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7篇文章
< 1 2 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高校样板党支部建设实践与思考——以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动力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系党支部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涛 高炳微 +2 位作者 戴野 李兆龙 解宝成 《高教学刊》 2023年第9期175-178,共4页
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需求,是打造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的有力保障。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动力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系党支部以创建样板党支部为契机,以专业建设为统领... 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需求,是打造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的有力保障。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动力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系党支部以创建样板党支部为契机,以专业建设为统领,以教学科研水平提升为动力,以凝聚党的组织力和战斗力为重点,以推动专业教学科研水平为落脚点,形成一套将党支部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建设贯穿于专业教学科研的工作机制,为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板支部 党支部建设 专业建设 教学科研 工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冯新敏 潘承怡 宋欣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1期67-69,共3页
文章基于OBE理念,制定“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体系流程,分析专业特点及课程特点,制定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相适应的课程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以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目的。课后通过作业、... 文章基于OBE理念,制定“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体系流程,分析专业特点及课程特点,制定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相适应的课程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以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目的。课后通过作业、答疑、总结等方式分析本轮教学的效果,为下一轮的教学提供依据,使课程教学形成一个闭环系统,从而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使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不断提高,进而能高效分析并解决工程中的复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课程 OBE理念 持续改进 学生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轮毂电机驱动力矩在线分配控制方法研究
3
作者 吴石 车翠茹 管诣博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4,共12页
针对双轮毂电机驱动汽车的高效低耗能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双轮毂电机驱动力矩在线实时反馈的优化方法。首先,建立轮毂电机能耗模型、动力学模型以及转矩分配控制模型;其次,以轮毂电机驱动效率为目标,以轮毂电机转矩、转速和能耗为不等式约... 针对双轮毂电机驱动汽车的高效低耗能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双轮毂电机驱动力矩在线实时反馈的优化方法。首先,建立轮毂电机能耗模型、动力学模型以及转矩分配控制模型;其次,以轮毂电机驱动效率为目标,以轮毂电机转矩、转速和能耗为不等式约束,建立基于加入异变序列的QPSO-LSTM算法的优化模型;最后,搭建Lab-VIEW软件实验平台,使轮毂电机在716 N·m转矩峰值和1000 r/min转速峰值的约束条件下稳定输出。结果表明,软件平台可实时监测并调整驱动车辆系统数据,在FTP-75工况下,加入异变序列的QPSO-LSTM算法比量子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的单循环能耗分别降低了2.98%和4.64%;在CLTC-P工况下,单循环能耗分别降低了3.06%和4.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毂电机 驱动效率 转矩分配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数据驱动的涡轮叶片表面裂纹长度提取方法
4
作者 李茂月 雷金超 +1 位作者 张成龙 刘泽隆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9,共13页
航发涡轮叶片裂纹的长度测量是裂纹危险等级评判的基础和修复的前提。针对涡轮叶片表面裂纹形状不规则、目标小、数据集样本稀少和裂纹成像角度失真等问题,提出一种稀疏数据驱动的涡轮叶片表面裂纹长度提取方法。首先,为提升Unet模型在... 航发涡轮叶片裂纹的长度测量是裂纹危险等级评判的基础和修复的前提。针对涡轮叶片表面裂纹形状不规则、目标小、数据集样本稀少和裂纹成像角度失真等问题,提出一种稀疏数据驱动的涡轮叶片表面裂纹长度提取方法。首先,为提升Unet模型在处理稀疏数据时的精度,采用GeLu函数与Vgg16网络结合的方法提取裂纹特征,将输出作为Unet网络解码部分的输入,保证模型匹配的前提下,在随机初始化权重中引入预训练权重,并在跳跃连接层中引入高效金字塔压缩注意力模块,增强模型在复杂背景下对裂纹特征的聚焦能力。然后,为了得到裂纹的单位像素特征曲线,在精分割后提出使用八邻域骨架化保留裂纹的主干特征结构。最后,深入分析了相机成像原理,讨论了叶片弦线角和相机自身参数对裂纹长度的测量影响,采用张正友标定法求解相机内部参数,建立了像素尺寸与实际尺寸转换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X光测量相比,该方法在测量距离为100~300 mm时,得到的裂纹长度最大误差为6.8%,证明该方法在测量涡轮叶片表面裂纹长度中对X光检测技术具有可替代性;与原算法相比,改进的算法在针对稀疏数据检测时精度显著提高,平均交并比提升了7.14%。所提出的涡轮叶片裂纹长度提取方法,为叶片质量评估及后续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数据 深度学习 裂纹 涡轮叶片 相机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功率流的变速器行星轮系效率分析
5
作者 吴石 赵成睿 +2 位作者 于广滨 周熠阳 徐田恬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5,197,共9页
基于行星轮系作为自动变速器(automatic transmissions,简称AT)动力传递的核心部件,在传动效率、传动比范围和承载能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提出了基于循环功率流的变速器行星轮系效率分析方法。首先,基于超图理论和变速器动力传递路线图,... 基于行星轮系作为自动变速器(automatic transmissions,简称AT)动力传递的核心部件,在传动效率、传动比范围和承载能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提出了基于循环功率流的变速器行星轮系效率分析方法。首先,基于超图理论和变速器动力传递路线图,建立4排行星轮系的三角形超图;其次,基于行星轮系自旋转理论,建立齿轮啮合摩擦损失和轴承摩擦损失模型,以及变速器2挡位的转速、转矩矩阵;最后,分析了在无损失和考虑2种损失状态下2挡位节点功率和传动比以及其他挡位的循环功率和效率,并对9挡位自动变速器(nine-speed AT,简称9AT)的输出行星排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考虑2种损失状态下,3挡位行星轮系的动力传递齿圈输出功率损失最大,约占该齿圈总输出功率的16%;4挡位的循环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增加最大,增大了4%;不同转速和转矩下效率的最大误差为4.62%。可见,采用所提出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得到变速器工作时的功率损失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挡位自动变速器 行星齿轮系 功率流 循环功率 传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齿轮表面形貌分形特征对时变接触刚度的影响
6
作者 吴石 高增阔 +1 位作者 王明珠 赵成睿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8,77,共11页
基于改进的W-M分形函数,利用齿高和齿宽表征斜齿轮齿面的表面形貌。采用圆锥微凸体并考虑啮合过程中斜齿轮接触曲率半径的时变性建立了斜齿轮时变接触刚度模型,计算发现基于圆锥微凸体模型计算的时变啮合刚度与ISO6336-1—2006标准计算... 基于改进的W-M分形函数,利用齿高和齿宽表征斜齿轮齿面的表面形貌。采用圆锥微凸体并考虑啮合过程中斜齿轮接触曲率半径的时变性建立了斜齿轮时变接触刚度模型,计算发现基于圆锥微凸体模型计算的时变啮合刚度与ISO6336-1—2006标准计算所得结果接近。研究结果表明,斜齿轮的时变接触载荷和时变接触刚度随着分形维数、特征尺度系数、量纲一接触面积、材料塑性指数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齿轮啮合 表面形貌 分形特征 圆锥微凸体 时变接触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转矩波动的轮毂电机驱动汽车能耗优化方法
7
作者 吴石 马茂原 +2 位作者 李文广 李明义 于文庆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1-713,共13页
针对轮毂电机驱动汽车在凹凸不平路面和汽车频繁变速时出现的转矩波动大所引起能耗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转矩波动的轮毂电机驱动汽车能耗优化方法。首先,基于电动汽车纵向驱动动力学方程和CarSim车辆动力学模型,建立电机能耗模... 针对轮毂电机驱动汽车在凹凸不平路面和汽车频繁变速时出现的转矩波动大所引起能耗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转矩波动的轮毂电机驱动汽车能耗优化方法。首先,基于电动汽车纵向驱动动力学方程和CarSim车辆动力学模型,建立电机能耗模型、轮胎滑移能耗模型、横摆力矩跟踪误差模型作为上层控制目标,并建立考虑路面激励的轮毂电机动力学模型作为下层控制目标。其次以上层控制目标为轮毂电机汽车转矩优化的目标函数,以电机转矩和转速极限为不等式约束,以模糊控制方法进行目标函数权重分配,基于NSGAⅡ建立了上层转矩优化模型;同时,基于滑模抗扰动观测器建立了路面激励引起轮毂电机转矩超调和延迟的下层轮毂电机矢量控制模型。最后进行四轮轮毂电机驱动汽车的Simulink和CarSim联合仿真,分析了WLTC工况和CLTC-P工况下汽车前后轴车轮转矩、汽车总能耗、汽车电池SOC在不同优化方法下的变化情况。轮毂电机台架试验表明,考虑转矩波动的轮毂电机驱动汽车能耗优化方法在WLTC和CLTC-P工况下能有效降低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毂电机驱动汽车 转矩波动 NSGAⅡ SMADO 能耗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船用燃气轮机引气加热防冰预测
8
作者 刘晓刚 王萌 +1 位作者 王忠义 范立云 《燃气轮机技术》 2025年第1期9-14,共6页
随着我国“极地战略”的不断深入,对燃气轮机等舰船动力装置防冰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研究主要关注引气流动控制及仿真,对引气防冰计算和参数研究尚很少涉及。基于进气冷凝结冰原理相关热力学公式分析,本研究首先明确了引气防冰标... 随着我国“极地战略”的不断深入,对燃气轮机等舰船动力装置防冰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研究主要关注引气流动控制及仿真,对引气防冰计算和参数研究尚很少涉及。基于进气冷凝结冰原理相关热力学公式分析,本研究首先明确了引气防冰标准,提出了压气机引气加热计算方法。进而通过某气电厂重型燃气轮机引气加热温升和湿降数据对比,验证了本文提出算法的正确性。最后,选取某型25 MW级船用燃气轮机数据,预测得到了不同压损和湿度条件下所需的引气温升、引气比例和引气热功率。指出极限防冰条件下,最大引气比例在1.1%~2.4%之间、引气热功率在370~770 kW之间。相关研究成果对指导引气防冰系统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进气系统 引气 防冰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结合面和轴向力的主轴系统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12
9
作者 姜彦翠 刘献礼 +2 位作者 吴石 李茂月 李荣义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66-74,共9页
汽车覆盖件淬硬钢模具由于硬度高,在铣削过程中动态铣削力大,易发生颤振,而主轴系统动力学特性直接影响铣削稳定性。为了准确建立主轴系统动力学模型,考虑主轴系统铣削状态下产生的轴向铣削力和离心力对主轴结合面接触刚度的影响。通过... 汽车覆盖件淬硬钢模具由于硬度高,在铣削过程中动态铣削力大,易发生颤振,而主轴系统动力学特性直接影响铣削稳定性。为了准确建立主轴系统动力学模型,考虑主轴系统铣削状态下产生的轴向铣削力和离心力对主轴结合面接触刚度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到,轴向铣削力对主轴结合面接触刚度有强化作用,使主轴系统固有频率有微小的增加;而离心力对结合面接触刚度有软化作用,随着主轴转速升高,系统的固有频率减小,尤其高转速时主轴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偏差较大,对比而言离心力的软化作用多于轴向铣削力的强化作用,故主轴系统在铣削过程中动力学特性相比静止无载状态下仍是软化现象;分析结合面预紧力、刀具参数等因素对主轴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为准确分析主轴系统动力学特性和预测铣削稳定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轴系统 结合面刚度 离心力 轴向铣削力 动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碰撞变形能的机械采收蓝莓果实碰撞损伤评估 被引量:20
10
作者 鲍玉冬 杨闯 +2 位作者 赵彦玲 刘献礼 郭艳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83-292,共10页
为解决机械采收蓝莓与接果设备碰撞导致果实内部损伤的问题,对果实变形能及其碰撞过程展开研究,以果实储存变形能大小评价其损伤程度。研究了果实下落过程的运动学和接触力学特性,果实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变形能,确定影响果实变形能因素... 为解决机械采收蓝莓与接果设备碰撞导致果实内部损伤的问题,对果实变形能及其碰撞过程展开研究,以果实储存变形能大小评价其损伤程度。研究了果实下落过程的运动学和接触力学特性,果实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变形能,确定影响果实变形能因素,建立碰撞变形量方程。通过有限元仿真技术求解变形量及变形能的理论值。仿真结果表明,果实下落高度和接果板角度是影响变形能的主要因素。最后搭建物理样机进行果实下落碰撞试验,得到变形能试验值与理论值的误差为0.49×10^(-3) J。当蓝莓生长集中区域与蓝莓采收机接果板距离接近600 mm,接果板角度接近15°时,果实碰撞变形能小于0.68×10^(-3) J,果实损伤最少。该研究可以为蓝莓采收机作业参数及其他类似设备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 运动学 模型 机械采收 蓝莓 碰撞 变形能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球展开过程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赵彦玲 夏成涛 +4 位作者 王弘博 刘献礼 崔思海 王鹏 李积才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85-192,共8页
钢球表面质量检测常用的办法是依靠展开机构中的摩擦力将钢球表面完全展开,摩擦力对钢球表面检测效率和精度有着重要影响。为分析摩擦对钢球展开的影响,根据展开轮与钢球接触的几何约束关系,对钢球与展开轮接触模型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到... 钢球表面质量检测常用的办法是依靠展开机构中的摩擦力将钢球表面完全展开,摩擦力对钢球表面检测效率和精度有着重要影响。为分析摩擦对钢球展开的影响,根据展开轮与钢球接触的几何约束关系,对钢球与展开轮接触模型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到钢球与展开轮接触点位置的变化规律;由于展开装置构件之间全部依靠干摩擦接触约束,在古典Coulomb摩擦模型基础上,结合展开装置特性,建立修正的Coulomb摩擦模型,建立钢球和展开轮的运动微分方程,得到钢球与展开轮接触点处摩擦力的变化规律,并分析接触点处接触力的影响因素;同时根据展开原理构建实体模型进行虚拟仿真并搭建物理样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驱动轮转速直接影响钢球与展开轮接触点法向接触力变化,从而影响接触点处摩擦力变化特性,通过摩擦力变化特性,解释了展开轮能实现钢球表面展开的工作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球 展开轮 修正的Coulomb摩擦模型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质量动力吸振器减振镗杆减振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强 刘献礼 +3 位作者 吴石 杨琳 李荣义 杨浩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5-29,共5页
在镗削加工过程中镗杆处于悬臂状态导致整体刚度较低,易产生振动,影响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严重时甚至导致零件报废,如何减小振动是镗削加工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安装变质量吸振器的新型减振镗杆。建立了减振镗杆的动力学模型,分... 在镗削加工过程中镗杆处于悬臂状态导致整体刚度较低,易产生振动,影响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严重时甚至导致零件报废,如何减小振动是镗削加工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安装变质量吸振器的新型减振镗杆。建立了减振镗杆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激振频率与吸振块质量对减振镗杆减振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通过调吸振器吸振块质量对减振镗杆的减振性能进行调节,从而使减振镗杆的减振性能达到最佳的减振镗杆减振性能调节方法。最后通过分析在不同吸振块质量下主系统的位移变化情况对所提出的减振镗杆的减振性能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对所提出的新型减振镗杆的设计、加工参数的选择及减振镗杆减振性能的调节具有指导意义,为减振镗杆的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镗杆 动力吸振器 变质量 减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图像检测方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春亚 刘献礼 +3 位作者 王玉景 王鹏 刘军 赵彦玲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148-151,共4页
以LabVIEW 7.1为开发平台,设计了一种用于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图像检测方法.完成了测量方向的标定,获得了图像上灰度分布标准差最大的5个截面,通过巴特沃斯滤波,得到了与这5个截面对应的滤波前后的灰度信息.灰度变化反映了轮廓的高低起... 以LabVIEW 7.1为开发平台,设计了一种用于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图像检测方法.完成了测量方向的标定,获得了图像上灰度分布标准差最大的5个截面,通过巴特沃斯滤波,得到了与这5个截面对应的滤波前后的灰度信息.灰度变化反映了轮廓的高低起伏,故可求出类似于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的参数Ra',并初步建立了Ra与Ra'之间的数学表达式.最后,利用ActiveX技术,实现LabVIEW与Excel之间的通信,将用于后续分析的信息自动导入Excel中,生成数据报告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 图像检测 LABVIEW7.1 滤波 ACTIVE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制造中的低碳制造理论与技术 被引量:44
14
作者 刘献礼 陈涛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共8页
主要介绍了机械加工过程中的低碳制造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将机械加工低碳制造技术体系结构重点划分为产品低碳设计,低碳生产过程,低碳能源开发等3个部分.涉及了轻量化、模块化及生态化的产品设计方法;生产过程中的加工设备部件优化与零... 主要介绍了机械加工过程中的低碳制造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将机械加工低碳制造技术体系结构重点划分为产品低碳设计,低碳生产过程,低碳能源开发等3个部分.涉及了轻量化、模块化及生态化的产品设计方法;生产过程中的加工设备部件优化与零部件再造技术,先进工艺及切削技术与优化方法,高效生产模式及调度管理方法等低碳制造技术相关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制造 低碳机械加工 产品低碳设计 低碳生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承圆柱滚子直径接触式动态测量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彦玲 侯新新 +1 位作者 鲍玉冬 潘承怡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26,共9页
针对轴承圆柱滚子直径快速测量时,传感器触头与滚子接触产生的作用力导致其变形影响精度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微观变形的接触动力学模型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基于Hertz接触理论、非线性阻尼理论和Coulomb摩擦理论,根据动态测量过程中... 针对轴承圆柱滚子直径快速测量时,传感器触头与滚子接触产生的作用力导致其变形影响精度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微观变形的接触动力学模型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基于Hertz接触理论、非线性阻尼理论和Coulomb摩擦理论,根据动态测量过程中传感器触头的变形,建立了触头与滚子之间的运动学微分方程,并分析了接触点处法向力与变形量之间关系,得到不同测量速度、位置角与变形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分析,结合搭建的物理样机进行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滚子直径测量误差不超过1μm。本研究成果量化了测量速度与精度之间的关系,为实际工程应用中圆柱体零件的直径进行高效、精确的接触式测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滚子 直径测量 动态测量 微观变形 接触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摩擦焊工艺对镁合金焊接接头机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戴鸿滨 郭立伟 +1 位作者 刘立君 林三宝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14-16,19,共4页
采用不同搅拌摩擦焊工艺焊接镁合金,通过拉伸、三点弯曲试验分析了工艺参数对焊缝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搅拌摩擦焊工艺可以成功地焊接镁合金并得到成型美观、质量好的焊接接头,焊缝中因产生充分的塑性流动,弯曲强度高,性... 采用不同搅拌摩擦焊工艺焊接镁合金,通过拉伸、三点弯曲试验分析了工艺参数对焊缝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搅拌摩擦焊工艺可以成功地焊接镁合金并得到成型美观、质量好的焊接接头,焊缝中因产生充分的塑性流动,弯曲强度高,性能好.在一定参数范围内,随着搅拌头旋转速度R,R/V增加,抗拉强度极限值增加;随着焊接速度V增加,抗拉强度极限值下降.当采用最佳的工艺参数焊接,可得到最大抗拉强度极限值,接近母材的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工艺 镁合金 焊接接头 机械性能 抗拉强度 FS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关节及杆柔性的空间机械臂抓取控制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元 赵志刚 +1 位作者 李娜 魏承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0-215,共6页
针对考虑关节及杆柔性的空间机械臂动力学与抓取控制问题,以三连杆柔性机械臂为研究对象,考虑臂杆的横向弯曲变形、纵向拉伸变形及由于横向变形引起的轴向收缩的二阶耦合量等,并通过引用转子扭簧模型来考虑柔性关节的影响,应用Lagrange... 针对考虑关节及杆柔性的空间机械臂动力学与抓取控制问题,以三连杆柔性机械臂为研究对象,考虑臂杆的横向弯曲变形、纵向拉伸变形及由于横向变形引起的轴向收缩的二阶耦合量等,并通过引用转子扭簧模型来考虑柔性关节的影响,应用Lagrange方程和假设模态法建立动力学模型。引入"动态抓取域"来描述机械臂的抓取过程,采用关节主动阻尼控制来抑制抓取过程中的碰撞激振力,分析了匀速抓取和加速抓取两种策略的机械臂柔性关节的变形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关节柔性减小了整体碰撞力,在碰撞过程中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加速抓取控制下比匀速抓取控制下的关节变形小,前者整体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机械臂 动力学模型 柔性关节 柔性杆 抓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机械结构模糊有限元优化 被引量:6
18
作者 赖一楠 游斌弟 +1 位作者 宋一新 刘献礼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4-168,共5页
运用模糊数学和有限元理论,以哈尔滨锅炉厂生产的全量型安全阀阀体为例,进行复杂机械结构的设计分析和模糊优化.基于VC.NET平台及ANSYS提供的APDL语言,开发虚拟环境下的阀体模糊有限元结构设计的主模型,对于复杂、难于掌握的ANSYS命令... 运用模糊数学和有限元理论,以哈尔滨锅炉厂生产的全量型安全阀阀体为例,进行复杂机械结构的设计分析和模糊优化.基于VC.NET平台及ANSYS提供的APDL语言,开发虚拟环境下的阀体模糊有限元结构设计的主模型,对于复杂、难于掌握的ANSYS命令流进行后台封装,大大减小了复杂机械结构模糊优化分析的工作量.在满足密封性和强度的工程要求下,经过12次迭代运算,阀体结构质量下降了17.5%.对比优化及模糊优化的各参数值表明,采用模糊优化能够使阀体结构在一定刚度范围内密封性提升及中心轴线的偏移量减小,结构形式和尺寸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有限元 优化设计 阀门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传感器检测方法的机械系统扭振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时献江 郭华 邵俊鹏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2-355,共4页
为了研究无传感器检测方法用于机械系统扭转振动检测的机理及效果,建立了一个由感应电动机驱动,以直流发电机为负载的轴系扭振模拟试验台。通过控制发电机负载回路的快速通断产生轴系扭转振动,利用Hilbert变换包络谱提取电流信号中的故... 为了研究无传感器检测方法用于机械系统扭转振动检测的机理及效果,建立了一个由感应电动机驱动,以直流发电机为负载的轴系扭振模拟试验台。通过控制发电机负载回路的快速通断产生轴系扭转振动,利用Hilbert变换包络谱提取电流信号中的故障信息,并与电涡流位移传感器拾取的横向振动信号进行了比较。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电机驱动设备的机械故障信息主要以扭转振动方式耦合到定子电流中,相对于横向振动检测,无传感器检测方法更适合机械系统的扭转振动故障检测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转振动 定子电流 无传感器检测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算法在机械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孙全颖 王艺霖 杜须韦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50,共5页
为了寻求更优更高效的现代机械优化设计方法,依据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智能优化方法.分析了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运行步骤,并运用Matlab软件遗传算法工具箱进行求解,结合蜗轮齿圈体积优化机械设计实例对遗传算法... 为了寻求更优更高效的现代机械优化设计方法,依据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智能优化方法.分析了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运行步骤,并运用Matlab软件遗传算法工具箱进行求解,结合蜗轮齿圈体积优化机械设计实例对遗传算法和传统优化方法中的序列二次规划法进行对比,得出传统优化后体积是常规设计的75.28%,而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后体积仅为常规设计的65.53%.由此可得出遗传算法的优化结果较传统优化算法的优化结果更优,过程更高效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 遗传算法 MATLAB优化工具箱 蜗轮蜗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