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经自然腔道标本移除(NOSES)术对结直肠癌临床效果、胃肠功能产生的影响
1
作者 梁旭 董倩倩 +2 位作者 崔永欣 智会 连加玉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 观察对结直肠癌患者给予经自然腔道标本移除(NOSES)术的临床效果及对其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本院结直肠外科收治结直肠癌患者112例纳入基础研究,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 目的 观察对结直肠癌患者给予经自然腔道标本移除(NOSES)术的临床效果及对其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本院结直肠外科收治结直肠癌患者112例纳入基础研究,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其中对照组以传统开腹直肠癌术作为治疗方案,观察组以NOSES术作为治疗方案。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不同阶段应激反应、机体炎症、胃肠功能、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4%(P<0.05)。两组术前MDA、SOD、ROS数值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d MDA、ROS均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CRP、IL-6、TNF-α数值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d CRP、IL-6、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胃泌素、胃动素数值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d胃泌素、胃动素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Saito功能问卷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Saito功能问卷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国际生命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国际生命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结直肠癌患者给予NOSES术效果切实,其对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机体炎症影响较低,有助于胃肠功能及肛门功能的恢复,该术式可作为结直肠癌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SE术 结直肠癌 临床效果 胃肠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法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梁旭 董倩倩 +2 位作者 崔永欣 智会 连加玉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8期969-970,共2页
目的探讨传统切开挂线术和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的效果。方法84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疼痛程... 目的探讨传统切开挂线术和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的效果。方法84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肛门功能、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7d的VAS评分、术后6个月的Wexner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切开挂线术相比,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的效果更好,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肛门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 传统切开挂线术 高位复杂性肛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胶囊对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及术后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崔永欣 连加玉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2年第1期102-107,共6页
目的:研究华蟾素胶囊对结直肠癌(CRC)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及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94例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CR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华蟾素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F... 目的:研究华蟾素胶囊对结直肠癌(CRC)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及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94例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CR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华蟾素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FOLFOX6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华蟾素胶囊治疗。比较两组KPS评分、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及术后5年内CRC复发率。结果:化疗4个周期和8个周期后,两组KPS评分降低,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两组CD_(4)^(+)、CD_(4)^(+)/CD_(8)^(+)和自然杀伤(NK)细胞数均降低,观察组CD_(4)^(+)、CD_(4)^(+)/CD_(8)^(+)和NK细胞数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两组IgG、IgM和IgA水平均降低,观察组IgG、IgM和Ig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5年复发率(58.49%)低于对照组(75.61%,P<0.05)。结论:华蟾素胶囊用于CRC术后辅助化疗患者,有利于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稳定,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对减少肿瘤术后复发、改善患者健康状态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辅助化疗 华蟾素胶囊 免疫功能 术后复发 KP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及转录活化因子6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智会 张志永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438-442,I0003,共6页
目的探究利拉鲁肽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对转录活化因子6(ATF6)通路的影响。方法按照利拉鲁肽浓度0、10、100、1000 nM培养人结肠癌HCT116细胞24、48、72 h,人胆囊收缩素/缩胆囊素八肽(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 目的探究利拉鲁肽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对转录活化因子6(ATF6)通路的影响。方法按照利拉鲁肽浓度0、10、100、1000 nM培养人结肠癌HCT116细胞24、48、72 h,人胆囊收缩素/缩胆囊素八肽(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作用后细胞中21KD蛋白(Bax)、半胱胺酸蛋白酶⁃3(Caspase⁃3)及ATF6通路蛋白ATF6 p50、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同源蛋白(CHOP)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利拉鲁肽各浓度间增殖率均有显著变化(P<0.05),同一时间点随着利拉鲁肽浓度的增加,0、10、100、1000 nM各组细胞的增殖率分别为(97.16±35.67)%、(81.69±33.37)%、(76.12±30.23)%、(70.65±28.89)%;(86.17±33.98)%、(58.68±26.77)%、(39.74±10.67)%、(30.17±9.24)%;(83.82±31.19)%、(38.77±10.19)%、(22.98±6.78)%、(16.63±6.12)%,均呈下降趋势。同一浓度随着时间推移,24、48、72 h各时间点细胞增殖率分别为(97.16±35.67)%、(86.17±33.98)%、(83.82±31.19)%;(81.69±33.37)%、(58.68±26.77)%、(38.77±10.19)%;(76.12±30.23)%、(39.74±10.67)%、(22.98±6.78)%;(70.65±28.89)%、(30.17±9.24)%、(16.63±6.12)%。不同浓度利拉鲁肽作用于HCT116细胞72 h后,10、100、1000 nM浓度的利拉鲁肽组的G2/M期细胞比例较0 nM组显著减少(P<0.05),且随着浓度的增加G2/M期细胞呈现下降趋势。0、10、100、1000 nM利拉鲁肽作用下细胞凋亡率分别为(9.06±0.98)%、(10.45±1.12)%、(13.89±1.54)%、(56.08±14.33)%,依次升高(P<0.05)。与0 nM组比较,10、100、1000 nM浓度的利拉鲁肽组细胞的凋亡率依次显著升高(P<0.05);与10 nM组比较,100、1000 nM组凋亡率依次显著升高(P<0.05);与100 nM组比较,1000 nM组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10、100、1000 nM利拉鲁肽作用后细胞中Bax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69±0.13)、(0.93±0.24)、(1.19±0.25),显著升高(P<0.05),1000 nM组Bax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10 nM组(P<0.05),100、1000 nM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26±0.06)、(0.76±0.15)、(1.15±0.16)依次显著升高(P<0.05),100、1000 nM组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10 nM组(P<0.05),1000 nM组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100 nM组(P<0.05);ATF6 p50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69±0.11)、(0.96±0.09)、(1.20±0.08);CHOP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27±0.06)、(0.79±0.08)、(0.99±0.09),均显著升高(P<0.05),100、1000 nM组ATF6 p50、CHOP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10 nM组(P<0.05),1000 nM组ATF6 p50、CHOP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100 nM组(P<0.05)。结论利拉鲁肽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具有增殖抑制和凋亡促进作用,且呈时间⁃剂量的依赖性,其可能通过激活ATF6通路发挥促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基因 ras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类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利拉鲁肽 转录活化因子6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毒灵通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的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1
5
作者 董倩倩 张俊萍 《中医研究》 2020年第3期76-79,I0001,共5页
目的:研究蟾毒灵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侵袭和迁移能力的作用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人结肠癌HCT116按对照组(野生型细胞)、蟾毒灵处理组(0.125,0.25,0.5,1,2μmol/L)和顺铂(DDP)组分组,采用CCK-8法检测蟾毒灵对人结肠癌细胞HCT... 目的:研究蟾毒灵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侵袭和迁移能力的作用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人结肠癌HCT116按对照组(野生型细胞)、蟾毒灵处理组(0.125,0.25,0.5,1,2μmol/L)和顺铂(DDP)组分组,采用CCK-8法检测蟾毒灵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细胞侵袭小室法(Transwell)法检测蟾毒灵对HCT116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经蟾毒灵处理HCT116细胞24 h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s-2,TIMP-2)的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蟾毒灵处理的HCT116中MMP-2、TIMP-2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①CCK-8实验结果显示,蟾毒灵(0.125,0.25,0.5,1,2μmol/L)能显著抑制结肠癌细胞HCT116的增殖(P<0.05),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②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对比,蟾毒灵(0.25,0.5,1μmol/L)对结肠癌细胞HCT116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0.01)。③Western-blot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对比,蟾毒灵能够明显下调MMP-2,上调TIMP-2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P<0.01)。④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对比,蟾毒灵能够显著下调MMP-2 mRNA,并上调TIMP-2mRNA的表达。结论:蟾毒灵能明显抑制结肠癌细胞HCT116的侵袭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上调TIMP-2的表达,下调MMP-2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毒灵 结肠癌 侵袭 迁移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疗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疗效 被引量:1
6
作者 智会 李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0期76-77,共2页
目的分析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实行放化疗联合热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治疗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A组患者实行放化疗联合热疗治疗,B组患者实行放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疼痛缓解情... 目的分析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实行放化疗联合热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治疗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A组患者实行放化疗联合热疗治疗,B组患者实行放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B组66.67%,疼痛缓解率93.33%,高于B组6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实行放化疗联合热疗治疗,可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化疗 热疗 晚期直肠癌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毒灵调控PI3K/Akt通路对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及周期的影响
7
作者 董倩倩 张俊萍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23期149-154,共6页
目的:研究蟾毒灵诱导人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及周期阻滞的能力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人结肠癌HT-29细胞分为对照组(野生型细胞),蟾毒灵(Bufalin)处理组(0.25,0.5,1μmol/L)和顺铂(DDP)组(1μg/mL)。通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蟾... 目的:研究蟾毒灵诱导人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及周期阻滞的能力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人结肠癌HT-29细胞分为对照组(野生型细胞),蟾毒灵(Bufalin)处理组(0.25,0.5,1μmol/L)和顺铂(DDP)组(1μg/mL)。通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蟾毒灵诱导人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及周期阻滞的作用;使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经蟾毒灵处理HT-29细胞24 h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的变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qPCR)检测蟾毒灵对HT-29细胞PI3K、Akt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FCM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蟾毒灵(0.25,0.5,1μmol/L)组能诱导结肠癌HT-29细胞的凋亡(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蟾毒灵(0.25,0.5,1μmol/L)组能够诱导结肠癌HT-29细胞的周期阻滞于G2/M期,并且蟾毒灵浓度越大,周期阻滞效果越显著(P<0.05)。蛋白质印迹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蟾毒灵能够下调PI3K、p-PI3K、Akt和p-Akt的表达水平,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P<0.05)。RT-q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蟾毒灵能够显著下调PI3K和Akt mRNA的表达。结论:蟾毒灵能够诱导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及周期阻滞,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毒灵 结肠癌 凋亡 周期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完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老年Ⅲ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崔永欣 连加玉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0年第8期1-3,共3页
为探讨腹腔镜下完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老年Ⅲ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拟行手术治疗的110例老年Ⅲ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5例,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完整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结肠癌... 为探讨腹腔镜下完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老年Ⅲ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拟行手术治疗的110例老年Ⅲ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5例,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完整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比较2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阳性淋巴结数目、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显示,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及阳性淋巴结数目均明显多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与传统结肠癌根治术相比,腹腔镜下完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老年Ⅲ期结肠癌效果更好,术中出血更少,术后并发症更少、患者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老年 腹腔镜 完整肠系膜切除术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