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胺碘酮对心房颤动犬心房结构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莉 李悦 +4 位作者 盛力 初杉 单洪波 刘洁 李为民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9-342,共4页
目的 观察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乙胺碘呋酮(胺碘酮)对长期心房快速起搏诱发心房颤动(房颤)犬心房结构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探寻胺碘酮对房颤犬心房结构重构的作用机制.方法 20只犬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对照组... 目的 观察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乙胺碘呋酮(胺碘酮)对长期心房快速起搏诱发心房颤动(房颤)犬心房结构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探寻胺碘酮对房颤犬心房结构重构的作用机制.方法 20只犬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对照组(n=7)和胺碘酮组(n=7).对照组和胺碘酮组犬心房快速起搏6周(400次/min),建立房颤犬模型.胺碘酮组犬起搏后口服胺碘酮30 mg/(kg·d),直至起搏结束.超声评价各组犬起搏前后左心房、左心耳结构和功能;测定房颤诱发情况;Masson染色检测心房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免疫组化法观察心房肌MMP-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胺碘酮能够有效防止心房快速起搏诱发房颤犬左心房、左心耳功能降低,使犬房颤诱发率和平均持续时间显著减少,降低房颤犬心房肌CVF值,有效抑制房颤犬心房肌MMP-9表达增加.结论 胺碘酮能够阻止长期心房快速起搏房颤犬心房结构的改变及心房纤维化,防止房颤犬心房结构重构,减少房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结构重构 乙胺碘呋酮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干预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翠萍 姜丽丝 +5 位作者 王召军 潘文静 于晓顿 张静 付艳东 梁兆光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33-634,共2页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叶酸、维生素B12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104例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1组只给常规治疗,治疗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叶酸和维生素B12口服;取正常人40例为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叶酸、维生素B12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104例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1组只给常规治疗,治疗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叶酸和维生素B12口服;取正常人40例为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测定血Hcy水平.结果治疗前AMI患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治疗2组血Hcy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1组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Hcy水平明显升高,叶酸和维生素B12能明显降低AMI患者Hcy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维生素B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预测指标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滕世超 刘慧 郑丽丽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4年第2期178-181,共4页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能够减轻心力衰竭症状,增加每搏量,改善心脏功能,纠正心脏机械失同步,逆转左室重构并有抗心律失常作用。按照目前的选择标准仍有30%~40%的患者不能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获益。为了防止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无反应,...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能够减轻心力衰竭症状,增加每搏量,改善心脏功能,纠正心脏机械失同步,逆转左室重构并有抗心律失常作用。按照目前的选择标准仍有30%~40%的患者不能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获益。为了防止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无反应,提高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寻找能有效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疗效的最佳预测指标音义重大。现对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疗效的预测指标进行综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力衰竭 预测指标 超声心动图 QRS间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治疗冠心病的新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侯婷婷 刘广忠 +3 位作者 孙丽 赵冠棋 李悦 李为民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5年第4期417-421,共5页
目前,冠心病治疗手段主要是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临床上冠状动脉多支狭窄患者多选择微创介入治疗,但尤其多支血管病变合并其他疾病患者根据SYNTAX积分或指南,多推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然而,心脏外科... 目前,冠心病治疗手段主要是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临床上冠状动脉多支狭窄患者多选择微创介入治疗,但尤其多支血管病变合并其他疾病患者根据SYNTAX积分或指南,多推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然而,心脏外科手术创伤及并发症等缺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也存在血管再狭窄、血栓等事件风险,随着医学技术不断进步,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孕育而生,现就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的定义、手术策略及患者选择、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室复极时间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朴晶燕 池洪杰 +1 位作者 刘莹 顾晓辉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604-604,共1页
关键词 扩张性心肌病 心室质极时间变异性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评价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舒张功能障碍及其与收缩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竹琴 刘凤岐 +3 位作者 孙萍 刘志襄 孙光 吴树亮 《心脏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357-359,363,共4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 (DCM)是否存在主动舒张功能障碍及舒张功能障碍与收缩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DCM患者 5 6例 ,彩色超声诊断仪常规方法测量 L VEDD,L AD,L VEF,L VEDV,L VESV,E,A,E/ A ,IVRT,DT。结果 :1仅有舒张功能障碍 ... 目的 :探讨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 (DCM)是否存在主动舒张功能障碍及舒张功能障碍与收缩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DCM患者 5 6例 ,彩色超声诊断仪常规方法测量 L VEDD,L AD,L VEF,L VEDV,L VESV,E,A,E/ A ,IVRT,DT。结果 :1仅有舒张功能障碍 8例 (14%) ,收缩功能障碍和舒张功能障碍并存者 48例 (86 %)。 2主动舒张功能障碍 ,即 IVRT≥ 10 0 m s者 2 1例 (38%) ,IVRT<10 0 ms者 35例 (6 2 %) ,两组比较 ,前者 L VEF高 ,L AD小 ,E低 ,A高 ,E/ A大 (P<0 .0 5 )。IVRT≥ 10 0 ms时 ,控制变量 L VEF情况下 ,IVRT与 L VEDD呈正相关 (r=0 .39,P<0 .0 5 ) ,未发现 L VEF与 E/ A或 E相关 (均 r=- 0 .2 2 ,P>0 .0 5 ) ;以 IVRT 110 ms为分界点分成两组 ,IVRT≥110 ms组较 <110 ms组 L VEDD大 (74± 9vs 6 6± 10 m m,P<0 .0 5 ) ,而 L VEF无显著差别。 3DT≥ 15 0 m s者 2 1例 ,DT<15 0 m s者 35例 ,两组比较 ,前者 IVRT长 ,L VEDV小 (P<0 .0 5 ) ,而 L VEF,L AD,L VEDD,E,A,E/ A,L VESV无显著差别。结论 :DCM存在主动舒张功能障碍 ,随着主动舒张功能障碍加重 ,收缩功能下降增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 舒张功能障碍 收缩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分泌失衡与心力衰竭 被引量:17
7
作者 石雷雷 尹德春 +2 位作者 杨双双 赵梓惠 曲秀芬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9年第4期547-550,共4页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其病理生理学特征在于血流动力学异常,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心力衰竭发展过程中出现神经激素激活和自主神经失调,其中包含复杂的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盐皮质激素...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其病理生理学特征在于血流动力学异常,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心力衰竭发展过程中出现神经激素激活和自主神经失调,其中包含复杂的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盐皮质激素系统和利钠肽系统的过度激活。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盐皮质激素系统激活将导致不良的心脏重构并促进心脏功能的进一步恶化。现就神经内分泌失衡与心力衰竭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神经激素 自主神经系统 利钠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信号与心房颤动 被引量:9
8
作者 孙静美 尹德春 曲秀芬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0年第1期31-34,共4页
心房颤动是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的一种心律失常。大量的实验和临床资料表明,心房重构的病理生理学与炎症密切相关。心房重构和炎症之间的联系机制复杂,而不同的潜在疾病和条件均可能影响这些通路。炎症标志物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和发展以及... 心房颤动是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的一种心律失常。大量的实验和临床资料表明,心房重构的病理生理学与炎症密切相关。心房重构和炎症之间的联系机制复杂,而不同的潜在疾病和条件均可能影响这些通路。炎症标志物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复发有关。但最常用的抗炎药,如糖皮质激素,增加了感染、出血和高血糖的风险。另外抑制的治疗方法,如细胞因子,又严重干扰正常的心肌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开发特定的抗炎干预措施似乎更具有挑战性和复杂性。这篇综述简要概述了心房颤动与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白介素-6、白介素-10和白介素-37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探讨可能用于通过减轻炎症反应预防或治疗心房颤动的药物、减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和改变生活方式等方法作为上游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炎症因子 心房颤动 危险因素 干预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起搏位点与起搏器术后心房颤动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关畅 曲秀芬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8年第3期445-448,共4页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患者行心脏双腔起搏器植入,不论既往有无心房颤动发作,术后其发生率都较高。由于心房导线植入后,改变了双房间延迟区传导时间、心肌不应期离散度、正常心脏激动顺序,从而导致心房颤动的发生。已有许多动物实验及临床试...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患者行心脏双腔起搏器植入,不论既往有无心房颤动发作,术后其发生率都较高。由于心房导线植入后,改变了双房间延迟区传导时间、心肌不应期离散度、正常心脏激动顺序,从而导致心房颤动的发生。已有许多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对心房不同位点起搏进行了研究,发现房间隔及上房间束起搏可以缩短P波及PR间期,甚至逆转心房重构,但对心房颤动发作及心房颤动负荷得出不同结论。经分析,研究结果的差异可能由于样本量不足、随访时间较短以及起搏部位不准确导致无效起搏等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起搏器 心房颤动 房间隔起搏 上房间束起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心房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海星 尹德春 曲秀芬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0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主要导致患者产生乏力和晕厥等不适,严重时可引起心脏性猝死。血清学检验指标具有取样方便和价格相对低廉等优势,易于在临床中广泛开展,近几年发现心房纤维化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发生...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主要导致患者产生乏力和晕厥等不适,严重时可引起心脏性猝死。血清学检验指标具有取样方便和价格相对低廉等优势,易于在临床中广泛开展,近几年发现心房纤维化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心房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未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现主要论述心房纤维化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关系以及利用血清学检验指标筛查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房纤维化的研究进展,指导临床对心房纤维化进行积极干预,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纤维化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血清学指标 血管紧张素Ⅱ 利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人类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调控因子 被引量:1
11
作者 娄宇 富路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3-576,共4页
微小RNA(miRNAs)是短的大约19~22个核苷酸长的非编码RNA,它具有调节多种细胞的作用。研究发现miRNA存在于人类血液中,血液中的miRNA可能成为诊断疾病的新的生物学标志物。急性心肌梗死是世界上发病率及死亡率极高的疾病,早期正确的诊... 微小RNA(miRNAs)是短的大约19~22个核苷酸长的非编码RNA,它具有调节多种细胞的作用。研究发现miRNA存在于人类血液中,血液中的miRNA可能成为诊断疾病的新的生物学标志物。急性心肌梗死是世界上发病率及死亡率极高的疾病,早期正确的诊断可以确保立即开始再灌注治疗,从而减少死亡率。对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浆中miRNA水平,可发现miRNA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组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心脏 急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性冠状动脉扩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任颖 周立君 +1 位作者 胡英华 韩贞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59-560,共2页
目的研究单纯性冠状动脉扩张的发生率、影像学及临床特点、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自1998-02~2004-06期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的2863例冠状动脉造影人群.结果 2863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人群中... 目的研究单纯性冠状动脉扩张的发生率、影像学及临床特点、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自1998-02~2004-06期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的2863例冠状动脉造影人群.结果 2863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人群中,共检出单纯性冠状动脉扩张20例,发生率0.698%;好发部位依次为左主干、右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大多数单纯性冠状动脉扩张的病人是男性(85%)、吸烟者(90%);随访期间1例死亡,2例发生心肌梗死,12例仍有阵发性心绞痛发作;糖尿病是与单纯性冠状动脉扩张呈负相关的独立因素.结论单纯性冠状动脉扩张在冠状动脉造影中少见,与除糖尿病外所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相关.单纯性冠状动脉扩张不是良性病变,必须小心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冠状动脉扩张 冠状动脉造影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基质金属蛋白-9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云鹏 郭宏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4期2248-2249,共2页
目的评价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与心力衰竭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入选80例心力衰竭患者按心功能纽约分级(NYHA)进行分组,选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测定次日清晨血浆HCY... 目的评价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与心力衰竭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入选80例心力衰竭患者按心功能纽约分级(NYHA)进行分组,选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测定次日清晨血浆HCY及血清MMP-9水平。心脏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测定左室射血分数。结果心力衰竭组HCY、MMP-9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两者呈正相关,与心功能纽约分级(NYHA)程度呈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结论 HCY、MMP-9水平能较好地反映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和左心室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房颤动与CHADS_2评分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美洲 曲秀芬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8年第2期180-182,共3页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经常发生心房颤动。大规模调查显示其发病率为7%~21%。住院期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展为新发心房颤动是住院死亡率及其他不良心血管事件高风险因素,因此早期发现并预防新发心房颤动非常有必要。CHADS_2评分临床指南...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经常发生心房颤动。大规模调查显示其发病率为7%~21%。住院期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展为新发心房颤动是住院死亡率及其他不良心血管事件高风险因素,因此早期发现并预防新发心房颤动非常有必要。CHADS_2评分临床指南上主要用于心房颤动患者栓塞危险分层管理和指导。近期,有新的研究表明,CHADS_2评分可作为一种简便的评分系统预测新发心房颤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CHADS2评分 急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霉素A对心肌细胞结构和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15
作者 王桂香 唐洁冰 +2 位作者 傅羽 刘越 尹新华 《心脏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82-485,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环孢霉素A(cyclosporine,CsA)在不同时间点对心肌细胞形态及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 分别将 1×10^-3 g/L、1×10^-2 g/L、2×10^-2 g/L的CsA与原代培养的Wistar乳鼠(1~3 ...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环孢霉素A(cyclosporine,CsA)在不同时间点对心肌细胞形态及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 分别将 1×10^-3 g/L、1×10^-2 g/L、2×10^-2 g/L的CsA与原代培养的Wistar乳鼠(1~3 d)心肌细胞(n=6)共孵育,于2 h、4 h、6 h、8 h和12 h后,采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心肌细胞的结构及收缩性;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内[Ca^2+]i的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的CsA作用2 h后,与对照组相比较,各组心肌细胞的形态及收缩性无明显变化。1×10^-3 g/L和1×10^-2 g/L CsA组心肌细胞内的[Ca^2+]i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2×10^-2 g/L CsA组心肌细胞内的[Ca^2+]i较其他3组明显增加(P〈0.01)。作用4 h后,随着CsA浓度的增加,CsA组细胞的收缩性逐渐减弱,胞浆内可见小颗粒逐渐增多;各CsA组心肌细胞内的[Ca^2+]i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与1×10^-3 g/L CsA和对照组相比较,1×10^-2 g/L和2×10^-2 g/L CsA组增加明显(P〈0.05)。作用6 h后,随着CsA浓度的增加,各浓度CsA组与对照组比较,可见细胞内小空泡逐渐增多,细胞的收缩性逐渐减弱。各组心肌细胞内的[Ca^2+]i 随着CsA浓度的增加逐渐升高,各组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作用8 h和12 h后,1×10^-3 g/L CsA组的心肌细胞出现部分溶解,1×10^-2 g/L和2×10^-2 g/L CsA组心肌细胞的损伤严重,出现大面积死亡、溶解。结论: CsA可引起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损伤,收缩性减弱,且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可能与其引起的细胞内[Ca^2+]i的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霉素A 心肌细胞 细胞形态 钙离子浓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的变化 被引量:8
16
作者 富路 朱立群 +5 位作者 戴颖楠 谢荣盛 曹君娴 韩颖 李元十 李丹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9-160,共2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U-Ⅱ)变化及其与血压的相关性,了解U-Ⅱ的可能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名,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高血压分级标准将入选病例分为3组:高血压1、2、3级;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U-...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U-Ⅱ)变化及其与血压的相关性,了解U-Ⅱ的可能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名,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高血压分级标准将入选病例分为3组:高血压1、2、3级;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U-Ⅱ的含量;同时选择体检者2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高血压患者U-Ⅱ的含量高于对照组[(3.3±1.3)比对照组:(1.8±0.6)pmol/L,P<0.01]。高血压1、2、3级组U-Ⅱ的含量分别为(1.6±1.0)、(3.2±1.0)、(4.3±1.0)pmol/L,3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高血压分级与血浆U-Ⅱ含量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641,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浆U-Ⅱ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与高血压分级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调节 高血压 尾加压素Ⅱ 放射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7
作者 李为民 薛竞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25-326,共2页
对比剂肾病(CIN)是指在使用对比剂48~72小时内出现的急性肾功能损害,目前已成为医源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CIN发病率在一般人群发病率<2%,但在慢性肾功不全、糖尿病等高危人群中发病率明显增加。为降低CIN发病率,在应用... 对比剂肾病(CIN)是指在使用对比剂48~72小时内出现的急性肾功能损害,目前已成为医源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CIN发病率在一般人群发病率<2%,但在慢性肾功不全、糖尿病等高危人群中发病率明显增加。为降低CIN发病率,在应用对比剂检查前,应准确评价肾功能,进行危险分层。对于高危患者,充分水化、限量、选择低渗透压和低粘度对比剂仍然是预防CIN最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肾病 低渗对比剂 等渗对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处理策略 被引量:45
18
作者 黄永麟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70-1072,共3页
临床上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通常为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及室性早搏(室早),其他室性心律失常(室性融合波、室性逸搏、室性自身节律和心室停顿等)多数是心电图上的诊断或是继发于某些心律失常。本文重点讨论室速及室早的临床诊断和处... 临床上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通常为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及室性早搏(室早),其他室性心律失常(室性融合波、室性逸搏、室性自身节律和心室停顿等)多数是心电图上的诊断或是继发于某些心律失常。本文重点讨论室速及室早的临床诊断和处理策略,而心室颤动(室颤)则是另一个诊断和治疗的大问题,本文只略加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律失常 临床处理 室性心动过速 临床诊断 心室颤动 室性融合波 室性早搏 室性逸搏
原文传递
经桡动脉左主干慢性闭塞病变PCI成功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为民 李悦 +5 位作者 盛力 杨树森 薛竟宜 刘丕栋 王建华 耿建强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6-236,共1页
关键词 慢性闭塞病变 经桡动脉 左主干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
20
作者 闫薇 王铮 李宁萌 《中国伤残医学》 2009年第4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 经桡动脉途径 冠心病 股动脉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