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1
篇文章
<
1
2
…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979-2021年哈尔滨市降水量及环流特征分析
1
作者
姜兵
赵广娜
+3 位作者
景学义
于凯旋
杜静
隋亚男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2期188-190,共3页
基于哈尔滨市站点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运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检验、Morlet小波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哈尔滨市年降雨量的变化特征和相应的环流形势特点。研究表明:哈尔滨市年降雨量呈递增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1.44 mm。1979...
基于哈尔滨市站点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运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检验、Morlet小波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哈尔滨市年降雨量的变化特征和相应的环流形势特点。研究表明:哈尔滨市年降雨量呈递增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1.44 mm。1979-1988年呈上升趋势;1989-2020年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2020年以后又呈现增加趋势,但总体上变化趋势均不显著。降雨量存在10~15年、5~9年和2~4年的周期,其中,前3个主周期分别为15年、8年和33年。当乌拉尔山阻高、鄂海阻塞高压、东北冷涡均偏强、副高偏弱时,哈尔滨市降雨量偏多;反之,哈尔滨市降雨量偏少。850 hPa高度哈尔滨市有明显的偏南风异常,处于偏暖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量
M-K突变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哈尔滨市着装厚度气象指数、晨练气象指数预报
被引量:
1
2
作者
董晶
曹彦
周传瑞
《黑龙江气象》
2004年第4期36-37,共2页
根据环境温度、风力及湿度和人体热量散失的关系,建立适合哈尔滨市气候特点的理论公式,得到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着装厚度及服装款式。编制的软件可自动输出着装指数的等级、服装厚度和着装建议。
关键词
气象要素
服装厚度
晨练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欧洲数值预报产品制作哈尔滨市七日天气预报
被引量:
4
3
作者
刘艳华
张少锋
张治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5-190,共6页
阐述了利用已有数值预报产品和NCEP历史资料通过相似方法制作哈尔滨市24~168h的七日天气预报(包括降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根据高空形势场、地面形势场和物理量场相同条件下,其天气现象一般相同的天气学原理,将高空预报形势场与历...
阐述了利用已有数值预报产品和NCEP历史资料通过相似方法制作哈尔滨市24~168h的七日天气预报(包括降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根据高空形势场、地面形势场和物理量场相同条件下,其天气现象一般相同的天气学原理,将高空预报形势场与历史形势场作形、值相似比较,筛选出关系较好的相似个例,导出相似个例的要素,以其作为预报日的要素预报参考,并结合T639降水量预报和日本降水数值预报作出降水的综合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天气预报
最高/最低温度
预报场
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哈尔滨市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被引量:
11
4
作者
景学义
刘宇飞
+3 位作者
王永波
沈彦燕
张少锋
陶国辉
《灾害学》
CSCD
2009年第1期54-57,共4页
简要介绍了哈尔滨市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核心技术及理论基础、重要应用价值及意义,并通过在一次强降水实例中的检验,证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在系统核心环节——积水仿真模型的建立中,该项目突破了传统规则网格...
简要介绍了哈尔滨市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核心技术及理论基础、重要应用价值及意义,并通过在一次强降水实例中的检验,证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在系统核心环节——积水仿真模型的建立中,该项目突破了传统规则网格的划分法,而是根据城市地形地貌特点独创了无结构不规则网格技术。此外,仿真模型中对排水工程设施进行了数字概化,首次实现了地面积水与管道水体模拟之间的结合;初步解决了哈尔滨特有的陆地泵排水模拟问题;将监测雨量信息和数值天气预报信息带入仿真模型,实现了气象学与水文学的结合。通过运行该系统,可以提高对积水预报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内涝
仿真计算
模拟
概化
专题数据库
哈尔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哈尔滨市冬半年污染传输特征及潜在源区分析
被引量:
7
5
作者
李树岭
赵玲
+4 位作者
花丛
隋亚男
张鑫
徐盛荣
景学义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1年第1期81-88,共8页
利用逐小时PM2.5实况资料、NCEP全球资料同化系统数据及Trajstat软件,分析了哈尔滨20142017年冬半年大气污染特征,模拟计算了逐6 h气团后向轨迹。此外,应用聚类分析法、潜在源区贡献法分析了气流轨迹特征,找出影响哈尔滨空气质量的潜在...
利用逐小时PM2.5实况资料、NCEP全球资料同化系统数据及Trajstat软件,分析了哈尔滨20142017年冬半年大气污染特征,模拟计算了逐6 h气团后向轨迹。此外,应用聚类分析法、潜在源区贡献法分析了气流轨迹特征,找出影响哈尔滨空气质量的潜在贡献源区,计算传输指数。结果表明:哈尔滨冬半年清洁天气和轻度污染天气占主导地位,重污染时次和重度污染轨迹仅分别占15.1%和15.9%,11月、12月和1月空气质量较其他月份偏差。影响哈尔滨冬半年空气质量的传输路径有4条,其中偏东路径和西南路径为主要污染路径,偏北路径和西北偏西路径为相对清洁路径。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是影响哈尔滨的主要污染物潜在贡献源区。哈尔滨冬半年逐6 h间隔的传输指数与PM2.5浓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当传输指数≥2.5时,80%时次的PM2.5浓度≥150μg/m3;当传输指数≤0.2时,只有1%时次的PM2.5≥150μg/m3。传输指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描述哈尔滨污染物浓度变化,解释污染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传输
后向轨迹
潜在源区贡献法
传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4年哈尔滨市中央台精细化指导预报检验报告
被引量:
2
6
作者
付洪泰
庞博
袁颖颖
《黑龙江气象》
2015年第3期5-6,共2页
对中央气象台2014年1-9月下发的精细化温度指导预报产品,各市(地)上传的县级以上城市24 h晴雨预报、高温、低温TS评分相对中央气象台指导预报订正技巧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发现:总体上最高温度预报好于最低温度预报,中部偏西北地区好于...
对中央气象台2014年1-9月下发的精细化温度指导预报产品,各市(地)上传的县级以上城市24 h晴雨预报、高温、低温TS评分相对中央气象台指导预报订正技巧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发现:总体上最高温度预报好于最低温度预报,中部偏西北地区好于其他部地区。预报最大误差出现在2-3月份的温度转折期间。预报质量最好的月份为7月。经过简单订正后,此精细预报可以作为哈尔滨市温度预报的主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评分
指导预报订正
逐步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次混合污染下的哈尔滨持续重污染天气过程分析
7
作者
徐盛荣
白玉兰
+5 位作者
方丽娟
王国梁
孟焕生
于宗灵
李慧
付洪泰
《中国环境监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40-48,共9页
2018年12月9—13日,哈尔滨市出现持续重污染天气过程。此次持续重污染天气过程主要是在不利气象条件下,由本地排放、秸秆焚烧及二次污染叠加造成,是黑龙江省隆冬时节较少见的一次持续重污染过程。利用哈尔滨市区逐小时污染物监测数据、...
2018年12月9—13日,哈尔滨市出现持续重污染天气过程。此次持续重污染天气过程主要是在不利气象条件下,由本地排放、秸秆焚烧及二次污染叠加造成,是黑龙江省隆冬时节较少见的一次持续重污染过程。利用哈尔滨市区逐小时污染物监测数据、气溶胶激光雷达监测数据、气象观测数据及颗粒物重金属组分分析数据,运用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方法,对此次哈尔滨市区重污染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源解析结果显示:燃煤源占比在此次重污染过程中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秸秆焚烧加重了污染;随着污染过程的持续,二次无机源占比逐渐升高。按照污染源分阶段进行研究,9—10日夜间,受地面高压影响,大气垂直和水平扩散条件差,本地排放的污染物在边界层内积累,引发了污染天气,但污染天气的持续时间短、污染强度相对较低;11日,随着地面低压移入,风力维持在2~3 m/s,秸秆焚烧产生的污染物激增并向下游传输,全市出现了长达19 h的污染天气过程;12日夜间,云层加厚,微弱降水使得湿度加大,加之风力较小,导致13日凌晨到白天的二次污染加重。在冬季不利气象条件下,控制好地面污染物排放是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关键举措,对由地面污染物排放量激增造成的重污染过程加强防治成为政府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污染过程
来源解析
污染特征
气象条件
二次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哈尔滨市大风天气分型及其在MICAPS系统上的自动化预报
被引量:
3
8
作者
于学泉
孟焕生
贾艳辉
《黑龙江气象》
1999年第2期26-27,共2页
对哈尔滨市所属12个市(县)1960~1996年3~5月所有大风分析后发现:地面最大风速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沿江各县处在小兴安岭与张广才岭之间,多出现偏西大风;其它各县多处在山区,风向不易确定。经过概率统计后得出3种...
对哈尔滨市所属12个市(县)1960~1996年3~5月所有大风分析后发现:地面最大风速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沿江各县处在小兴安岭与张广才岭之间,多出现偏西大风;其它各县多处在山区,风向不易确定。经过概率统计后得出3种典型的大风类型。1700hPa强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APS系统
大风天气
哈尔滨市
自动化
预报指标
高空冷平流
正变压中心
分型
自动识别
强低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小波方法分析哈尔滨市近百年的冷暖变化
被引量:
4
9
作者
姬菊枝
《黑龙江气象》
2001年第1期17-19,共3页
利用墨西哥帽子波分析了哈尔滨市近百年的冷暖变化 ,揭示了年平均气温及四季的气候演变规律。
关键词
黑西哥帽子波
小波分析
哈尔滨市
气温变化
气候演变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慢特征分析的哈尔滨市气温预测研究
10
作者
娄德君
潘昕浓
+2 位作者
王冀
张雪梅
高振铎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2年第3期150-155,共6页
慢特征分析方法(Slow Feature Analysis,SFA)是从已知的非平稳时间序列中提取缓变信息的有效方法。本文首先通过Logistic非平稳时间序列模型对SFA方法提取慢特征信息的能力进行了检验,然后以哈尔滨市为黑龙江省代表站,对月气温距平序列...
慢特征分析方法(Slow Feature Analysis,SFA)是从已知的非平稳时间序列中提取缓变信息的有效方法。本文首先通过Logistic非平稳时间序列模型对SFA方法提取慢特征信息的能力进行了检验,然后以哈尔滨市为黑龙江省代表站,对月气温距平序列进行慢特征信号提取及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慢特征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取哈尔滨市气温距平序列中的慢特征信号。提取的慢特征信号能够反映原序列的变化趋势、极值等信息。拟合和预测试验表明,与平稳性模型相比,引入SFA信号后的气温预测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预测能力,改善预测效果。对近48个月独立样本预测也得到相同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特征分析
非平稳时间序列
气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哈尔滨重污染天气预报
11
作者
赵遴
张少锋
+1 位作者
王敬杰
孟焕生
《黑龙江气象》
2024年第3期27-30,共4页
利用2013-2017年的哈尔滨气象和环境实况资料,通过对14个可能与重污染相关的气象因子做相关分析,筛选出12月-3月边界层高度、地面风速、925 hPa风速、850 hPa风速、925 hPa与地面温差和850 hPa与地面温差等共6项与AQI相关度较大的气象因...
利用2013-2017年的哈尔滨气象和环境实况资料,通过对14个可能与重污染相关的气象因子做相关分析,筛选出12月-3月边界层高度、地面风速、925 hPa风速、850 hPa风速、925 hPa与地面温差和850 hPa与地面温差等共6项与AQI相关度较大的气象因子;10-11月、4-7月的边界层高度、地面风向、地面风速、925 hPa风向、925 hPa风速、850 hPa风向、850 hPa风速、925 hPa与地面温差、850 hPa与地面温差等共9个与AQI相关度较大的气象因素。对筛选出的气象因子与AQI指数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对2018年1-3月及10-12月哈尔滨重污染天气进行了预报与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子
多元线性回归
重污染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哈尔滨极寒天气特征和一次极寒天气成因分析
12
作者
曹蕾
张邵阳
+1 位作者
王一达
张玥
《黑龙江气象》
2024年第2期6-8,14,共4页
通过分析哈尔滨市1961-2023年日最低气温数据,筛选出日最低气温低于-40℃的极寒天气个例,总结哈尔滨市极寒天气征势。结果表明:(1)近63 a哈尔滨市极寒天气出现次数减少,且发生日数的年际变化显著;(2)极寒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极寒天气主...
通过分析哈尔滨市1961-2023年日最低气温数据,筛选出日最低气温低于-40℃的极寒天气个例,总结哈尔滨市极寒天气征势。结果表明:(1)近63 a哈尔滨市极寒天气出现次数减少,且发生日数的年际变化显著;(2)极寒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极寒天气主要出现在20世纪60-70年代,且时间分布均匀,21世纪初极寒天气出现一次激增,且集中出现在2001年;空间分布上极寒天气主要出现在哈尔滨市北部和东南部区域。本文以2023年哈尔滨市一次持续时间长、强度大、极端性强的极寒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得出极寒天气的成因包括:乌拉尔山高脊强烈发展导致极涡分裂南下,深厚强大的东北冷涡系统受东部阻塞高压的阻挡,长时间影响哈尔滨市造成强降温出现,且夜间风力小、辐射降温增强,共同影响造成极寒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寒天气
东北冷涡
冷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哈尔滨市初春一次雨夹雪天气过程的分析
被引量:
2
13
作者
刘秀云
贾艳辉
+1 位作者
韩基良
张帆
《黑龙江气象》
2004年第2期14-16,共3页
对哈 尔 滨市 初春 季 节雨 夹雪 天 气的 成因 、环 流 形势 及相 关 物理 量作 了 一定 的分 析 ,提 出在 日常预报 工作 中 应用 数值 预 报产 品 提高 预报 降水 确 率的 重 要性 。
关键词
雨夹雪
物理量
数值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哈尔滨市降水和气温的分布预报方案
被引量:
1
14
作者
姬菊枝
李天尚
《黑龙江气象》
1998年第4期2-4,8,共4页
按“前期环流状态决定后期环流状态”的思想,用逐站预报、场展开、分片预报方法,设计了哈尔滨市月、季气温降水的3个预报方案。
关键词
降水
气温
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哈尔滨市雷电预警指标分析
被引量:
1
15
作者
张鑫
吕海
李树岭
《气象灾害防御》
2017年第4期26-31,共6页
选取哈尔滨市近三年的雷达资料、闪电定位资料等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哈尔滨市主城区雷电预警指标,闪电的发生与雷达回波强度、顶高、速度场、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等特征以及闪电定位数据、大气电场变化、探空资料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判断是...
选取哈尔滨市近三年的雷达资料、闪电定位资料等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哈尔滨市主城区雷电预警指标,闪电的发生与雷达回波强度、顶高、速度场、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等特征以及闪电定位数据、大气电场变化、探空资料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判断是否有闪电的发生,特别的强雷暴天气,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多资料融合,通过参数指标总结,针对雷电的预报预警业务,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
ET
VIL
大气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61-2010年哈尔滨市霜冻的气候变化特征
被引量:
1
16
作者
覃雪
栾宝东
+1 位作者
张博
陈莉
《黑龙江气象》
2014年第3期1-3,共3页
通过对哈尔滨市1961-2010年初霜冻和终霜冻日期的气候特征分析,得出哈尔滨市初霜冻日期明显推迟,且推迟是一个突变现象,具体是从2002年开始;而终霜冻日期随气候变暖略有提前。初霜冻日期在不同年份分别存在准3 a和准30 a的振荡周期;终...
通过对哈尔滨市1961-2010年初霜冻和终霜冻日期的气候特征分析,得出哈尔滨市初霜冻日期明显推迟,且推迟是一个突变现象,具体是从2002年开始;而终霜冻日期随气候变暖略有提前。初霜冻日期在不同年份分别存在准3 a和准30 a的振荡周期;终霜冻则存在准5 a和10-15 a的振荡周期。此外,初霜冻出现极早年,我国东北地区位势高度偏低,气温偏低;而初霜冻极晚年,我国华北及东北地区位势高度场较常年偏高,气温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
霜冻
气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哈尔滨市一次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
1
17
作者
秦铜
张少锋
+1 位作者
孙宇明
闫迎霞
《黑龙江气象》
2017年第4期44-45,共2页
利用高空观测实况、地面实况及水汽、热力、动力相关物理量对哈尔滨2016年11月30日-12月1日的大到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此次降雪暖锋区持续时间以及位置是产生强降雪的关键。急流是大范围强降雪产生的必要条件,急流不仅提供了动力条件...
利用高空观测实况、地面实况及水汽、热力、动力相关物理量对哈尔滨2016年11月30日-12月1日的大到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此次降雪暖锋区持续时间以及位置是产生强降雪的关键。急流是大范围强降雪产生的必要条件,急流不仅提供了动力条件,与水汽源地联通后更成为重要的水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
暖锋生
高能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哈尔滨的四季与季节划分指标的探讨
被引量:
13
18
作者
郑红
王艳秋
苍蕴琦
《黑龙江气象》
2001年第3期32-33,共2页
详细叙述了哈尔滨四季的物候特征、农事活动、人们衣着变化等特点 ,并据此划分了哈尔滨的四季。提出用 30年月平均气温 T3 0 划分四季的指标 :5 0℃≤ T3 0 ≤ 19 9℃为春秋季 , T3 0 ≥ 2 0 0℃为夏季 , T3 0 <5
关键词
哈尔滨市
月平均气温
季节划分指标
物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哈尔滨秋季一次持续性重污染过程分析
被引量:
20
19
作者
李树岭
花丛
+4 位作者
赵玲
徐盛荣
景学义
张鑫
姜兵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9年第4期25-32,共8页
利用气象与环境监测数据,结合后向轨迹和秸秆焚烧火点监测资料,从环流形势、气象要素、污染源和污染传输特征等方面,对哈尔滨2017年10月18—20日持续性重污染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重污染过程连续48h为重度或严重污染,首要颗...
利用气象与环境监测数据,结合后向轨迹和秸秆焚烧火点监测资料,从环流形势、气象要素、污染源和污染传输特征等方面,对哈尔滨2017年10月18—20日持续性重污染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重污染过程连续48h为重度或严重污染,首要颗粒物为PM2.5,PM2.5平均浓度为438μg·m^-3,局地PM2.5浓度高达1487μg·m^-3。重污染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主要污染物呈双峰分布。在重污染过程中,高空环流平直,浅槽前暖平流占主导地位,地面为弱低压均压场控制。地面风速小,平均风速仅为1.5m·s^-1,风速≤1.5m·s^-1静小风频率为71%,风场辐合,有利于污染物积聚。在重污染发展的过程中,地面相对湿度(RH)增大有利于颗粒物吸湿增长和污染加剧;在重污染减弱的过程中,PM2.5浓度减少至每阶段谷值时间比RH减小至谷值时间滞后4—5h。在边界层内有逆温层顶高为200m左右、逆温强度>2.0℃·(100m)^-1的贴地逆温层,层结稳定,垂直扩散条件差。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秸秆焚烧,其次来源于取暖燃煤。静稳气象条件下本地污染物积累叠加远距离较高浓度的秸秆焚烧污染物输送导致哈尔滨这次重污染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污染
秸秆焚烧
气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哈尔滨春季一次罕见重度霾天气成因分析
20
作者
李树岭
赵玲
+4 位作者
花丛
张鑫
姜兵
徐盛荣
景学义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0年第6期39-45,共7页
利用气象、环境、卫星遥感监测等资料,从环流形势、气象要素、污染物和污染传输特征等方面对哈尔滨2018年4月4日夜间至5日白天罕见重度霾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重度霾天气首要污染物为PM2.5,污染最重时PM2.5浓度高达507μg/m^...
利用气象、环境、卫星遥感监测等资料,从环流形势、气象要素、污染物和污染传输特征等方面对哈尔滨2018年4月4日夜间至5日白天罕见重度霾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重度霾天气首要污染物为PM2.5,污染最重时PM2.5浓度高达507μg/m^(3),秸秆焚烧是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既有本地源又有外地源,利用HYSPLIT模型模拟出这次重度霾天气污染传输特征。重度霾时段,近地面风速小,为1.5 m/s左右,最小为0.1 m/s,风向呈弱气旋性辐合、湿度增大有利于形成霾。低层存在较强的贴地逆温,逆温层顶高度约为100 m,逆温强度约为1.5℃/100 m,不利于污染物在垂直方向上扩散。地面均压场和高空弱高压脊、暖锋锋区和暖平流为这次重度霾天气提供了有利的大气环流背景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
重度霾
成因
秸秆焚烧
气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79-2021年哈尔滨市降水量及环流特征分析
1
作者
姜兵
赵广娜
景学义
于凯旋
杜静
隋亚男
机构
哈尔滨市气象台
哈尔滨市
公共
气象
服务中心
哈尔滨市
生态与农业
气象
中心
出处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2期188-190,共3页
基金
基于气象雷达等多源资料的强对流(大风、龙卷)预报技术研究(GAC003)。
文摘
基于哈尔滨市站点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运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检验、Morlet小波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哈尔滨市年降雨量的变化特征和相应的环流形势特点。研究表明:哈尔滨市年降雨量呈递增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1.44 mm。1979-1988年呈上升趋势;1989-2020年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2020年以后又呈现增加趋势,但总体上变化趋势均不显著。降雨量存在10~15年、5~9年和2~4年的周期,其中,前3个主周期分别为15年、8年和33年。当乌拉尔山阻高、鄂海阻塞高压、东北冷涡均偏强、副高偏弱时,哈尔滨市降雨量偏多;反之,哈尔滨市降雨量偏少。850 hPa高度哈尔滨市有明显的偏南风异常,处于偏暖地区。
关键词
降雨量
M-K突变
小波分析
分类号
P426.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哈尔滨市着装厚度气象指数、晨练气象指数预报
被引量:
1
2
作者
董晶
曹彦
周传瑞
机构
哈尔滨市
专业
气象台
出处
《黑龙江气象》
2004年第4期36-37,共2页
文摘
根据环境温度、风力及湿度和人体热量散失的关系,建立适合哈尔滨市气候特点的理论公式,得到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着装厚度及服装款式。编制的软件可自动输出着装指数的等级、服装厚度和着装建议。
关键词
气象要素
服装厚度
晨练指数
分类号
P45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欧洲数值预报产品制作哈尔滨市七日天气预报
被引量:
4
3
作者
刘艳华
张少锋
张治
机构
黑龙江省
气象
服务中心
哈尔滨市气象台
出处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5-190,共6页
文摘
阐述了利用已有数值预报产品和NCEP历史资料通过相似方法制作哈尔滨市24~168h的七日天气预报(包括降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根据高空形势场、地面形势场和物理量场相同条件下,其天气现象一般相同的天气学原理,将高空预报形势场与历史形势场作形、值相似比较,筛选出关系较好的相似个例,导出相似个例的要素,以其作为预报日的要素预报参考,并结合T639降水量预报和日本降水数值预报作出降水的综合预报。
关键词
数值天气预报
最高/最低温度
预报场
相似度
Keywords
numerical weather forecast
the maximum/minimum temperature
forecast field
similarity
分类号
P4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哈尔滨市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被引量:
11
4
作者
景学义
刘宇飞
王永波
沈彦燕
张少锋
陶国辉
机构
哈尔滨市气象台
中国白城兵器试验中心
出处
《灾害学》
CSCD
2009年第1期54-57,共4页
基金
哈尔滨市科技攻关项目(2006AA9cs180)
文摘
简要介绍了哈尔滨市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核心技术及理论基础、重要应用价值及意义,并通过在一次强降水实例中的检验,证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在系统核心环节——积水仿真模型的建立中,该项目突破了传统规则网格的划分法,而是根据城市地形地貌特点独创了无结构不规则网格技术。此外,仿真模型中对排水工程设施进行了数字概化,首次实现了地面积水与管道水体模拟之间的结合;初步解决了哈尔滨特有的陆地泵排水模拟问题;将监测雨量信息和数值天气预报信息带入仿真模型,实现了气象学与水文学的结合。通过运行该系统,可以提高对积水预报的准确度。
关键词
暴雨内涝
仿真计算
模拟
概化
专题数据库
哈尔滨
Keywords
urban waterlogging
simulation computation
simulation
digitization
special database
Harbin
分类号
P333.2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哈尔滨市冬半年污染传输特征及潜在源区分析
被引量:
7
5
作者
李树岭
赵玲
花丛
隋亚男
张鑫
徐盛荣
景学义
机构
黑龙江省龙云
气象
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气象
院士工作站
哈尔滨市气象台
黑龙江省
气象台
国家
气象
中心
哈尔滨市
环境监测中心站
出处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1年第1期81-88,共8页
基金
黑龙江省气象院士工作站基金项目(YSMS201702)
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6AB4CS026)
黑龙江省科技计划省院科技合作项目(YS17C20)。
文摘
利用逐小时PM2.5实况资料、NCEP全球资料同化系统数据及Trajstat软件,分析了哈尔滨20142017年冬半年大气污染特征,模拟计算了逐6 h气团后向轨迹。此外,应用聚类分析法、潜在源区贡献法分析了气流轨迹特征,找出影响哈尔滨空气质量的潜在贡献源区,计算传输指数。结果表明:哈尔滨冬半年清洁天气和轻度污染天气占主导地位,重污染时次和重度污染轨迹仅分别占15.1%和15.9%,11月、12月和1月空气质量较其他月份偏差。影响哈尔滨冬半年空气质量的传输路径有4条,其中偏东路径和西南路径为主要污染路径,偏北路径和西北偏西路径为相对清洁路径。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是影响哈尔滨的主要污染物潜在贡献源区。哈尔滨冬半年逐6 h间隔的传输指数与PM2.5浓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当传输指数≥2.5时,80%时次的PM2.5浓度≥150μg/m3;当传输指数≤0.2时,只有1%时次的PM2.5≥150μg/m3。传输指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描述哈尔滨污染物浓度变化,解释污染成因。
关键词
污染物传输
后向轨迹
潜在源区贡献法
传输指数
Keywords
pollution transport
back trajectory
potential source contribution function
transport index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4年哈尔滨市中央台精细化指导预报检验报告
被引量:
2
6
作者
付洪泰
庞博
袁颖颖
机构
哈尔滨市气象台
黑龙江省
气象台
周口市
气象
局
出处
《黑龙江气象》
2015年第3期5-6,共2页
文摘
对中央气象台2014年1-9月下发的精细化温度指导预报产品,各市(地)上传的县级以上城市24 h晴雨预报、高温、低温TS评分相对中央气象台指导预报订正技巧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发现:总体上最高温度预报好于最低温度预报,中部偏西北地区好于其他部地区。预报最大误差出现在2-3月份的温度转折期间。预报质量最好的月份为7月。经过简单订正后,此精细预报可以作为哈尔滨市温度预报的主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
TS评分
指导预报订正
逐步回归
Keywords
TS rates
revised guidance forecast
Stepwise regression.
分类号
P45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次混合污染下的哈尔滨持续重污染天气过程分析
7
作者
徐盛荣
白玉兰
方丽娟
王国梁
孟焕生
于宗灵
李慧
付洪泰
机构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鹤岗市
气象
局
黑龙江省
气象台
中国
气象
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哈尔滨市气象台
出处
《中国环境监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40-48,共9页
基金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辽宁省农业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2019年联合开放基金课题(2019SYIAE14)
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项目(CMAYBY2017-022)
文摘
2018年12月9—13日,哈尔滨市出现持续重污染天气过程。此次持续重污染天气过程主要是在不利气象条件下,由本地排放、秸秆焚烧及二次污染叠加造成,是黑龙江省隆冬时节较少见的一次持续重污染过程。利用哈尔滨市区逐小时污染物监测数据、气溶胶激光雷达监测数据、气象观测数据及颗粒物重金属组分分析数据,运用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方法,对此次哈尔滨市区重污染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源解析结果显示:燃煤源占比在此次重污染过程中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秸秆焚烧加重了污染;随着污染过程的持续,二次无机源占比逐渐升高。按照污染源分阶段进行研究,9—10日夜间,受地面高压影响,大气垂直和水平扩散条件差,本地排放的污染物在边界层内积累,引发了污染天气,但污染天气的持续时间短、污染强度相对较低;11日,随着地面低压移入,风力维持在2~3 m/s,秸秆焚烧产生的污染物激增并向下游传输,全市出现了长达19 h的污染天气过程;12日夜间,云层加厚,微弱降水使得湿度加大,加之风力较小,导致13日凌晨到白天的二次污染加重。在冬季不利气象条件下,控制好地面污染物排放是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关键举措,对由地面污染物排放量激增造成的重污染过程加强防治成为政府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重污染过程
来源解析
污染特征
气象条件
二次污染
Keywords
heavy pollution process
source analysis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secondary pollution
分类号
X5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哈尔滨市大风天气分型及其在MICAPS系统上的自动化预报
被引量:
3
8
作者
于学泉
孟焕生
贾艳辉
机构
哈尔滨市气象台
出处
《黑龙江气象》
1999年第2期26-27,共2页
文摘
对哈尔滨市所属12个市(县)1960~1996年3~5月所有大风分析后发现:地面最大风速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沿江各县处在小兴安岭与张广才岭之间,多出现偏西大风;其它各县多处在山区,风向不易确定。经过概率统计后得出3种典型的大风类型。1700hPa强锋...
关键词
MICAPS系统
大风天气
哈尔滨市
自动化
预报指标
高空冷平流
正变压中心
分型
自动识别
强低压
分类号
P457.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小波方法分析哈尔滨市近百年的冷暖变化
被引量:
4
9
作者
姬菊枝
机构
哈尔滨市气象台
出处
《黑龙江气象》
2001年第1期17-19,共3页
文摘
利用墨西哥帽子波分析了哈尔滨市近百年的冷暖变化 ,揭示了年平均气温及四季的气候演变规律。
关键词
黑西哥帽子波
小波分析
哈尔滨市
气温变化
气候演变规律
Keywords
Mexico hat subwave
year and season
law of temperature changes
分类号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慢特征分析的哈尔滨市气温预测研究
10
作者
娄德君
潘昕浓
王冀
张雪梅
高振铎
机构
齐齐
哈尔
市
气象
局
北京市
气象
服务中心
北京市气候中心
哈尔滨市气象台
出处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2年第3期150-155,共6页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引导项目(LH2020D01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5604)
黑龙江省气象院士工作站项目(YSMS202003)共同资助。
文摘
慢特征分析方法(Slow Feature Analysis,SFA)是从已知的非平稳时间序列中提取缓变信息的有效方法。本文首先通过Logistic非平稳时间序列模型对SFA方法提取慢特征信息的能力进行了检验,然后以哈尔滨市为黑龙江省代表站,对月气温距平序列进行慢特征信号提取及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慢特征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取哈尔滨市气温距平序列中的慢特征信号。提取的慢特征信号能够反映原序列的变化趋势、极值等信息。拟合和预测试验表明,与平稳性模型相比,引入SFA信号后的气温预测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预测能力,改善预测效果。对近48个月独立样本预测也得到相同结论。
关键词
慢特征分析
非平稳时间序列
气温预测模型
Keywords
Slow feature analysis(SFA)
Non-stationary time series
Temperature prediction model
分类号
P468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哈尔滨重污染天气预报
11
作者
赵遴
张少锋
王敬杰
孟焕生
机构
依兰县
气象
局
哈尔滨市气象台
哈尔滨市
生态与农业
气象
中心
出处
《黑龙江气象》
2024年第3期27-30,共4页
文摘
利用2013-2017年的哈尔滨气象和环境实况资料,通过对14个可能与重污染相关的气象因子做相关分析,筛选出12月-3月边界层高度、地面风速、925 hPa风速、850 hPa风速、925 hPa与地面温差和850 hPa与地面温差等共6项与AQI相关度较大的气象因子;10-11月、4-7月的边界层高度、地面风向、地面风速、925 hPa风向、925 hPa风速、850 hPa风向、850 hPa风速、925 hPa与地面温差、850 hPa与地面温差等共9个与AQI相关度较大的气象因素。对筛选出的气象因子与AQI指数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对2018年1-3月及10-12月哈尔滨重污染天气进行了预报与检验。
关键词
气象因子
多元线性回归
重污染天气
分类号
X1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哈尔滨极寒天气特征和一次极寒天气成因分析
12
作者
曹蕾
张邵阳
王一达
张玥
机构
哈尔滨市气象台
呼兰区
气象
局
黑龙江省龙天防雷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黑龙江气象》
2024年第2期6-8,14,共4页
文摘
通过分析哈尔滨市1961-2023年日最低气温数据,筛选出日最低气温低于-40℃的极寒天气个例,总结哈尔滨市极寒天气征势。结果表明:(1)近63 a哈尔滨市极寒天气出现次数减少,且发生日数的年际变化显著;(2)极寒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极寒天气主要出现在20世纪60-70年代,且时间分布均匀,21世纪初极寒天气出现一次激增,且集中出现在2001年;空间分布上极寒天气主要出现在哈尔滨市北部和东南部区域。本文以2023年哈尔滨市一次持续时间长、强度大、极端性强的极寒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得出极寒天气的成因包括:乌拉尔山高脊强烈发展导致极涡分裂南下,深厚强大的东北冷涡系统受东部阻塞高压的阻挡,长时间影响哈尔滨市造成强降温出现,且夜间风力小、辐射降温增强,共同影响造成极寒天气。
关键词
极寒天气
东北冷涡
冷平流
Keywords
Extreme cold weather
Northeast cold vortex
Cold advection
分类号
P468.02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哈尔滨市初春一次雨夹雪天气过程的分析
被引量:
2
13
作者
刘秀云
贾艳辉
韩基良
张帆
机构
哈尔滨市
专业
气象台
出处
《黑龙江气象》
2004年第2期14-16,共3页
文摘
对哈 尔 滨市 初春 季 节雨 夹雪 天 气的 成因 、环 流 形势 及相 关 物理 量作 了 一定 的分 析 ,提 出在 日常预报 工作 中 应用 数值 预 报产 品 提高 预报 降水 确 率的 重 要性 。
关键词
雨夹雪
物理量
数值产品
分类号
P458.12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哈尔滨市降水和气温的分布预报方案
被引量:
1
14
作者
姬菊枝
李天尚
机构
哈尔滨市气象台
出处
《黑龙江气象》
1998年第4期2-4,8,共4页
文摘
按“前期环流状态决定后期环流状态”的思想,用逐站预报、场展开、分片预报方法,设计了哈尔滨市月、季气温降水的3个预报方案。
关键词
降水
气温
预报
分类号
P457.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哈尔滨市雷电预警指标分析
被引量:
1
15
作者
张鑫
吕海
李树岭
机构
哈尔滨市
防灾减灾
气象
服务中心
贵阳市白云区
气象
局
哈尔滨市气象台
出处
《气象灾害防御》
2017年第4期26-31,共6页
文摘
选取哈尔滨市近三年的雷达资料、闪电定位资料等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哈尔滨市主城区雷电预警指标,闪电的发生与雷达回波强度、顶高、速度场、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等特征以及闪电定位数据、大气电场变化、探空资料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判断是否有闪电的发生,特别的强雷暴天气,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多资料融合,通过参数指标总结,针对雷电的预报预警业务,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闪电
ET
VIL
大气电场
分类号
P457.9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61-2010年哈尔滨市霜冻的气候变化特征
被引量:
1
16
作者
覃雪
栾宝东
张博
陈莉
机构
哈尔滨市气象台
依兰县
气象
局
中央
气象台
出处
《黑龙江气象》
2014年第3期1-3,共3页
文摘
通过对哈尔滨市1961-2010年初霜冻和终霜冻日期的气候特征分析,得出哈尔滨市初霜冻日期明显推迟,且推迟是一个突变现象,具体是从2002年开始;而终霜冻日期随气候变暖略有提前。初霜冻日期在不同年份分别存在准3 a和准30 a的振荡周期;终霜冻则存在准5 a和10-15 a的振荡周期。此外,初霜冻出现极早年,我国东北地区位势高度偏低,气温偏低;而初霜冻极晚年,我国华北及东北地区位势高度场较常年偏高,气温偏高。
关键词
哈尔滨
霜冻
气候特征
Keywords
Harbin
frosts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P423.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哈尔滨市一次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
1
17
作者
秦铜
张少锋
孙宇明
闫迎霞
机构
安达市
气象
局
哈尔滨市气象台
通河县
气象
局
出处
《黑龙江气象》
2017年第4期44-45,共2页
文摘
利用高空观测实况、地面实况及水汽、热力、动力相关物理量对哈尔滨2016年11月30日-12月1日的大到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此次降雪暖锋区持续时间以及位置是产生强降雪的关键。急流是大范围强降雪产生的必要条件,急流不仅提供了动力条件,与水汽源地联通后更成为重要的水汽条件。
关键词
暴雪
暖锋生
高能舌
分类号
P458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哈尔滨的四季与季节划分指标的探讨
被引量:
13
18
作者
郑红
王艳秋
苍蕴琦
机构
黑龙江省
气象
中心
哈尔滨市气象台
出处
《黑龙江气象》
2001年第3期32-33,共2页
文摘
详细叙述了哈尔滨四季的物候特征、农事活动、人们衣着变化等特点 ,并据此划分了哈尔滨的四季。提出用 30年月平均气温 T3 0 划分四季的指标 :5 0℃≤ T3 0 ≤ 19 9℃为春秋季 , T3 0 ≥ 2 0 0℃为夏季 , T3 0 <5
关键词
哈尔滨市
月平均气温
季节划分指标
物候特征
分类号
P46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哈尔滨秋季一次持续性重污染过程分析
被引量:
20
19
作者
李树岭
花丛
赵玲
徐盛荣
景学义
张鑫
姜兵
机构
黑龙江省龙云
气象
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气象
院士工作站
哈尔滨市气象台
国家
气象
中心
黑龙江省
气象台
哈尔滨市
环境监测中心站
出处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9年第4期25-32,共8页
基金
黑龙江省气象院士工作站基金项目(YSMS201702)
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6AB4CS026)
黑龙江省科技计划省院科技合作项目(YS17C20)和共同资助
文摘
利用气象与环境监测数据,结合后向轨迹和秸秆焚烧火点监测资料,从环流形势、气象要素、污染源和污染传输特征等方面,对哈尔滨2017年10月18—20日持续性重污染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重污染过程连续48h为重度或严重污染,首要颗粒物为PM2.5,PM2.5平均浓度为438μg·m^-3,局地PM2.5浓度高达1487μg·m^-3。重污染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主要污染物呈双峰分布。在重污染过程中,高空环流平直,浅槽前暖平流占主导地位,地面为弱低压均压场控制。地面风速小,平均风速仅为1.5m·s^-1,风速≤1.5m·s^-1静小风频率为71%,风场辐合,有利于污染物积聚。在重污染发展的过程中,地面相对湿度(RH)增大有利于颗粒物吸湿增长和污染加剧;在重污染减弱的过程中,PM2.5浓度减少至每阶段谷值时间比RH减小至谷值时间滞后4—5h。在边界层内有逆温层顶高为200m左右、逆温强度>2.0℃·(100m)^-1的贴地逆温层,层结稳定,垂直扩散条件差。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秸秆焚烧,其次来源于取暖燃煤。静稳气象条件下本地污染物积累叠加远距离较高浓度的秸秆焚烧污染物输送导致哈尔滨这次重污染过程。
关键词
重污染
秸秆焚烧
气象条件
Keywords
Heavy pollution
Straw burning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哈尔滨春季一次罕见重度霾天气成因分析
20
作者
李树岭
赵玲
花丛
张鑫
姜兵
徐盛荣
景学义
机构
哈尔滨市气象台
黑龙江省
气象台
国家
气象
中心
哈尔滨市
环境监测中心站
出处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0年第6期39-45,共7页
基金
黑龙江省科技计划省院科技合作项目(YS17C20)
黑龙江省气象院士工作站基金项目(YSMS201702)
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6AB4CS026)。
文摘
利用气象、环境、卫星遥感监测等资料,从环流形势、气象要素、污染物和污染传输特征等方面对哈尔滨2018年4月4日夜间至5日白天罕见重度霾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重度霾天气首要污染物为PM2.5,污染最重时PM2.5浓度高达507μg/m^(3),秸秆焚烧是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既有本地源又有外地源,利用HYSPLIT模型模拟出这次重度霾天气污染传输特征。重度霾时段,近地面风速小,为1.5 m/s左右,最小为0.1 m/s,风向呈弱气旋性辐合、湿度增大有利于形成霾。低层存在较强的贴地逆温,逆温层顶高度约为100 m,逆温强度约为1.5℃/100 m,不利于污染物在垂直方向上扩散。地面均压场和高空弱高压脊、暖锋锋区和暖平流为这次重度霾天气提供了有利的大气环流背景条件。
关键词
春季
重度霾
成因
秸秆焚烧
气象条件
Keywords
spring
heavy haze
cause
straw burning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
分类号
X1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979-2021年哈尔滨市降水量及环流特征分析
姜兵
赵广娜
景学义
于凯旋
杜静
隋亚男
《农业灾害研究》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哈尔滨市着装厚度气象指数、晨练气象指数预报
董晶
曹彦
周传瑞
《黑龙江气象》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利用欧洲数值预报产品制作哈尔滨市七日天气预报
刘艳华
张少锋
张治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哈尔滨市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景学义
刘宇飞
王永波
沈彦燕
张少锋
陶国辉
《灾害学》
CSCD
200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哈尔滨市冬半年污染传输特征及潜在源区分析
李树岭
赵玲
花丛
隋亚男
张鑫
徐盛荣
景学义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2014年哈尔滨市中央台精细化指导预报检验报告
付洪泰
庞博
袁颖颖
《黑龙江气象》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一次混合污染下的哈尔滨持续重污染天气过程分析
徐盛荣
白玉兰
方丽娟
王国梁
孟焕生
于宗灵
李慧
付洪泰
《中国环境监测》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哈尔滨市大风天气分型及其在MICAPS系统上的自动化预报
于学泉
孟焕生
贾艳辉
《黑龙江气象》
199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用小波方法分析哈尔滨市近百年的冷暖变化
姬菊枝
《黑龙江气象》
200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基于慢特征分析的哈尔滨市气温预测研究
娄德君
潘昕浓
王冀
张雪梅
高振铎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哈尔滨重污染天气预报
赵遴
张少锋
王敬杰
孟焕生
《黑龙江气象》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哈尔滨极寒天气特征和一次极寒天气成因分析
曹蕾
张邵阳
王一达
张玥
《黑龙江气象》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哈尔滨市初春一次雨夹雪天气过程的分析
刘秀云
贾艳辉
韩基良
张帆
《黑龙江气象》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哈尔滨市降水和气温的分布预报方案
姬菊枝
李天尚
《黑龙江气象》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哈尔滨市雷电预警指标分析
张鑫
吕海
李树岭
《气象灾害防御》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1961-2010年哈尔滨市霜冻的气候变化特征
覃雪
栾宝东
张博
陈莉
《黑龙江气象》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哈尔滨市一次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秦铜
张少锋
孙宇明
闫迎霞
《黑龙江气象》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哈尔滨的四季与季节划分指标的探讨
郑红
王艳秋
苍蕴琦
《黑龙江气象》
200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哈尔滨秋季一次持续性重污染过程分析
李树岭
花丛
赵玲
徐盛荣
景学义
张鑫
姜兵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9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哈尔滨春季一次罕见重度霾天气成因分析
李树岭
赵玲
花丛
张鑫
姜兵
徐盛荣
景学义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4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