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部分地区成年山羊十二指肠贾第虫感染调查与基因分型研究
1
作者 涂蕊 但佳明 +9 位作者 严光文 郑静 田一男 肖启程 魏斌 周紫峣 刘海峰 杨亭玉 彭广能 钟志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64,共6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部分地区成年山羊贾第虫Giardia duodenalis感染情况以及感染虫种基因型。【方法】在四川省12个养殖场采集了342份成年山羊的新鲜粪便,采用多位点基因分型技术,通过巢式PCR扩增bg、tpi和gdh基因位点,对阳性样品的PCR... 【目的】了解四川省部分地区成年山羊贾第虫Giardia duodenalis感染情况以及感染虫种基因型。【方法】在四川省12个养殖场采集了342份成年山羊的新鲜粪便,采用多位点基因分型技术,通过巢式PCR扩增bg、tpi和gdh基因位点,对阳性样品的PCR产物进行了测序分析。【结果】342份成年山羊粪样中贾第虫的总感染率为14.91%(51/342)。所有阳性样品感染的虫种基因型均为集聚体E。51份阳性样品在bg、tpi和gdh这3个基因位点分别成功鉴定出4(E5、E8、E17、E18)、2(E2、E4)和2(E3、E4)种基因亚型,并且在bg位点发现了2种新的基因亚型(E17、E18)。【结论】四川省部分地区成年山羊存在较为严重的贾第虫感染,虫种类型主要为集聚体E,且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山羊 贾第虫 多位点基因分型技术 集聚体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圈养非人灵长类动物肠道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与整合子携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朱子琦 程跃红 +7 位作者 王利勤 潘舒蕾 赵波 冯丹 魏斌 李向勇 彭广能 钟志军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22-129,共8页
为了了解非人灵长类肠道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耐药性以及耐药基因和整合子的携带情况,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56株分离自非人灵长类的大肠杆菌进行2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试,同时采用PCR方法检测菌株中耐药基因及整合子(Ⅰ、... 为了了解非人灵长类肠道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耐药性以及耐药基因和整合子的携带情况,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56株分离自非人灵长类的大肠杆菌进行2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试,同时采用PCR方法检测菌株中耐药基因及整合子(Ⅰ、Ⅱ、Ⅲ类)携带情况。结果表明:56株大肠杆菌对22种抗菌药物呈不同程度耐药,其中对阿莫西林(87.50%)、阿莫西林/克拉维酸(82.14%)、多西环素(55.35%)和四环素(50.00%)的耐药性较高。22种耐药基因中blaTEM检出率最高(35/56,62.50%),其次为tet(A)(34/56,60.71%)和sul2(22/56,39.29%),其余耐药基因检出率为0~17.86%。56株大肠杆菌中共有9株检测出Ⅰ类整合子(9/56,16.07%),未检出Ⅱ,Ⅲ类整合子。说明此次分离的非人灵长类肠道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呈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基因检出率高且复杂;整合子介导的耐药基因传播是菌株产生多重耐药表型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人灵长类 大肠杆菌 耐药性 耐药基因 整合子
原文传递
隐孢子虫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和大熊猫中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田一男 曹雪峰 +2 位作者 黄祥明 彭广能 钟志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11-916,共6页
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为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广泛发生于人、家畜和野生动物等。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野生动物隐孢子虫病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从流行病学、基因分型等方面总结了隐孢子虫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和大熊猫中... 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为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广泛发生于人、家畜和野生动物等。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野生动物隐孢子虫病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从流行病学、基因分型等方面总结了隐孢子虫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和大熊猫中感染情况的研究进展,探讨了非人灵长类动物及大熊猫隐孢子虫病的公共健康危害,为深入研究珍稀野生动物隐孢子虫感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孢子虫 隐孢子虫病 流行病学 基因型 公共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甙对新城疫病毒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Toll样受体2、3、4、7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许锐光 贾艳 +3 位作者 胡力文 翁嘉华 邓俊良 胡延春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86-1993,共8页
旨在探讨黄芩甙对新城疫病毒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Toll样受体2、3、4、7 mRNA表达的影响。新城疫病毒(NDV)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使用MTT法检测黄芩甙对鸡胚成纤维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黄芩甙对染毒细胞Toll... 旨在探讨黄芩甙对新城疫病毒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Toll样受体2、3、4、7 mRNA表达的影响。新城疫病毒(NDV)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使用MTT法检测黄芩甙对鸡胚成纤维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黄芩甙对染毒细胞Toll样受体2、3、4、7 mRNA在不同时间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芩甙组和病毒对照组细胞TLR2、TLR4和TLR7 mRNA的表达水平起初受到抑制,TLR2和TLR4 mRNA在24 h内呈上升趋势,TLR7 mRNA在16 h内呈上升趋势,TLR3 mRNA的表达水平呈波动性变化。黄芩甙在24 h时能够促进NDV感染细胞TLR2和TLR4 mRNA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从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具有抗NDV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甙 新城疫病毒 TOLL样受体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头翁皂苷B4对幼犬二联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罗皓 唐骏麒 +7 位作者 唐春艳 罗羽欣 郑伟剑 曾致 巫晓峰 陈欣 苏柘僮 沈留红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99-1408,共10页
【目的】旨在探究不同水平白头翁皂苷B4(Anemoside B4,AB4)对健康幼犬接种犬瘟热和犬细小二联苗后免疫应答反应的影响,以期为AB4在犬疫苗上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6~8周龄临床检查健康的幼犬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Ⅰ组)、... 【目的】旨在探究不同水平白头翁皂苷B4(Anemoside B4,AB4)对健康幼犬接种犬瘟热和犬细小二联苗后免疫应答反应的影响,以期为AB4在犬疫苗上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6~8周龄临床检查健康的幼犬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Ⅰ组)、疫苗组(Ⅱ组)和疫苗+AB4组(分为低、中、高剂量AB4,记为Ⅲ、Ⅳ、Ⅴ组),6只/组,按照免疫程序,幼犬首次注射二联苗时记为D0,间隔14 d加免1次,共免疫3次,观察并记录D0、7、14、21、28、35和42各组幼犬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和体重等临床指标,并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抗原特异性抗体滴度。【结果】(1)AB4对幼犬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等临床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体重和增重率各组间在同一时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且临床未见其他明显异常。(2)不同剂量AB4均可显著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活性(P<0.05),且呈AB4剂量依赖性。(3)AB4可诱导CDV和CPV抗原特异性抗体滴度显著提高(P<0.05),且随AB4剂量增加而升高。【结论】AB4对幼犬免疫无明显临床副作用,可上调幼犬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诱导抗体分泌,增强二联苗对幼犬的免疫反应,具有作为幼犬疫苗佐剂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皂苷B4 幼犬 淋巴细胞增殖 疫苗免疫效果 抗原特异性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致病原及全球流行情况
6
作者 付星鑫 谌婕 +7 位作者 马晓平 王娅 张义琳 申子凡 林玉琳 马兰菁 王建东 才冬杰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12期13-22,共10页
牛呼吸道疾病(BRD)仍然是养牛业发病、死亡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BRD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主要由病毒(D型流行感染病毒、冠状病毒、鼻炎病毒、疱疹病毒、副流感病毒-3、病毒性腹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和细菌(多杀性巴氏... 牛呼吸道疾病(BRD)仍然是养牛业发病、死亡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BRD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主要由病毒(D型流行感染病毒、冠状病毒、鼻炎病毒、疱疹病毒、副流感病毒-3、病毒性腹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和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溶血性曼氏菌、睡眠嗜组织杆菌和支原体)引起。综述了近年来全球引起BRD感染的病毒和细菌的流行情况,以期为BRD的预防和治疗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呼吸道疾病 牛呼吸道综合征 流行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脾脏IL-2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正礼 罗启慧 程安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948-1953,共6页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脾脏IL-2mRNA表达及分布的影响。方法在成功造模60只去卵巢青年大鼠的基础上,分别皮下注射补充大豆异黄酮高、中、低剂量(1.5、1.0、0.5mg·kg-1BW)和溶媒剂,补充至第2、4和6周时每组各宰杀5只,运用...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脾脏IL-2mRNA表达及分布的影响。方法在成功造模60只去卵巢青年大鼠的基础上,分别皮下注射补充大豆异黄酮高、中、低剂量(1.5、1.0、0.5mg·kg-1BW)和溶媒剂,补充至第2、4和6周时每组各宰杀5只,运用原位组织杂交方法,对大鼠脾脏IL-2mRNA的表达和分布变化进行观察。结果IL-2mRNA主要分布于被膜下方的红髓区,在白髓区的脾小结外周、边缘区、动脉周围淋巴鞘外层等处也有分布。大鼠去卵巢后脾脏中IL-2mRNA的表达强度和阳性细胞数目均显著下降,并且随着去除卵巢时间的延长更趋明显;而补充大豆异黄酮高、中、低剂量后,各组IL-2mRNA的表达强度和阳性细胞数目随着时间的延长均呈上升趋势,表现时间依赖性。在同一时间段内,随着补充大豆异黄酮剂量的升高,IL-2mRNA的表达强度和阳性细胞数目也均呈上升趋势,表现为剂量依赖性。结论大豆异黄酮对脾脏内IL-2mRNA的表达具有上调作用,并存在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原位组织杂交方法 IL-2MRNA 脾脏 去卵巢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多糖对腹泻犊牛炎性因子含量、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DAO活性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吴海涛 莘余 +5 位作者 吕尚揆 何玉华 唐骏麒 樊磊 傅宏庆 沈留红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8-706,共9页
【目的】为研究葛根多糖对腹泻犊牛炎性、抗氧化、免疫、DAO活性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试验分别选取规模化牧场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C组)和自然发病并表现典型腹泻症状(T组)的犊牛各12头,T组犊牛在牛奶中添加葛根多糖400 mg/(kg&#... 【目的】为研究葛根多糖对腹泻犊牛炎性、抗氧化、免疫、DAO活性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试验分别选取规模化牧场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C组)和自然发病并表现典型腹泻症状(T组)的犊牛各12头,T组犊牛在牛奶中添加葛根多糖400 mg/(kg·头·d),连续5 d,C组不添加,犊牛腹泻当天记为T1组,给药第5天后记为T2组,检测C组第1天、T1组和T2组血液炎性、免疫、抗氧化和肠道通透性指标以及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结果】①葛根多糖可促进腹泻犊牛IL-1β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IL-2、TNF-α、DAO含量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趋势(0.05≤P<0.10),TGF-β、GSH-Px、Ig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②葛根多糖可促进腹泻犊牛肠道菌群相对丰度在门水平上,拟杆菌门(Bacterioidetes)极显著升高(P<0.01),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显著升高(P<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显著降低(P<0.05),而梭杆菌门(Fusobacteria)降低,厚壁菌门(Firmicutes)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属水平,拟杆菌属(Bacteroides)极显著升高(P<0.01)、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显著升高(P<0.05),狭义梭菌属1(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显著降低(P<0.05),而巨单胞菌属(Megamonas)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葛根多糖可减轻腹泻犊牛炎性反应,增强抗氧化能力,提高免疫功能,调节肠道通透性,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抑制有害菌增殖,从而治疗犊牛腹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多糖 腹泻犊牛 炎性 抗氧化 免疫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应激、抗氧化和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姚志兰 程李杰 +3 位作者 沈留红 曹随忠 王绍熙 傅宏庆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9-535,共7页
【目的】探究热应激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应激、抗氧化和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以期为不同泌乳阶段奶牛更有效预防热应激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择四川省某规模化奶牛场热应激期泌乳牛856头和非热应激期泌乳牛896头,按泌乳天数分为新产(... 【目的】探究热应激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应激、抗氧化和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以期为不同泌乳阶段奶牛更有效预防热应激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择四川省某规模化奶牛场热应激期泌乳牛856头和非热应激期泌乳牛896头,按泌乳天数分为新产(0~21 d)、泌乳前期(22~120 d)、泌乳中期(121~200 d)和泌乳后期(201~305 d),分别随机选择处于热应激中期和非热应激期体况、年龄、泌乳天数相近的各泌乳阶段健康经产(2~4胎次)泌乳奶牛10头,采集各试验牛尾静脉血,检测热应激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皮质醇(Cortisol,Cor)、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游离脂肪酸(Non-esterified fatty acid,NEFA)、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HPT)和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DH)水平。【结果】热应激各泌乳阶段奶牛应激指标HSP70、Cor水平和抗氧化指标SOD活性均极显著上升(P<0.01);新产、泌乳前期奶牛T-AOC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泌乳中期奶牛T-AOC水平显著降低(P<0.05);新产奶牛MDA水平显著上升(P<0.05),泌乳前期、中期奶牛MDA水平极显著上升(P<0.01)。各泌乳阶段奶牛GDH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新产奶牛、泌乳前期奶牛NEFA水平极显著提高(P<0.01),泌乳中期显著提高(P<0.05);新产、泌乳前期和中期奶牛HPT水平均极显著上升(P<0.01)。【结论】不同泌乳阶段奶牛均受热应激影响而发生不同程度应激反应和氧化损伤,且肝功能均不同程度损伤,新产、泌乳前期和中期奶牛尤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泌乳阶段 热应激 氧化损伤 生化指标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遵义地区犬尿石症的调查及其尿石成分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代军 马晓春 +4 位作者 徐磊 樊明川 王小兵 张仕斌 任志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4-130,共7页
对遵义地区96例犬尿石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标准结石定性成分分析试剂盒对96份结石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并分析1例典型犬膀胱结石病例(萨摩耶犬,雌性,5岁,23kg),内容包括临床症状、血液生化、血常规、尿比重及DR数字成像,并对其膀胱结... 对遵义地区96例犬尿石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标准结石定性成分分析试剂盒对96份结石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并分析1例典型犬膀胱结石病例(萨摩耶犬,雌性,5岁,23kg),内容包括临床症状、血液生化、血常规、尿比重及DR数字成像,并对其膀胱结石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电镜扫描观察、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及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发现,96例病例中,雄性占61.29%(57/96),雌性占40.63%(39/96);7例为肾输尿管结石,44例为膀胱结石,11例为尿道结石,34例为膀胱与尿道结石。试剂盒检测发现,96份结石样品中磷酸铵镁占35.41%(34/96),磷酸钙占25.00%(24/96),草酸钙占12.50%(12/96),尿酸及尿酸盐占10.41%(10/96),复合型结石占16.67%(16/96)。调查结果为犬尿石症的诊断、治疗及今后了解遵义地区犬尿石症的流行情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石症 流行病学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头翁皂苷B4对临床型乳房炎奶牛生理生化及抗氧化性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戴建华 姚志兰 +4 位作者 张乐 张文静 张钺 傅宏庆 沈留红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57,共7页
为探究白头翁皂苷B4对临床型乳房炎奶牛生理生化及抗氧化性指标的影响,以12头健康奶牛为对照组(不注射药物)、12头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为试验组,按体重0.05 mL·kg^(-1)颈部肌肉注射白头翁皂苷B4注射液,每天1次,连续6 d。试验期间,使用... 为探究白头翁皂苷B4对临床型乳房炎奶牛生理生化及抗氧化性指标的影响,以12头健康奶牛为对照组(不注射药物)、12头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为试验组,按体重0.05 mL·kg^(-1)颈部肌肉注射白头翁皂苷B4注射液,每天1次,连续6 d。试验期间,使用IDEXX ProCyte Dx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对照组及试验组1、3、5、7 d血液常规指标,分别用BS-240VE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ELISA法检测对照组任一天及试验组1、3、5、7 d血清生化指标血糖(GLU)、肌酐(CREA)、尿素(UREA)、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KP)、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胆固醇(CHOL)、淀粉酶(AMYL)、脂肪酶(LIPA)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结果表明:(1)对照组和试验组奶牛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均处于正常生理值范围,且试验组生理生化指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2)白头翁皂苷B4显著或极显著促进临床型乳房炎奶牛抗氧化因子SOD、MDA、CAT和NOS恢复至健康水平(P<0.05或0.01),用药后7 d试验组除GSH-Px和T-AO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其余各抗氧化性指标差异均不显著。综合而言,白头翁皂苷B4可促进临床型乳房炎奶牛血清生化指标均在生理范围内显著改善,有效减轻乳腺炎氧化损伤,有助于奶牛临床型乳房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白头翁皂苷B4 临床型乳房炎 生化指标 抗氧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康散”对人工感染NDV肉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沈留红 邓惠丹 +5 位作者 邓俊良 杨军 申渝波 左之才 王娅 任志华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19,共4页
将250只21日龄健康艾维茵肉鸡随机均分为5组,第1~3组(治疗组)用新城疫病毒(NDV)强毒株攻毒,并在22~25日龄肉鸡饲料中分别添加0.5%、1.0%、2.0%的中药"禽康散",第4组(阴性对照组)、第5组(阳性对照组)不用药,探讨"禽康散... 将250只21日龄健康艾维茵肉鸡随机均分为5组,第1~3组(治疗组)用新城疫病毒(NDV)强毒株攻毒,并在22~25日龄肉鸡饲料中分别添加0.5%、1.0%、2.0%的中药"禽康散",第4组(阴性对照组)、第5组(阳性对照组)不用药,探讨"禽康散"对人工感染NDV肉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5%、1.0%中药组红细胞免疫复合花环率在攻毒3d后(用药2d后)均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1);红细胞补体受体花环率高于阳性和阴性对照组,且在攻毒后3d(用药后2d)、7d(停药后2d)时差异达到极显著(P<0.01)。证明"禽康散"具有促进肉鸡红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NDV的能力,且添加浓度为1.0%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康散” 新城疫病毒 红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龄大熊猫阴道源乳酸杆菌的分离鉴定与系统进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晓平 杨天意 +3 位作者 俞演 张志和 王承东 古玉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3-199,共7页
旨在对大熊猫阴道源乳酸杆菌进行分离与鉴定。取发情期大熊猫阴道分泌物为试验组,人阴道分泌物为对照组,对其乳酸杆菌进行分离培养,形态学、生化特性、16S r DNA特征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通过API 50CHL系统鉴定生化特性,结合16... 旨在对大熊猫阴道源乳酸杆菌进行分离与鉴定。取发情期大熊猫阴道分泌物为试验组,人阴道分泌物为对照组,对其乳酸杆菌进行分离培养,形态学、生化特性、16S r DNA特征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通过API 50CHL系统鉴定生化特性,结合16S r DNA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分析,共分离到6株革兰氏阳性乳酸杆菌,分别为从大熊猫阴道分泌物中分离到的唾液乳酸杆菌GPV01、植物乳酸杆菌GPV02和Lactobacillus saerimneri GPV03,从对照组人阴道分泌物中分离得到嗜酸乳酸杆菌WAV01、卷曲乳酸杆菌WAV02和植物乳酸杆菌WAV03,大熊猫和人阴道中均存在植物乳酸杆菌(分别为GPV02和WAV03)。该结果可为后续研究大熊猫阴道乳酸杆菌生物学特性及开发大熊猫阴道益生菌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阴道 乳酸杆菌 系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胃中药复方牛医生主要药理作用的初步研究
14
作者 周紫峣 钟志军 +6 位作者 刘长松 解冰冰 符华林 周潇潇 任志华 沈留红 彭广能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23,27,共5页
为了探讨中药复方牛医生的主要药理作用,试验通过体外胃肠平滑肌动力试验和体外抑菌试验,初步考察了中药复方牛医生对正常家兔胃平滑肌条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肠段平滑肌条收缩力的影响,以及该中药对主要致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 为了探讨中药复方牛医生的主要药理作用,试验通过体外胃肠平滑肌动力试验和体外抑菌试验,初步考察了中药复方牛医生对正常家兔胃平滑肌条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肠段平滑肌条收缩力的影响,以及该中药对主要致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低、中剂量的中药复方牛医生能够不同程度地提升家兔胃平滑肌条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肠段运动张力,同时生药浓度为1 g/mL的牛医生也可以对胃肠道3种常见致病菌有较强的体外抑制作用。说明健胃中药复方牛医生不仅对胃肠平滑肌运动有明显促进作用,还对胃肠道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牛医生 平滑肌动力测定 体外抑菌
原文传递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原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研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卜庆龙 左之才 +6 位作者 才冬杰 叶刚 田斌 李伟强 苟丽萍 王娅 邓俊良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53-1257,共5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准确且便携的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方法,本研究将制备的BVDV单克隆抗体(MAb)作为检测线(T线),以纯化的免源多克隆抗体作为金标蛋白,以羊抗兔IgG-HRP作为质控线(C线),组装成双抗体夹心胶体金层析试纸条,并优化各... 为建立一种快速准确且便携的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方法,本研究将制备的BVDV单克隆抗体(MAb)作为检测线(T线),以纯化的免源多克隆抗体作为金标蛋白,以羊抗兔IgG-HRP作为质控线(C线),组装成双抗体夹心胶体金层析试纸条,并优化各反应条件。结果显示,最适金标蛋白标记量为30μg/mL,BVDV MAb和羊抗兔IgG-HRP最佳浓度均为0.5 mg/mL。利用猪瘟病毒(CSFV)、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牛丘疹性口炎病毒(BPSV)及BVDV临床分离株评估该试纸条的特异性,结果显示,除阳性对照和BVDV临床分离株检测为阳性外,其余病毒均为阴性,表明该试纸条的特异性较强,无交叉反应。将BVDV-NADL株(10^(6.6)ELD_(50)/mL)10倍倍比稀释后,利用该试纸条检测,结果显示其最低检出量为10^(4.6)ELD_(50)/mL。利用同一批次和不同批次制备的试纸条对CSFV、IBRV、BPSV、BVDV临床分离株检测,结果显示检测结果均一致,表明该试纸条的重复性良好。将制备的试纸条应用于检测临床采集的68份牛血清样品,并以RT-PCR方法同时检测,结果显示胶体金试纸条对BVDV的阳性检出率为17.5%(12/68),RT-PCR对BVDV的阳性检出率为26.5%(18/68),两者之间的总符合率为88.24%。本研究于国内首次采用双抗体夹心方式制备了检测BVDV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该方法方便快捷,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好,适宜于牛场BVDV的快速筛选,为进一步研制BVDV胶体金检测试剂盒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双抗体夹心 胶体金层析技术 检测 试纸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泻犬源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以及整合子–基因盒检测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魏斌 欧红萍 +9 位作者 严光文 田一男 但佳明 涂蕊 肖启程 朱子琦 唐丽 杨亭玉 彭广能 钟志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2,共7页
【目的】了解腹泻犬源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的耐药性以及整合子携带情况。【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30株分离自腹泻犬的大肠埃希菌进行1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PCR检测菌株中是否携带Ⅰ、Ⅱ、Ⅲ型整合酶基因,对携带有整合酶... 【目的】了解腹泻犬源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的耐药性以及整合子携带情况。【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30株分离自腹泻犬的大肠埃希菌进行1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PCR检测菌株中是否携带Ⅰ、Ⅱ、Ⅲ型整合酶基因,对携带有整合酶基因的阳性菌株进一步检测sul1、qac EΔ1基因以及可变区基因盒携带情况。【结果】30株分离株对19种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共产生18种耐药谱,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四环素和多西环素的耐药性较高,耐药率分别为90.00%、83.33%、66.67%和63.33%;对其余药物耐药性较低,耐药率低于14.00%;11株分离株含有Ⅰ型整合酶基因且均携带sul1和qacEΔ1基因,未检出Ⅱ型和Ⅲ型整合酶基因;Ⅰ型整合子阳性菌株中,有2株扩增出1 879 bp的耐药基因盒:dfrA12+orfF+aadA2。【结论】本次检测的腹泻犬源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呈不同水平的耐药性;基因盒介导的耐药性与菌株的耐药表型存在部分相关性,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与Ⅰ型整合子存在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 K-B纸片法 整合子–基因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头翁皂苷B4对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乳汁体细胞、酶、炎性和抗氧化因子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钱柏霖 尤留超 +10 位作者 张钺 莘余 吕尚揆 肖劲邦 苏柘僮 董可 裴淼毓 左昌雄 杨世林 冯育林 沈留红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73-880,共8页
【目的】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健康最严重的疾病,常造成奶牛乳汁体细胞数升高和细胞因子水平改变。白头翁皂苷B4是中药白头翁的主要成分,具有抑菌、抗炎、抗氧化和增强免疫力等功能。对临床型乳房炎奶牛注射白头翁皂苷B4注射液,为探究白头... 【目的】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健康最严重的疾病,常造成奶牛乳汁体细胞数升高和细胞因子水平改变。白头翁皂苷B4是中药白头翁的主要成分,具有抑菌、抗炎、抗氧化和增强免疫力等功能。对临床型乳房炎奶牛注射白头翁皂苷B4注射液,为探究白头翁皂苷B4对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乳汁SCC、酶、炎性和抗氧化因子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规模化奶牛场2-3胎次泌乳高峰期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对照组,不注射药物)和临床型乳房炎奶牛(试验组)各12头。乳房炎发病当天记为第0天,按0.05 mL/kg连续颈部肌肉注射白头翁皂苷B4注射液6 d,1次/d,并观察临床疗效至第12天。分别使用体细胞检测仪和ELISA法检测各组奶牛第0、1、3、5、7、9、11天乳汁SCC和乳清酶LDH、NAG、ALT、AST、ALP、ACP,炎性因子IL-1β、IL-6、IL-8、TNF-α,抗氧化因子T-AOC、GSH-Px、SOD、CAT、MDA含量,并应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乳汁SCC,乳清酶LDH、NAG、ALT、AST、ALP、ACP,炎性因子IL-1β、IL-6、IL-8、TNF-α、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随治疗时间推移显著下降(P<0.05);而抗氧化因子T-AOC、GSH-Px、SOD、CAT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随治疗时间推移显著上升(P<0.05);第11天时除ALP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其余指标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白头翁皂苷B4可显著降低临床型乳房炎奶牛炎症反应和乳汁SCC,促进乳酶恢复正常水平,增强乳腺抗氧化能力,是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理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皂苷B4 临床型乳房炎奶牛 体细胞 炎性因子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IV型分泌蛋白及其参与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肖启程 田一男 +6 位作者 彭广能 李平 魏斌 涂蕊 但佳明 任志华 钟志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29-1035,1040,共8页
布鲁氏菌是一种胞内致病菌,主要寄生于宿主的滋养层细胞和巨噬细胞,能感染人、家畜和野生动物。动物感染后引起母畜的流产和公畜的睾丸炎等症状,而人感染后则引起关节疼痛、乏力、发热及肝脾肿大等症状。布鲁氏菌在与宿主的对抗中依赖... 布鲁氏菌是一种胞内致病菌,主要寄生于宿主的滋养层细胞和巨噬细胞,能感染人、家畜和野生动物。动物感染后引起母畜的流产和公畜的睾丸炎等症状,而人感染后则引起关节疼痛、乏力、发热及肝脾肿大等症状。布鲁氏菌在与宿主的对抗中依赖免疫逃避机制,帮助布鲁氏菌"伪装"起来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识别,进而在细胞内大量繁殖,引起机体的持续感染。由于该机制的存在,使得目前对布鲁氏菌病的治疗存在诸多困难。IV型分泌系统(T4SS)是布鲁氏菌的一种关键毒力因子,其所分泌的效应蛋白帮助调节布鲁氏菌在胞内的生存以及感染时的免疫应答。本文中,我们对布鲁氏菌IV型分泌系统相关蛋白及其参与免疫应答的研究进行综述,尤其对VirB操纵子所介导的IV型分泌系统产生的分泌效应蛋白与宿主免疫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分泌蛋白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源大肠埃希菌系统进化分群及相关毒力基因检测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子琦 魏斌 +10 位作者 但佳明 龙佳丽 蒋绍齐 黄晓山 刘海峰 周紫峣 马晓平 彭广能 王玉飞 黄克和 钟志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6-512,共7页
【目的】探究腹泻犬源大肠埃希菌系统进化分群以及17种毒力因子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PCR对成都地区分离的30株腹泻犬源大肠埃希菌进行菌株系统进化分群鉴定,同时对17种毒力基因进行检测。【结果】系统进化分群结果显示,30株分离株中... 【目的】探究腹泻犬源大肠埃希菌系统进化分群以及17种毒力因子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PCR对成都地区分离的30株腹泻犬源大肠埃希菌进行菌株系统进化分群鉴定,同时对17种毒力基因进行检测。【结果】系统进化分群结果显示,30株分离株中A群系占53.33%(16/30),B1群系占23.33%(7/30),D群系占23.33%(7/30),未检出B2群系。17种毒力基因中fimC检出率最高(96.67%,29/30);其次为sitA(66.67%,20/30)、ompT(46.67%,14/30)、iss(16.67%,5/30)、fyuA(16.67%,5/30)、Irp2(16.67%,5/30)、iroN(13.33%,4/30);未检出毒力基因papA、tsh、hlyF、hlyA、cvaC、astA、estA、estB、eaeA和elt。【结论】成都地区分离的30株腹泻犬源大肠埃希菌系统进化分群多样,毒力基因检出率高且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系统进化分群 毒力基因 犬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牛源细极链格孢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彭彦 杨超 +7 位作者 姜尧章 马晓平 申纪饶 胡静 古玉 彭广能 钟志军 左之才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0-83,93,共5页
为鉴定肉牛皮肤病病原及其致病性并筛选其敏感药物,本研究取患皮肤病肉牛病变部位皮屑、毛发和痂皮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了形态学鉴定、ITS序列分析、小鼠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到1株形态特征与细极链格孢菌... 为鉴定肉牛皮肤病病原及其致病性并筛选其敏感药物,本研究取患皮肤病肉牛病变部位皮屑、毛发和痂皮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了形态学鉴定、ITS序列分析、小鼠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到1株形态特征与细极链格孢菌极其相似的菌株(PY2-1-2);经PCR扩增、测序和BLAST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分离株(PY2-1-2)的ITS基因序列与细极链格孢菌(MG975630.1)的ITS基因序列的相似性为99%,分离株PY2-1-2的ITS基因序列长度为543 bp,该片段包括ITS1、5.8S rDNA和ITS2的全部基因序列以及18S rDNA和28S rDNA的部分基因序列,提交GenBank(MH656780.1)。根据形态学结合ITS基因序列分析结果确定该分离株为细极链格孢菌。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小鼠有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灰黄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分别为0.5μg/mL、4μg/mL、1μg/mL、1μg/mL。本研究为今后进一步探究细极链格孢菌引起的皮肤病诊治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细极链格孢菌 形态学 ITS序列 致病性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