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知识行为的企业绿色创新系统协同演化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柏洲 曾经纬 +1 位作者 王丹 苏屹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52,共11页
基于知识行为研究企业绿色创新系统的协同演化规律,借鉴B-Z反应模型,结合协同学相关理论,建立知识获取、知识流动和绿色创新绩效协同演化的三维Logistic模型,通过模型推导,并结合企业调查的问卷数据对企业绿色创新系统协同演化规律进行... 基于知识行为研究企业绿色创新系统的协同演化规律,借鉴B-Z反应模型,结合协同学相关理论,建立知识获取、知识流动和绿色创新绩效协同演化的三维Logistic模型,通过模型推导,并结合企业调查的问卷数据对企业绿色创新系统协同演化规律进行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政策导向下,企业绿色创新系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知识获取与绿色创新绩效之间的协同关系,知识流动水平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中强政策导向下,序参量(知识获取)的水平越高,绿色创新绩效增长越明显,企业绿色创新系统发展也越好。研究结果对企业调整知识行为策略,提升企业绿色创新绩效,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系统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创新系统 知识获取 知识流动 绿色创新绩效 协同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际产业转移视角的欠发达地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马永红 张帆 苏鑫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20-125,共6页
从产业转移视角出发,建立了产业转移效应→知识管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框架。根据欠发达地区企业自身特点,从关联嵌入路径、适应性竞争路径、员工流动路径及示范学习路径4个维度构建了产业转移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的理论模... 从产业转移视角出发,建立了产业转移效应→知识管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框架。根据欠发达地区企业自身特点,从关联嵌入路径、适应性竞争路径、员工流动路径及示范学习路径4个维度构建了产业转移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的理论模型。基于调查问卷数据,用SEM方法对模型进行了分析检验。结果表明:产业转移通过适应性竞争路径、员工流动路径显著促进了欠发达地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关联嵌入路径和示范学习路径中部分路径显著促进了欠发达地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如关联嵌入路径中的积累结构、认知资本路径,以及示范学习路径中的明确角色清晰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产业转移 能力提升 欠发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互惠共生伙伴选择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柏洲 高硕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67-1374,共8页
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的成功与否在于企业能否选择恰当的互惠共生伙伴组成利益共生体。本文从互惠共生视角对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的互惠共生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并构建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互惠共生伙伴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引入三角模糊数... 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的成功与否在于企业能否选择恰当的互惠共生伙伴组成利益共生体。本文从互惠共生视角对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的互惠共生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并构建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互惠共生伙伴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引入三角模糊数,运用模糊网络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采用模糊TOPSIS法对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互惠共生伙伴选择进行评价。通过某从事新能源汽车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算例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考虑评价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同时减少指标权重确定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专家判断的模糊性,为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互惠共生的伙伴选择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 互惠共生 伙伴选择 三角模糊数 模糊ANP法 模糊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混沌模型与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苏屹 李柏洲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6-260,共5页
为了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混沌特征和发展对策,依据混沌理论,对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混沌特征进行分析,指出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具有非线性、内在随机性、分形和对初始条件敏感性依赖等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进行混沌隐喻分析... 为了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混沌特征和发展对策,依据混沌理论,对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混沌特征进行分析,指出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具有非线性、内在随机性、分形和对初始条件敏感性依赖等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进行混沌隐喻分析,借鉴虫口模型构建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混沌分析模型,给出了混沌模型的参数讨论结果.研究表明一方面,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具备基本的混沌特征,满足混沌理论中虫口模型的基本前提假设;另一方面,政府的无为和过度激励都会对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产生不良的影响,为政府制定相关促进技术创新发展的政策提供相关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技术创新系统 混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家地方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苏屹 林周周 +1 位作者 陈凤妍 雷家骕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4-143,共10页
企业家通过政治关联获得的重要资源可以对企业创新产生影响,进而对企业的整体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研究企业家地方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意愿的影响关系,选择金融资源和政府补助作为中介变量,以金融业的市场化和行政审批简捷程度为调节变量... 企业家通过政治关联获得的重要资源可以对企业创新产生影响,进而对企业的整体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研究企业家地方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意愿的影响关系,选择金融资源和政府补助作为中介变量,以金融业的市场化和行政审批简捷程度为调节变量,分别探讨两条路径上各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本研究以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的公司为研究样本,样本数共401家企业。运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家地方政治关联可以加强企业创新意愿,同时有利于企业获取金融资源和政府补助,金融资源和政府补助可以激发企业的创新意愿,金融资源和政府补助在其中发挥着中介桥梁作用。金融业的市场化和行政审批简捷程度分别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根据研究所得结论,本文从政治关联、创新意愿、金融资源、政府补助以及制度环境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关联 创新意愿 金融资源 政府补助 金融业的市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企业云创新系统构建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苏屹 姜雪松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9-71,共3页
以云创新为基础,构建高技术企业云创新系统,初步确定云创新系统的相关主体,明确各主体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高技术企业云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从企业获取创新源到产品加工、生产、销售、实现利益的过程入手,分析高... 以云创新为基础,构建高技术企业云创新系统,初步确定云创新系统的相关主体,明确各主体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高技术企业云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从企业获取创新源到产品加工、生产、销售、实现利益的过程入手,分析高技术企业的云创新系统的运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企业云技术 云创新系统 企业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致性的制造业企业伙伴选择多属性决策模型研究——合作创新视角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柏洲 尹士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3,共8页
为解决制造业企业合作创新伙伴选择问题,将单一评价方法与组合评价方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一致性的制造业企业合作创新伙伴选择组合评价方法。在构建制造业企业合作创新伙伴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应用基于一致性的组合评价方法对某汽... 为解决制造业企业合作创新伙伴选择问题,将单一评价方法与组合评价方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一致性的制造业企业合作创新伙伴选择组合评价方法。在构建制造业企业合作创新伙伴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应用基于一致性的组合评价方法对某汽车制造业企业合作创新伙伴选择组合评价,得到了一致性和收敛性的评价结论,验证了基于一致性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基于一致性的组合评价方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组合评价结论的非一致性问题,不仅可以达到组合评价结果取长补短的效果,而且能够充分利用多层次信息,更加贴近评价对象的全貌,为多属性决策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致性 组合评价 制造业企业 合作创新 伙伴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企业云创新系统构建与保障措施研究
8
作者 苏屹 姜雪松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96-99,共4页
以云创新为基础,从企业获取创新源到产品加工、生产、销售、实现利益的过程入手,构建高技术企业云创新系统,初步确定云创新系统的相关主体,明确各主体的功能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针对高技术企业云创新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保障云... 以云创新为基础,从企业获取创新源到产品加工、生产、销售、实现利益的过程入手,构建高技术企业云创新系统,初步确定云创新系统的相关主体,明确各主体的功能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针对高技术企业云创新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保障云创新系统顺利运行的相关措施,为推动云创新系统良性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企业 云创新系统 系统构建 保障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源观的互联网与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演化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尹士 李柏洲 周开乐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3-98,共6页
在互联网资源性质凸显的背景下,企业如何选择技术创新模式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基于互联网的资源性特征,对互联网资源演化进行了深入分析,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周期性与伴随性演化模型,并结合华为公司26年的技术创新发展史进行案例分析... 在互联网资源性质凸显的背景下,企业如何选择技术创新模式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基于互联网的资源性特征,对互联网资源演化进行了深入分析,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周期性与伴随性演化模型,并结合华为公司26年的技术创新发展史进行案例分析。最后,针对互联网资源发展与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提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资源观 技术创新模式 资源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资金使用结构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基于中国区域工业企业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美丽 李柏洲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37-46,共10页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将创新产出分为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以2011-2017年我国内地28省份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在控制创新资金规模不变的前提下,运用随机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研究创新资金使用结构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自主研...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将创新产出分为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以2011-2017年我国内地28省份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在控制创新资金规模不变的前提下,运用随机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研究创新资金使用结构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自主研发资金比例与专利申请量、新产品销售收入显著正相关,技术引进和技术购买资金比例对专利申请量影响不显著,技术引进和技术购买资金比例与新产品销售收入显著正相关,技术改造资金比例与专利申请量、新产品销售收入负相关;自主研发资金比例在专利申请量、新产品销售收入之间存在显著单一门槛效应,当自主研发资金比例跨越门槛值后,其对专利申请量的促进作用减小,而对新产品销售收入的促进作用增大。该结论从创新要素结构视角拓展区域创新理论,对提升区域工业企业创新产出水平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资金使用结构 创新产出 工业企业 门槛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hapley值法的产学研合作型企业原始创新收益分配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柏洲 罗小芳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0-224,共5页
原始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激励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组织参与企业原始创新的关键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本文将中介组织纳为产学研合作型企业原始创新中收益分配的主体,运用Shapley值法分析了企业、高校和科研... 原始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激励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组织参与企业原始创新的关键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本文将中介组织纳为产学研合作型企业原始创新中收益分配的主体,运用Shapley值法分析了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组织之间的收益分配问题,并引入各主体合作创新中的创新周期、风险承担因素对初始模型进行修正,修正后的结果更公平、合理。举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创新 收益分配 SHAPLEY值法 产学研合作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新产品需求对大型企业原始创新的拉动机制——基于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比较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罗小芳 李柏洲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76,共4页
市场的新产品需求是大型企业原始创新的重要动力源之一。以市场新产品需求对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拉动机制的理论分析为基础,以1998-2010年我国高技术产业13个行业的大型企业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比较的视角,实证检验了市... 市场的新产品需求是大型企业原始创新的重要动力源之一。以市场新产品需求对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拉动机制的理论分析为基础,以1998-2010年我国高技术产业13个行业的大型企业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比较的视角,实证检验了市场新产品需求对我国大型企业原始创新的拉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市场新产品需求直接提高大型企业的发明专利数,且对R&D经费内部支出具有直接促进作用;国外市场新产品需求对大型企业发明专利数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但也能直接提高R&D经费的内部支出。研究结论可为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战略的定位及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企业 原始创新 市场需求 面板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系统组织创新的涌现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韬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9-171,共3页
借鉴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中涌现机理的研究成果,对企业系统组织创新的受限生成过程和高层次涌现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基于复杂性科学的企业组织创新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企业组织创新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复杂性科学 涌现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和金融机构协同创新机制与绩效评估研究
14
作者 胡建杰 苏屹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12年第4期36-39,共4页
基于知识管理相关理论,在企业和金融机构间构建一个信息交换共享的平台,将企业所需要获取的相关信息与金融机构所掌握的信息在此协同创新平台上进行有序的组织、筛选、共享,从而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同时选择科学的知识管理评价体系... 基于知识管理相关理论,在企业和金融机构间构建一个信息交换共享的平台,将企业所需要获取的相关信息与金融机构所掌握的信息在此协同创新平台上进行有序的组织、筛选、共享,从而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同时选择科学的知识管理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协同创新机制的绩效评估模型,为科学评价协同创新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管理 协同创新 绩效评估 信息共享 企业 金融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突变级数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86
15
作者 李柏洲 苏屹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0-101,共12页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对已有评价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应用结构方程、粗糙集理论和数值转换方法构建基于改进突变级数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改进后的突变级数评价模型可以...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对已有评价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应用结构方程、粗糙集理论和数值转换方法构建基于改进突变级数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改进后的突变级数评价模型可以对指标体系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对不符合突变级数要求的指标进行信息和数量的双浓缩,同时综合评价结果具有绝对含义。通过统计年鉴获得相关数据,应用所构建的改进突变级数模型,对全国省市进行实证研究,不仅得出了各省市的排名情况,同时也验证了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级数 结构方程 粗糙集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际产业转移与区域创新系统耦合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4
16
作者 马永红 李欢 王展昭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35,共7页
在对区际产业转移与区域创新系统耦合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系统动力学原理与方法,从区际产业转移与区域创新系统耦合要素因果关系出发,建立区际产业转移与区域创新系统要素耦合的SD模型,并应用Vensim PLE对模型进行检验及仿真分析。结... 在对区际产业转移与区域创新系统耦合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系统动力学原理与方法,从区际产业转移与区域创新系统耦合要素因果关系出发,建立区际产业转移与区域创新系统要素耦合的SD模型,并应用Vensim PLE对模型进行检验及仿真分析。结果发现,在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加强中介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力有助于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此外,产业转移技术水平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比较复杂,在创新投入方面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产业技术转移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际产业转移 区域创新系统 系统动力学 耦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网络下产业转移与区域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关系研究——以技术类型为调节变量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永红 李玲 +1 位作者 王展昭 张帆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35-41,共7页
在对产业转移与区域技术创新扩散的复杂网络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复杂网络和采纳阈值模型等相关理论,以技术类型为调节变量,构建了基于产业转移的区域技术创新扩散仿真模型,并借助Netlogo仿真平台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产业转... 在对产业转移与区域技术创新扩散的复杂网络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复杂网络和采纳阈值模型等相关理论,以技术类型为调节变量,构建了基于产业转移的区域技术创新扩散仿真模型,并借助Netlogo仿真平台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产业转移规模、创新程度及信息整合与技术创新扩散速度均呈正向相关关系,但在技术创新扩散深度上,受阈值机制的影响,二者关系呈现阶段性变化规律,且在不同的技术类型情况下,转移产业规模、创新程度及信息整合对技术创新扩散深度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性特征。最后为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管理者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区域技术创新扩散 复杂网络 阈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惠性、知识共享与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战略柔性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4
18
作者 李柏洲 高硕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6-86,共11页
本研究探讨了互惠性、知识共享与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引入战略柔性作为调节变量,通过212份有效问卷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互惠性与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知识共享在互惠性与企业合作... 本研究探讨了互惠性、知识共享与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引入战略柔性作为调节变量,通过212份有效问卷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互惠性与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知识共享在互惠性与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能力柔性在知识共享与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之间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但资源柔性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本研究在丰富互惠性理论的同时,也为企业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惠性 知识共享 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 资源柔性 能力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创新的创新过程与概念辨析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苏屹 周文璐 吴雷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26,共4页
在阐述自主创新提出背景,对自主创新的创新过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自主创新与模拟创新、合作创新之间关系,从创新性、价值网络、知识管理三个维度,对自主创新进行研究,指出自主创新与根本型创新、适度创新、渐进型创新、构建型创... 在阐述自主创新提出背景,对自主创新的创新过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自主创新与模拟创新、合作创新之间关系,从创新性、价值网络、知识管理三个维度,对自主创新进行研究,指出自主创新与根本型创新、适度创新、渐进型创新、构建型创新、模组型创新、破坏型创新、延续型创新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合作创新 模仿创新 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管团队异质性对技术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张春雨 郭韬 王旺志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31-136,共6页
为解释高管团队异质性对技术创业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基于高阶理论,采用多案例扎根分析方法构建了高管团队异质性对技术创业企业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基于183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 为解释高管团队异质性对技术创业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基于高阶理论,采用多案例扎根分析方法构建了高管团队异质性对技术创业企业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基于183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年龄异质性和任期异质性对技术创业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职能经验异质性和教育水平异质性对技术创业企业绩效有显著负向影响;商业模式价值创造在高管团队年龄、任期、职能经验和教育水平异质性对技术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中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团队异质性 商业模式价值创造 技术创业企业 企业绩效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