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配偶创伤后成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步胜楠 赵粉 王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1期3924-3928,共5页
目的了解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配偶创伤后成长现状,并探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方便抽样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配偶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配偶创伤后成长状况(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比较不同特征... 目的了解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配偶创伤后成长现状,并探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方便抽样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配偶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配偶创伤后成长状况(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比较不同特征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配偶的创伤后成长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自我效能感、反刍性沉思与创伤后成长水平的关系,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创伤后成长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配偶创伤后成长得分(63.45±18.41)分;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得分(26.91±6.13)分;侵入性反刍性沉思得分(15.19±5.88)分;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得分(18.62±6.79)分。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配偶的受教育程度、自我效能、侵入性以及目的性反刍沉思均是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配偶创伤后成长水平不高,配偶的受教育程度、自我效能、侵入性反刍、目的性反刍均是其影响因素。建议临床护理人员应指导配偶进行心理调适,提高配偶照护能力与信心,改善自身创伤后成长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成长 妇科恶性肿瘤 配偶 护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电刺激对妇科疾病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5
2
作者 步胜楠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年第26期3583-3586,共4页
目的探讨穴位电刺激对妇科疾病患者术后下肢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入住某三级甲等医院妇科接受手术的2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妇科术后常规护... 目的探讨穴位电刺激对妇科疾病患者术后下肢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入住某三级甲等医院妇科接受手术的2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妇科术后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下肢穴位电刺激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聚集指数(AI)、下肢DVT发生率及术后患者满意度。最终276例患者完成研究,对照组139例,干预组137例。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7 d的AI低于对照组,腘窝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电刺激干预能降低妇科术后患者AI,提高腘窝静脉血流速度,降低DVT的发生率,是预防妇科疾病术后下肢DVT形成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穴位疗法 妇科疾病 深静脉血栓
原文传递
头孢曲松与多西环素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王艳春 《临床研究》 2019年第9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与多西环素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4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多西环素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与多西环素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4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多西环素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联合甲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炎症因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换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头孢曲松、多西环素结合甲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可有效促进治疗效果改善,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可行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头孢曲松 多西环素 甲硝唑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