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对当前大学师生关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
邹强
罗木珍
|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
2007 |
39
|
|
2
|
在自治与控制之间寻求平衡——英法两国大学与政府关系的比较与启示 |
石正义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3
|
在小学开展性教育的一点思考 |
李朝霞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2002 |
2
|
|
4
|
后现代教育学与阐释性教学——《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教学意义的探究 |
刘宗南
|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
2005 |
4
|
|
5
|
知识教育价值选择的冲突与大学教育的创新 |
刘宗南
吴静
|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
2004 |
1
|
|
6
|
论颜之推士大夫道德教育及其现代意义 |
杨红霞
王小君
罗木珍
|
《咸宁学院学报》
|
2006 |
1
|
|
7
|
农村学生参与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归析 |
刘宗南
|
《咸宁学院学报》
|
2006 |
4
|
|
8
|
对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 |
邹强
吴楚光
|
《咸宁学院学报》
|
2006 |
5
|
|
9
|
知识论视野下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与伦理性 |
刘宗南
|
《咸宁学院学报》
|
2008 |
2
|
|
10
|
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基石 |
肖玲
|
《咸宁学院学报》
|
2007 |
1
|
|
11
|
中国古代儒家与道家道德教育思想之比较 |
邹强
王松
|
《咸宁学院学报》
|
2004 |
0 |
|
12
|
学校教育的几点思考——马加爵事件原因分析 |
魏昶
李哲
|
《大众科技》
|
2007 |
0 |
|
13
|
教师教育应对新课程挑战的策略研究 |
刘宗南
|
《新课程研究(上旬)》
|
2004 |
0 |
|
14
|
试论中考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内涵及范畴 |
汪继红
|
《咸宁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5
|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我国教师教育改革 |
刘宗南
|
《咸宁学院学报》
|
2003 |
0 |
|
16
|
试论高等教育质量对信念的期待 |
刘旭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7
|
美国密苏里州的教育目标:知识+表现=成功 |
张勇
付方方
|
《基础教育参考》
|
2004 |
0 |
|
18
|
关于制订《小学(初等)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思考 |
刘旭
罗文丽
|
《咸宁学院学报》
|
2003 |
0 |
|
19
|
大学生社交焦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李朝霞
杨孝
|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32
|
|
20
|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原因与对策 |
石正义
刘合军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