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管内流动和传热特性实验研究及经验公式评价
1
作者 程林海 谷海峰 +2 位作者 汤维 陈斌 石依妍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9,共10页
螺旋管内流动和传热特性对螺旋管蒸汽发生器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较宽的压力范围:0.2~14.1 MPa,对内径为8.8 mm、螺旋直径为568 mm的立式螺旋管开展了流动和传热特性实验研究。获得了不同工况下单相段和两相段的摩擦系数以及单相... 螺旋管内流动和传热特性对螺旋管蒸汽发生器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较宽的压力范围:0.2~14.1 MPa,对内径为8.8 mm、螺旋直径为568 mm的立式螺旋管开展了流动和传热特性实验研究。获得了不同工况下单相段和两相段的摩擦系数以及单相水区、过冷沸腾区、饱和沸腾区和干涸区的换热系数。将实验结果与近年经验关系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Akagawa等、Hart等、Ito学者经验公式对单相水摩擦系数预测的精度较高,在±5%以内。当前经验公式对本实验两相段摩擦系数与不同区域的换热系数的预测,相对平均偏差在10%~20%左右。分析结果可为螺旋管蒸汽发生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管 两相流 摩擦阻力 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龙一号设备冷却水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
2
作者 赵伟光 于沛 +2 位作者 曾晓波 范广铭 阎昌琪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6-624,共9页
为了改进华龙一号核岛冷链系统中的设备冷却水系统设计裕量大,解决该系统冷源利用率低和经济性较差的问题,根据系统热负荷传递逻辑和系统设计与运行特点,建立了设备冷却水系统性能指标评价数学模型,以重量、体积、系统投资费用与系统能... 为了改进华龙一号核岛冷链系统中的设备冷却水系统设计裕量大,解决该系统冷源利用率低和经济性较差的问题,根据系统热负荷传递逻辑和系统设计与运行特点,建立了设备冷却水系统性能指标评价数学模型,以重量、体积、系统投资费用与系统能耗为优化目标,通过开发的优化算法进行了多目标优化,并讨论了设备冷却水系统的部分指标变化对4个目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冷链系统性能指标需求的前提下,通过优化算法寻找设备冷却水系统温度、压力与大流量设备的流量的组合,找到了4个目标相对最优的方案。该优化设计方案不仅能够有效解决设备冷却水系统在设计时存在的问题,还有效地提高华龙一号设备冷却水系统的经济性,减小设备在厂房中占用的空间,具有实际的工程意义,为后续华龙一号冷链系统的研究和设计方案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龙一号 设备冷却水系统 经济性 多目标优化 性能指标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油冷却器绕丝支撑结构传热特性分析
3
作者 王俊杰 丁铭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795-2800,共6页
滑油冷却器是核动力系统中广泛使用的换热设备。针对滑油黏度高、传热性能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强化滑油冷却器壳侧传热的绕丝支撑结构。利用STAR-CCM+软件模拟并分析了绕丝的主要结构参数对其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绕丝结构会迫使... 滑油冷却器是核动力系统中广泛使用的换热设备。针对滑油黏度高、传热性能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强化滑油冷却器壳侧传热的绕丝支撑结构。利用STAR-CCM+软件模拟并分析了绕丝的主要结构参数对其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绕丝结构会迫使壳侧流体达到交混状态,有效地破坏了滑油的流动边界层及热边界层,强化了壳侧传热。低缠绕角度绕丝结构的传热性能会优于高角度绕丝。三角形、正方形等带有尖锐棱角的绕丝强化换热效果会更好。单头绕丝的综合性能比双头绕丝高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丝支撑结构 壳侧强化传热 管壳式换热器 数值模拟 滑油冷却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