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的瘟疫社会学分析——以20世纪上半叶哈尔滨的瘟疫事件为例 |
唐魁玉
郑毅
|
《中国医学伦理学》
|
2008 |
0 |
|
2
|
农民工求职中对社会支持网的选择及影响因素——基于哈尔滨192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 |
白淑英
赵蕊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2
|
|
3
|
格兰诺维特的新经济社会学理论述评 |
由笛
姜阿平
|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
2007 |
17
|
|
4
|
工业遗产的社会记忆价值与生活史意义 |
唐魁玉
唐安琪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4
|
|
5
|
瘟疫环境下个体生活条件模式与行为的理性化——以20世纪初哈尔滨的瘟疫事件为例 |
唐魁玉
郑毅
|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6
|
国外Twitter相关研究进展及其对我国微博研究的启示--兼论未来微博媒介社会学研究的几点设想 |
唐魁玉
张旭
|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
2017 |
2
|
|
7
|
关于建立“中国转型社会学”学科的设想——兼评90年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 |
唐魁玉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 |
4
|
|
8
|
买断工龄人员经济适应问题分析——以哈尔滨第一机械厂的企业改制为例 |
唐魁玉
张磊
|
《经济师》
|
2010 |
0 |
|
9
|
大数据及其“社会学后果” |
张旭
唐魁玉
|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10
|
单亲家庭社会支持网的结构探析——基于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的个案研究 |
韩春雨
唐魁玉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11
|
社会建构中的“同妻”问题研究 |
唐魁玉
刘冬
|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9
|
|
12
|
“同妻”“同夫”婚姻维持与解体的比较——一项虚拟社会人类学研究 |
唐魁玉
于慧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8
|
|
13
|
关于大学技术转移的一个解读 |
龚玉环
王大洲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14
|
社会文化视角下“同妻”现象的生成原因分析——一项虚拟社会人类学研究 |
唐魁玉
刘冬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7
|
|
15
|
虚拟和谐:网络社会系统的一种理想状态 |
唐魁玉
何明升
|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
2009 |
4
|
|
16
|
沟通媒介与社会发展:时空分离的双向纬度——以互联网的再地方化效应为例 |
郑中玉
|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
2008 |
19
|
|
17
|
微博打拐虚拟社会动员的要素与过程分析 |
唐魁玉
董磊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
2013 |
3
|
|
18
|
重新思考量化社会研究的模式 读莱茵·塔格培拉《让社会科学更加科学化》 |
吴肃然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9
|
试论环境问题的社会维度 |
刘耳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1
|
|
20
|
社会变迁理论视野下的人民生活——以30年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变迁为中心 |
唐魁玉
张妍
|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
200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