,EPS磷的厌氧降低量和好氧升高量为胞内磷变化量的2.8~6.4倍.EPS中的LMW Poly-P和HMW Poly-P含量均表现厌氧降低和好氧升高的变化规律;对于相同SRT的污泥,中DO(2.5~3.5 mg·L-1)条件较低DO(0.7~1.0 mg·L-1)条件下EPS的LMW Poly-P和HMW Poly-P有更大的厌氧降低量和好氧升高量,对应着更明显的生物除磷过程,说明EPS不仅是生物除磷过程的中转站,而且参与了生物聚磷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聚合物 磷酸盐形态 生物除磷 污泥龄 溶解氧
原文传递
胞外聚合物在生物除磷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龙向宇 方振东 +3 位作者 唐然 周从直 冯裕钊 王恕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84-789,共6页
以进水COD与TP之比分别为100∶1和50∶1的两组SBR反应器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胞外聚合物(EPS)在生物除磷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EPS中不仅含有以高价阳离子沉淀物或络合物形式存在的无机磷(IP),而且含有以细菌细胞分泌物或代谢产物形式存... 以进水COD与TP之比分别为100∶1和50∶1的两组SBR反应器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胞外聚合物(EPS)在生物除磷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EPS中不仅含有以高价阳离子沉淀物或络合物形式存在的无机磷(IP),而且含有以细菌细胞分泌物或代谢产物形式存在的有机磷(OP).两组SBR反应器活性污泥的厌氧释磷过程主要由EPS产生,好氧吸磷过程主要由EPS完成;EPS的除磷量占系统除磷量的60%~62%,细菌细胞的除磷量占系统除磷量的30%~38%.EPS对主体液相中磷的去除主要通过EPS与主体液相之间磷的间接传输途径来完成,说明EPS在生物除磷过程中充当磷储存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聚合物 生物除磷 细菌细胞
原文传递
EPS与阳离子对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龙向宇 方振东 +3 位作者 唐然 冯裕钊 周从直 谢朝新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50-53,共4页
采用超声波法和阳离子交换树脂法分别提取好氧活性污泥(SRT分别为3、15d)絮体外层的胞外聚合物(LEPS)和内层的胞外聚合物(TEPS),并用LEPS和TEPS分别絮凝污泥悬浮液,探讨了EPS的种类及投量、阳离子的价数与浓度对重新絮凝生物絮体沉降性... 采用超声波法和阳离子交换树脂法分别提取好氧活性污泥(SRT分别为3、15d)絮体外层的胞外聚合物(LEPS)和内层的胞外聚合物(TEPS),并用LEPS和TEPS分别絮凝污泥悬浮液,探讨了EPS的种类及投量、阳离子的价数与浓度对重新絮凝生物絮体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EPS絮凝污泥悬浮液所形成生物絮体的SVI值均随EPS投量的增加而增大,增幅由小到大排序为:15dTEPS<3dTEPS<15dLEPS<3dLEPS;Al3+较Ca2+絮凝污泥悬浮液所形成生物絮体的Zeta电位低且结构密实,更能促进重新絮凝生物絮体的压缩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聚合物 阳离子 活性污泥
原文传递
污泥龄对活性污泥絮体中磷形态与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恕 方振东 +3 位作者 龙向宇 唐然 李达学 王啟舟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2-96,共5页
以污泥龄分别为4和20 d的两组SBR反应器为研究对象,利用SMT法测定活性污泥、细菌细胞和EPS中磷的形态与分布,探讨了污泥龄对活性污泥中磷形态和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SRT污泥的TP含量约为低SRT污泥的1.56倍,这主要是由于前者较后... 以污泥龄分别为4和20 d的两组SBR反应器为研究对象,利用SMT法测定活性污泥、细菌细胞和EPS中磷的形态与分布,探讨了污泥龄对活性污泥中磷形态和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SRT污泥的TP含量约为低SRT污泥的1.56倍,这主要是由于前者较后者有更高的OP和AP含量。高SRT污泥中细菌细胞和EPS的TP含量均高于低SRT污泥中的,且高SRT污泥中EPS的OP含量远大于低SRT污泥中的。高SRT污泥的细菌细胞和EPS分别较低SRT污泥的细菌细胞和EPS有更大的厌氧释磷量和好氧吸磷量,前者厌氧释磷和好氧吸磷主要源自其OP含量的变化,后者则主要源自其IP含量的变化;在厌氧/好氧反应过程中,污泥中EPS的IP含量改变主要源自其NAIP含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除磷 污泥龄 胞外聚合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