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山市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调查与分析
1
作者 贾延君 庞淑兰 陈杰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0年第3期292-293,共2页
关键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调查 社区卫生服务 唐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老年患者胸腔镜肺叶楔形切除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史金麟 敖利 +2 位作者 张亚萍 唐晓磊 甘建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老年患者胸腔镜肺叶楔形切除术后恢复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择期全麻下行胸腔镜肺叶楔形切除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司氯胺酮组(ES组)和对照组(C组)。ES组患者在全麻诱导开始前5 min时静脉... 目的探讨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老年患者胸腔镜肺叶楔形切除术后恢复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择期全麻下行胸腔镜肺叶楔形切除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司氯胺酮组(ES组)和对照组(C组)。ES组患者在全麻诱导开始前5 min时静脉注射0.1 mg/kg艾司氯胺酮,C组患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中及术后两组患者麻醉和镇痛方案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一般情况,术后恢复情况(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段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炎症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术中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组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早于C组(P<0.05);拔管后6 h、1 d、3 d,两组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ES组MMSE评分高于C组(P<0.05);术后1、3d ES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C组(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单次静注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能有效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且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老年 认知功能 胸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
3
作者 宋玉瑾 余欣然 +2 位作者 王承志 郑智文 甘建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64-0066,共3页
观察胸科手术中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10例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B组传统盲探法行胸椎旁神经阻滞,术后观察效果。结果 麻醉结果情况,A组胸椎旁神经组织的成功率、最大... 观察胸科手术中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10例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B组传统盲探法行胸椎旁神经阻滞,术后观察效果。结果 麻醉结果情况,A组胸椎旁神经组织的成功率、最大阻滞平面均优于B组(P<0.05)。两组麻醉前及手术结束前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切皮时、放置胸骨撑开器时A组各指标优于B组(P<0.05)。术后各阶段A组疼痛评分均低于B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B组(P<0.05)。结论 胸科手术中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麻醉质量及效果,有效控制术后疼痛感,减少术中对血流造成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胸椎旁神经阻滞 胸科手术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咪酯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柴林 刘智慧 +2 位作者 甘建辉 高慧军 柳浩然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0期2428-2430,共3页
依托咪酯为咪唑类的衍生物,具有起效快,苏醒迅速,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影响小,易于保持心血管系统稳定的特点,但其对肾上腺皮质有抑制作用[1],临床上常用于麻醉诱导,很少用于全凭静脉麻醉维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使用。但近年来有研究... 依托咪酯为咪唑类的衍生物,具有起效快,苏醒迅速,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影响小,易于保持心血管系统稳定的特点,但其对肾上腺皮质有抑制作用[1],临床上常用于麻醉诱导,很少用于全凭静脉麻醉维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使用。但近年来有研究证实依托咪酯对肾上腺皮质的抑制作用为一过性的,停药后会很快恢复[2],本研究通过监测输注不同时间的依托咪酯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血浆皮质醇、醛固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静脉麻醉 肾上腺皮质功能 围手术期 麻醉诱导 抑制作用 心血管系统 咪唑类 顺式阿曲库铵 麻醉维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氢吗啡酮用于骨科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60例 被引量:22
5
作者 甘建辉 于虹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7期889-891,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氢吗啡酮联合罗哌卡因用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骨科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肢手术并要求术后镇痛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吗啡酮组(H组)和吗啡组(M组)各60例。H组术后镇痛给予镇... 目的探讨盐酸氢吗啡酮联合罗哌卡因用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骨科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肢手术并要求术后镇痛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吗啡酮组(H组)和吗啡组(M组)各60例。H组术后镇痛给予镇痛泵,60μg·m L-1甲磺酸罗哌卡因+10μg·m L-1盐酸氢吗啡酮,背景输注速度4 m L·h-1,追加剂量4 m L,锁时10 min;M组术后镇痛给予镇痛泵,60μg·m L-1甲磺酸罗哌卡因+50μg·m L-1盐酸吗啡,背景输注速度4 m L·h-1,追加剂量4 m L,锁时10 min。观察并记录患者镇痛开始2 h(t0),4 h(t1),8 h(t2),12 h(t3),24 h(t4)及撤泵后2 h(t5)视觉模拟评分(VAS)、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 O2)、呼吸频率(RR)、心率(HR)、总按压次数、总用药量和不良反应。结果 t3时,H组静息状态VAS小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刻两组患者静息和运动状态下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5时两组VAS评分均明显高于t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MAP、SPO2、RR、HR、总按压次数和总用药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组皮肤瘙痒3例,H组未见不良反应,M组瘙痒发生率高于H组(P<0.05)。结论盐酸氢吗啡酮联合罗哌卡因用于下肢手术患者PCEA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吗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吗啡酮 盐酸 吗啡 手术 骨科 下肢 镇痛 术后 镇痛 自控 硬膜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无痛胃镜检查80例依托咪酯复合氟比洛芬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柴林 甘建辉 +1 位作者 刘殿臣 李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1167-1169,共3页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老年人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要求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依托咪酯复合氟比洛芬酯组(E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P组),每组各40例。E组患者先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静...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老年人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要求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依托咪酯复合氟比洛芬酯组(E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P组),每组各40例。E组患者先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静脉注射,后按0.2mg/kg剂量静脉注射依托咪酯。P组患者给予静脉缓慢注射芬太尼1μg/kg,2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E组的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P组(P<0.05),睫毛反射消失时及术中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E组显著高于P组。术中麻醉效果评定为优良差的例数、肢体扭动、皱眉反应及术毕清醒后1、5、15、30min时上腹部疼痛的VAS值,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胃镜检查术中应用依托咪酯复合氟比洛芬酯具有良好的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对呼吸及循环抑制较轻,是一种适合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术的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依托咪酯/治疗应用 氟比洛芬/治疗应用 胃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托烷司琼预防妇科患者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杰 甘建辉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004-1006,共3页
目的:观察盐酸托烷司琼用于预防妇科患者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致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妇科手术后均行PCEA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T组为盐酸托烷司琼组,N组为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2组用药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T组48h内... 目的:观察盐酸托烷司琼用于预防妇科患者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致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妇科手术后均行PCEA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T组为盐酸托烷司琼组,N组为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2组用药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T组48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N组(P<0.05)。结论:盐酸托烷司琼预防妇科术后PCEA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托烷司琼 自控硬膜外镇痛 恶心 呕吐 妇科患者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咪酯对老年外科手术患者CD3^+、CD4^+、CD4^+/CD8^+及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柴林 甘建辉 +1 位作者 郑智文 刘智慧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4035-4037,共3页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对老年外科手术患者免疫指标CD3^+、CD4^+、CD4^+/CD8^+及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全身麻醉(全麻)老年手术患者125例随机单盲法分为观察组63例给予依托咪酯麻醉,对照组62例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入室(T0)...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对老年外科手术患者免疫指标CD3^+、CD4^+、CD4^+/CD8^+及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全身麻醉(全麻)老年手术患者125例随机单盲法分为观察组63例给予依托咪酯麻醉,对照组62例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入室(T0)、诱导后(T1)、手术开始后10 min(T2)、术毕(T3)、术后24 h(T4)时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比值)及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手术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T0各项免疫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3免疫指标CD3^+、CD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1、T2、T3免疫指标CD3^+、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0各项炎症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各项炎症指标均显著高于T0(P<0.05),T4炎症指标IL-6、IL-8、IL-10显著高于T0(P<0.05),T2、T3各项炎症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1炎症指标IL-6、IL-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4炎症指标IL-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4炎症指标IL-6、IL-8、IL-10显著高于同组T0(P<0.05)。结论依托咪酯对老年外科手术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对炎症状态表现为抗炎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免疫指标 炎症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脊髓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腹产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利祥 刘成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702-703,共2页
关键词 麻醉 硬膜外 剖宫产术 麻醉 产科 酰胺类/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专科护士培训效果分析
10
作者 王秀丽 刘殿臣 张冰 《西部医学》 2013年第12期1904-1905,共2页
目的探讨肿瘤专科护士培训的效果和意义。方法选取93名肿瘤专科护士进行培训,将培训前后考试项目进行分值对比及秩和检验,以评价培训效果。结果经培训后,各培训项目考试分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探讨肿瘤专科护士培训的效果和意义。方法选取93名肿瘤专科护士进行培训,将培训前后考试项目进行分值对比及秩和检验,以评价培训效果。结果经培训后,各培训项目考试分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专科护士进行相关培训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和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专科护士 培训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访视对小儿腺样体术后麻醉复苏的影响
11
作者 阮育凤 甘建辉 《河南中医》 2014年第B06期340-340,共1页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小儿腺样体术后麻醉复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2月至2013年9月100例择期腺样体摘除术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人:术前访视组为A 组,对照组为B组.记录术后在麻醉恢复室中的停留时间、躁动、舌后坠以及喉痉...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小儿腺样体术后麻醉复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2月至2013年9月100例择期腺样体摘除术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人:术前访视组为A 组,对照组为B组.记录术后在麻醉恢复室中的停留时间、躁动、舌后坠以及喉痉挛的发生情况.结果:A 组患儿的术后恢复程度优于B组,术后并发症少,保障了患儿安全返回病房.结论:高质量的术前访视有助于减少小儿腺样体摘除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儿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访视 护理 小儿腺样体摘除术 麻醉恢复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可视喉镜引导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万向学 甘建辉 +1 位作者 郑秋艳 郑智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3期166-167,共2页
气管插管在全身麻醉中具有重要作用,虽然普通喉镜下气管插管进入声门是判断气管插管成功的金标准,但在气管插管过程中容易发生误入食管、呼吸道梗阻等并发症,同时也存在着暴露声门不满意而导致气管插管失败,严重影响麻醉效果及治疗效果.
关键词 HC可视喉镜 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家剑 胡宝生 +3 位作者 陈铁良 王宝良 董智刚 杨立群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107-111,共5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靶控输注与持续静脉输注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结直肠癌90例,按麻醉方法分为A、B组各45例,2组均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术中复合麻醉时A组予以瑞芬太尼靶控输注,...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靶控输注与持续静脉输注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结直肠癌90例,按麻醉方法分为A、B组各45例,2组均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术中复合麻醉时A组予以瑞芬太尼靶控输注,B组予以瑞芬太尼持续静脉输注。比较2组围术期生命体征、麻醉前后应激反应、麻醉后镇痛效果、麻醉苏醒情况、瑞芬太尼及异丙酚用量、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诱导后、术后10 min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均低于B组,麻醉后3 h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均低于B组,拔管10 min警觉/镇静评分、躁动评分及术后6 h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B组,自主呼吸恢复、呼之睁眼、完成指令及拔管时间均短于B组,瑞芬太尼、异丙酚用量少于B组(P<0.05,P<0.01)。2组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平稳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降低应激反应,早期苏醒及减少麻醉药物剂量方面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瑞芬太尼 靶控输注 去甲肾上腺素 麻醉 血压 疼痛 手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管麻醉与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疝修补术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晋芳 刘立祥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3年第8期729-729,共1页
关键词 斜疝 骶管麻醉 氯胺酮 麻醉 小儿 修补术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麻醉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峰 甘建辉 +3 位作者 董文岳 王艺 刘锋 李永强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206-209,共4页
目的研究氯胺酮麻醉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40只成年大鼠,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10只,其中A组为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0.9%氯化钠溶液,B组注射50 mg/kg的氯胺酮,C组注射75 mg/kg的氯胺酮,D组注射100 mg/kg的氯胺酮,采用Mo... 目的研究氯胺酮麻醉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40只成年大鼠,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10只,其中A组为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0.9%氯化钠溶液,B组注射50 mg/kg的氯胺酮,C组注射75 mg/kg的氯胺酮,D组注射100 mg/kg的氯胺酮,采用Morris水迷宫对大鼠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采用TUNEL法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进行分析,采用试剂盒对Fas蛋白进行测定,进而考察氯胺酮对大鼠的认知功能进行考察。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中,C、D组逃避潜伏期较A组均显著增长,C、D组逃逸时间均明显长于A组(P<0.05),B、C、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依次减少,神经元凋亡率和Fas蛋白表达依次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可对大鼠的认知功能造成损害,其机制可能为Fas蛋白表达增强,进而促进神经元的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大鼠 认知 FAS蛋白 MORRIS水迷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伟 杜金娥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1279-1282,共4页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河北省唐山市滦县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接受帕瑞昔布钠+丙泊酚复合...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河北省唐山市滦县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接受帕瑞昔布钠+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的观察组和接受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痛觉阈值以及血清指标。结果:术后2h、4h、6h、8h、10h、12h时,观察组患者的痛觉阈值EI50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中Glu、PS、组胺、5-HT、MCP-1、CCR2、JAK2、STAT3、p38MAPK、PX1、Orexin、IRAK1、TRAF6、FcγRI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中GABA、β-EP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帕瑞昔布钠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的疼痛感觉具有抑制作用,能够抑制疼痛递质、炎性因子以及相关分子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帕瑞昔布钠 丙泊酚 瑞芬太尼 疼痛 神经递质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静吸复合麻醉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可能分子机制的探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伟 杜金娥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3期1442-1445,共4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静吸复合麻醉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5年12月我院接受静吸复合麻醉下手术的88例患者进行研究,DEX组接受右美托咪定联合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接受常规静吸复合麻醉,比较...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静吸复合麻醉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5年12月我院接受静吸复合麻醉下手术的88例患者进行研究,DEX组接受右美托咪定联合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接受常规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指标以及血清损伤性细胞因子和保护性细胞因子的含量、神经损伤所致高表达蛋白的含量、信号通路分子的含量。结果:DEX组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D(a-jv)O2]和脑氧摄取率(CERO2)水平以及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EX组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核转录因子(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坍塌反应调节蛋白-2(CRMP-2)、电中性共同转运体1(NKCC1)和水通道蛋白4(AQP4)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静吸复合麻醉患者神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分子机制包括增加保护性细胞因子的生成、抑制损伤性细胞因子的生成以及调节神经功能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静吸复合麻醉 神经功能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瑞马唑仑在宫颈锥切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徐帆 甘建辉 +2 位作者 史金麟 郭敏轩 李晓晓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2年第6期63-66,共4页
目的 探讨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瑞马唑仑在宫颈锥切术患者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择期进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诱导时缓慢静脉注射舒芬太尼10μg+丙泊酚1.5 mg/kg,静脉泵入丙泊酚4~... 目的 探讨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瑞马唑仑在宫颈锥切术患者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择期进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诱导时缓慢静脉注射舒芬太尼10μg+丙泊酚1.5 mg/kg,静脉泵入丙泊酚4~6 mg/(kg·h)维持,观察组诱导时缓慢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25 mg/kg+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3 mg/kg,静脉泵入甲苯磺酸瑞马唑仑1 mg/(kg·h)维持。记录两组入手术室安静时(T0)、麻醉后(T1)、手术开始后10 min(T2)、手术开始后20 min(T3)、术毕(T4)、苏醒后(T5)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及警觉/镇静评分,记录麻醉诱导时间和患者苏醒时间,以及术中低血压、呼吸抑制、心动过缓,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寒战、复视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 对照组T1、T2时收缩压、舒张压较观察组低;对照组T2时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低于观察组;对照组T1~T3时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低于T0、T5,T2时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低于T0、T1、T3、T4、T5时间点;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较对照组慢,术中低血压、呼吸抑制发生例数较少,术后复视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宫颈锥切术中,甲苯磺酸瑞马唑仑与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合用可以满足术中镇静镇痛要求,且对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影响小,可控性高,但可能出现复视,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亚麻醉剂量 瑞马唑仑 宫颈锥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浅层前锯肌阻滞在全身麻醉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中的应用
19
作者 母丹 史金麟 徐帆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2115-2118,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及单用罗哌卡因浅层前锯肌阻滞对患者镇痛的效果,探讨两种方法在全身麻醉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及术后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行乳腔镜单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女性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 目的:通过比较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及单用罗哌卡因浅层前锯肌阻滞对患者镇痛的效果,探讨两种方法在全身麻醉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及术后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行乳腔镜单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女性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组(试验组),罗哌卡因组(对照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使用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舒芬太尼0.3μg/kg+依托咪酯0.2~0.3 mg/kg。插管后患者仰卧位,超声探头矢状位放在患侧胸骨角处,平移探头至腋前线第2肋间,在胸小肌与前锯肌之间的浅筋膜层注入麻醉药物。试验组注入右美托咪定1μg/kg+0.375%罗哌卡因20 ml,对照组注入0.375%罗哌卡因20 ml。麻醉维持用丙泊酚4~8 mg/(kg·h),瑞芬太尼0.1~0.25μg/(kg·min),吸入七氟烷(大于0.6MAC)及间断推注顺阿曲库铵。术后患者出现较重疼痛时可适当追加镇痛药。记录两组手术维持期间使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剂量;分别于手术开始(T1)、术毕(T2)、术后8 h(T3)、术后24 h(T4)、术后48 h(T5)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并记录手术开始与术毕的血糖差值;记录术后~术后4 h、术后5~12 h、术后13~24 h、术后25~48 h内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术后48 h总补救镇痛药的用量;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维持期间使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IL-6水平升高,试验组在术毕,术后8 h的IL-6水平较对照组低;试验组术后48 h IL-10水平较手术开始时升高,且较同时间对照组高;对照组在术后24、术后48 h TNF-α较术前升高,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在术后24、术后48 h TNF-α较低;试验组患者术后12 h的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浅层前锯肌阻滞可以有效抑制术后炎性反应且镇痛时间较长,可在临床推广用于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前锯肌平面阻滞 乳腔镜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达唑仑对术前中重度焦虑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梁淑娟 刘文超 +4 位作者 韩珊珊 周婳 尚坤 兰希发 吴松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短期口服咪达唑仑对术前合并中重度焦虑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80例,男32例,女48例,年龄65~79岁,BMI 21~27 kg/m^(2),ASAⅡ或Ⅲ级,入院时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 目的探讨术前短期口服咪达唑仑对术前合并中重度焦虑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80例,男32例,女48例,年龄65~79岁,BMI 21~27 kg/m^(2),ASAⅡ或Ⅲ级,入院时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S)评分≥38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40例。咪达唑仑组予咪达唑仑7.5 mg每晚一次,连续服药3~4 d,直到术前1 d;对照组予外观相似的安慰剂半片。记录术前1 d STAI-S评分与术后3 d内谵妄的发生情况,记录入室时、麻醉诱导后30 min、1、2 h、拔管后30 min HR和MAP,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用量及间羟胺使用情况,记录拔管后30 min、术后24、72 h视觉模拟评分(VAS)、曲马多使用情况以及拔管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咪达唑仑组术前1 d STAI-S评分、术后谵妄发生率、术中间羟胺使用率、拔管后30 min、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曲马多使用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用量和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口服咪达唑仑可有效降低合并术前中重度焦虑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谵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谵妄 老年 术前焦虑 结直肠癌根治术 咪达唑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