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医学研究生职业精神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邰春玲 赵筱萌 +2 位作者 张瑜婳 于善美 马翀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7期150-155,共6页
目的探究临床医学研究生职业精神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22年8—11月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研究生1078名为调研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倦怠量表、执业环境量表、职业精神量表... 目的探究临床医学研究生职业精神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22年8—11月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研究生1078名为调研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倦怠量表、执业环境量表、职业精神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临床医学研究生职业精神现状的影响因素。结果临床医学研究生职业精神得分为(168.85±24.95)分,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临床医学研究生平均日工作时长为(8.82±2.46)h,每周值班频率为(1.57±1.83)个,平均每日睡眠时长为(7.00±1.08)h。主要压力来源为论文撰写和发表(42.27%),其次是临床工作(24.85%);在职业认知方面,40.12%的学生认为选择临床医学专业是为了以后的生活保障;在职业期望方面,有超过一半(60.56%)的学生选择了专业能够发挥自身才能,职业比较稳定。临床医学研究生处于中度职业倦怠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年龄、临床工作经验、婚姻情况及参加职业精神培训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执业环境、职业倦怠—低个人成就感、职业倦怠—工作冷漠感、职业倦怠—情绪疲惫感、平均每日工作时长及职业精神培训经历是临床医学研究生职业精神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学研究生职业精神处于中等偏高水平,执业环境、职业倦怠—低个人成就感、职业倦怠—工作冷漠感、职业倦怠—情绪疲惫感、平均每日工作时长及职业精神培训经历是临床医学研究生职业精神的影响因素。教育者在临床医学研究生职业精神培养过程中,应注重营造良好的执业环境,合理设置培养目标和工作量,鼓励开展职业精神相关课程及培训,激发学生正直、高尚的职业理念,培养学生积极正向的职业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研究生 职业精神 职业倦怠 执业环境 影响因素 职业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学二级学科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科领域的定位 被引量:20
2
作者 赵秋利 张海丽 +2 位作者 方传龙 仰曙芬 朱雪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7期66-69,共4页
目的明确我国护理学二级学科,探讨培养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开展的专科领域。方法采用Delphi法,选择45名符合纳入标准的专家,对目前我国护理学二级学科及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开展的专科领域进行2轮函询。结果专家积极性高,2轮... 目的明确我国护理学二级学科,探讨培养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开展的专科领域。方法采用Delphi法,选择45名符合纳入标准的专家,对目前我国护理学二级学科及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开展的专科领域进行2轮函询。结果专家积极性高,2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0.00%和91.67%;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5、0.89。最终确定了目前硕士层次可开展的19个专科领域及16个护理学二级学科。结论确定护理硕士层次可开展的主要护理专科领域,可为各培养机构指明方向;明确二级学科,有利于学科体系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学 硕士 专业学位 专科领域 二级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反思与长效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2
3
作者 方明 张东华 +1 位作者 薄红 董靖竹 《西北医学教育》 2014年第6期1116-1118,共3页
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是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建立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长效机制是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多种因素并从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分隔,导师-学生模式培养机制... 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是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建立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长效机制是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多种因素并从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分隔,导师-学生模式培养机制,研究生自身的学术道德建设三个层面分析如何建立关于研究生教育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不端行为 学术道德 学术规范教育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外膜脂肪组织与心房颤动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高鑫 富路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50-354,共5页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一种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AF导致的心功能损害和卒中是导致残疾及死亡的重要原因。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是一种具有重要内分泌和炎症功能的生物活性器官,近年来研究表明,EAT...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一种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AF导致的心功能损害和卒中是导致残疾及死亡的重要原因。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是一种具有重要内分泌和炎症功能的生物活性器官,近年来研究表明,EAT与AF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就EAT与AF的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AF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包 脂肪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生命损失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美娜 杨镇 +2 位作者 李永泉 张秋菊 陈银苹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73-1474,共2页
目的从人群健康生命损失角度,用残疾调整寿命年(DALY)衡量精神分裂症的健康生命损失、提供精神分裂症危害健康的数据资料。方法运用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方法和WHO推荐使用的DALY指标,对哈尔滨市精神分裂症健康寿命年损失(人年/千... 目的从人群健康生命损失角度,用残疾调整寿命年(DALY)衡量精神分裂症的健康生命损失、提供精神分裂症危害健康的数据资料。方法运用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方法和WHO推荐使用的DALY指标,对哈尔滨市精神分裂症健康寿命年损失(人年/千人)进行计算。结果哈尔滨市1999-2001年因精神分裂症造成的DALY分别为4.70,5.60,5.91人年/千人,呈递增趋势。结论精神分裂症对人群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应给予以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疾病负担 残疾调整寿命年(DAL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光 白冰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7年第4期439-442,共4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疾病的病因,导致全身性病变,发病率、病死率居高不下,而脂肪因子已被证实作为危险的独立影响因子。脂肪组织通过产生脂联素、瘦素、内脂素、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疾病的病因,导致全身性病变,发病率、病死率居高不下,而脂肪因子已被证实作为危险的独立影响因子。脂肪组织通过产生脂联素、瘦素、内脂素、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趋化素等脂肪因子影响着多项生理过程。动脉硬化病变与脂肪因子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但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认识脂肪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现对脂肪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因子 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在临床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王秘林 高秀艳 +4 位作者 张静 朱志洁 罗胜田 陈丽春 李明勋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8期960-961,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临床效果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鞘膜内子宫切除术 阴式子宫切除术 子宫次全切除术 腹腔镜辅助 术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压变异性类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文楠 石静 +1 位作者 刘广忠 李悦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0年第6期642-645,共4页
血压变异性(BPV)是指一定时间内血压的波动程度,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和预后密切相关。由于BPV监测指标及测量时程的不同,短期、中期及长期BPV与高血压预后的评估存在差异,不同类型的BPV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与弊端。了解各类型BPV的评测方法... 血压变异性(BPV)是指一定时间内血压的波动程度,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和预后密切相关。由于BPV监测指标及测量时程的不同,短期、中期及长期BPV与高血压预后的评估存在差异,不同类型的BPV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与弊端。了解各类型BPV的评测方法及优势是正确评价心脑血管疾病所致靶器官损害的前提。现对于不同类型BPV测量方法及研究对象对BPV的影响进行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变异性 高血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博媛 石治宇 尹新华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9期1137-1138,1141,共3页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2017年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以上高血压患病率为23%,约有2.5亿高血压患者,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和增加社会负担的常见病。在环境和饮食因素中,钾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病密切...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2017年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以上高血压患病率为23%,约有2.5亿高血压患者,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和增加社会负担的常见病。在环境和饮食因素中,钾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疾病早期限制钠盐、增加摄入钾盐可有效控制血压,是防治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钾盐摄入量的增加可促进排钠和舒张血管,进一步降低血压[1]。本文通过分析钾影响血压的机制、钾排泄的评估方法与血压及其变异性、肾功损害的关系,阐述钾在高血压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患者 钾盐 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防治 盐摄入量 危险因素 调查结果 心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导线心脏起搏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海涵 李述峰 曹威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2年第11期973-977,983,共6页
心脏起搏器已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从非生理性起搏到生理性起搏,从有导线起搏到无导线起搏,起搏器的发展有目共睹。起搏器在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新型无导线起搏器能减少起搏器相关并发症,在临床中,相较于传统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已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从非生理性起搏到生理性起搏,从有导线起搏到无导线起搏,起搏器的发展有目共睹。起搏器在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新型无导线起搏器能减少起搏器相关并发症,在临床中,相较于传统起搏器具有显著优势。然而,仍存在起搏方式单一,不能进行生理性起搏,以及拔除更换上经验不足等问题。相信随着无导线起搏的发展,迈入真正的无导线时代并非天方夜谭。现就无导线心脏起搏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导线心脏起搏器 并发症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许文婷 栾天竹 《医学综述》 2019年第13期2638-2642,共5页
在临床血常规的检测中,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具有重要意义,可反映外周循环血液中红细胞变异性,以往多用于不同类型的贫血诊断及鉴别诊断。近年来,人们发现RDW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房颤动、心力衰竭、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外周血管疾... 在临床血常规的检测中,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具有重要意义,可反映外周循环血液中红细胞变异性,以往多用于不同类型的贫血诊断及鉴别诊断。近年来,人们发现RDW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房颤动、心力衰竭、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外周血管疾病、缺血性脑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严重程度、并发症及预后具有预测价值,且与一些心脏手术(射频消融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瓣膜术等)的预后也具有相关性。未来,RDW有望成为一种预测心血管疾病的标志物,进而在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高血压 红细胞分布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多支病变在介入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景锋 赵玉娟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9年第3期425-428,共4页
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合并糖尿病多支病变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药物治疗和血管再灌注技术得到全面的发展,然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特殊病变仍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严峻挑战,而且经皮冠脉介入术的预后往往较差。为了进一步降低支架术... 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合并糖尿病多支病变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药物治疗和血管再灌注技术得到全面的发展,然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特殊病变仍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严峻挑战,而且经皮冠脉介入术的预后往往较差。为了进一步降低支架术后并发症,在无植入理念的驱动下,药物涂层球囊、生物可吸收支架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新手段应运而生,这就为合并糖尿病特殊病变介入治疗提供了新策略。现以相关文献为基础,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不同阶段的治疗策略进行综述,并为糖尿病多支病变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尿病 经皮冠脉介入术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 生物可吸收支架 药物涂层球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风险预测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孔令堃 初银珠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0年第8期851-854,共4页
冠心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相似的危险因素及病理基础.早期、无创检测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特征及程度,前瞻性预测冠心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构建风险预测模型,这对低危、无症状冠心... 冠心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相似的危险因素及病理基础.早期、无创检测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特征及程度,前瞻性预测冠心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构建风险预测模型,这对低危、无症状冠心病患者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_V1.2在心律失常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娄奇 李为民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9年第6期919-923,共5页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复杂,且临床上应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L型钙通道的异常与心律失常密切相关。CaV1.2为心肌中L型钙离子通道的主要亚型,近期研究发现CaV1.2蛋白及mRNA表达异常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发展...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复杂,且临床上应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L型钙通道的异常与心律失常密切相关。CaV1.2为心肌中L型钙离子通道的主要亚型,近期研究发现CaV1.2蛋白及mRNA表达异常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CaV1.2相关的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在心律失常中治疗效果显著,因此CaV1.2有望作为治疗心律失常的新靶点。现重点介绍通过干预CaV1.2治疗心房颤动、长QT间期综合征以及Brugada综合征等心律失常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型钙通道 CaV1.2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与2型糖尿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辛玉晶 刘昊凌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0年第3期235-238,共4页
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在全球呈上升趋势,亚洲患者超过全球糖尿病患者数的一半。除了降糖作用外,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对多种危险因素包括血压、体重和肾脏功能等产生有利影响,并为2型糖尿病患者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提供了机会。现对... 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在全球呈上升趋势,亚洲患者超过全球糖尿病患者数的一半。除了降糖作用外,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对多种危险因素包括血压、体重和肾脏功能等产生有利影响,并为2型糖尿病患者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提供了机会。现对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治疗亚洲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心血管疾病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上皮性肿瘤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恩雨 徐广全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320-324,共5页
胸腺上皮性肿瘤是位于前纵膈较为罕见的肿瘤,目前治疗策略以手术治疗为主,复发或无法进行手术的晚期患者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近年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精准治疗在许多肿瘤中获得可观的成效。本文将综述胸腺上皮性肿瘤主要的差异表... 胸腺上皮性肿瘤是位于前纵膈较为罕见的肿瘤,目前治疗策略以手术治疗为主,复发或无法进行手术的晚期患者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近年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精准治疗在许多肿瘤中获得可观的成效。本文将综述胸腺上皮性肿瘤主要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为胸腺上皮性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上皮性肿瘤 胸腺瘤 胸腺癌 差异表达基因 预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导管相关性血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侯思浩 周毅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230-235,共6页
由于大部分乳腺癌病人需要接受长期反复化疗,中心静脉置管成为了乳腺癌病人不可或缺的静脉通路。但由于乳腺癌病人本身的高凝状态、导管相关因素以及化疗等抗癌疗法的应用,导管相关性血栓成为乳腺癌病人中心静脉置管后最常见和最危险的... 由于大部分乳腺癌病人需要接受长期反复化疗,中心静脉置管成为了乳腺癌病人不可或缺的静脉通路。但由于乳腺癌病人本身的高凝状态、导管相关因素以及化疗等抗癌疗法的应用,导管相关性血栓成为乳腺癌病人中心静脉置管后最常见和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这不仅增加了乳腺癌病人治疗的痛苦和负担,也给临床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现就乳腺癌病人导管相关性血栓的流行病学、发生机制、危险因素、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导管相关性血栓的风险评估、诊断及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导管相关性血栓 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ari畸形Ⅰ型临床表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煜文(综述) 石长斌(审校)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6期484-486,共3页
Chiari畸形Ⅰ型(Chiari malformation typeⅠ,CM-Ⅰ)是一种小脑扁桃体通过枕大孔疝出至椎管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分为家族性和散发性[1]。CM-Ⅰ的发病率在0.56%~1%,其中儿童发病率在0.6%~1%。由于CM-Ⅰ在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上表... Chiari畸形Ⅰ型(Chiari malformation typeⅠ,CM-Ⅰ)是一种小脑扁桃体通过枕大孔疝出至椎管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分为家族性和散发性[1]。CM-Ⅰ的发病率在0.56%~1%,其中儿童发病率在0.6%~1%。由于CM-Ⅰ在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上表现出很大的异质性,而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很难单纯通过临床表现进行诊断,目前CM-Ⅰ的检查手段极为有限,极易误诊。本文对CM-Ⅰ临床表现研究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ARI畸形I型 临床表现 弥散张量成像 神经心理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血压影像学作用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刘初夏 郭宏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0年第6期634-637,共4页
随着血压测量技术的发展,通过对四肢血压的测量衍生出了踝臂指数、臂间血压差异、踝间血压差异及趾肱指数等指标。目前的研究发现四肢血压除了与临床疾病的关系密切之外,其对影像学方面的反应日益突出。因此,通过对影像学作用的深入了... 随着血压测量技术的发展,通过对四肢血压的测量衍生出了踝臂指数、臂间血压差异、踝间血压差异及趾肱指数等指标。目前的研究发现四肢血压除了与临床疾病的关系密切之外,其对影像学方面的反应日益突出。因此,通过对影像学作用的深入了解将进一步增进对四肢血压价值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血压 踝臂指数 臂间血压差异 踝间血压差异 趾肱指数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潜能的克隆性造血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李彤 郭宏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1期961-964,共4页
传统的危险因素已不能完全预测心血管疾病(CVD)的发展,最新研究表明,造血系统的体细胞突变与CVD之间存在以前未被认识到的联系。炎症反应是CVD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而动物模型显示,不确定潜能的克隆性造血(CHIP)的相关突变放大了炎症反应... 传统的危险因素已不能完全预测心血管疾病(CVD)的发展,最新研究表明,造血系统的体细胞突变与CVD之间存在以前未被认识到的联系。炎症反应是CVD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而动物模型显示,不确定潜能的克隆性造血(CHIP)的相关突变放大了炎症反应,同时CHIP患者炎症标志物水平升高,增加了CVD风险。随着第二代测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CHIP患者的管理已成为一个迅速兴起的热点,因此深入探讨CHIP致CVD的机制有重要临床意义,也为今后寻找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潜能的克隆性造血 心血管疾病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