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的瘟疫社会学分析——以20世纪上半叶哈尔滨的瘟疫事件为例
1
作者 唐魁玉 郑毅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年第5期31-32,共2页
以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的结构及其理性化理论为分析工具,结合中国社会结构的特性以及在瘟疫环境下的具体现实对其进行调整,并用政府、文化与个人这一框架来剖析疫病救治的社会状态和社会理性化演变趋势。面对惨烈的瘟疫,政府首先采取了一... 以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的结构及其理性化理论为分析工具,结合中国社会结构的特性以及在瘟疫环境下的具体现实对其进行调整,并用政府、文化与个人这一框架来剖析疫病救治的社会状态和社会理性化演变趋势。面对惨烈的瘟疫,政府首先采取了一系列的应急措施,承担了社会成员行为后果以及本应由社群承担的行为取向协调的"双重"功能。由于瘟疫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政府的规范及沟通,使人们的生活条件模式与行为均做出了调整;但从长期趋势来看,这二者的理性化的演变则需要时间、文明程度的累积和大众医学伦理知识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瘟疫 生活世界 理性化 医学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求职中对社会支持网的选择及影响因素——基于哈尔滨192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白淑英 赵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27-33,共7页
依靠社会支持网求职是多数农民工的首选途径,但是不同农民工在选择何种类型的社会支持网时却体现出了较强的主体性。通过对哈尔滨192名农民工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发现,由于进城时间短、正式社会支持网很难发挥作用,受信任、情感等因素的... 依靠社会支持网求职是多数农民工的首选途径,但是不同农民工在选择何种类型的社会支持网时却体现出了较强的主体性。通过对哈尔滨192名农民工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发现,由于进城时间短、正式社会支持网很难发挥作用,受信任、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工在初次求职时更愿意选择非正式社会支持网。随着对城市生活的逐渐适应和求职次数的增加,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网有所拓展。影响农民工选择求职社会支持网的因素主要有性别﹑文化程度﹑进城务工时间和职业培训经历。男性、文化程度高者、进城务工时间长者、有职业培训经历者更倾向利用正式社会支持网求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求职 社会支持网 选择 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兰诺维特的新经济社会学理论述评 被引量:17
3
作者 由笛 姜阿平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5-128,共4页
马克.格兰诺维特的新经济社会学理论是对经济学与社会学之间宿怨与隔膜的一种回应,更是对经济社会学这一领域的新拓展。他不但从理论上建构起网络结构分析框架,而且论述了网络结构实证的研究方法;他对嵌入性理论的进一步阐述与发展是其... 马克.格兰诺维特的新经济社会学理论是对经济学与社会学之间宿怨与隔膜的一种回应,更是对经济社会学这一领域的新拓展。他不但从理论上建构起网络结构分析框架,而且论述了网络结构实证的研究方法;他对嵌入性理论的进一步阐述与发展是其思想中最有魅力的一部分,为后来学者所重点关注与援引;他强调,所有制度都是社会地建构的,而并不是环境的外在的、客观存在的方面,这不同于经济学的观点。关于新经济社会学的中国化问题,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学界面临着双重任务——寻找中国社会的问题意识与理论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恪兰诺维特 新经济社会学 嵌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遗产的社会记忆价值与生活史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唐魁玉 唐安琪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6-20,33,共6页
近代社会以来的工业遗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已具有了独特的社会记忆价值和人类生活史意义。为了抢救包括中国工业遗存在内的人类工业遗产,就必须从社会记忆和生活史的理论与方法论视角上加以研究,并努力发掘出工业遗产的价值,进而实施社会... 近代社会以来的工业遗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已具有了独特的社会记忆价值和人类生活史意义。为了抢救包括中国工业遗存在内的人类工业遗产,就必须从社会记忆和生活史的理论与方法论视角上加以研究,并努力发掘出工业遗产的价值,进而实施社会建构主义精神导向下的一系列工业遗产的保护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 社会记忆 生活史 社会建构 保护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瘟疫环境下个体生活条件模式与行为的理性化——以20世纪初哈尔滨的瘟疫事件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唐魁玉 郑毅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54,共3页
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深入剖析清末民国时期瘟疫下的哈尔滨社会。认识政府、传统文化、个人这三者在瘟疫环境下所做出的反应,以及各自所呈现出来的理性化发展趋向,尤其是剖析了个人的生活条件模式以及行为的理性化演变趋势。这一研究对现... 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深入剖析清末民国时期瘟疫下的哈尔滨社会。认识政府、传统文化、个人这三者在瘟疫环境下所做出的反应,以及各自所呈现出来的理性化发展趋向,尤其是剖析了个人的生活条件模式以及行为的理性化演变趋势。这一研究对现实中政府、民众乃至个人在危机过后进行反思、提高、做出理性变动,以及在危机状态下如何与民众进行沟通,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瘟疫 生活世界 理性化 生活条件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Twitter相关研究进展及其对我国微博研究的启示--兼论未来微博媒介社会学研究的几点设想 被引量:2
6
作者 唐魁玉 张旭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第1期82-88,共7页
2006年Twitter(推特)在美国建立,此后短短几年间便风靡全世界,我国的微博平台在此种浪潮之下也随之产生并获得极大发展。目前,国外有关Twitter的研究相对成熟,就研究方法而言主要存在定性与定量两种方法,就研究数据的收集而言主要为研... 2006年Twitter(推特)在美国建立,此后短短几年间便风靡全世界,我国的微博平台在此种浪潮之下也随之产生并获得极大发展。目前,国外有关Twitter的研究相对成熟,就研究方法而言主要存在定性与定量两种方法,就研究数据的收集而言主要为研究者亲自收集,或者使用一些机构和研究者已经收集好的数据集。国外Twitter的研究存在不少的问题,研究前提方面主要包括Twitter研究数据的代表性、伦理性问题,数据收集阶段会面临数据收集技术、权限等瓶颈,在数据的整理上会遭遇数据的异质性问题。近年来,国内有关微博研究也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存在一定不足,需要积极借鉴国外Twitter的研究的有益成果。对于未来的微博媒介社会学研究,要更加注重社会学研究中分析手段和实验手段的结合,注重多种数据收集分析方法和策略的结合,注重微博数据与其他社交平台数据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TTER 微博 互联网 社交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立“中国转型社会学”学科的设想——兼评90年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唐魁玉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8-15,共8页
本文从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学理论发展出发 ,认为现在已具备了建立一门作为“转型学”分支学科的“中国转型社会学”或社会转型学的条件 ,指出建立这一学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科意义。文章继而对“中国转型社会学”的理... 本文从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学理论发展出发 ,认为现在已具备了建立一门作为“转型学”分支学科的“中国转型社会学”或社会转型学的条件 ,指出建立这一学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科意义。文章继而对“中国转型社会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进行了学术梳理和定位 ,还对“中国转型社会学”的研究与发展的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作了学理分析和前景展望。最后 ,提出了中国社会学家应抓住转型期社会创新所提供的学术创新的机会 ,发挥社会学家的想像力与社会观察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中国转型社会学 社会结构 技术 社会 文化 社会创新 社会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买断工龄人员经济适应问题分析——以哈尔滨第一机械厂的企业改制为例
8
作者 唐魁玉 张磊 《经济师》 2010年第8期12-14,共3页
在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买断工龄已经成为了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社会关注多、政策关怀少,长期以来,买断工龄群体的经济社会适应状况都不尽如人意。文章结合深度访谈及对比分析等方法,通过对原哈尔滨第一机械制造厂的28位... 在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买断工龄已经成为了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社会关注多、政策关怀少,长期以来,买断工龄群体的经济社会适应状况都不尽如人意。文章结合深度访谈及对比分析等方法,通过对原哈尔滨第一机械制造厂的28位买断工龄人员的社会适应问题展开调查和分析,发现他们在经济层面上存在补偿标准极低、就业十分艰难、保障高度缺失等问题。因此,要从其自身的角度、政府角度及制度的角度去着力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买断工龄 经济适应 国有企业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及其“社会学后果”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旭 唐魁玉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47,共6页
随着"大数据"一词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各学科的研究者们也开始应用大数据进行研究。社会学者已将大数据纳入社会研究的范围,而且有逐渐扩大或蔓延的趋势。大数据对社会学的影响,既体现为正面后果又体现为负面后果。即大数据思... 随着"大数据"一词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各学科的研究者们也开始应用大数据进行研究。社会学者已将大数据纳入社会研究的范围,而且有逐渐扩大或蔓延的趋势。大数据对社会学的影响,既体现为正面后果又体现为负面后果。即大数据思维的运用,对社会学研究来说既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可以激发社会科学研究的认识论变革,同时也存在着因大数据观念的引入而产生的社会学方法论的局限性。大数据为社会学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但是这些研究方法只能作为传统社会学研究的补充,而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小数据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社会学后果 社会学研究方法 方法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亲家庭社会支持网的结构探析——基于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春雨 唐魁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43-48,共6页
通过对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的个案研究表明,碾子山区单亲家庭的社会支持网具有异质性低的特点;朋友网相对稳定,亲戚网和邻里网的变化引起网络规模的变动;进入单亲家庭社会支持体系的是绝对的“强关系”,体现了强关系的力量。
关键词 单亲家庭 社会支持网 社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建构中的“同妻”问题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唐魁玉 刘冬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0-154,共5页
在社会建构论的视阈下,社会问题被表述为不同群体社会行动的过程,其核心是社会问题的宣称。作为社会行动过程的"同妻问题",可以将其视为建构客体、建构主体、群体利益、建构途径及社会资源等影响要素之间的相互协商博弈和互... 在社会建构论的视阈下,社会问题被表述为不同群体社会行动的过程,其核心是社会问题的宣称。作为社会行动过程的"同妻问题",可以将其视为建构客体、建构主体、群体利益、建构途径及社会资源等影响要素之间的相互协商博弈和互动的过程。伴随着不同社会群体、社会力量、社会价值之间的力量角逐,同妻、知识分子、大众传媒和政府部门不断合力推动着"同妻"问题建构的过程,沿着发端、集结、制度化、削弱和消失的社会问题建构过程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处于"制度化"阶段的"同妻问题",在其建构过程中存在着对于同性恋群体的道德污名化和同妻群体的艾滋病污名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构 社会问题 同妻 同性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妻”“同夫”婚姻维持与解体的比较——一项虚拟社会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唐魁玉 于慧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75-85,共11页
"同妻"与"同夫"作为社会边缘群体,在与同性恋者组成的婚姻家庭中是弱者,对于婚姻的维持以及解体都经受着与常人不同的艰辛和困扰。从虚拟人类学的角度考察,无论是婚姻的维持、解体或是再婚,"同夫""... "同妻"与"同夫"作为社会边缘群体,在与同性恋者组成的婚姻家庭中是弱者,对于婚姻的维持以及解体都经受着与常人不同的艰辛和困扰。从虚拟人类学的角度考察,无论是婚姻的维持、解体或是再婚,"同夫""同妻"群体都是受害者,然而他们所遭受的困扰与磨难却是有差别的,"同妻"相比于"同夫"有着更为弱势的地位,这与社会性别不平等是分不开的。同情这两大弱势群体的同时也要反思为何已婚同志家庭会不断产生、如何避免此类错误再发生,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减少"同夫""同妻"群体的再生;同时更要将男性与女性置于更合理的位置上,减少因性别差异导致的性别不平等与性别歧视,才能帮助"同夫""同妻"群体在已婚同志家庭中受到的伤害尽可能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妻” “同夫” 婚姻维持 婚姻解体 虚拟田野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大学技术转移的一个解读 被引量:8
13
作者 龚玉环 王大洲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6-98,104,共4页
大学技术转移是技术知识从科学场域中的大学流向经济场域中的企业这一过程 ,它既可以通过商业渠道来进行 ,又可以通过非商业渠道来实现。与流行的认识相反 ,非商业渠道对于大学技术转移的重要性要高于商业渠道。当前我国高校对技术转移... 大学技术转移是技术知识从科学场域中的大学流向经济场域中的企业这一过程 ,它既可以通过商业渠道来进行 ,又可以通过非商业渠道来实现。与流行的认识相反 ,非商业渠道对于大学技术转移的重要性要高于商业渠道。当前我国高校对技术转移商业渠道的过分强调 ,将损害非商业性质的技术转移 ,进而影响大学技术转移的整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技术转移 场域 非商业渠道 商业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文化视角下“同妻”现象的生成原因分析——一项虚拟社会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唐魁玉 刘冬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27-135,共9页
"同妻"作为男同性恋者与女异性恋者结合进入"同直婚姻"的产物,在中国社会的存在和延续,有着深刻的文化烙印。从同性恋者与同妻的不同视角,于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挖掘"同妻"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助于明确"... "同妻"作为男同性恋者与女异性恋者结合进入"同直婚姻"的产物,在中国社会的存在和延续,有着深刻的文化烙印。从同性恋者与同妻的不同视角,于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挖掘"同妻"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助于明确"同妻"现象作为社会问题的历史性与时代性。在中国,同妻作为一种社会弱势群体,亟须得到社会的救助和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 同妻群体 同直婚姻 虚拟社会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和谐:网络社会系统的一种理想状态 被引量:4
15
作者 唐魁玉 何明升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9年第3期148-152,共5页
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和"在线生存"的无序化,虚实世界的和谐建构便成了一个紧迫而又合理的命题。虚拟和谐与现实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社会场域下来探索虚拟和谐的可能性和复杂性,体现了人们对... 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和"在线生存"的无序化,虚实世界的和谐建构便成了一个紧迫而又合理的命题。虚拟和谐与现实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社会场域下来探索虚拟和谐的可能性和复杂性,体现了人们对网络社会系统的某种理想境界的追求。虚拟和谐将成为一种有助于促进网人真正成为人,使赛博空间真正成为和合载体的全新的文明理念与社会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和谐 网络社会 社会系统 复杂性 理想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通媒介与社会发展:时空分离的双向纬度——以互联网的再地方化效应为例 被引量:19
16
作者 郑中玉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1期136-139,共4页
电子媒介促进了作为现代性过程的动力之一的时空分离。时空分离具有双向时空重组效应:全球化层面的时空伸延和地方化层面的重构。而时空分离及其媒介的再地方化效应通常容易被忽视。时空分离的双向度具有抽离化与再嵌入、全球化与本土... 电子媒介促进了作为现代性过程的动力之一的时空分离。时空分离具有双向时空重组效应:全球化层面的时空伸延和地方化层面的重构。而时空分离及其媒介的再地方化效应通常容易被忽视。时空分离的双向度具有抽离化与再嵌入、全球化与本土化、网络社区与本地社区等三个纬度,我们应该从实践逻辑而非技术的单向度逻辑出发来理解电子媒介时空分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分离 脱域 再嵌入 再地方化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打拐虚拟社会动员的要素与过程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唐魁玉 董磊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54-61,127,共8页
拐卖犯罪是我国社会的一个主要问题,近些年来仍然呈现居高不下的态势,尚未找到有效的治理方法。彭文乐事件和随手拍照解救儿童行动的事件,让社会见证了微博社会行动的奇迹和力量,微博打拐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证明了微博打拐是一种有... 拐卖犯罪是我国社会的一个主要问题,近些年来仍然呈现居高不下的态势,尚未找到有效的治理方法。彭文乐事件和随手拍照解救儿童行动的事件,让社会见证了微博社会行动的奇迹和力量,微博打拐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证明了微博打拐是一种有效地解决拐卖犯罪的方式。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通过过程分析揭示微博打拐虚拟社会动员的影响因素,探究微博打拐行动是如何被动员起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打拐 虚拟社会动员 拐卖犯罪 虚拟社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思考量化社会研究的模式 读莱茵·塔格培拉《让社会科学更加科学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肃然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28-240,共13页
在涂尔干出版《自杀论》以后的100多年中,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社会科学的定量研究技术也相应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革新。尽管社会科学尚没有取得像自然科学一样的显著成就,但是在许多研究者看来,社会科学在方法上已逐渐向自然科... 在涂尔干出版《自杀论》以后的100多年中,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社会科学的定量研究技术也相应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革新。尽管社会科学尚没有取得像自然科学一样的显著成就,但是在许多研究者看来,社会科学在方法上已逐渐向自然科学靠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论 学术标准 涂尔干 社会研究 科学研究者 已知数据 定量研究 象征意义 假设检验 模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环境问题的社会维度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耳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7-30,共4页
环境问题有两个联系密切但又不能简单等同的维度 ,即生态维度与社会维度。由于造成环境破坏的人类活动都是具体的个人与群体在特定的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下 ,以特定的社会组织为依托而进行的 ,所以对环境问题除了生态维度外必须对其社会维... 环境问题有两个联系密切但又不能简单等同的维度 ,即生态维度与社会维度。由于造成环境破坏的人类活动都是具体的个人与群体在特定的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下 ,以特定的社会组织为依托而进行的 ,所以对环境问题除了生态维度外必须对其社会维度也有很好的把握 ,才可能找到较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加以解决。生态价值论与社会生态学作为环境哲学中的两个重要流派 ,都为我们审视环境问题的社会维度提供了有用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问题 生态价值论 社会生态学 社会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变迁理论视野下的人民生活——以30年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变迁为中心 被引量:2
20
作者 唐魁玉 张妍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4期28-32,共5页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有必要对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变迁进行一次梳理。通过对生活史的梳理,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中国人民在过去几十年的生活变化轨迹,从而更全面地把握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并对科学发展观...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有必要对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变迁进行一次梳理。通过对生活史的梳理,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中国人民在过去几十年的生活变化轨迹,从而更全面地把握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并对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小康社会思想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对于建构未来可持续的、健康的和充满幸福感的、多样化的中国社会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变迁 改革开放 日常生活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