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cy、LPA及TGF-β1在创伤性骨折下肢静脉栓塞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丁丁 赵志坚 陈坤峰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1期133-136,共4页
目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cy)、溶血磷脂酸(LPA)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创伤性骨折下肢静脉栓塞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创伤性骨折者(观察组),根据有无DVT:有DVT组33例,无DVT组7... 目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cy)、溶血磷脂酸(LPA)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创伤性骨折下肢静脉栓塞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创伤性骨折者(观察组),根据有无DVT:有DVT组33例,无DVT组71例;根据创伤严重程度:轻度组61例,重度组43例。另选取本院同期92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不同人群、不同病情程度以及有无DVT者血浆Hcy、LPA及血清TGF-β1水平,分析Hcy、LPA及TGF-β1对DVT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Hcy、LPA及TGF-β1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Hcy、LPA及TGF-β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DVT组者Hcy、LPA及TGF-β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DV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ROC曲线分析可知,Hcy+LPA+TGF-β1三者联合预测创伤性骨折后发生DVT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90%、8130%,明显高于三者单独检测(P<0.05)。结论Hcy、LPA及TGF-β1在创伤性骨折发生下肢静脉栓塞时水平均明显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对下肢静脉栓塞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Y LPA TGF-Β1 创伤性骨 下肢静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S评分、D-乳酸、DAO在创伤性骨折并休克中的评估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丁丁 赵志坚 陈坤峰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2期266-269,共4页
目的分析修正创伤分数(RTS)评分、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在创伤性骨折并休克中的评估意义。方法收集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74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其中并发休克者93例(研究组),未并发休克者81例(对照组)。比较... 目的分析修正创伤分数(RTS)评分、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在创伤性骨折并休克中的评估意义。方法收集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74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其中并发休克者93例(研究组),未并发休克者81例(对照组)。比较两组RTS评分及D-乳酸、DAO水平。分析创伤性骨折并休克患者预后情况,比较不同预后患者RTS、APACHEⅡ评分及D-乳酸、DAO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上述因子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RTS评分、D-乳酸、DAO水平对创伤性骨折并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研究组RTS评分及D-乳酸、DAO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3例并发休克患者中,预后死亡30例(死亡组),预后生存63例(生存组)。死亡组RTS、APACHEⅡ评分及D-乳酸、DAO水平均显著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示,RTS评分、D-乳酸、DAO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三者联合评估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93、0.889、0.912,均明显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创伤性骨折并休克患者RTS评分明显增高,D-乳酸、DAO水平呈异常表达,且与APACHEⅡ具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评估患者病情、预后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S评分 D-乳酸 二胺氧化酶 创伤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锁定加压钢板与髓内钉内固定对急诊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晓乐 陈坤峰 赵志坚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第12期132-134,共3页
目的:对比锁定加压钢板与髓内钉内固定对急诊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急诊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80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采... 目的:对比锁定加压钢板与髓内钉内固定对急诊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急诊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80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1个月足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实验组足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急诊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创伤更小,可促进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的早日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胫骨开放性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髓内钉内固定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对胸腰椎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对比 被引量:2
4
作者 经亚威 徐继胜 +6 位作者 陈坤峰 赵志坚 白天峰 丁丁 韩文龙 李国盛 支振亚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0年第4期83-84,共2页
目的探究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对胸腰椎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对比。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胸腰椎伴脊髓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急诊组(31例)和择期组(33例)。急诊组... 目的探究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对胸腰椎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对比。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胸腰椎伴脊髓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急诊组(31例)和择期组(33例)。急诊组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于入院6h内进行手术治疗,择期组选择患者病情稳定后3~7d进行择期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骨折恢复、神经功能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急诊组与择期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急诊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大于择期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其Cobb角、椎管占位、前缘高度丢失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急诊组体感诱发电位波幅、神经感觉评分、神经运动评分指标水平大于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手术治疗能促进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对患者的骨折恢复情况无负面影响,且未见并发症风险提高,但对于患者的神经功能有积极影响。因而在明确患者病情,符合手术指征的情况下,选择急诊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脊髓神经损伤 急诊手术 择期手术 术后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康复-护理全周期管理模式对创伤性膝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毛慧珍 张俊霞 张春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4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究临床-康复-护理全周期管理模式对创伤性膝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3例创伤性膝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1)... 目的:探究临床-康复-护理全周期管理模式对创伤性膝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3例创伤性膝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1)。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科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另外加用临床-康复-护理全周期管理模式干预。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健康调查简表SF-36(SF-36)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表(HSS)评分、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HS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康复-护理全周期的管理模式能较传统护理更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膝关节炎 临床-康复-护理全周期的管理模式 全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疼痛缓解、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春艳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2年第5期96-97,共2页
目的:研究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01~2021-01于本院治疗的11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55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55例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疼痛控制护理,记录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及骨折... 目的:研究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01~2021-01于本院治疗的11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55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55例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疼痛控制护理,记录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及骨折愈合时间,护理前后给予两组患者疼痛11点数字评分法(NRS-11)、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价,通过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住院天数少于参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HAMA、NRS-11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NSNS、SF-36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疼痛控制护理创伤性骨折患者,可促进患者康复,抑制患者焦虑,缓解患者疼痛,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控制护理 创伤性骨折 康复 疼痛 焦虑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后方正中切口肱三头肌两侧分离入路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7
作者 陈道振 赵志坚 徐继胜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98-304,共7页
目的探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经后方正中切口肱三头肌两侧分离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0年3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创伤外科收治的98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57例,女性41例;年龄24~78... 目的探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经后方正中切口肱三头肌两侧分离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0年3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创伤外科收治的98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57例,女性41例;年龄24~78岁,平均42.8岁;AO/OTA分型:C1型20例,C2型51例,C3型27例;致伤原因:平地摔伤13例,道路交通伤46例,高处坠落伤39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采用肱三头肌两侧分离入路,n=50)和B组(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n=48)。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195.0±28.9)mL多于B组(158.8±19.1)mL,手术时间(129.4±35.4)min和术后住院时间(9.8±2.0)d长于B组[(106.1±22.2)min,(7.4±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屈伸活动度和肘关节旋转活动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个月MEPS(54.1±9.1)分高于B组(47.1±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后3、6、12个月MEP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18.0%vs.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方正中切口肱三头肌两侧分离入路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好,而肱三头肌两侧分离入路相对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其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较多,对术者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不适用于体弱者。临床上应视具体情况,个性化选择合适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间骨折 肱三头肌两侧分离入路 尺骨鹰嘴截骨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信的共管照护模式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8
作者 王景英 李俊敏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487-488,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的共管照护模式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外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微信的共管照护模式,比较两组的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的共管照护模式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外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微信的共管照护模式,比较两组的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和并发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Harris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EQ-5D各维度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的共管照护模式可改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升其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共管照护模式 股骨转子间骨折 髋关节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结合连续性的被动运动训练在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慧影 张春艳 +1 位作者 张凡 齐鹏飞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42-344,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结合连续性的被动运动训练是否影响膝关节置换术老年病人术后的运动方面的功能以及预后,从而为此类病人提供有效的干预手段。方法挑选2019年02月-2022年02月在我院实施膝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人116例为此次试验的对象,...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结合连续性的被动运动训练是否影响膝关节置换术老年病人术后的运动方面的功能以及预后,从而为此类病人提供有效的干预手段。方法挑选2019年02月-2022年02月在我院实施膝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人116例为此次试验的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56例病人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60例病人则另外给予连续性被动运动方面的训练,对比两组干预4周后HSS评分和VAS评分、运动功能和预后情况。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HSS评分和VA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干预前两组6 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两组6 MWT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并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病人较对照组病人高(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结合连续性的被动运动训练在实施膝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病人中可有效地缓解其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有助于改善病人术后运动功能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被动运动训练 早期康复护理 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 运动功能 临床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体肌腱在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晓乐 陈道振 +1 位作者 陈坤峰 赵志坚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9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经深低温冷冻处理的异体肌腱在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12例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患者,采用经深低温冷冻处理的异体肌腱修复,术后患指予石膏固定伸直位1个月,随后逐渐开始... 目的探讨经深低温冷冻处理的异体肌腱在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12例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患者,采用经深低温冷冻处理的异体肌腱修复,术后患指予石膏固定伸直位1个月,随后逐渐开始功能训练。结果 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4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无排异反应,无肌腱再断裂,1例术后出现肌腱粘连行松解手术,优良率达75%。结论应用经深低温冷冻处理的异体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效果满意,可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肌腱 修复 伸肌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镇痛效果、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清S100β、Aβ、NSE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崔峰 赵志坚 白天峰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1年第9期67-71,共5页
目的:探究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镇痛效果、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清S100β蛋白(S100β)、β淀粉样蛋白(Aβ)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19年11月行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的100例患... 目的:探究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镇痛效果、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清S100β蛋白(S100β)、β淀粉样蛋白(Aβ)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19年11月行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麻醉前5 min,对照组静脉注射等容积0.9%NaCl注射液,观察组予以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对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血清S100β、Aβ和NSE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术后4、12、24和48 h时VAS评分、术后1周MMSE评分和围术期神经认知紊乱(PND)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100β含量在术后0.5和6 h较低,NSE含量在术后0.5、12和24 h较低(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为超前镇痛药物,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具有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可有效抑制血清S100β、Aβ和NSE水平,降低PND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 超前镇痛 围术期神经认知紊乱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史君 王晓乐 +1 位作者 支振亚 赵志坚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2年第3期375-37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2例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进行修复,并分析该皮瓣的临床应用及特点。结果术后皮瓣一期愈合,患者均... 目的探讨应用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2例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进行修复,并分析该皮瓣的临床应用及特点。结果术后皮瓣一期愈合,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16个月,皮瓣成活质量良好。结论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具有供区损伤小、可直接缝合、皮瓣面积大、重建受区远端血供等优点,在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中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 Flow-through皮瓣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进展性牵伸结合关节松动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徐继胜 朱鑫 +2 位作者 陈道振 赵志坚 陈坤峰 《临床研究》 2021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分析静态进展性牵伸(SPS)联合关节松动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66例TKA术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以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3例),参照组给予关节松动术治... 目的分析静态进展性牵伸(SPS)联合关节松动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66例TKA术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以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3例),参照组给予关节松动术治疗,实验组给予SPS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对比两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内翻角度、最大屈曲角度。结果实验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3.94%)显著高于参照组(75.76%),差异显著(P <0.05);治疗后,实验组内翻角度显著小于参照组,最大屈曲角度显著大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 TKA术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给予SPS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关节活动障碍,提高膝关节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进展性牵伸 关节松动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功能 内翻角度 最大屈曲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喙锁固定结合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晓乐 陈道振 +2 位作者 白天峰 陈坤峰 赵志坚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第4期445-44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喙锁固定结合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7年3月收治的26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喙锁固定结合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采用Constant评分标准评定肩... 目的探讨应用喙锁固定结合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7年3月收治的26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喙锁固定结合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采用Constant评分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复查肩关节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24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4个月。患者的切口均Ⅰ期愈合。复查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16周,平均14周。随访期间无骨折移位、内固定物断裂、失效等情况发生。最终随访时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为82~96分,平均92分。结论应用喙锁固定可增强喙锁稳定性,结合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术后早期可进行功能康复训练,疗效满意,是治疗不稳定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喙锁固定 解剖锁定钢板 锁骨远端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韩传映 《当代医学》 2014年第35期143-144,共2页
目的分析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脑活素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of newborn,HIE)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2组(n=30)。对照组给予单纯脑活素治疗,观察组给予脑活素配... 目的分析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脑活素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of newborn,HIE)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2组(n=30)。对照组给予单纯脑活素治疗,观察组给予脑活素配伍神经生长因子,疗程2周,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第1、2周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出现2例后遗症患儿,后遗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出现后遗症患儿5例,后遗症发生率1 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脑活素治疗HIE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与后遗症发生率,改善患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铁性脑病 新生儿 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后凸成形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影像学和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峰 赵志坚 +1 位作者 史君 丁丁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第10期1301-1302,共2页
目的探讨PKP治疗RA合并OVCF患者的影像学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RA合并OVCF患者,均接受PKP治疗,比较手术前后的影像学和临床指标。结果术后1 d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缘高度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1 d、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 目的探讨PKP治疗RA合并OVCF患者的影像学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RA合并OVCF患者,均接受PKP治疗,比较手术前后的影像学和临床指标。结果术后1 d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缘高度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1 d、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ODI评分、伤椎后凸角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术后1 d(P<0.05)。结论PKP可快速缓解RA合并OVCF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椎体高度及后凸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球囊后凸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腿内侧皮瓣在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继胜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9期3-4,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小腿内侧皮瓣在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0例应用小腿内侧皮瓣进行足跟与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拆线出院,随访... 目的观察分析小腿内侧皮瓣在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0例应用小腿内侧皮瓣进行足跟与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拆线出院,随访一年半,18例患者达到一期愈合,其余2例患者在二期愈合,患者皮肤及肢体功能均恢复正常。无出血及磨损等现象。结论小腿内侧皮瓣在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术后患者创面及肢体功能恢复快,且愈合美观,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小腿内侧皮瓣 应用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后踝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8
作者 崔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18期4-5,共2页
目的应用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后踝骨折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76例后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钢板内固定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后... 目的应用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后踝骨折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76例后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钢板内固定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后踝骨折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治疗时间、骨折完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术期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钢板远端存在多个螺钉孔,可实施不同方向上骨质的良好复位内固定,并通过固定钢板近端,获得更加理想的骨折端固定效果。对于较大骨折块的患者,不仅能够通过钢板远端的螺钉孔实施拉力固定,而且可以利用钢板近端经骨皮质实施更加有效的加强固定,为踝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和术后的恢复性锻炼提供一定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内固定 后踝骨折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联合氨溴索在喘憋性肺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传映 《当代医学》 2014年第36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配伍治疗喘憋性肺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57例喘憋性肺炎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28)与观察组(n=29)。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配伍治疗喘憋性肺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57例喘憋性肺炎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28)与观察组(n=29)。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配伍治疗,分别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诊断分型:所有患者中,轻型17例(29.82%,17/57),重型21例(36.84%,21/57),极重型19例(33.33%,19/57);(2)治疗效果:观察组痊愈8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痊愈3例,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喘憋性肺炎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氨溴索在喘憋性肺炎的临床中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喘憋性肺炎 临床特点 雾化吸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周围骨骨挫伤的诊治时机与预后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寇飞 《当代医学》 2014年第33期24-24,共1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骨挫伤的诊治时机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5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膝关节周围骨骨挫伤患者96例,根据受伤后到MRI确诊骨挫伤时间将所有患者分为早期诊治组(≤2周)(n=36)、中期诊治组...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骨挫伤的诊治时机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5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膝关节周围骨骨挫伤患者96例,根据受伤后到MRI确诊骨挫伤时间将所有患者分为早期诊治组(≤2周)(n=36)、中期诊治组(2~4周)(n=32)及晚期诊治组(>4周)(n=28),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96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其中早期诊治组总有效率达91.67%,明显高于中期和晚期诊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周围骨骨挫伤及早正确诊断后,及时采用制动、避免负重运动、适当理疗及功能锻炼,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周围骨骨挫伤 诊治时机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