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例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
作者 蒋萍 徐明芬 +2 位作者 姜乃光 朱安超 黄英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465-468,共4页
目的: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part sarcoma,ASP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4例ASP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患者3例为男性,年龄分别为30,25,2... 目的: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part sarcoma,ASP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4例ASP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患者3例为男性,年龄分别为30,25,27岁;1例为女性,34岁。发病部位4例均位于下肢深部软组织内。镜下肿瘤细胞排列成腺泡状或实性,细胞巢间可见窦状血管分隔,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胞质内可见棒状结晶体。免疫组化:4例均TFE3阳性,3例MyoD1胞质阳性。1例患者随访15年后复发伴肺转移死亡,3例患者随访6个月无瘤存活。结论:ASP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青少年多见,结合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可做出正确诊断。鉴别诊断需除外腺泡状横纹肌肉瘤等血窦丰富的肿瘤,TFE3是该肿瘤的特异性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黏膜活检少见病变1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玉艳 董丽 +2 位作者 单景军 蒋萍 黄英 《胃肠病学》 2019年第2期103-106,共4页
背景:一些胃部少见病变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患者常因漏诊或误诊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目的:探讨一些胃部少见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标志物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从哈尔滨市第一医院2017年的胃镜活检标本中筛选出病理... 背景:一些胃部少见病变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患者常因漏诊或误诊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目的:探讨一些胃部少见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标志物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从哈尔滨市第一医院2017年的胃镜活检标本中筛选出病理证实的少见、易误诊病变12例,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染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病例包括胃原发性鳞状细胞癌1例,转移性癌8例(乳腺来源2例,肾脏来源3例,肺来源2例,肝脏来源1例),胃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2例,胃巨细胞病毒(CMV)感染1例,各病例均有其独特的组织形态学表现和较特异的免疫组化标志物。结论:胃镜活检取材有限,熟悉一些少见病变的组织形态学特点和免疫组化标志物,可避免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见病 活组织检查 肿瘤转移 巨细胞病毒感染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韩丽姝 黄英 +2 位作者 陈英准 付红 薛玉华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80-183,i0005,共5页
目的探讨肺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8例肺母细胞瘤,复习患者病例档案并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观察和随访.结果8例肺母细胞瘤患者年龄为5~63岁,平均41.6岁;肿瘤主要位于左肺或右肺的上叶,临床分期以T(2~3)、N(2... 目的探讨肺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8例肺母细胞瘤,复习患者病例档案并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观察和随访.结果8例肺母细胞瘤患者年龄为5~63岁,平均41.6岁;肿瘤主要位于左肺或右肺的上叶,临床分期以T(2~3)、N(2~3)、M(0)为主;术后平均生存11个月.组织学及免疫组化观察:双相性肺母细胞瘤6例,胚胎性腺管样结构显示AE1/AE3(+),幼稚的梭形细胞呈vimentin(+),软骨分化区S-100(+);上皮性肺母细胞瘤1例,桑葚体为特征性结构,免疫组化显示NSE和AE1均(+),桑葚体可能是肺母细胞瘤中具有向腺、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始基成分;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是由恶性胚胎性间叶成分构成,伴有陷入的非肿瘤性上皮,此上皮表达肺表面蛋白-B.AE3、CgA、Syn、desmin、actin、CD34、TTF-1在各型肺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均(-).结论肺母细胞瘤是肺原发性恶性度极高的肿瘤,诊断上应与肺的癌肉瘤、原发性肺腺癌、肺转移性子宫内膜腺癌及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母细胞瘤 免疫组化 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0阳性的乳腺浸润性癌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蒋萍 钟定荣 梁智勇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93-697,共5页
目的分析CD10阳性的乳腺浸润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观察和分析21例CD10阳性的乳腺浸润性癌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点,选用ER、PR、p53、Ki-67、CerbB-2、CD10、CK5/6、P63、E.cadherin、SMA和EGFR等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结... 目的分析CD10阳性的乳腺浸润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观察和分析21例CD10阳性的乳腺浸润性癌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点,选用ER、PR、p53、Ki-67、CerbB-2、CD10、CK5/6、P63、E.cadherin、SMA和EGFR等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21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0岁。病理诊断19例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例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浸润性乳头状癌,1例为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肿瘤直径0.5-7cm(平均2.5cm);其中〉5cm者1例。组织学分级20例为3级,1例为2级;5例肿瘤呈推挤性边缘,14例肿瘤呈浸润性边缘,2例呈部分推挤合并部分浸润性边缘;10例间质存在明显淋巴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反应;12例有瘤巨细胞;10例见弥漫或片状坏死。5例腋窝淋巴结转移;5例有脉管内瘤栓。所有病例的浸润性癌组织均CD10呈不同程度(+),E.Cadherin弥漫强(+),SMA(+);4例ER(+);2例PR(+);8例c-erbB2(+);17例P53(+);Ki-67阳性率为56.9%;7例CK5/6(+),2例P63(+),10例EGFR(+)。结论CD10阳性的乳腺浸润性癌多发生于中年女性,多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3级常见,易见坏死及瘤巨细胞,高表达Ki-67指数及p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底细胞 病理诊断 免疫组化 CD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片法在术中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5
作者 黄莺 陈晓江 +2 位作者 姜乃光 杨桂芝 王福民 《哈尔滨医药》 1997年第3期23-24,共2页
术中病理诊断,常规是通过冰冻切片来完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压片法既快又准确,而且操作简单。随机抽取102例术中送检组织进行压片诊断,结果与冰冻诊断一致者86例(84.31%),不一致者13例(12.75),3例组织退变。本文着重分析压片诊断... 术中病理诊断,常规是通过冰冻切片来完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压片法既快又准确,而且操作简单。随机抽取102例术中送检组织进行压片诊断,结果与冰冻诊断一致者86例(84.31%),不一致者13例(12.75),3例组织退变。本文着重分析压片诊断中可疑、假阴性及假阳性病例及其原因。结果认为压片诊断与冰冻切片诊断相结合,可提高冰冻诊断准确率。不断积累经验,其准确率可逐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病理诊断 冰冻切片 压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Ki-67细胞学双染在子宫颈癌筛查中应用价值 被引量:23
6
作者 刘玉艳 沈久洋 +2 位作者 朱安超 秦丹婷 黄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p16/Ki-67细胞学双染检测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检查结果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和低级别鳞状上... 目的探讨p16/Ki-67细胞学双染检测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检查结果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和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的患者295例,行p16/Ki-67细胞学双染检测、阴道镜检查、定位活检病理检查,比较p16/Ki-67细胞学双染与病理活检的符合率,并检测其在两组病例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在ASC-US和LSIL两组中,p16/Ki-67细胞学双染的阳性率分别为37.42%和36.36%;病理活检诊断子宫颈上皮内病变2/3(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2/3,CIN2/3)阳性率分别为25.77%和25.76%,两者具有较高的符合率。ASC-US组中,p16/Ki-67诊断CIN2/3病例的敏感性83.33%,特异性78.51%;LSIL组中,p16/Ki-67诊断CIN2/3病例的敏感性85.30%,特异性80.61%。结论 p16/Ki-67细胞学双染可提高TCT的敏感性和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检测的特异性;p16/Ki-67细胞学双染检测有效分流TCT中宫颈高级别病变,提高子宫颈癌筛查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Ki-67 细胞学双染 液基细胞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膜腔积液中Napsin A和Pax-8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玉艳 姜乃光 +2 位作者 赵青亮 朱安超 黄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2-454,共3页
目的探讨天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 A)和Pax-8在浆膜腔积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81例浆膜腔积液中Napsin A和Pax-8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Napsin A在胸水中的阳性率为81.5%,主... 目的探讨天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 A)和Pax-8在浆膜腔积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81例浆膜腔积液中Napsin A和Pax-8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Napsin A在胸水中的阳性率为81.5%,主要见于肺腺癌,对原发性肺腺癌敏感性为90.9%,特异性为91.7%;Pax-8在Müllerian管源性肿瘤腹水中的阳性率为76.5%,对卵巢浆液性癌及子宫内膜样癌的敏感性为90.9%,特异性为100%。结论脱落细胞沉渣包埋免疫组化对浆膜腔积液中恶性肿瘤细胞来源的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Napsin A和Pax-8对肺源性及Müllerian管源性肿瘤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可作为肺及Müllerian管源性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有用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膜腔积液 沉渣包埋 NAPSIN A Pax-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对甄选乳腺恶性肿瘤微钙化的应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徐明芬 林淑芝 +1 位作者 蒋萍 郝轶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第5期51-53,59,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对于乳腺恶性肿瘤微钙化的检出能力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5年12月女性乳腺恶性肿瘤患者200例,其中乳腺肿块微钙化297个,所有患者均经过钼靶X线、常规超声、超声"萤火... 目的探讨乳腺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对于乳腺恶性肿瘤微钙化的检出能力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5年12月女性乳腺恶性肿瘤患者200例,其中乳腺肿块微钙化297个,所有患者均经过钼靶X线、常规超声、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进行诊断。本研究以钼靶X线为参照,对比普通超声、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以及二者联合对乳腺恶性肿瘤微钙化的检出能力,探讨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在诊断乳腺恶性肿瘤微钙化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以钼靶X线为参照,在灵敏度方面,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联合"萤火虫"成像技术在灵敏度方面,显著高于单一使用常规超声检查或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线显示的各种不同形态的微钙化,在超声"萤火虫"成像中均呈点状强回声;钼靶X线显示簇状分布的钙化灶,在超声"萤火虫"成像中表现为簇状分布;散在分布者超声"萤火虫"成像亦表现为散在分布。结论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能提高乳腺恶性肿瘤微钙化的检出概率,并且能很好的显示微钙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显示微钙化的分布特征具有较为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恶性肿瘤 常规超声 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 乳腺肿块微钙化 钼靶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Ki-67双染和高危型HPV检测在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玉艳 单景军 +2 位作者 董丽 吴有添 黄英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7年第4期278-280,287,共4页
目的探讨p16/Ki-67细胞学双染和高危型HPV(HR-HPV)检测在宫颈高级别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ASCUS和LSIL患者295例,行HR-HPV检测、p16/Ki-67细胞学双染、阴道镜下活检,比较p16/Ki-67双染与HPV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ASCUS和LSIL中,p1... 目的探讨p16/Ki-67细胞学双染和高危型HPV(HR-HPV)检测在宫颈高级别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ASCUS和LSIL患者295例,行HR-HPV检测、p16/Ki-67细胞学双染、阴道镜下活检,比较p16/Ki-67双染与HPV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ASCUS和LSIL中,p16/Ki-67双染阳性率分别为37.4%和36.4%;病理活检诊断CIN 2/3的阳性率均为25.8%。p16/Ki-67分流CIN 2/3病例的敏感性84.2%,特异性79.5%,HPV分流CIN 2/3病例的敏感性90.8%,特异性64.8%。结论p16/Ki-67细胞学双染与HPV检测相比敏感性相仿,特异性明显提高。p16/Ki-67双染与病理学活检有较高的符合率,提高了宫颈癌筛查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Ki-67细胞学双染 HR-HPV检测 宫颈癌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7类细胞因子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表达 被引量:11
10
作者 何英 李春明 +1 位作者 单景军 蒋萍 《中国临床医学》 2010年第4期501-503,共3页
目的:以Th17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白介素-17(IL-17)为研究对象,检测IL-17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指数的相关性,探讨Th17细胞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方法对比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变部位结肠黏膜和对照... 目的:以Th17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白介素-17(IL-17)为研究对象,检测IL-17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指数的相关性,探讨Th17细胞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方法对比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变部位结肠黏膜和对照组结肠黏膜IL-17表达,并将其与疾病活动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对照组血清IL-17蛋白表达。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对照组血清IL-17表达无差异(P>0.0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对照组结肠黏膜IL-17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轻度与中度UC患者相比IL-17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中度与重度UC患者相比IL-17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IL-17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黏膜中高表达,并与疾病活动指数呈正相关,局部阻断Th17细胞的分泌可能成为治疗UC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TH17细胞 白细胞介素17疾病活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转移性肺腺癌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玉艳 齐兴四 +2 位作者 马永权 孙博 黄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2-204,共3页
目的探讨睾丸转移性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睾丸转移性肺腺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低倍镜下见肿瘤细胞弥漫浸润于睾丸间质,大部分为腺样,局部呈乳头样或单细胞浸润,未见明显的促结缔组... 目的探讨睾丸转移性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睾丸转移性肺腺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低倍镜下见肿瘤细胞弥漫浸润于睾丸间质,大部分为腺样,局部呈乳头样或单细胞浸润,未见明显的促结缔组织增生反应;曲细精管减少、萎缩,玻璃样变。高倍镜下见肿瘤细胞呈上皮样,不规则形,胞质丰富,肿瘤细胞异型性大,核分裂象多见。免疫表型:瘤细胞CK7、CK8/18、Napsin A、BerEP4和EMA均呈强阳性,TTF1呈弱阳性,其余均为阴性。结论当睾丸出现肿块时,应考虑转移性肿瘤的可能,结合临床病史并根据病理形态特点及免疫表型分析其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继发性睾丸肿瘤 隐睾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囊Paget’s病伴大汗腺癌2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2
作者 蒋萍 李景和 +2 位作者 姜乃光 黄英 马洋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目的:探讨阴囊Paget’s病伴大汗腺癌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至2010年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收治的阴囊Paget’s病伴大汗腺癌患者2例,对其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复习文献。结果:2例Paget’s病变均为老年男性... 目的:探讨阴囊Paget’s病伴大汗腺癌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至2010年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收治的阴囊Paget’s病伴大汗腺癌患者2例,对其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复习文献。结果:2例Paget’s病变均为老年男性。肉眼皮损呈湿疹样改变。光镜下表皮内可见数目不等的Paget细胞呈单个散在、巢状或条索状分布,真皮深层均见大汗腺癌组织。2例肿瘤细胞均表达CK7,GCDFP-15,EMA,CerbB-2;不表达CK20,HMB45和S100。结论:阴囊Paget’s病为阴囊皮下大汗腺癌侵犯表皮所致,阴囊Paget’s病有特殊的临床及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有助于探讨阴囊Paget’s病的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囊肿瘤 Paget’s病 免疫组织化学 大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Ki-67和CD31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乃光 陈晓江 +2 位作者 黄莺 单景军 蒋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23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Ki-67和CD3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分化程度、生物学行为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Ki-67和CD31在胃癌中的表达。结果Ki-67在高、中、低度分化胃癌中表达率依次为43%、63%、86%,CD31的表达率依次为57%、75%、100%。Ki-67和CD3... 目的探讨Ki-67和CD3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分化程度、生物学行为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Ki-67和CD31在胃癌中的表达。结果Ki-67在高、中、低度分化胃癌中表达率依次为43%、63%、86%,CD31的表达率依次为57%、75%、100%。Ki-67和CD31随胃癌分化程度的降低其表达率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对胃癌Ki-67和CD31检测有助于对其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判断,对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KI-67 CD31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亚低温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营养因子-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宗敏 李莉 +1 位作者 陈立君 赵瑞波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6-9,F0003,共5页
目的:观察病变侧缺血至再灌期亚低温(32—33℃)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体积和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NT-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缺血组和亚低温... 目的:观察病变侧缺血至再灌期亚低温(32—33℃)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体积和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NT-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缺血组和亚低温缺血组,缺血30min后应用负反馈控温半导体制冷块对大鼠病变侧给予亚低温治疗并持续至再灌期。处死大鼠前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氯化三苯四氮唑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观察脑梗死体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T-3表达,末端脱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技术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同常温缺血组相比,亚低温缺血组梗死体积明显减少,NT-3阳性细胞数量增加,凋亡的神经细胞明显减少(均P〈0.05)。神经功能缺陷评分亚低温缺血组明显低于相应时间点常温缺血组(P〈0.05或P〈0.01)。结论:病变侧亚低温可通过增加脑缺血后NT-3的表达水平.抑制细胞凋亡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亚低温 神经营养因子-3 脑梗死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组织学分型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立峰 戚基萍 +2 位作者 顾云鹤 朱宏 韩丽姝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71-172,共2页
目的 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组织学分型及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S P法对 42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作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42例肿瘤可分为经典型、纤维肉瘤变型、粘液型和色素型。各亚型中CD34均阳性表... 目的 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组织学分型及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S P法对 42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作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42例肿瘤可分为经典型、纤维肉瘤变型、粘液型和色素型。各亚型中CD34均阳性表达 ;Vimentin表达较弱 ,有时不稳定 ;nm2 3、Ki 6 7、p5 3在各亚型间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典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 ,纤维肉瘤变型的恶性度较高 ,粘液型和色素型的恶性度与其它两型的差异有待于进一步观察。CD34稳定阳性表达对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分型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断层显像技术观察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盆底结构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明芬 林淑芝 蒋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1期53-54,共2页
目的以超声断层显像技术观察盆腔器官脱垂(pelvicorganprolapse,POP)与肛提肌-尿道间隙(Anal levator-urethra gap,LUG)的关系,总结其肛提肌形态学特征。方法以2012年10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的80例POP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另80... 目的以超声断层显像技术观察盆腔器官脱垂(pelvicorganprolapse,POP)与肛提肌-尿道间隙(Anal levator-urethra gap,LUG)的关系,总结其肛提肌形态学特征。方法以2012年10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的80例POP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另80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分别于静息期及张力状态下获取盆腔的三维容积影像数据,将其导入Qlab得到三层轴位图像,测量LUG值。结果无论是静息期还是张力期,观察组受试者的左、右侧LUG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张力期的LUG显著高于静息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张力期LUG与静息期相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静息状态下,POP组存在耻骨直肠肌双侧撕裂损伤者32例,单侧撕裂损伤者29例;患者耻骨直肠肌结合处与耻骨下支相离且不连续,而位于耻骨直肠肌襻内的器官向外侧膨出,间距扩大且结构松散。张力状态下断裂程度更严重,其内包绕的器官向外膨出的部分更多,结构更松散;而对照组在两种状态下的耻骨直肠肌均呈较好的对称性,无膨出现象。结论 POP患者的肛提肌功能出现障碍,三维断层超声可直观、准确地显示出耻骨直肠肌的形态,为诊断POP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肛提肌 三维超声 静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对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颜炳柱 王晓韧 +3 位作者 许磊 朱安超 杨宝山 刘冰熔 《肝脏》 2015年第8期602-605,共4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对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ALF)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保护组,每组10只。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脂多糖/D-氨基半乳糖(LPS/D-GalN)构建小鼠ALF的动物模型,CORM-2于造模...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对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ALF)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保护组,每组10只。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脂多糖/D-氨基半乳糖(LPS/D-GalN)构建小鼠ALF的动物模型,CORM-2于造模前30 min行尾静脉注射,造模后6 h分别留取血清、肝组织标本。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ALT、AST水平,HE观察肝脏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和IL-6的水平,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中TNF-α和IL-6 mRNA的表达。结果保护组小鼠血清ALT[(1274.60±157.24)U/L比(3499.00±136.19)U/L]和AST[(1151.50±244.58)U/L比(4079.50±481.11)U/L]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均t1=33.81,t2=17.16,P<0.05);与模型组比较,保护组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肝细胞坏死程度明显减轻[(0.14±0.05)比(0.37±0.05),t=10.29,P<0.05];保护组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中TNF-α[(139.60±28.39)pg/mL比(447.34±128.17)pg/mL、(0.31±0.03)比(0.69±0.05)]和IL-6[(215.21±85.16)pg/mL比(1461.58±244.90)pg/mL、(0.33±0.03)比(0.72±0.05)]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均t1=7.41,t2=20.61,t3=15.20,t4=21.15,P<0.05)。结论 CORM-2能够抑制小鼠ALF时的炎性反应,减轻肝脏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 炎症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内窥镜小活检组织的快速石蜡包埋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秋霞 韩丽姝 +2 位作者 张鑫 张萱 宋铁军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97-97,共1页
一种内窥镜小活检组织的快速石蜡包埋方法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病理科李秋霞韩丽姝保健科张鑫组胚教研室张萱宋铁军随着医学的发展,送检的标本越来越小,除手术切除的标本外,大量是各种内窥镜、粗针穿刺和细针吸取的活检组织,大活检标本... 一种内窥镜小活检组织的快速石蜡包埋方法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病理科李秋霞韩丽姝保健科张鑫组胚教研室张萱宋铁军随着医学的发展,送检的标本越来越小,除手术切除的标本外,大量是各种内窥镜、粗针穿刺和细针吸取的活检组织,大活检标本的快速诊断可以依靠冰冻切片机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检 石蜡包埋 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位胶质瘤2例报告 被引量:2
19
作者 丛晶 滕松如 +3 位作者 姜乃光 陈晓江 黄莺 尹中册 《哈尔滨医药》 1992年第1期43-44,共2页
异位胶质瘤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异位神经组织的良性肿瘤。自Reid(1852)和Berger(1890)相继报道至今,国内外文献报告已有百余例。国内报告仅有10例。本文报告2例,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1,男性,新生儿。生后即发现前额有一赘... 异位胶质瘤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异位神经组织的良性肿瘤。自Reid(1852)和Berger(1890)相继报道至今,国内外文献报告已有百余例。国内报告仅有10例。本文报告2例,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1,男性,新生儿。生后即发现前额有一赘生物。肉眼所见:呈蚕豆状,体积1.7×1.4×0.9cm,表面覆有皮肤,根部可见0.2cm之蒂,质软,红褐色。镜检:肿物由胶质细胞和神经胶质纤维构成,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清楚,但无包膜。有的部位可以看到不规则的腔隙,其周围的细胞呈栅栏状排列,似室管膜细胞。有的胶质细胞胞浆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胶质瘤 神经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和丹参的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张萱 韩丽姝 +4 位作者 徐晋 齐玲 张宝东 葛春芳 刘强 《解剖科学进展》 CAS 1996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用组化和电镜方法观察大鼠肾脏缺血及缺血再灌注后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KP)活性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同时观察丹参对这种异常改变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再灌注后AKP活性明显降低,超微结构损害最... 用组化和电镜方法观察大鼠肾脏缺血及缺血再灌注后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KP)活性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同时观察丹参对这种异常改变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再灌注后AKP活性明显降低,超微结构损害最重,丹参对这种异常改变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丹参 AKP 酶组织化学 线粒体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