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骨干理论素质培养探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庆华 马建青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3-116,共4页
大学生骨干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高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紧密联接和有效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的重要环节。高校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特点,从影响学生思想形成和发展各种因素出发,综合考量,突出重点,构建... 大学生骨干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高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紧密联接和有效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的重要环节。高校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特点,从影响学生思想形成和发展各种因素出发,综合考量,突出重点,构建以实践为基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以网上网下互动为平台、以理论培训为重要途径、以提升整体效果为目的的立体式学生骨干理论素质培养体系,努力使其成长为"政治坚定、素质全面、模范表率、堪当重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骨干 理论素质 培养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德育教学实效性探讨
2
作者 王学伟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3年第2期35-36,共2页
改进德育教学方式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心理落差产生的种种问题,借此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准。目前需要的是建立增强大学生德育教学实效性的科学思路,实现增强大学生德育教学实效性的方法创新,双管齐下,以此保证大学生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大学生 德育教学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特征探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于卫军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8-71,共4页
青年知识分子是当今先进社会生产力的核心和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形态中最有创造力和最富生机的重要群体。本文系统分析和探究了当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在思想政治、知识结构、眼界视野、人生价值、社会参与、婚恋等方面的群体特征,以期从... 青年知识分子是当今先进社会生产力的核心和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形态中最有创造力和最富生机的重要群体。本文系统分析和探究了当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在思想政治、知识结构、眼界视野、人生价值、社会参与、婚恋等方面的群体特征,以期从总体上深刻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这一群体,引导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肩负起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青年知识分子 群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和谐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被引量:6
4
作者 王艳华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25,共3页
和谐作为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是儒家孜孜以求的至高境界,也是现代文明的价值目标。在我国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社会的转型期,充分发掘、吸收和运用儒家和谐的宝贵资源,对这些思想进行审视和梳理... 和谐作为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是儒家孜孜以求的至高境界,也是现代文明的价值目标。在我国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社会的转型期,充分发掘、吸收和运用儒家和谐的宝贵资源,对这些思想进行审视和梳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伦理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思想 当代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法律文化的交流、冲突与融合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晓广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40,共5页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法律文化的交流与冲突逐渐增多,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上,较之以往都有了质的变化。中西法律文化冲突的趋势必将经过调适而走向消解与融合。正确把握和认识这一规律,对于我们恰当处理中西法律文化关系、构建当代中...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法律文化的交流与冲突逐渐增多,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上,较之以往都有了质的变化。中西法律文化冲突的趋势必将经过调适而走向消解与融合。正确把握和认识这一规律,对于我们恰当处理中西法律文化关系、构建当代中国先进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法律文化 交流 冲突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逻辑统一性和历史统一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庆华 马建青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4,共4页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内在地具有一种逻辑统一性。这种统一性具体表现为两个层面:在存在的层面表现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在逻辑起点、逻辑结构和终极价值三个方面的统一;它们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前提、以中国的社会实践为基础,...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内在地具有一种逻辑统一性。这种统一性具体表现为两个层面:在存在的层面表现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在逻辑起点、逻辑结构和终极价值三个方面的统一;它们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前提、以中国的社会实践为基础,都是在深刻把握真理和实践二者辩证统一关系的过程中,为人类解放和自由服务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历史的层面表现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形态彼此之间的前后继承性和一脉相承性,都是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的内在领悟和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逻辑统一性 历史继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进程中的法律文化冲突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晓广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共4页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历史性的时代转换,"全球化"已经成为人类反思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性语境。在全球化进程中,世界范围内的法律文化交流与冲突进一步加剧,呈现出一种全方位、多样态的发展特点。可以预见,伴随着...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历史性的时代转换,"全球化"已经成为人类反思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性语境。在全球化进程中,世界范围内的法律文化交流与冲突进一步加剧,呈现出一种全方位、多样态的发展特点。可以预见,伴随着冲突与融合的不断扩大,法律文化全球化将成为世界法律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法律文化全球化本质上并非生成一种普适的法律文化,而是各民族法律文化的同质化与异质化、多元化与趋同化、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辩证统一。在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必须要保持民族法律文化的自我认同,正确处理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律文化、本土法律文化与外域法律文化的关系,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从而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法律文化 文化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不在场”到“在场”——以现代性困境为问题域的生存论自觉 被引量:2
8
作者 贾丽民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0-53,共4页
面对现代世界出现的各种危机,哲学家们由生命本位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现代性"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批判。以此为"问题域",生存论立足于人的现实生命,在肯定生命的生成性、辩证性、多样性、开放性的基础上,展开... 面对现代世界出现的各种危机,哲学家们由生命本位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现代性"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批判。以此为"问题域",生存论立足于人的现实生命,在肯定生命的生成性、辩证性、多样性、开放性的基础上,展开对现代性困境的深入反思,在对其内在的逻辑进行颠覆性批判的同时,为克服和超越现代性困境提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困境 形而上学 同一性逻辑 生存论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新发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夏禹 《社科纵横》 2010年第4期18-20,共3页
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及分析阶级社会各种现象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本文从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内涵入手,在阐述了由于时代变迁而导致的西方国家阶级阶层的变化的基础上,提出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面临的时代挑战... 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及分析阶级社会各种现象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本文从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内涵入手,在阐述了由于时代变迁而导致的西方国家阶级阶层的变化的基础上,提出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面临的时代挑战,最后指明了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阶层理论 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智慧:道家哲学的现代反思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少坤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年第5期6-7,共2页
中国道家思想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就依据自然主义的理念,预见到了文明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并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现代人类正面临着多方面的严重问题,而道家思想中以自然主义为基本精神的古老智慧,正可以作为现代人解决生存危... 中国道家思想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就依据自然主义的理念,预见到了文明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并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现代人类正面临着多方面的严重问题,而道家思想中以自然主义为基本精神的古老智慧,正可以作为现代人解决生存危机、寻找文化对策的智慧的源泉。深入研究道家哲学的生态智慧,对构筑现代可持续发展理念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自然无为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化”之观念的本土心理学探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奚彦辉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65-67,共3页
"化"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化"与"人"几乎一开始就是密不可分的;"德化"与"自化"是人之化的作用机制,"化"体现了中国儒家积极的人生观;中国传统"化"之... "化"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化"与"人"几乎一开始就是密不可分的;"德化"与"自化"是人之化的作用机制,"化"体现了中国儒家积极的人生观;中国传统"化"之观念,不仅具有重要的哲学价值,更有重要的本土心理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 人之化 德化 自化 人性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劳动异化的人本学基础
12
作者 王艳华 马建青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8-31,共4页
异化有着深刻的人本学基础,有必要深入到劳动的本质之中寻求导致异化产生的某些根本因素。劳动一方面使人区别于动物的存在,另一方面在历史的过程中创造了人,形成了人的类本质。但是劳动不仅仅存在有肯定方面,它也存在着消极方面,那就... 异化有着深刻的人本学基础,有必要深入到劳动的本质之中寻求导致异化产生的某些根本因素。劳动一方面使人区别于动物的存在,另一方面在历史的过程中创造了人,形成了人的类本质。但是劳动不仅仅存在有肯定方面,它也存在着消极方面,那就是在与对象打交道的过程中,容易陷入强力意志和欲望自我满足的虚幻中。无论是劳动的肯定方面或者是劳动的消极方面,都为异化的产生奠定了人本学基础,尤其是劳动的消极方面。劳动的这种内在矛盾外化为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在这种外化中,劳动通过否定自身的方式实现了自身的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异化 人本学基础 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与现实的重负: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与实施的历史必然性
13
作者 李庆华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7-19,共3页
分析了当下我国历史与现实及中西文化冲撞所出现的人性发展的悖论及问题。运用现代人类学的现代思维范式立足于全球化大视阈观察与思考,深刻指出了“以德治国方略”提出的必然性,并具体回答了如何实施这一方略;从而确认了当下和谐社会... 分析了当下我国历史与现实及中西文化冲撞所出现的人性发展的悖论及问题。运用现代人类学的现代思维范式立足于全球化大视阈观察与思考,深刻指出了“以德治国方略”提出的必然性,并具体回答了如何实施这一方略;从而确认了当下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保证,对当前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问题做出了积极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德治国方略 悖论 人性 霍布斯 罗尔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文化全球化——对一个合理悖论的阐析
14
作者 王晓广 《天中学刊》 2010年第3期23-26,共4页
当今世界,随着人类实践交往空间不断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法律全球化已经成为法律发展的基本趋势。与此相适应,法律文化全球化也必然得以发展。然而,法律文化全球化并非是法律的绝对趋同化,其结果也不是演进为某种普适性法律文化,其过程... 当今世界,随着人类实践交往空间不断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法律全球化已经成为法律发展的基本趋势。与此相适应,法律文化全球化也必然得以发展。然而,法律文化全球化并非是法律的绝对趋同化,其结果也不是演进为某种普适性法律文化,其过程是一个同质化与异质化、一元化与多元化、普遍化与特殊化相统一的矛盾发展过程。法律文化全球化本身就是一个合理的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法律全球化 法律文化全球化 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与美国意识形态掌控
15
作者 夏禹 《林区教学》 2010年第3期70-72,共3页
美国是一个宗教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宗教在国民道德素质的提高,以及国家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达到促进社会稳定,巩固阶级统治,实现阶级利益等目的。美国政府在意识形态掌控中注重充分利用宗教... 美国是一个宗教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宗教在国民道德素质的提高,以及国家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达到促进社会稳定,巩固阶级统治,实现阶级利益等目的。美国政府在意识形态掌控中注重充分利用宗教的各项功能。而在实践中关国宗教所表现出的积极与消极作用的两面性,对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时期开展好宗教工作有预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意识形态掌控 宗教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尔库塞与阿格尔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比较和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学伟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13,共4页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倡导的一股思潮,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全球问题和人类发展困境的哲学思考。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先驱马尔库塞最先从理论上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制度和技术制度提...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倡导的一股思潮,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全球问题和人类发展困境的哲学思考。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先驱马尔库塞最先从理论上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制度和技术制度提出激烈的批判,以阿格尔为代表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尤其是马尔库塞的理论传统,对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引起的危机表现形式作了重新思考,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源,力图寻找一条既能解决生态危机,又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新道路。马尔库塞与阿格尔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既有合理性又有不合理性,这都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马克思主义 生态危机 消费异化 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新视野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俊杰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9,共4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哲学为出发点,从马克思主义国家思想中汲取营养,在与各种资产阶级国家和权力学说的斗争以及马克思主义内部的思想争论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更具有国际视野的国家观。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 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哲学为出发点,从马克思主义国家思想中汲取营养,在与各种资产阶级国家和权力学说的斗争以及马克思主义内部的思想争论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更具有国际视野的国家观。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认识资本主义国家以及民族国家的性质、作用和发展趋势有重要启迪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国家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和谐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俊杰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5期49-51,共3页
和谐思想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精髓,和谐作为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是儒家孜孜以求的至高境界,是治国安民的根本法则与根本哲学,也是现代文明的价值目标。在我国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社会的... 和谐思想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精髓,和谐作为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是儒家孜孜以求的至高境界,是治国安民的根本法则与根本哲学,也是现代文明的价值目标。在我国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社会的转型期,充分发掘、吸收和运用儒家和谐思想的宝贵资源,对这些思想进行审视和梳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和谐思想 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意蕴
19
作者 王学伟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5期46-48,共3页
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意蕴,应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出发,考察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根据,剖析和谐社会的深层理论内蕴;辩证法理论要进行不断的创新,赋予它以时代发展的新内容;当代西方文化哲学中的合理因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 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意蕴,应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出发,考察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根据,剖析和谐社会的深层理论内蕴;辩证法理论要进行不断的创新,赋予它以时代发展的新内容;当代西方文化哲学中的合理因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和谐思维 辩证思维 西方文化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内蒙新型农民培育的探析
20
作者 米宝珍 刘雨春 《中国商界》 2008年第8期224-225,共2页
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无法替代的基础作用。"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培育新型农民,尤其对内蒙这样的边疆地区而言,尤为重... 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无法替代的基础作用。"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培育新型农民,尤其对内蒙这样的边疆地区而言,尤为重要。培育新型农民的基本途径,是通过发展职业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内蒙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 农民问题 现代化 建设现代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 问题的核心 小康社会 文化素质 素质教育 全面建设 新农村 基础作用 基本途径 边疆地区 职业 提高 三农 科技 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