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质量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斌 夏婷婷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第12期19-20,共2页
目的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的10名医务人员和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管理模式分为对照组(2018年1月~2018年12月)与观察组(2019年1月~2019年12月),每组包括... 目的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的10名医务人员和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管理模式分为对照组(2018年1月~2018年12月)与观察组(2019年1月~2019年12月),每组包括5名医务人员和10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质量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医院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种不同管理模式下医院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医护患纠纷发生率、医护人员操作熟练度、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操作熟练度均高于对照组,医护患纠纷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医院管理中,将全面质量管理应用在医院管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服务的满意度,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操作水平以及服务质量,从而降低医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更有利于医患关系和谐发展,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质量管理 医院管理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警性风险评估和护理干预在外科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艳芝 陈春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0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讨外科老年患者围术期实施预警性风险评估与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予以分组研究,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2018年8月,采用随机抽签法均分为两组,即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6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 目的探讨外科老年患者围术期实施预警性风险评估与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予以分组研究,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2018年8月,采用随机抽签法均分为两组,即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6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60例患者实施预警性风险评估与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干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参照组患者为28.33%,实验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满意度为95.00%,参照组患者为81.67%,实验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外科老年患者围术期实施预警性风险评估与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干预满意度,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与推荐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老年 预警性风险评估 护理干预 并发症 干预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管理系统的设计与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艳芝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12期292-293,共2页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十分不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且易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为提高医护人员安全管理意识及能力,减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必要采取相关的干预措施,其中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管理系统属于管理医疗...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十分不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且易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为提高医护人员安全管理意识及能力,减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必要采取相关的干预措施,其中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管理系统属于管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常用工具,对减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将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综述,以此为临床管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管理系统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钠盐在结肠镜检术前不同时间给药对睡眠及肠道清洁度影响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艳芝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4期128-129,共2页
目的研究结肠镜检术前不同时间给予患者磷酸钠盐对其睡眠和肠道清洁度的影响。方法 52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根据给药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两组患者均口服磷酸钠盐口服液,对照组患者的给药时间为手术前1 d 19:00至睡觉... 目的研究结肠镜检术前不同时间给予患者磷酸钠盐对其睡眠和肠道清洁度的影响。方法 52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根据给药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两组患者均口服磷酸钠盐口服液,对照组患者的给药时间为手术前1 d 19:00至睡觉前,观察组患者的给药时间为手术前1 d 15:00,此为镜检前的第1次肠道准备;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当天8:00~10:00进行第2次肠道准备。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时间和肠道清洁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用药当晚睡眠时间≤6 h所占比例为53.85%,观察组患者用药当晚睡眠时间≤6 h所占比例为7.6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结肠镜检查时肠道清洁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镜检术前不同时间给予患者磷酸钠盐口服液对肠道清洁度的影响没有差异,但是将第1次给药时间改为手术前1 d 15:00,可以将主要腹泻时段与夜间睡眠时间避开,更加有利于患者手术前1 d夜里的入睡,使患者的夜间腹泻隐患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不同时间 磷酸钠盐 睡眠 肠道清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管理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艳芝 逯建华 +5 位作者 王斌 秦洁 穆婉莹 吴濛 王丽 姚金亮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3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在进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管理期间项目管理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280件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作为实验对象;在进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管理工作期间,合理选择项目管理方式展开,就项目管理开... 目的探讨在进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管理期间项目管理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280件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作为实验对象;在进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管理工作期间,合理选择项目管理方式展开,就项目管理开展前后评价改进率、报表合格率以及超时限率进行对比。结果与项目管理开展前评价改进率、报表合格率以及超时限率进行对比,项目管理后前两项获得明显提升,后一项获得明显降低(P <0.05)。结论医院在进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管理期间,项目管理方式的有效应用,于评价改进率、报表合格率提升以及超时限率降低方面,效果明显,可充分说明项目管理应用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管理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报告管理 评价改进率 报表合格率 超时限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凝血功能、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夏婷婷 王斌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第1期185-187,共3页
目的分析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凝血功能、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 目的分析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凝血功能、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奥美拉唑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生长抑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实施不同药物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凝血功能方面,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应用于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有效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研究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奥美拉唑 消化道出血 临床疗效 凝血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免疫球蛋白在病毒性脑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18
7
作者 孔磊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5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 探究人血免疫球蛋白在临床上对病毒性脑炎的应用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02例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全部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昔洛韦抗病毒、止惊、... 目的 探究人血免疫球蛋白在临床上对病毒性脑炎的应用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02例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全部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昔洛韦抗病毒、止惊、降颅内压、冬眠疗法、加压氧和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血免疫球蛋白,剂量为500mg/(kg·d),共3天,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种临床症状的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1,P<0.05).结论 阿昔洛韦常规联合人血免疫球蛋白可以更好地协同治疗病毒性脑炎,减少患者临床症状的恢复时间,缩短住院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免疫球蛋白 阿昔洛韦 病毒性脑炎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