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蒙学名著精读》课程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雷 《汉字文化》 2017年第18期47-50,共4页
本文阐释了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蒙学名著精读》课程的必要性,指出了其在幼专院校顺应当前社会文化发展、开展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以及提升学生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在教学实践中的具... 本文阐释了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蒙学名著精读》课程的必要性,指出了其在幼专院校顺应当前社会文化发展、开展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以及提升学生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提出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设 蒙学名著课程 思考与实践
原文传递
基于读书会的高校“读整本书”实践探索
2
作者 满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3期149-152,共4页
从古代的“四书五经”到近现代叶圣陶的“读整本书”思想,整本书阅读思想一直是我国语文教育值得继承的优良传统。该文认为,在高校以读书会的方式开展“读整本书”实践活动,通过启发式、对话互动式的交流探讨,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古代的“四书五经”到近现代叶圣陶的“读整本书”思想,整本书阅读思想一直是我国语文教育值得继承的优良传统。该文认为,在高校以读书会的方式开展“读整本书”实践活动,通过启发式、对话互动式的交流探讨,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审美情趣和跨学科视野,将思考由文本延伸至人生和社会,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 高校读书会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古琴在普通话声调教学中的应用
3
作者 宋瑞荣 《汉字文化》 2022年第14期113-115,共3页
汉语普通话的声调是一种不显“象”的声音变化。学生在学习声调时,尽管能用手势模拟声调的高低升降,但仍然无法在心理层面感知四声的音高变化。笔者根据自身多年习琴经验,尝试用一弦多音的古琴模拟汉语普通话四声的音高变化,通过古琴的... 汉语普通话的声调是一种不显“象”的声音变化。学生在学习声调时,尽管能用手势模拟声调的高低升降,但仍然无法在心理层面感知四声的音高变化。笔者根据自身多年习琴经验,尝试用一弦多音的古琴模拟汉语普通话四声的音高变化,通过古琴的按音、滑音手势变化,可以更具体地帮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层面上感受四声的音高变化,从而能够更精准地发出四声。本文以黑龙江地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从探讨用古琴辅助声调教学的可行性入手,深入研究用古琴辅助声调教学的操作方法和正音训练,开辟中国传统乐器——古琴进入普通话课堂的新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琴 声调 普通话 正音训练
原文传递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探索——以苏轼诗词教学为例
4
作者 满蛟 《汉字文化》 2023年第4期37-39,共3页
如何实现育人价值和思政功能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将从爱国思想的有效融入、为民情怀的深入挖掘、超然态度的品析感悟三个方面挖掘苏轼诗词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元素,试图通过课程内容的优化整合等方式贯彻课程思政理念,实现... 如何实现育人价值和思政功能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将从爱国思想的有效融入、为民情怀的深入挖掘、超然态度的品析感悟三个方面挖掘苏轼诗词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元素,试图通过课程内容的优化整合等方式贯彻课程思政理念,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语文 课程思政 苏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