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5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尔滨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方法研究
1
作者 樊宇 冯玉杰 +1 位作者 马涛 林楠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401-405,共5页
从城市水资源系统的角度,构建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4个准则层指标和26个基础层指标.利用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相结合的综合权重法进行赋权.根据权重综合计算得到哈尔滨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数.评价... 从城市水资源系统的角度,构建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4个准则层指标和26个基础层指标.利用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相结合的综合权重法进行赋权.根据权重综合计算得到哈尔滨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数.评价结果可表明哈尔滨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情况,可为哈尔滨市城市水资源的管理规划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可持续开发利用 综合权重法 哈尔滨 综合评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20
2
作者 邱微 樊庆锌 +1 位作者 赵庆良 袁一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00-1003,共4页
以生态足迹理论为基础,构建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收集、整理和分析黑龙江省2003-2008年水资源指标数据.计算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资源生态承载力逐年减少,水资源生态足迹需求逐年增加.2008年水资源生态足迹需求达到最大,为0.3117hm2/人... 以生态足迹理论为基础,构建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收集、整理和分析黑龙江省2003-2008年水资源指标数据.计算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资源生态承载力逐年减少,水资源生态足迹需求逐年增加.2008年水资源生态足迹需求达到最大,为0.3117hm2/人.分析黑龙江省水资源呈现不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并提出黑龙江省水资源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的建议.计算结果验证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模型的科学合理性,为科学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味精废水资源化制备复合型生物絮凝剂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大鹏 马放 +3 位作者 侯宁 张惠文 朱艳彬 可宝庆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8-82,共5页
考察了产絮菌F2-F6在废水培养基和絮凝剂培养基中生长、产絮和溶解氧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20%的味精废水中补加6 g/L的葡萄糖,无需添加额外的氮源即可作为替代培养基培养产絮菌F2-F6,20 h絮凝率可达95.4%.产絮菌细胞生长... 考察了产絮菌F2-F6在废水培养基和絮凝剂培养基中生长、产絮和溶解氧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20%的味精废水中补加6 g/L的葡萄糖,无需添加额外的氮源即可作为替代培养基培养产絮菌F2-F6,20 h絮凝率可达95.4%.产絮菌细胞生长和絮凝产物合成对发酵体系中溶解氧的要求存在差异,采用分阶段供氧控制策略,在分别以味精废水和絮凝菌培养基为底物的发酵过程中,需要集中大量供氧时间分别为8和21 h.味精废水资源化制备生物絮凝剂,复合型生物絮凝剂的产量可达8.547 5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精废水 资源化 絮凝 复合型生物絮凝剂 溶解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合细菌(Z08)啤酒废水资源化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戴晓 张光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37-940,共4页
为了优化光合细菌处理啤酒废水的工艺条件以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一株新的光合细菌(Z08)处理啤酒废水并回收菌体,探讨在光照厌氧、黑暗好氧、自然光微氧3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对废水处理效果以及菌体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厌氧条件下COD... 为了优化光合细菌处理啤酒废水的工艺条件以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一株新的光合细菌(Z08)处理啤酒废水并回收菌体,探讨在光照厌氧、黑暗好氧、自然光微氧3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对废水处理效果以及菌体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厌氧条件下COD去除率(88%)大于自然光微氧条件下COD去除率(74%),大于黑暗好氧条件下COD去除率(62%);光照厌氧条件下菌体总量增长率(38%)大于自然光微氧条件下菌体总量增长率(-35%),大于黑暗好氧条件下菌体总量增长率(-43%);光照厌氧条件所需水力停留时间(240h)大于自然光微氧条件所需水力停留时间(60h),大于黑暗好氧条件所需水力停留时间(36h).光合细菌可以实现啤酒废水的处理与资源化,推荐的工艺条件为:白天厌氧,夜晚好氧,光线不足时补充光源.在此条件下既可以快速降解污染物,又能获得较高的光合细菌增长量,此条件时废水中有机物转化为单细胞蛋白的转化率达到26%,有效地实现了污水资源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Z08 啤酒废水 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影寻踪技术在瓦房店市水资源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曹永强 邢晓森 +1 位作者 伊吉美 游海林 《水资源保护》 CAS 2010年第3期5-7,22,共4页
利用统计软件DPS中的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法选取最优投影方向,以最优投影方向所对应的投影特征量作为评价依据,得出瓦房店市水资源分区各区的水资源安全状况:松树库上地区为安全性最高区域,回头河为安全性最低区域。研究表明,该方法对水资... 利用统计软件DPS中的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法选取最优投影方向,以最优投影方向所对应的投影特征量作为评价依据,得出瓦房店市水资源分区各区的水资源安全状况:松树库上地区为安全性最高区域,回头河为安全性最低区域。研究表明,该方法对水资源安全评价有较好的评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影寻踪技术 水安全评价 瓦房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足迹在河北省水资源管理中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曹永强 马静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21,26,共5页
虚拟水和水足迹是当今水科学研究的新热点,被认为是解决粮食与水资源安全的重要策略,是衡量人类对水资源系统真实占有量的有效手段。首先介绍了虚拟水、水足迹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与计算方法,然后在可获取的实际资料的基础上,计算了2000-... 虚拟水和水足迹是当今水科学研究的新热点,被认为是解决粮食与水资源安全的重要策略,是衡量人类对水资源系统真实占有量的有效手段。首先介绍了虚拟水、水足迹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与计算方法,然后在可获取的实际资料的基础上,计算了2000-2007年河北省居民消费的虚拟水数量和水足迹总量。结果表明:全省8年间的虚拟水消费量在水足迹构成中所占比重最大,同时全省人均水足迹占有量逐年增加,但仍处于较低水平。研究结果可为河北省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决策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虚拟水 水资源管理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磨盘山水厂生产废水回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徐勇鹏 何利 崔福义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24,共5页
净水厂生产废水直接回用到水厂前端,将使原水浊度升高,在一定范围内可增加絮凝核心,提高颗粒的碰撞概率强化低温低浊水的混凝效果。以哈尔滨磨盘山水厂生产废水为对象,研究了生产废水的沉降性能和活性性能。研究表明,生产废水含有氢氧... 净水厂生产废水直接回用到水厂前端,将使原水浊度升高,在一定范围内可增加絮凝核心,提高颗粒的碰撞概率强化低温低浊水的混凝效果。以哈尔滨磨盘山水厂生产废水为对象,研究了生产废水的沉降性能和活性性能。研究表明,生产废水含有氢氧化物的活性成分,回用后能够强化混凝效果,而且含固率、回用混合水浊度及生产废水浊度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水厂 生产废水 含固率 混合水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某污水处理厂挥发性有机物种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杨俊晨 黄丽坤 +2 位作者 袁中新 赵庆良 高娜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6-249,253,共5页
为了分析在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从哈尔滨某污水处理厂各单元采集空气与水体样本,利用GC/MS对空气样本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检测了各个污水处理单元逸散到大气中的VOCs种类,分析了污水处理过程中VOCs逸散的种... 为了分析在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从哈尔滨某污水处理厂各单元采集空气与水体样本,利用GC/MS对空气样本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检测了各个污水处理单元逸散到大气中的VOCs种类,分析了污水处理过程中VOCs逸散的种类与水质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逸散VOCs种类最多的单元为初沉池与污泥脱水间,分别为30和33种,逸散种类主要为小分子量烷烃、芳香性物质和萘。一级处理单元和厌氧池还检测到了卤代烃的存在,污泥脱水间的VOCs中检测到了苯硫酚和吲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污水处理厂 挥发性有机物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热红外图像研究哈尔滨市污水处理厂热岛效应
9
作者 柴春燕 黄文声 冯玉杰 《遥感科学(中英文版)》 2016年第1期1-13,共13页
热岛效应正成为城市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作为城市必要的设施,污水处理厂因其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处理运行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对全球性气候变化产生影响,而其对区域性气候变化的影响却鲜有研究。利用热红外遥感图像反演地... 热岛效应正成为城市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作为城市必要的设施,污水处理厂因其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处理运行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对全球性气候变化产生影响,而其对区域性气候变化的影响却鲜有研究。利用热红外遥感图像反演地表温度是研究和监测热岛效应常用的手段之一。通过利用LandsatTM/ETM+图像对哈尔滨市九座污水处理厂2000-2013年的地表温度进行反演,并利用热岛强度来评价污水处理厂的热岛效应。研究发现,十三年间污水处理厂热岛强度增加了53%。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污水处理厂热岛强度与处理水量、城市表面温度等呈正相关性,而与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厂距离松花江中心的距离、建设施工状态和主体处理工艺呈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污水处理厂 热岛效应 Landsat 温度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花江水中多环芳烃(PAHs)的环境风险评价 被引量:27
10
作者 孙清芳 冯玉杰 +2 位作者 高鹏 张照韩 任南琪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8-572,共5页
以松花江10个采样点江水中8种多环芳烃(PAHs)的监测质量浓度为基础数据,采用推广风险系数法和健康评价四步法对PAHs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枯水期和平水期,蒽对水生生物的风险最大;风险商表征说明:枯水期PAHs对... 以松花江10个采样点江水中8种多环芳烃(PAHs)的监测质量浓度为基础数据,采用推广风险系数法和健康评价四步法对PAHs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枯水期和平水期,蒽对水生生物的风险最大;风险商表征说明:枯水期PAHs对水生生物存在风险;平水期8种PAHs对水体生态系统的风险影响较低,需要进一步跟踪分析.人体健康评价结果表明:PAHs对人体健康存在风险,但风险值在10-6~10-7,属于可接受范围.PAHs的承纳水平分析表明:松花江水体对于PAHs污染物具有一定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松花江 生态风险评价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市大气中多环芳烃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马万里 李一凡 +2 位作者 孙德智 齐虹 刘丽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5-149,共5页
利用改进型的大流量主动采样器,于2008年5月7~20日对哈尔滨市大气样品进行采集,并检测了气相和颗粒相中的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结果表明,哈尔滨市大气中总PAHs的浓度为8.1~37.2ng/m3,平均值为18.2ng/m3.通过特征分子比值法推断出哈... 利用改进型的大流量主动采样器,于2008年5月7~20日对哈尔滨市大气样品进行采集,并检测了气相和颗粒相中的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结果表明,哈尔滨市大气中总PAHs的浓度为8.1~37.2ng/m3,平均值为18.2ng/m3.通过特征分子比值法推断出哈尔滨市大气中PAHs主要来自于煤的燃烧.低环PAHs主要集中在气相,而高环PAHs则吸附在颗粒相上.气粒分配系数与过冷饱和蒸气压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但PAHs并没有达到气粒分配平衡,这可能与冬季取暖用煤燃烧产生的新多环芳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大气 气粒分配 哈尔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市沙尘期大气颗粒物物化特征及传输途径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黄丽坤 王广智 王琨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20-1926,共7页
为了研究沙尘期大气颗粒物的物化特征及传输途径,分别采集TSP、PM10和PM2.5样品,分析3种颗粒物的分布特征、浓度变化以及离子和无机元素组成,同时利用HYSPLIT逆轨迹模式对沙尘颗粒的远距离输送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沙尘期,PM10... 为了研究沙尘期大气颗粒物的物化特征及传输途径,分别采集TSP、PM10和PM2.5样品,分析3种颗粒物的分布特征、浓度变化以及离子和无机元素组成,同时利用HYSPLIT逆轨迹模式对沙尘颗粒的远距离输送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沙尘期,PM10∽100是颗粒物的主要组成,占TSP的50%∽57%,PM2.5/TSP和PM10/TSP分别达最低值0.17和0.43;在TSP和PM10中,Na、Si、Al、Ca、Fe、K、Mg浓度变化较为明显,在沙尘期是非沙尘期的2∽3倍,在TSP中的最高浓度分别为7.28、1.98、19.89、25.82、18.77、4.68和6.49μg/m3,以土壤尘和扬尘为主;TSP中Ca2+、K+、Mg2+在沙尘期的浓度是非沙尘期的2∽3倍,最高达22.23、2.04和1.68μg/m3,主要来自土壤、尘埃,与沙尘有相似的来源;逆轨迹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沙尘事件由外来沙尘输入导致,其传输途径比较明显,起始位置为内蒙古的西北部和中部地区,沿途向南经过山西,后转为东北方向,经过河北、天津、辽宁、吉林等省份,最后输送到哈尔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化特征 沙尘暴 传输途径 大气颗粒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跨区域水环境信息共享机制 被引量:8
13
作者 林楠 冯玉杰 +1 位作者 吴舜泽 周劲松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1-46,共6页
为提高跨区域环境综合协调管理的效率,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和避免跨界水污染引起的环境纠纷,对跨区域水环境信息共享及信息公开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跨界地区政府间需要共享的水环境信息内容,跨区域水环境,信息共享思路、跨区域水环境信息传... 为提高跨区域环境综合协调管理的效率,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和避免跨界水污染引起的环境纠纷,对跨区域水环境信息共享及信息公开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跨界地区政府间需要共享的水环境信息内容,跨区域水环境,信息共享思路、跨区域水环境信息传递方式和跨区域水环境信息共享制度4个方面,建立了跨区域水环境信息共享机制.跨区域水环境信息共享系统是国家基础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了区域水环境监管应急能力,扩大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区域管理 水环境 信息共享 共享机制 环境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对中国高纬度地区湿地水环境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任伊滨 任南琪 李志强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9-274,共6页
为明确冻融作用对中国东北部高纬度地区森林沼泽湿地和灌丛沼泽湿地土壤养分及湿地水中各项指标的影响.以中国小兴安岭乌伊岭国家湿地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分析和现场监测的方法,分析了冻融周期影响下的湿地水及两种类型湿地土... 为明确冻融作用对中国东北部高纬度地区森林沼泽湿地和灌丛沼泽湿地土壤养分及湿地水中各项指标的影响.以中国小兴安岭乌伊岭国家湿地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分析和现场监测的方法,分析了冻融周期影响下的湿地水及两种类型湿地土壤中元素的变化规律.结果得出冻融循环对中国高纬度湿地水化学成分及土壤养分均有较大的影响,森林沼泽湿地水的氨氮、总磷、总氮分别增加了20.2%、38%、29.4%,灌丛沼泽湿地水的氨氮、总磷、总氮分别增加了27.6%、38.4%、34%;森林沼泽湿地枯枝落叶层中TN的含量下降了11.02%、TP下降了11.5%、有机质增加了25.23%;说明冻融对促进湿地有机物的积累,为湿地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和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作用 水环境 土壤养分 高纬度地区 沼泽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性跨界水污染事故环境风险源数据管理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5
15
作者 尤宏 孙胜杰 +2 位作者 李二平 敖红光 冯玉杰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1年第8期1-4,共4页
为了全面、准确、真实地展现跨界区域水污染事故环境风险源的分布和现状,并识别突发性跨界水污染事故风险源的风险等级,本文结合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技术,在数据管理系统功能框架与总体设计技术路线的指导下,建立了该风险源数据管理系统... 为了全面、准确、真实地展现跨界区域水污染事故环境风险源的分布和现状,并识别突发性跨界水污染事故风险源的风险等级,本文结合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技术,在数据管理系统功能框架与总体设计技术路线的指导下,建立了该风险源数据管理系统。结果显示,集合了Oracle属性数据库、ArcGIS空间数据库和识别指标模型的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跨界水污染事故风险源信息的可视化表征,并能对识别体系、对数据的需求进行及时响应,为风险源识别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管理系统 水污染事故风险源 ORACLE GIS 指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水化工园区危险化学品水环境风险评估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宏 钟琦 +1 位作者 张云龙 马放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5-48,共4页
从点源排放、面源排放和危险化学品突发事故方面分析了化工园区水环境风险因素,从储存系统、生产系统、运输系统分析了化工园区危险化学品水环境风险分布。将物质危险性、数量危险性、毒害危险性、环境敏感性、设备设施及工艺危险性作... 从点源排放、面源排放和危险化学品突发事故方面分析了化工园区水环境风险因素,从储存系统、生产系统、运输系统分析了化工园区危险化学品水环境风险分布。将物质危险性、数量危险性、毒害危险性、环境敏感性、设备设施及工艺危险性作为评估危险化学品固有水环境风险程度的关键特性,打分确定危险化学品的固有水环境风险度分值,进行风险等级划分。以丁腈橡胶生产企业原料储罐区为例评价了其固有水环境风险,结果表明:该企业各危险化学品的固有水环境风险程度基本与其物质特性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危险化学品 风险评估 化工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水处理环境影响负荷的生命周期评价 被引量:6
17
作者 孟繁宇 樊庆锌 +1 位作者 赵庆良 王宇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82-985,共4页
废水处理过程产生废气、废渣等二次污染的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表征该过程的环境影响,做出科学的管理决策,以哈尔滨某制药废水处理工艺为例,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定量研究了废水处理全过程的环境影响负荷.在影响评... 废水处理过程产生废气、废渣等二次污染的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表征该过程的环境影响,做出科学的管理决策,以哈尔滨某制药废水处理工艺为例,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定量研究了废水处理全过程的环境影响负荷.在影响评价阶段,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加权评价的结果表明:该废水处理过程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影响最大,随后依次是填埋空间的消耗、潜在健康影响、全球变暖潜能值、水体富营养化、酸化潜值、气溶胶潜值、光化学烟雾潜值.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等改善措施,使废水处理发挥更大的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制药废水处理过程 环境影响负荷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水华暴发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官涤 任伊滨 李菁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1年第8期55-59,68,共6页
水华是当水体藻类开始大量生长和繁殖并且聚集,最终达到一定浓度的现象。综述国内大型浅水湖泊及水库中影响水华暴发的环境因素的研究现状,分析水体营养条件以及适宜的气象、水文、生物条件等有利于藻类生长或聚集的环境影响因子,同时... 水华是当水体藻类开始大量生长和繁殖并且聚集,最终达到一定浓度的现象。综述国内大型浅水湖泊及水库中影响水华暴发的环境因素的研究现状,分析水体营养条件以及适宜的气象、水文、生物条件等有利于藻类生长或聚集的环境影响因子,同时简介中国水华污染现状。对水华暴发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华 富营养化 环境因子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大气中多环芳烃污染的FCM聚类算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崔嵩 李一凡 +5 位作者 马万里 田崇国 贾宏亮 张志 齐虹 刘丽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5-69,共5页
为提高环境中持久性有毒物质残留水平的分析能力,以2007年1~4月哈尔滨市4个不同功能区域(市区—郊区—农村—偏远地区)的大气中多环芳烃(PAHs)的监测质量浓度为数据样本,运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作为样本聚类的方法,研究该地区2007年春... 为提高环境中持久性有毒物质残留水平的分析能力,以2007年1~4月哈尔滨市4个不同功能区域(市区—郊区—农村—偏远地区)的大气中多环芳烃(PAHs)的监测质量浓度为数据样本,运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作为样本聚类的方法,研究该地区2007年春季大气中PAHs的分布特征,并得到不同样本的聚类中心以及样本的隶属度矩阵,为样本的特征分析提供量化依据.分类结果发现:城市工业区的污染状况最为严重,农村地区和介于市区和工业区的居民区的区域次之,而远离污染源的市内居民区、城市上风向和偏远地区污染较轻.分析结果表明,哈尔滨市区大气中PAHs主要来自于燃煤和工业排放,农村大气中的PAHs主要来自于农作物秸秆的燃烧.市区和农村地区大气中PAHs对于人类的健康存在较大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 大气 多换芳烃 模糊C均值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质应急全自动微型实验台及在高有机物锰污染事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俞文正 杨艳玲 +4 位作者 孙敏 陈伟雄 刘婷 何志军 李圭白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8-21,共4页
微型全自动实验系统以微型化理念为指导,采用超小的原水流量(0.5L/h左右)和投加药液流量(0.5~1mL/h),模拟给水厂净水工艺和连续流工况,可单独或同时向水中投加多至9种药剂;结合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实现了实验系统的全自动控制和数据... 微型全自动实验系统以微型化理念为指导,采用超小的原水流量(0.5L/h左右)和投加药液流量(0.5~1mL/h),模拟给水厂净水工艺和连续流工况,可单独或同时向水中投加多至9种药剂;结合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实现了实验系统的全自动控制和数据采集;可组装于一个箱体内,随时车载或搬运至水厂或水源地上游开展试验;只需1人操作,每24h可得出100多组试验结果。在详细介绍该系统构成的基础上,还叙述了其在解决广州市某水厂高有机物锰污染停产事件中成功应用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应急处理 全自动微型实验台 模拟净水工艺 专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