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摇摆状态下气液两相流流型转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贾辉 曹夏昕 +1 位作者 阎昌琪 张金红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9-214,198,共7页
通过可视化观察和数码照片对摇摆状态下光滑有机玻璃管内气液两相流流型进行分类和定义,并分析了不同管径、摇摆角度以及摇摆周期对流型之间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相折算流速一样的情况下,管径增加、摇摆周期缩短或摇摆角度减小会... 通过可视化观察和数码照片对摇摆状态下光滑有机玻璃管内气液两相流流型进行分类和定义,并分析了不同管径、摇摆角度以及摇摆周期对流型之间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相折算流速一样的情况下,管径增加、摇摆周期缩短或摇摆角度减小会使得环状流形成需要更高的气体折算流速;弹状流向搅混流转变所需气相流量则随着管径的减小、摇摆周期的增加或摇摆角度的减小而增加。而在气相折算流速一样的条件下,管径增加、摇摆周期缩短或摇摆角度增大会使泡状流产生需要更高的液相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摆 流型转变 环状流 弹状流 泡状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针翅管混合管束滑油冷却器强化换热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牛广林 阎昌琪 +2 位作者 孙中宁 石帅 王镭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5-159,共5页
对混合管束滑油冷却器和光管滑油冷却器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发现当滑油体积流量相同时,前者单位体积换热量较高,压降较小,换热能力强,综合性能优越,表明在同样换热量条件下可以使冷却器小型化。
关键词 冷油器 双流程 整体针翅管 混合管束 强化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针翅管混合管束滑油冷却器传热特性对比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牛广林 阎昌琪 +2 位作者 孙中宁 石帅 南金秋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7-320,326,共5页
对整体针翅管混合管束滑油冷却器进行实验研究,在壳程流通横截面积相同条件下,分别在单流程和双流程滑油冷却器中进行实验,得出混合管束在两种流程下的换热和流动阻力特性。结果表明:单流程布置单位体积换热量能达到双流程的1.5倍;总传... 对整体针翅管混合管束滑油冷却器进行实验研究,在壳程流通横截面积相同条件下,分别在单流程和双流程滑油冷却器中进行实验,得出混合管束在两种流程下的换热和流动阻力特性。结果表明:单流程布置单位体积换热量能达到双流程的1.5倍;总传热系数达到1.3倍;壳侧压降不到三分之一。实验结论可以为流程选择和管型布置提供参考。文章最后给出适合工程应用的换热准则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油器 双流程 整体针翅管 混合管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直环形流道内流动沸腾传热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孙立成 阎昌琪 曹夏昕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78-682,共5页
在沸腾传热实验中,一般壁面的加热方式有电加热和流体加热两种,在两种方式下的沸腾传热特性存在差异.针对流体加热方式下的沸腾传热问题,采用水加热方法,对水在竖直环形流道内的流动沸腾传热特性进行了可视化研究,并结合环状流模型、液... 在沸腾传热实验中,一般壁面的加热方式有电加热和流体加热两种,在两种方式下的沸腾传热特性存在差异.针对流体加热方式下的沸腾传热问题,采用水加热方法,对水在竖直环形流道内的流动沸腾传热特性进行了可视化研究,并结合环状流模型、液泛原理和紊流普朗特数理论,给出了传热计算模型.实验段环隙宽度有5和3 mm两种,质量流速分别为16.8~55.3 kg/(m2s)和15.3~62.1 kg/(m2s).实验结果表明,饱和沸腾区域以搅混流为主,液泛现象是搅混流形成的内在机理,搅混使传热得以增强;基于环状流模型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流动沸腾 竖直环形流道 搅混流 水加热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摇摆状态下水平管中单相水的摩擦阻力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金红 阎昌琪 +1 位作者 曹夏昕 孙中宁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49,共6页
在常温常压下,利用水平放置在机械传动的摇摆台架上的两相流实验装置,对内径为34.5 mm有机玻璃管内的单相水在不同摇摆状态下的摩擦压降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应用能量方程和Darcy公式求解了摇摆状态下单相水的摩擦阻力系数。试验结果表... 在常温常压下,利用水平放置在机械传动的摇摆台架上的两相流实验装置,对内径为34.5 mm有机玻璃管内的单相水在不同摇摆状态下的摩擦压降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应用能量方程和Darcy公式求解了摇摆状态下单相水的摩擦阻力系数。试验结果表明:流速、摇摆周期和摇摆幅值等因素对摩擦压降都有一定的影响,并且摇摆状态下的摩擦系数与稳态时不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通过引入摇摆雷诺数和实验数据的拟合,提出了用于计算摇摆状态下单相水的摩擦阻力系数的试验关联式。与实验值比较,计算值能够反映摩擦阻力系数的变化,两者符合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摆 摩擦阻力系数 水平 单相水 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摇摆对垂直上升管内气液两相流截面含气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栾锋 阎昌琪 +1 位作者 曹夏昕 姜兴伟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5-219,共5页
对垂直上升管内气液两相流在摇摆状态下和非摇摆状态下分别做了截面含气率的实验研究,发现在水流量较小时,两相流在摇摆状态下的截面含气率小于非摇摆状态下的截面含气率。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对单相液体在两种状态下摩阻系数的分析... 对垂直上升管内气液两相流在摇摆状态下和非摇摆状态下分别做了截面含气率的实验研究,发现在水流量较小时,两相流在摇摆状态下的截面含气率小于非摇摆状态下的截面含气率。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对单相液体在两种状态下摩阻系数的分析,合理解释了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摇摆 截面含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en”型沸腾传热计算方法用于小通道传热计算的适应性 被引量:2
7
作者 于凯秋 孙立成 阎昌琪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4-28,共5页
目前,计算沸腾传热最为常用的Chen公式和基于Chen公式的计算方法在用于小通道时计算误差较大。运用Yan和Lin等人的实验结果,建立了一个包含11种工质,当量直径在0.21~6.05mm区间,由2505个实验数据组成的数据库,对Chen公式和"Chen&q... 目前,计算沸腾传热最为常用的Chen公式和基于Chen公式的计算方法在用于小通道时计算误差较大。运用Yan和Lin等人的实验结果,建立了一个包含11种工质,当量直径在0.21~6.05mm区间,由2505个实验数据组成的数据库,对Chen公式和"Chen"型计算方法用于小通道传热计算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价。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hen方法和"Chen"型计算方法误差较大,Chen公式中核态沸腾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在高含气率区已经不再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通道 饱和沸腾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壳卸压排放气体在线辐射监测仪的理论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卫锋 沈明启 +1 位作者 罗鹏 代传波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90-1495,共6页
针对核电厂事故条件下卸压排气过程中的放射性气体成分及气体监测要求,对核电厂安全壳卸压排放气体放射性活度探测装置进行了理论设计。并利用MCNP对探测装置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选择合理的测量准直器、屏蔽方案条件下,该装置可... 针对核电厂事故条件下卸压排气过程中的放射性气体成分及气体监测要求,对核电厂安全壳卸压排放气体放射性活度探测装置进行了理论设计。并利用MCNP对探测装置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选择合理的测量准直器、屏蔽方案条件下,该装置可实现安全壳卸压排放气体放射性活度监测。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表明,模拟计算结果真实可靠,可为核电厂卸压排气放射性监测设备的研制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压排气 探测效率 准直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法主给水泵组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东 栾秀春 王虎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9-572,576,共5页
针对核电厂主给水泵组的运行现状,基于GO法分析核电站主给水泵系统可靠性。首先对整个系统进行故障分析,做出必要的假设与合理的简化并建立相应的GO模型。运用GO分析法对建立的模型进行可靠性分析,得出可靠性结果。最后对得到的可靠性... 针对核电厂主给水泵组的运行现状,基于GO法分析核电站主给水泵系统可靠性。首先对整个系统进行故障分析,做出必要的假设与合理的简化并建立相应的GO模型。运用GO分析法对建立的模型进行可靠性分析,得出可靠性结果。最后对得到的可靠性指标与故障树法的计算结果进行评价比较。证明了GO法应用在主给水泵组的可靠性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给水泵组 可靠性分析 GO法 最小故障集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翅套管传热元件阻力特性实验研究
10
作者 陈哲雨 孙立成 丁铭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203-206,共4页
针翅套管式强化传热元件是一种新开发的传热管,传热效果好.以润滑油与水作为实验介质,对多根针翅高度与节距不同的针翅套管进行单管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油侧通道中针翅高度、节距、针翅管管径等参数对针翅套管阻力的影响,总结了适... 针翅套管式强化传热元件是一种新开发的传热管,传热效果好.以润滑油与水作为实验介质,对多根针翅高度与节距不同的针翅套管进行单管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油侧通道中针翅高度、节距、针翅管管径等参数对针翅套管阻力的影响,总结了适用于针翅套管阻力计算的实验关联式.应用该实验关联式对其他不同参数的针翅套管进行阻力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证实了实验关联式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翅套管 阻力分析 实验关联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油冷却器小型化研究
11
作者 王镭 阎昌琪 《应用科技》 CAS 2009年第8期65-68,共4页
通过对新型混合管束式双流程滑油冷却器的大量实验研究,发现其具有很强的换热能力.新型混合管束式双流程滑油冷却器与光管弓形折流板式滑油冷却器,在流动条件总体相似的情况下进行的试验说明,新型混合管束双流程滑油冷却器的单位体积换... 通过对新型混合管束式双流程滑油冷却器的大量实验研究,发现其具有很强的换热能力.新型混合管束式双流程滑油冷却器与光管弓形折流板式滑油冷却器,在流动条件总体相似的情况下进行的试验说明,新型混合管束双流程滑油冷却器的单位体积换热量很高,而压降相对较小,综合性能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油器 小型化 强化换热 整体针翅管 混合管束 双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