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当前大学师生关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39
1
作者 邹强 罗木珍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7年第1期97-100,共4页
师生关系作为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直接关系到学生成长和教育质量。通过调查全面把握当前大学师生关系的现状,并在分析问题原因的基础上,分别从学校、教师、学生等方面入手,对改善大学师生关系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大学 师生关系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自治与控制之间寻求平衡——英法两国大学与政府关系的比较与启示 被引量:4
2
作者 石正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8-380,共3页
具有集权传统的国家在寻求分权,具有分权传统的国家在寻求集权,并且在集权与分权之间寻求平衡。这是从法、英两国大学与政府关系的考察中得出的结论,这一结论给我们二点启示:第一,在强调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和加强国家管理时,必须注... 具有集权传统的国家在寻求分权,具有分权传统的国家在寻求集权,并且在集权与分权之间寻求平衡。这是从法、英两国大学与政府关系的考察中得出的结论,这一结论给我们二点启示:第一,在强调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和加强国家管理时,必须注意保持自治与控制的平衡。第二,协商资助、间接干预是探求在自治与控制之间建立适调机制的可供选择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政府 英国 法国 高等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小学开展性教育的一点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朝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2年第22期32-33,共2页
性教育在我国学校教育中起步较晚,尽管周恩来总理早在1963年就强调性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没真正落实。改革开放后,我国性教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1988年8月24日,原国家教委和国家计生委颁发了《关于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性教... 性教育在我国学校教育中起步较晚,尽管周恩来总理早在1963年就强调性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没真正落实。改革开放后,我国性教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1988年8月24日,原国家教委和国家计生委颁发了《关于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的通知》后,许多中学不同程度的开展了性教育,但由于缺乏专门教材、专业教师,再加上社会对学校进行性教育认识上的偏差,妨碍了性教育的推广与普及。相对于中小学而言,小学性教育几乎是空白。小学要不要进行性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性教育 小学教育 小学生 发展时期 性生理 重要性 学校教育 身心发展 发育成熟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教育学与阐释性教学——《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教学意义的探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宗南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5年第2期8-11,共4页
后现代教育学是对现代教育学的辩证否定。后现代教育学被称为“一门艺术”,它要使学生学会如何将自己的生活经历置于更为全面的文化背景去解读,因而要求教师掌握阐释性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原则是:自主性、意义整体性、理解的现实性和意... 后现代教育学是对现代教育学的辩证否定。后现代教育学被称为“一门艺术”,它要使学生学会如何将自己的生活经历置于更为全面的文化背景去解读,因而要求教师掌握阐释性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原则是:自主性、意义整体性、理解的现实性和意义的阐释性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教育学 阐释 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教育价值选择的冲突与大学教育的创新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宗南 吴静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4年第3期24-25,共2页
“知识教育价值”是教育哲学研究中传统的、也是永恒的问题。对其选择的冲突也许是不可调和的,但高等教育知识的价值取向,必须体现其功利、认知和发展的统一,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实现大学教育的创新。
关键词 知识教育价值 教育哲学 高等教育 大学 创新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颜之推士大夫道德教育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红霞 王小君 罗木珍 《咸宁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00-101,共2页
颜之推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士大夫阶层中的一员,非常重视士大夫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他对道德教育的内容、原则、方法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本文通过对颜之推道德思想的阐述与挖掘,透视现代政府官员的道德教育问题,得出三点启示:第一,政府... 颜之推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士大夫阶层中的一员,非常重视士大夫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他对道德教育的内容、原则、方法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本文通过对颜之推道德思想的阐述与挖掘,透视现代政府官员的道德教育问题,得出三点启示:第一,政府官员应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第二,政府官员应建立良好家风。第三,政府官员要加强子女的自立教育。以期对今天的道德教育有所借鉴和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之推 士大夫道德教育 现代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学生参与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归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宗南 《咸宁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02-105,共4页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村学生在参与高等教育过程中,存在种种不公平现象。本文列举了农村学生参与高等教育过程(入学、专业选择和就业)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并从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村学生在参与高等教育过程中,存在种种不公平现象。本文列举了农村学生参与高等教育过程(入学、专业选择和就业)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并从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三个方面进行归因分析。以期望有助于促进农村学生参与高等教育机率的提高,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学生 参与 高等教育 不公平 金融资本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5
8
作者 邹强 吴楚光 《咸宁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12-114,共3页
从本质上看,教育公平是和教育资源的分配与享有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公平主要体现为社会公平和市场公平。大众化阶段的教育公平主要表现为市场公平,其实现有赖于高等教育的外部条件的改善和内部机制的调整。
关键词 教育公平 社会公平 市场公平 精英高等教育 大众化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论视野下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与伦理性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宗南 《咸宁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知识论日益受到重视,它对知识的探究方法与成果逐渐辐射到其他领域。教育评价首先作为知识形态被人们认识、接受和应用,因此,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与知识论有着逻辑上的密切联系;而知识论及其发展,对教育评价科学性、伦理性等问题的探... 知识论日益受到重视,它对知识的探究方法与成果逐渐辐射到其他领域。教育评价首先作为知识形态被人们认识、接受和应用,因此,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与知识论有着逻辑上的密切联系;而知识论及其发展,对教育评价科学性、伦理性等问题的探讨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论 教育评价 科学性 伦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基石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玲 《咸宁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166-167,共2页
诚实守信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对于肩负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重任的大学生来说,更应当成为诚实守信的模范。诚信教育是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基石。应从更新教育模式、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发挥&... 诚实守信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对于肩负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重任的大学生来说,更应当成为诚实守信的模范。诚信教育是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基石。应从更新教育模式、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发挥"两课"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营造诚信氛围、严明法纪等方面来强化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实守信 伦理 大学生 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儒家与道家道德教育思想之比较
11
作者 邹强 王松 《咸宁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144-147,共4页
儒家与道家道德教育思想,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在我国传统道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作用。本文从道德的内涵、起源、人性论、价值取向、目标追求等方面将两者进行比较,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它们的基本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 儒家 道家 道德教育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教育的几点思考——马加爵事件原因分析
12
作者 魏昶 李哲 《大众科技》 2007年第11期151-151,126,共2页
马加爵事件震惊全国,再次回顾此事件,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学校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马加爵 贫困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应对新课程挑战的策略研究
13
作者 刘宗南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4年第7期35-38,共4页
我国的教师教育处在一个不断变革的过程。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正式启动了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师素质,推动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纲要》特别强调:“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 我国的教师教育处在一个不断变革的过程。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正式启动了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师素质,推动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纲要》特别强调:“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这预示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体系 新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结构 专业设置 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课程体系 师范院校 综合课程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考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内涵及范畴
14
作者 汪继红 《咸宁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15-117,共3页
为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对中考领域内的重复性事物、概念和行为进行规范,以定性形式或定量形式所做出的一系列统一规定,是中考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内涵。中考质量评价标准体系范畴可以从内容结构和形式结构两个向度进行分析。从内容... 为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对中考领域内的重复性事物、概念和行为进行规范,以定性形式或定量形式所做出的一系列统一规定,是中考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内涵。中考质量评价标准体系范畴可以从内容结构和形式结构两个向度进行分析。从内容结构角度上看,中考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涵盖中考设计、中考实施和中考结果三方面的质量评价标准。从形式结构角度上看,中考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包含标目、标度、标号三大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考 质量评价 标准体系 内涵 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我国教师教育改革
15
作者 刘宗南 《咸宁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114-115,117,共3页
从分析我国大众高等教育的内在逻辑入手,结合我国基础教育,教师教育的实际,探讨大众化教育过程对基础教育所发生的影响,提示我国教师教育面临的挑战和课题。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基础教育 教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高等教育质量对信念的期待
16
作者 刘旭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9-121,共3页
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但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首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然后引入“信念”概念及其“质量”意义,对改造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知识 情感 信念 素质 高等教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密苏里州的教育目标:知识+表现=成功
17
作者 张勇 付方方 《基础教育参考》 2004年第1期43-45,共3页
美国密苏里州的教育目标以非常简洁的形式展现出期望学生达到的表现性目标和知识标准,使人确信:密苏里州学生的成功依赖于一个坚固的知识和技术基础以及运用知识和技术作出决策和解决毕业之后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在内容上,对我... 美国密苏里州的教育目标以非常简洁的形式展现出期望学生达到的表现性目标和知识标准,使人确信:密苏里州学生的成功依赖于一个坚固的知识和技术基础以及运用知识和技术作出决策和解决毕业之后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在内容上,对我们制订教育目标和设置课程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形式上,这种简洁明了的方式,值得我们的课程改革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密苏里州 教育目标 课程设置 课程改革 知识标准 表现性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制订《小学(初等)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思考
18
作者 刘旭 罗文丽 《咸宁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8-10,共3页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及其教师素质要求的特殊性,深入分析了"大专小学教育专业"的内涵及其度的规定,指出"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属性主要体现为"教育",其度的规定也表现为更强的教育专业素质而不是更高的学科...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及其教师素质要求的特殊性,深入分析了"大专小学教育专业"的内涵及其度的规定,指出"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属性主要体现为"教育",其度的规定也表现为更强的教育专业素质而不是更高的学科专业素质;然后,依据多方面的要求,阐述了综合性"小学教育专业"的基本思路与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教育 教师教育 专业性 教学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社交焦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2
19
作者 李朝霞 杨孝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77-80,共4页
以某高校31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交往焦虑量表》(IAS)为研究工具,运用SPSS统计软件,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社交焦虑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交焦虑,并且社交焦虑的程度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为严重;是... 以某高校31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交往焦虑量表》(IAS)为研究工具,运用SPSS统计软件,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社交焦虑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交焦虑,并且社交焦虑的程度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为严重;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以及学生自己感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何,对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有影响。但是,性别、专业、是否独生子女和学生的来源则对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交焦虑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原因与对策 被引量:8
20
作者 石正义 刘合军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15-118,共4页
就业市场不完善,就业法律法规不健全,生育保险制度不健全,就业指导工作薄弱等,是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主要原因。政府完善就业市场,健全法律法规,健全生育保险制度;高校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市场不完善,就业法律法规不健全,生育保险制度不健全,就业指导工作薄弱等,是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主要原因。政府完善就业市场,健全法律法规,健全生育保险制度;高校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女大学生转变求职观念,挖掘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树立创业意识,实现自我就业等,是消除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歧视 就业市场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